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4-6-15 12:31:16
|
显示全部楼层
51)福斯特 (Stephen Collins Foster) <美>1826-1864
----美国作曲家,以歌曲创作为主,自学而成。生于宾夕法尼亚的匹兹堡。作有《故乡的亲人》、《我的肯塔基故乡》、《金发的珍妮姑娘》、《美丽的梦神》、《噢,苏珊娜》、《老黑奴》等二百首歌曲,其中很多都是广为流传的著名歌曲。他的作品结构简单,节奏平稳,音域不宽,材料精练,音调吸收源自古非洲文化及欧洲赞美歌的黑人民歌的养料,于真挚纯朴中含感伤色彩。这种情绪既是对黑奴命运的同情,又是他孤身异地生活的切身感受。第一位真正伟大的美国音乐家是曾经被称为“民歌制作者”的斯蒂芬-福斯特。
---- 主要作品:
美丽的梦神 (1864) Beautiful dreamer <英>
哦,苏珊娜 (1848) Oh! Susanna <英>
52) 约瑟夫.施特劳斯 (Josef Strauss )<奥>1827-1870
-----奥地利作曲家、指挥家。小约翰-施特劳斯之弟,本职为建筑工程师。1853年开始从事指挥和作曲,后任宫廷舞会的指挥。作品以钢琴小品和舞曲为主,共计三百余首,风格与小约翰.施特劳斯极其相近。
---- 主要作品:
奥地利的春燕圆舞曲Op.164 (1864) Dorfschwalben ans Osterreich <德>
天体的音乐圆舞曲Op.235 (1868) Spharenklange <德>
生活充满爱与欢乐圆舞曲Op.263 (1869) Mein lebenslauf ist Lieb’ und Lust <德>
小嘴不停波尔卡Op.245 (1868) Palppermaulchen,Polka-schnell <德>
铁匠波尔卡Op.269 (1869)Feuerfest <德>
红蜻蜓波尔卡-马祖卡Op.204 (1866) Die Libeilr,Polka Mazurka <德>
女人心波尔卡-马祖卡Op.166(1864) Frauenherz Polka Mazurka <德>
53) 安东.鲁宾斯坦(Anton Rubinstein)<俄> 1829-1894
----俄罗斯钢琴家、作曲家、指挥家和音乐社会活动家安东-格里戈里叶维奇-鲁宾什坦,在1829年11月28日生在界于波多尔斯基省与别沙拉比亚之间的维赫瓦齐涅茨镇上一个有文化的犹太人家庭,六岁时,随家庭迁居莫斯科.鲁宾什坦的非凡的音乐才能自幼便已显露,十岁时(1839年)公开举行钢琴演奏会,1841-1843年间,到西欧许多城市巡回演出,获得了很大成功.这期间,小鲁宾什坦得以认识西欧的一些大音乐家,如肖邦、李斯特、门德尔松和梅耶贝尔等.此后,鲁宾什坦在柏林和维也纳攻读音乐理论,并创作和出版了他的第一批作品.1849年鲁宾什坦回到彼得堡,后来就任大公爵夫人叶莲娜-帕芙罗芙娜的宫廷乐师.
1854-1858年间,鲁宾什坦重又出国巡回演出,在钢琴演奏方面获得了世界性的声誉.1859年回国后,定居在彼得堡,并着手实现他一生中的主要事业----创办俄罗斯音乐协会,指挥协会在彼得堡举办的全部交响音乐会,并以独奏家身份参加交响乐和室内乐演奏会,实际上成为协会的领导者.与此同时,他主持了协会开设的"音乐班",这个班后来在1862年改建为俄国的第一年音乐学院(彼得堡音乐学院),由他亲任院长.这所学院在鲁宾什坦的领导之下,很快地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柴科夫斯基便是这个学院的第一届毕业生.
鲁宾什坦正确地注意到专业音乐人才的重要意义,他所创办的彼得堡音乐学院,和他的兄弟尼古拉?鲁宾什坦在1866年开办的莫斯特音乐学院,是当时俄国音乐教育的真正中心.
从1867-1886这二十年间,鲁宾什坦多半住在西欧,主要从事演出活动.1872-1873年间,他曾同波兰小提琴家维尼亚夫斯基(H.Wieniawski,1835-1880)到美国旅行演奏;1885年,他开了一组按历史编排的著名演奏会,这组音乐会包括七套音乐会曲目.
1887年,鲁宾什坦重又出任彼得堡音乐学院院长兼教授,他对教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1891年,鲁宾什坦移居德累斯顿,主要从事创作活动,有时也为慈善目的开演奏会,还为年轻的霍夫曼(J.Hofmann,1876-1957)授钢琴课.1894年,鲁宾什坦回归祖国,同年11月8日辞世.
他的音乐社会活动,对俄国音乐文化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他奠立了俄罗斯钢琴学派,他的演奏风格对世界钢琴艺术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他创作过多种多样体裁的大量作品,包括十四部歌剧(最著名的一部是《恶魔》)、六部交响曲、五首钢琴协奏曲、以及室内乐重奏曲、钢琴曲和声乐曲等.但是,他的作品除歌剧《恶魔》、个别钢琴小品和浪漫曲外,一般很少有人演奏,而在交响音乐作品中也只有《第四钢琴协奏曲》至今仍然受到应有的欢迎.
