感谢关注耳机俱乐部网站,注册后有更多权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2018年的某一天,我拜访了格非老师(右),详细的写成了8000字长文,发表在“古典音乐相对论”,以下简要概括。
其实这是一个ALTEC,用胆机驱动的家访。
试听开始,先介绍一下系统
1,马兰士CD7 马兰士品牌CD时代顶级机种,声音甜美,安静,高频延伸略弱。分析力不算过人,尤其比现代的高级机种。
2,赋格前级 这个我自己在用,应该说在2万档次里,是几乎没有对手的。
3,赋格845分体后级 这个后面会展开,只上图,一柱擎天!男性特征鲜明
4,ALTEC的620A原装箱体,搭配6048G喇叭。第一张是在格非家拍的。
用了外置的分频器,这个也是由赋格订制的
5,线材都不算高级,以铜线为主,来冲淡ALTEC高频的某些金属风格
6,空间,20平方的一个客厅。向后,连着餐厅。不过总体看上去,屋子里很空,稍微有一点硬调,如果能再挂点名画了,摆个书橱了,搞点花花草草的,应该会对声音有更正面的影响。
格非我是第一次见,和我想象中的不太一样 远在1992的的时候,我上大一,格非已经是知名的先锋派大作家了。
住在上铺的兄弟,孙涛是一个文学爱好者,高考语文据说110多分(满分120)。我当年只能说是基础知识得了满分,作文跑题了,要不可能可以PK一下。我俩经常经常聊一下文学。 有一天,他拿到一本书,满嘴读着我没听过的作家,余华、苏童、格非等等。格非这个名字,从发音上听起来,感觉有气质,就抽空找他翻了一下这本小说集,《褐色鸟群》这篇就是格非早期的作品。
25年后,现在回想起来,这篇小说讲什么,已经不记得了,我对作家的文字风格是有癖好的,格非,属于“干净”的那种,不啰嗦,不华丽,直指意义本身。也有一点那一代作家的共同的特点,或多或少的冷幽默。
像王朔那种表述,“青春像一条河,流着流着就变成了黄汤”。 虽然一屋子的教授,但是,我这个耍器材的,还是被让在了皇位。在很不好意思的推推嚷嚷后。而格非坐在我的右手,古强在左手,负责唱片的鸣放顺序。古强拍照去了。。。
无奈,这次鸣放,因为过了一些日子,我不记得当时的顺序了,幸亏查了当天古强的记录。
但是,在刚开始鸣放的时候,我发现了一个大问题
在左侧喇叭的后面,摆着一个空书架,很高,很大。 这个直接导致了,左右声音的不对称。我心想,第一次来人家家,挪动东西不好吧,但,还是鼓起勇气,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这个梗,在《隐身衣》里也有,还是那位教授家,当“我”表示要动一动喇叭的时候,是这样描写的 我注意到,那对阿卡佩拉书架箱离墙近了一些,就问她(教授的媳妇)能不能调整一下音箱的摆位。一般来说,扬声器离墙太近,导向孔形成的反射和驻波,会让低频有些发闷,这是常识,还没等女主人搭腔,那位教授在餐厅里忽然扭过头来,朝我很不友好低喊了一生:“别乱动”。
《隐身衣》P5 这个时候,我(不是小说中的)还是冲动地提出了要求。没想到,格非很配合,并没有说“别乱动”,而是很谦虚地说,哎呀,这个书架是近几天拿过来的,随便放的,来来来,挪一挪。这样,我就把书橱,向前挪动到,喇叭向后的低频,冲击不到的区域。当然声音立刻是拨云见日的。
最后摆好是这样的,格非的茶也曝光了。。。。
以下为,当日鸣放时的记录,以及我们在上述系统中的听感。简单概括,详细看“古典音乐相对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