----- 主要作品:
F大调旋律Op.3-1
天使之梦Op.10-22
浪漫曲Op.44-1
戏剧交响曲Op.95(1874)Dramatic symphony<英>
俄罗斯交响曲 Op.107(1881)Russian symphony<英>
54) 热南 (Paul Genin) <法> 1829-1904
----- 著名作品:
威尼斯狂欢节Op.14 Carneval de Venise, Fantasie Variee <法>
那波里民歌主题幻想曲与变奏曲
55) 布拉加 (Gaetano Braga ) <意>1829-1907
---- 意大利歌劇及民歌作家,兼大提琴家。 主要作品;天使小夜曲 Angel’s Serenade <英>
56) 米夏埃利斯 (Theodor Michaelis) <德> 1831-1887
台奥多尔-米夏埃利斯 (Theodor Michaelis,1831-1887),德国作曲家。曾在汉堡等地任管弦乐团演奏员,是现代轻音乐的创始人之一。代表作是描绘性管弦乐小品《森林中的铁匠》,常作为野外音乐会的曲目。
---- 主要作品:
1)《森林中的铁匠 》Der Schmled im Walde <德> :管弦乐曲,后被改编为钢琴曲和轻音乐。有人曾将本曲与艾伦贝格的《森林水车》和奥尔特的《钟表店》一起并列为三首最著名的描绘性标题乐曲。 乐曲分为五段,以造型性表现手法写成: 第一段:《夜晚》。降B大调,慢板,4/4拍。主题旋律悠长平稳,描绘了宁静的森林夜景。 第二段:《清晨》。g小调,中板,4/4拍。主题中的三连音生动逼真地模仿出杜鹃的啼鸣,华丽精巧的颤音犹如此起彼伏的鸟鸣,使人联想到清新明朗的森林之晨。最后以鹌鹑的鸣叫声结束。第三段:《小溪》。g小调,急速的快板,3/8拍。主题中运用快速的十六分音符和跳进音程的曲调,描绘了小溪潺潺的流水声和杜鹃的啼鸣;三拍子轻快的节奏,烘托出森林的幽静气氛。整个主题展现出一幅溪畔鸟语的自然画卷。 第四段:《早晨的祷告》。G大调,快板,4/4拍。这一段是本曲中最为人们熟知的部分,在教堂的钟声、管风琴声的衬托下,悠扬的主题采用波尔卡舞曲体裁,其跳跃的节奏,生动地描绘了铁匠的打铁声和快活的形象。 第五段:终曲。乐曲在活泼而富有生气的气氛中结束。
2) 《土耳其巡逻兵 》Turkish Pastrol <英>
57) 鲍罗廷 (Alexander Borodin) <俄>1833-1887
---- 俄国作曲家,从小就对科学和音乐同时发生浓厚的兴趣。他的专业是化学,1856年从彼得堡医学院毕业后一直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并在科学上有重要发明,二十五岁获医学博士学位,后任医学院教授。直至1869年(三十六岁)《第一交响曲》公演前,一直是业余音乐爱好者。之所以能在化学、音乐两大领域中获得成功,一方面由于他的努力,另一方面要归功于他的音乐老师和朋友巴拉基列夫、里姆斯基-柯萨科夫等人。他是“强力五人集团”成员之一,主要作品有:被称为“勇士”的《第二交响曲》、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草原上》和两部弦乐四重奏,为俄国民族交响乐和室内乐的创作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此外还有歌剧《伊戈尔王》(自编脚本)。在他去世后,这部歌剧由里姆斯基-柯萨科夫和格拉祖诺夫续成。在他的墓碑上刻着他的作品主题和他研究的化学公式。一位评论家说:“没有一个音乐家只写了那么一点作品而能永垂不朽”。
---- 主要作品:
在中亚西亚草原上Op.7 Danse les steppe de l’asie centrale <法>
伊格尔王序曲 Prince lgor oveture <英>
伊戈尔王子 Prince Igor<英>
未完成交响曲Unfinished symphony<英>
波罗维茨舞曲 Polowezkischer Tanz <德>
夜曲 (1881) Notturno <意>
59)勃拉姆斯 (Johannes Brahms) <德>1833-1897
-----约翰奈斯-勃拉姆斯(1833-1897)德国十九世纪后半叶最卓越的、古典乐派最后的一位作曲家。1833年5月7日勃拉姆斯生于汉堡一个职业乐师的家庭里。他童年生活十分贫困,十三岁便在酒店里为舞会弹伴奏,在剧院帮助父亲演奏。与此同时,为了多得报酬,他还写了不少沙龙音乐作品,包括多种舞曲、进行曲和管弦乐曲改编曲等。他曾从师戈赛尔、马克逊学习钢琴,一生中交游颇广,尤其得到舒曼夫妇及约?阿希姆的赏识与支持。他是创作与演奏并重的作曲家。但他没有进过音乐学校,靠他自己的勤奋好学、他的卓越才能和对自己所献身的事业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觉悟。他的成熟的作品证明了他掌握着登峰造极的艺术技巧和才华。他的作品兼有古典手法和浪漫精神,极少采用标题。交响曲作品中模仿贝多芬的气势宏大、笔法工细、情绪变化多端、时有牧歌气息的流露,而仍带有自己的特点。他重视奥地利民歌,曾作有九十余首改编曲。所作形式繁多的重奏曲,提高了室内乐的地位。此外,他还作有二百余首歌曲、四部交响曲、一批钢琴小品与主题变奏曲、协奏曲,其中以《D大凋小提琴协奏曲》、《a小调小提琴、大提琴双协奏曲》最为著名。六十年代,他定居维也纳,把当时欧洲这个音乐中心作为他的第二故乡。l897年4月3日他在维也纳逝世。勃拉姆斯的交响曲的构思之宏伟和规模之庞大,同他的先辈有很密切的联系:他的音乐戏剧性可说来自贝多芬,对民间歌曲、舞曲等体裁的兴趣显然效法于舒伯特,他个人热情的叙述音调,则使他更接近于舒曼。他继承贝多芬交响乐的传统,吸取了深刻的人道主义和热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着力表现时代的精神风貌和斗争生活,他的作品成为继贝多芬之后西欧交响音乐的杰出典范。如果同奥地利交响乐作曲家布鲁克纳相比较,布鲁克纳的九部交响曲好象都是从一个统一的结构派生出来的,而勃拉姆斯的四部交响曲却各有其不同的思想内容,各自形成一部独特的音乐戏剧:《第一交响曲》象史诗那般宏伟,可以看到贝多芬"从黑暗到光明"的构思的强烈影响;《第二交响曲》是风俗舞蹈性的抒情诗;《第三交响曲》是一曲悲壮的颂歌,但它的戏剧性的终曲却令人神迷心醉;而《第四交响曲》的戏剧性发展则几乎达到古典悲剧的境界. 就其历史功绩而言,在德国音乐史中,人们时常把勃拉姆斯同巴赫与贝多芬相提并论,把他们比作三个主要支柱,即根据巴赫(Bach)、贝多芬(Beethoven)和勃位姆斯(Brahms)姓名的第一个字母总称为"三B"。
---- 主要作品:
大学庆典序曲Op.80 (1880) Akademische Fest-Ouverture <德>
海顿主题变奏曲Op.56a (1873) Variationen uber ein Thema von Joseph Haydn <德>
匈牙利舞曲(一) (1869) Uungarische Tanz No.1 <德>
匈牙利舞曲(三) (1869) Uungarische Tanz No.3 <德>
匈牙利舞曲(五) (1858) Uungarische Tanz No.5 <德>
匈牙利舞曲(六) Uungarische Tanz No.6<德>
圆舞曲Op.39-15 (1865) Walzer <德>
摇篮曲Op.49-4 (1868) Wiegenlied <德>
女低音狂想曲Op.53(1869) Alto rhapsody<英>
爱德华Op.10-1(1854)Edward
德意志安魂曲 Op.45(1857/69)A German requiem<英>
亨德尔主题变奏曲Op.24(1861)Handel variations<英>
情歌 Op.52;Op.65 Liebeslieder<德> Love songs<英>
梅格罗尼浪漫曲 Op.33(1861/8)Magelone romances<英>
悲歌 Op.82(1880)Mournful song<英>
帕格尼尼主题变奏曲 Op.35(1866)Paganini variations<英>
雨水奏鸣曲Op.78(1878/9)Rain sonata<英>
命运之歌Op.54(1871)Song of destiny<英>
悲剧序曲Op.81(1880)Tragic overture<英>
60) 巴达捷夫斯卡 (女) (Thekla Badarzewska) <波>1834-1861
----苔克拉-芭达捷芙丝卡 (Tekla Badarzewska,1834-1861),波兰女作曲家、钢琴家。主要作品为三十五首钢琴小品,风格单纯而清丽,但她的大部分作品默默无闻,只有《少女的祈祷》(作于1859年)是世界名曲中最为脍炙人口的钢琴小品之一。
---- 主要作品:
《少女的祈祷》 (1856) The maiden’s prayer <英> :作于1859年,最初刊登在法国巴黎一家音乐杂志的副刊上,但很快就不胫而走,成为畅销一时的名曲,此后相继以八十余种不同版本风行全球。很多音乐爱好者往往对于本曲的旋律十分熟悉,却不知道乐曲的作者是谁。作者芭达捷芙斯卡是一位女钢琴家,她生于波兰首都华沙,二十四岁时就过早地离开了人世,留给我们的只有这一首名曲。虽然世人对于本曲的作曲经过已无从知晓,但这首乐曲在形式上只不过是简单的变奏曲,却由于命名为《少女的祈祷》而蜚声世界、久盛不衰,也许应归功于作曲者的匠心独具,抑或是出版商的精明,总之,这不能不说是音乐史上的一个奇迹。 乐曲的结构极其简单,为速度适中的行板,降E大调,4/4拍子。以下行音为中心的四小节前奏之后,乐曲呈现出温婉而幽丽的主题; 此后是主题的四种变奏,最后一个变奏以三连音符为主,饱含热情,这就是全曲的结尾。曲中左手所弹的和声也十分简单,只是一些属七和弦和主三和弦而已。本曲形象单纯、手法朴素,在演奏技巧上难度不大,初学者即可弹奏。俄国杰出的文学家契诃夫曾在他的著名剧作《三姐妹》中引用此曲作为配乐。
61) 庞契埃利 (Amilcare Ponchielli) <意> 1834-1886
时间之舞 (1876) Dance of the hours <英>
62) 维尼亚夫斯基 (Henryk Wieniawski ) <波>1835-1880
---- 波兰作曲家和小提琴家亨利?维尼亚夫斯基,在1835年7月10日生于华沙东南部的卢布林城一个医生家庭里. 1843年秋,母亲便带他到巴黎投考音乐学院.1846年毕业时以其惊人的辉煌技巧和比他这个年龄所能理解和表达的更强有力的感情,演奏了意大利的作曲家维奥蒂(G.B.Viotti,1755-1824)的《第十七小提琴协奏曲》而获得第一奖,创造了巴黎音乐学院有史以来的记录.毕业后,继续留在巴黎跟他原来的老师学习.1848年,维尼亚夫斯基同他的一位后来成为著名钢琴家的弟弟一起到俄国、芬兰和波罗的海国家旅行,开始他的独立的音乐会活动,获得很大的成功.1849年初,维尼亚夫斯基又进巴黎音乐学院学习作曲,翌年学成时同样获得第一奖.学习结束后,他的艺术生活的新阶段就开始了.
1851-1859年间,维尼亚夫斯基多次到俄国旅行演奏,几乎走遍俄国的欧洲部分.由于当时住在彼得堡的鲁宾什坦的邀请,维尼亚夫斯基在1860年终于来到这深深吸引着他的城市,这一住历时十一年之久.在这里,他充任薪俸不高的宫廷小提琴乐师,在芭蕾演出时担任独奏,此外,他还是俄罗斯音乐协会交响乐队的首席、音乐学院小提琴与室内乐合奏课的教授,有时还兼任指挥.
1872年初,离开他在彼得堡的职位.维尼亚夫斯基早在尚未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之前便已开始作曲,他的第一号作品是在十二岁时写出的.
1872年早秋,他同安东?鲁宾什坦联袂赴美,举行一系列音乐会,1874年,积劳成疾的维尼亚夫斯基回到欧洲,在巴黎开演奏会,同年秋天应聘接任比利时小提琴家维厄当(H.Vieuxtemps,1820-1881)因病空出的布鲁塞尔音乐学院教授职位,但为斯甚短.1877年又继续他那不停顿的演奏旅行,并参加鲁宾什坦组织的、在巴黎世界博览会上举行的俄罗斯音乐会;他在柏林的一系列演奏会成为轰动一时的重大事件.
1878年底,维尼亚夫斯基到莫斯科时已患重病,但他还是以其巨大的感染力演奏他的《第二小提琴协奏曲》.1879年,原定的南俄之行因病取消,心脏病和水肿病使他卧床不起,病中一度住在崇拜他的梅克夫人家中,受到过十分殷勤的照料.1880年3月31日,维尼亚夫斯基病逝于莫斯科,他的最亲近的两个朋友---鲁宾什坦兄弟一直守在他身旁.
维尼亚夫斯基根据祖国波兰的乡土舞曲——波兰舞曲,为小提琴一共谱写了四首《华丽的波兰舞曲》,都需要绚丽纯熟的技巧,不易演奏。这里只介绍流传最广、经常被演奏的《D大调华丽波兰舞曲》。本曲具有波兰舞曲所固有的3/4拍子,曲式为三段体。在一小段波兰舞曲节奏的引子之后,呈示出跳跃性十分剧烈的,像迸发出火花一般的第一主题,这一主题充满光彩与力度;乐曲的中间部转为b小调,类似娓娓细说般的语气,优美动听而又带有一点忧郁色彩的第二主题出现,造成与第一主题迥然不同的,平静而又灰暗的气氛;不过,乐曲很快又回到第一主题,以热情而又蓬勃的情绪结束全曲
---- 主要作品列举:
华丽波兰舞曲Op.4 Polonaise brillante <法>
莫斯科的回忆 Op.6 (1853) Souvenir de Moscou<法>
诙谐曲-塔兰台拉 Op.16 (1855) Scherzo-tarantelle
传奇曲 Op.17 (1860) Legende <法>
63)圣-桑 (Camille Saint-Saens) <法>1835-1921
----法国作曲家。五岁起开始作曲,十一岁即以钢琴家姿态登台演出,十三岁进巴黎音乐学院学管风琴和作曲,后在教堂任管风琴手,其中有四年在尼德梅耶尔音乐学校教钢琴。1877年辞去教堂的职务,埋头作曲。他是法国民族音乐协会的创始人之一,积极从事音乐活动,又以钢琴家和指挥家身份到各国演出。其创作技巧纯熟,作品数量超过一百七十部,几乎涉及每个音乐领域,旋律流畅,和声典雅,结构工整,配器华丽,色彩丰富,通俗易懂,但某些作品过于追求表面的华彩效果,质量不匀。其代表作有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交响诗《骷髅之舞》、《第一大提琴协奏曲》和小提琴与乐队的《引子与回旋随想曲》等。
----圣-桑(Camille Saint-Saens 1835-1921)一共写过五部交响曲,但由于作者自己过早地否定早期的两部作品,把它们从作品目录中一笔勾销,因此,现今的这部《第三交响曲》,实际是他在1886年写成的最后一部。圣-桑的作品拥有清澈、严谨、均衡和精致等特点,都同法国的古典传统有联系,但是,圣-桑的作品还有其可贵之处,首先是他敢于创新和不畏避表达感情,因此,他使法国器乐音乐得以从第二帝国时期以来崇尚典雅与精致之中解脱出来,而汇入整个欧洲音乐发展的主流—浪漫主义中去。我们可以看出,圣-桑为他的这部作品写上“纪念李斯特”的辞句不是偶然的。因为十九世纪末叶法国音乐生活的复苏和在二十世纪前法国得以成为国际音乐潮流的先锋,显然同李斯特这位浪漫主义的播火者的影响不无关系。
---- 主要作品:
动物狂欢节组曲 (1886) Le Carnaval des Animaux-Fantaisie zoologique<法>
引子与回旋随想曲Op.28 (1863) introduction et rando capriccioso <法>
死之舞Op.40 (1874) Danse macabre <法>
哈巴涅拉 Op.83 (1887) Havanaise <法>
阿非利加Op.89(1891)Africa
死之舞Op.40(1874)Dance of death<英>
埃及协奏曲 Op.103(1896) Egyptian concerto<英>
亨利八世 HenryⅧ
海格立斯的青年时代Op.50(1877)The youth of Hercules<英>
管风琴交响曲Op.78(1886) Organ symphony<英>
法厄同Op.39(1873) Phaeton
奥姆法尔的纺车Op.31(1871) Omphale’s spinning wheel<英>
参孙与大利拉Op.47(1877) Samson and Delilah<英>
64 ) 德立勃 (Leo Delibes ) <法>1836-1891
----法国作曲家。1836年2月21日出生于法国的圣日尔曼-迪瓦尔(St.-Germain-du-Val)。11岁随母亲移居巴黎。12岁进入巴黎音乐学院,曾随作曲家阿道夫?亚当学习。1852年开始在巴黎的莱瑞克剧院(Théatre-Lyrique)任职。1856年创作了第一部小歌剧。1862-1871年担任圣吉恩圣弗朗索瓦教堂任管风琴师。1865年担任巴黎剧院的合唱指挥。1866年创作了第一部芭蕾剧《泉》(La source)。1870年第二部芭蕾剧《葛蓓莉娅》(Coppélia)公演。1873年创作了第一部歌剧《国王如是说》(Le Roi l'a dit)。1881年受聘为巴黎音乐学院的教授。1884年成为法兰西学院的院士。1891年1月16日逝世于巴黎。 德立勃一生创作了20余部舞台剧,而以芭蕾剧最为知名。他的最后一部剧作《卡斯亚》(Kassya),是在他逝世后由马斯奈续成的。他的作品深受柴可夫斯基的推崇。
---- 主要作品:
葛佩莉亚组曲 Suite “Coppelai” <法>
希尔薇亚组曲 Suite “Sylvia,ou La Nymphe de Diane” <法>
纳伊拉圆舞曲 (1867) Naila valse <法>
拉克美 Lakme
国王如是说 The king has said it<英>
65) 巴拉基列夫 (Mily Alexeyevich Balakirev) <俄>1837-1910
---- 俄罗斯作曲家和音乐社会活动家米里-阿列克谢耶维奇-巴拉基列夫,在1837年1月2日诞生在下诺夫戈罗德(今高尔基城)一个出身破落贵族的小官员家庭里.
1855年深秋,近十九岁的巴拉基列夫来到彼得堡,由于乌雷贝雪夫的帮助,他很快便得到音乐界的赏识.同年年底,巴拉基列夫在为林格卡弹奏他以歌剧《伊凡-苏萨宁》主题写成的幻想曲后,格林卡对他的才华给予很高的评价,还把他看作自己的未来继承者.
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有一些禀赋优异的青年作曲家聚焦在巴拉基列夫和斯塔索夫的周围,当中有居伊、莫索尔斯基、里姆斯基-柯萨科夫和鲍罗丁,他们很自然地形成了一个时常被斯塔索夫称为"强力集团"的所谓"巴拉基列夫小组".
"强力集团"作曲家以民间创作作为革新音乐艺术的源泉,他们的许多活动和作品确实充满了强力的气息,他们创立的"新俄罗斯乐派"以格林卡为楷模,甚至骄傲地自称为"鲁斯兰派".巴拉基列夫是第一个在作品中表现出这新乐派的倾向和风格的作曲家,他对"强力集团"作曲家以及柴科夫斯基和格拉祖诺夫等人的活动产生过一些有益的影响.
1862年,当安东-鲁宾什坦在彼得堡创立俄国第一所音乐学院时,巴拉基列夫也发起组织一所免费音乐学校,自己担任副校长.1867年间,他除了出任免费音乐学校校长之外,还担任鲁宾什坦刚辞去的俄罗斯音乐协会指挥的职务.1870年,由于经济困难他到铁路上工作,逐渐变得冷漠无情,甚至退出音乐界而离群索居.1882年重新就任他以前放弃的免费音乐学校校长职务.1910年5月29日,他像油尽灯灭似地溘然长逝,葬在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公墓格林卡、莫索尔斯基、鲍罗丁和斯塔索夫的墓旁.
巴拉基列夫很早就十分热爱和重视民间音乐艺术,他曾直接从伏尔加河上的水手、般上司炉工、拉纤夫和农民口中记录民歌,加配钢琴伴奏,先后出版过两册《俄罗斯民歌集》,其中有一首《伏尔加船夫曲》后来成为俄国革命知识分子爱唱的歌曲,在1905年革命时期广为流传.
在巴拉基列夫的创作中,虽有不少浪漫曲和歌曲,他的钢琴作品,如幻想曲《伊斯拉美》还是俄国钢琴音乐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但是,巴拉基列夫的大部分作品,却是风俗性或标题性的交响音乐:其中比较著名的有交响诗《在捷克》和《塔玛拉》、《三首俄罗斯民歌主题序曲》等.巴拉基列夫的交响音乐作品具有画面性和史诗性特征,形象的对比多于戏剧性冲突,变奏的手法多于奏鸣曲形式原则的运用,所有这些都是同民间歌曲创作的特点密切相关的.他的一些作品成为格林卡和"强力集团"其他作曲家之间承前启后的重要环节.
主要作品:塔玛拉(1882) Tamala
66) 瓦尔托伊费尔 (Emile Waldteufel) <法>1837-1915
---- Like Johann Strauss, émile Waldteufel came from a family of dance musicians. Patriarch, Louis (1801-84) led a highly regarded band, and brother Léon (1832-84) was a respected musician. émile Waldteufel was born in Strasbourg on 9 December 1837, just seven weeks after the elder Johann Strauss gave his first concert on French soil in that very city. When he was seven, the family moved to Paris for his brother Léon to take up a place as a violin student at the Paris Conservatoire. émile Waldteufel was to live in Paris for the rest of his life. He in turn studied piano at the Conservatoire with Marmontel from 1853 to 1857, where Massenet was among his classmates.
Meanwhile the family dance orchestra was becoming one of the best known in Paris, increasingly in demand for society balls during Napoleon III’s Second Empire. In 1865, Waldteufel was appointed court pianist to the Empress Eugénie in succession to Joseph Ascher (composer of ‘Alice, where art thou?’), performing at Court functions not only in Paris but also in Biarritz and Compiègne. From 1867 the Waldteufel orchestra played at Napoleon III’s magnificent Court balls at the Tuileries.
After the Franco-Prussian War the orchestra again presided at the Presidential balls at the élysée. Yet, so far only a relatively limited Society audience had known Waldteufel's dances. By the time international fame came he was almost forty. In October 1874 he happened to be playing at a soirée attended by the Prince of Wales, the future Edward VII. The Prince complimented him on his waltz Manolo and agreed to help launch his music in England. The result was a long-term publishing contract with the London firm of Hopwood & Crew. Since the firm was half-owned by Charles Coote, director of Coote & Tinney’s Band, the premier London dance orchestra, this also gave access to the musical programmes of Queen Victoria’s State Balls at Buckingham Palace. For several years Waldteufel’s music dominated the programmes there, generating for him worldwide fame as he turned out a string of works that enjoyed huge popularity—including his best-known work Les Patineurs (‘The Skaters’) in 1882. His French publisher Durand, Schoenewerk was now forced to buy the French rights to these works from Hopwood & Crew. So later did the German firm of Litolff, in whose editions the works sometimes appeared under slightly different German names. In addition, to suit Germanic custom, in 1883 Litolff retrospectively began an opus numbering system. This began at 101 to make arbitrary allowance for early works, and for various reasons many works were numbered out of chronological sequence, thereby providing a source of much confusion ever since.
Waldteufel appeared in London in 1885 and Berlin in 1889, and in 1890 and 1891 he conducted at the Paris Opéra Balls. His orchestra continued to provide dance music for Presidential Balls, as well as for other Society functions, until 1899, when he retired. He continued to compose, but his style was by then outdated. He died in Paris on 12th February 1915 at the age of 77. His wife, a former singer Célestine Dufau, whom he married in 1873 and who bore him two sons and a daughter, had died the previous year.
Waldteufel was recognised as a good-natured person, with a ready sense of humour—characteristics that are readily perceivable in his music. Unlike the music of Johann Strauss, Waldteufel’s perhaps scales no great architectural heights, but rather seeks to enchant by the grace and charm of his melodies and their gentle harmonies. By comparison with Strauss’s very masculine creations, there is undoubtedly more of a feminine feel about Waldteufel’s waltzes. Unlike Strauss, he conducted with a baton rather than a violin bow, and he composed at the piano, his works being orchestrated later. The standard Waldteufel orchestration was for strings, double woodwind, two cornets, four horns, three trombones and ophicleide (or tuba), plus timpani and percussion.
----- 主要作品:
溜冰圆舞曲Op.183 (1882) Les Patineurs,Valse <法>
女学生圆舞曲Op.191 (1883) Estudiantina <西>
西班牙圆舞曲Op.236 (1886) Espana <西>
我的梦圆舞曲 Op.151 (1877) Mon Reve, Valse <法>
紫罗兰圆舞曲 Op.148 (1876) Les Violettes Valse <法>
67) 比才 (Georges Bizet ) <法>1838-1875
----乔治-比才(Georges Bizet,1838-1875),法国作曲家,生于巴黎,世界上演率最高的歌剧《卡门》的作者。九岁起即入巴黎音乐学院学习作曲。后到罗马进修三年。1863年写成第一部歌剧《采珍珠者》。1870年新婚不久参加国民自卫军,后终生在塞纳河畔的布基伐尔从事写作。在他的戏剧配乐《阿莱城姑娘》(都德编剧。后配乐被改编为两套管弦乐组曲)和《卡门》等九部歌剧作品中,体现了浓厚的现实主义色彩,社会底层的平民小人物成为作品的主角。在音乐中他把鲜明的民族色彩,富有表现力的描绘生活冲突的交响发展,以及法国的喜歌剧传统的表现手法熔于一炉,创造了十九世纪法国歌剧的最高成就。
---- 歌剧《卡门》: 完成于1874年秋,是比才的最后一部歌剧,也是当今世界上上演率最高的一部歌剧。 四幕歌剧 《卡门》主要塑造了一个相貌美丽而性格倔强的吉卜赛姑娘——烟厂女工卡门。卡门使军人班长唐?豪塞堕入情网,并舍弃了他在农村时的情人 —— 温柔而善良的米卡爱拉。后来唐?豪塞因为放走了与女工们打架的卡门而被捕入狱,出狱后他又加入了卡门所在的走私贩的行列。卡门后来又爱上了斗牛士埃斯卡米里奥,在卡门为埃斯卡米里奥斗牛胜利而欢呼时,她却死在了唐?豪塞的剑下。 本剧以女工、农民出身的士兵和群众为主人公, 这一点,在那个时代的歌剧作品中是罕见的、可贵的。也许正因为作者的刻意创新,本剧在初演时并不为观众接受,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部作品的艺术价值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此后变得长盛不衰。这部歌剧以合唱见长,剧中各种体裁和风格的合唱共有十多部。 歌剧的序曲为A大调,四二拍子,回旋曲式。整部序曲建立在具有尖锐对比的形象之上,以华丽、紧凑、引人入胜的音乐来表现这部歌剧的主要内容。序曲中集中了歌剧内最主要的一些旋律,而且使用明暗对比的效果将歌剧的内容充分地表现了出来,主题选自歌剧最后一幕中斗牛士上场时的音乐。 本剧的序曲是音乐会上经常单独演奏的曲目。 第一幕中换班的士兵到来时,一群孩子在前面模仿着士兵的步伐开路。孩子们在轻快的2/4拍子,d小调上,唱着笛鼓进行曲《我们和士兵在一起》。在这一幕塑造了吉卜赛姑娘卡门热情、奔放、富于魅力的形象。主人公卡门的著名咏叹调《爱情像一只自由的小鸟》是十分深入人心的旋律,行板、d小调转F大调、2/4拍子,充分表现出卡门豪爽、奔放而富有神秘魅力的形象。 卡门被逮捕后,龙骑兵中尉苏尼哈亲自审问她,可她却漫不经心地哼起了一支小调,此曲形象地表现出卡门放荡不羁的性格。还是这一幕中,卡门在引诱唐?豪塞时,又唱出另一个著名的咏叹调,为快板、3/8 拍子,是一首西班牙舞蹈节奏的迷人曲子,旋律热情而又有几分野气, 进一步刻画了卡门性格中的直率和泼辣。 第一幕与第二幕之间的间奏曲也十分有名, 选自第二幕中 唐?豪塞的咏叹调《阿尔卡拉龙骑兵》,大管以中庸的快板奏出洒脱而富活力的主旋律。 第二幕中还有一段吉普赛风格的音乐, 表现的是两个吉普赛女郎在酒店跳舞时纵情欢乐的场面,跳跃性的节奏和隐约的人声烘托出酒店里喧闹的气氛。 第二幕与第三幕之间的间奏曲是一段轻柔、优美的旋律,长笛与竖琴交相辉映,饱含脉脉的温情。 第三幕中著名的 《斗牛士之歌》,是埃斯卡米里奥为感谢欢迎和崇拜他的民众而唱的一首歌曲。这首节奏有力、声音雄壮的凯旋进行曲,成功地塑造了这位百战百胜的勇敢斗牛士的高大形象。 第四幕的结尾,正象柴科夫斯基所说的那样: “当我看这最后一场时,总是不能止住泪水,一方面是观众看见斗牛士时的狂呼,另一方面却是两个主人公最终死亡的可怕悲剧结尾,这两个人不幸的命运使他们历尽辛酸之后还是走向了不可避免的结局。” 剧中还有一段脍炙人口的西班牙风格舞曲“阿拉贡”, 也是音乐会上经常单独演出的曲目。
-----《阿莱城姑娘》: 这本来是戏剧配乐,剧本为法国著名文学家都德所作,原为三幕剧。戏剧演出并未取得成功,而根据戏剧配乐编成的两套组曲却成为传世佳作。《阿莱城姑娘》第一组曲由比才自编,第二组曲由法国另一位作曲家吉罗编成。 戏剧《阿莱城姑娘》描写了法国普罗旺斯青年农民弗雷德里的爱情悲剧。剧情大致为:弗雷德里准备与一位阿莱城姑娘(这姑娘在原剧中并未出场)结婚, 突然得悉姑娘的名誉不好,于是弗雷德里想忘掉这姑娘,而与童年女友薇叶特成婚。 婚礼当天,一个不速之客带来了那位阿莱城姑娘与其情人私奔的消息。内心依然深爱着阿莱城姑娘的弗雷德里无法控制自己,从阁楼窗口跳下去自杀了。 《前奏曲》的主题源于普罗旺斯地区的民歌《三个国王的队伍》,在原戏剧中用于第三幕第二场的村民合唱,其主题威武雄壮、刚健有力; 乐曲的中段为“法朗多尔舞曲”(法国普罗旺斯地区的一种民间舞蹈音乐形式),加入了法国民间乐器——普罗旺斯长鼓作为伴奏的轻松旋律,活泼而欢快。 其中著名的 “小步舞曲”, 选自第二组曲的第三曲。这段清新而单纯的长笛独奏旋律,原为比才的另外一歌剧《美丽的珀斯姑娘》中的间奏。美妙的竖琴以轻巧的琶音伴奏,更衬出长笛明澈的音色。
----- 主要作品:
阿莱城姑娘第一组曲 (1872) L’Arlesienne (Premier Suite) <法>
阿莱城姑娘第二组曲(1872) L’Arlesienne (Deuxiene Suite) <法>
美丽的伯斯姑娘组曲 La Jolie Fille de Perth <法>
小组曲 (1871) Petite suite <法>
卡门第一组曲 Premier Suite “Carmen” <法>
卡门 Carmen
德谢米雷 Djamileh
采朱者 The pearl fishrs<英>
吉普赛之歌 (1873/4) Chanson boheme “Les tringles des sistres tintaint” <法>
哈巴涅拉舞曲 (1874) Habanera <西>
68) 布鲁赫 (Max Bruch) <德>1838-1920
----德国作曲家、指挥家马克斯-布鲁赫1838年1月6日生于科隆.1852年,十四岁的布鲁赫便获得法兰克福(美因河畔)莫扎特基金会的四年奖学金,得以在科隆继续深造,这期间他的一些作品已经引起人们的注意.他在音乐上的进一步发展,同他长时间旅居许多音乐城市密切相关:他在科隆当教师,根据歌德原作写成的一部轻歌剧也在这时候上演(1858-1861);在慕尼黑他根据诗人盖布尔(Geibel)的诗作写作歌剧并得以在曼海姆上演(1863);他在科布伦茨等地当音乐指挥(1865-1870);在柏林和波恩专心创作(1875-1878);到英国利特浦任爱乐乐队指挥(1881-1883);回国后又在布勒斯劳和柏林担任指挥和教职(1883-1910).1910年以后,他脱离演奏活动,住在离柏林不远的小城镇,直到1920年10月2日去世为止.
布鲁赫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技艺完备的作曲家之一,他写出的旋律同民歌有很密切的联系,德国的合唱曲、希伯来的传统曲调、苏格兰和威尔士的歌调都使他迷恋,他选取这些民间旋律的部分素材,从其中简单的核心发展成完整的乐曲.他的音乐严肃而泼辣,流畅而又适度;他的配器与和声体系以古典惯例为依据.一般说来,他较少进行大胆的探索,他的声名可能从而有所局限.他的创作涉及音乐体裁的诸多方面,他作品的精华所在历来有所争议,但无论如何,时至今日的音乐舞台上常可听到的,只有他的两部小提琴协奏曲和《苏格兰幻想曲》而已.
---- 主要作品:
希伯莱旋律Op.47 (1880) Hebraische Melodie <德>
苏格兰幻想曲Op.46(1880) Scottish fantasy<英>
69) 穆索尔斯基 (Modest Petrovich Mussorgsky) <俄> 1839-1881
----俄罗斯作曲家。出身于富裕之家,但一生中大部分时间穷困潦倒,一是由于因1861年的农奴解放(他是竭力支持这一运动的)导致他家庭收入缩减,另一原因是他自己性格反复无常。父母亲一意要他在军界任职,因于1856年参军。1858年与巴拉基列夫和达尔戈梅日斯基相识后,对音乐的兴趣日益浓厚,于是辞去军职,从巴拉基列夫学习;但因生活放纵无度,不可能专心从事音乐工作,只能在机关中担任一名低级文官,不久便开始酗酒不能自拔。在四十二岁生日后一星期,因酒精中毒性癫痫在彼得堡一所医院去世。
穆索尔斯基的创作与他的生活一样乖僻反常。许多作品有头无尾,杂乱无章,但他居然能写成那么多东西,确是一个奇迹。从很多方面来看,他是俄罗斯最有个性和最富人情味的天才。1870年以初稿完成的歌剧《鲍里斯?戈东诺夫》,作为俄罗斯人民的肖像画,刻画得栩栩如生,感人肺腑,至今无出其右者。构成《图画博览会》(1874)的一幅幅风景画,是出自俄罗斯作曲家笔下的第一部无愧于杰作之称的钢琴独奏曲。在这两部作品中,穆索尔斯基在和声与节奏上的大胆创新被一些迂腐之士看作音乐上的无能,认为他写得不知所云。例如,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在校订《鲍里斯?戈东诺夫》时“修正”穆索尔斯基的“错误”,冲淡了原来培其中绘声绘影的鲜明色彩,使歌剧流为一部程式化的作品。不过他的努力是出于好心,是为穆索尔斯基着想,因而无可厚非。《鲍里斯》是在他的帮助下得以流传的;而且为了整理和完成穆索尔斯基的未完成音乐,他所花的心血比谁都多。同样,拉威尔为《图画博览会》所作的配器虽然改变了原作的特性,却使这部作品得以广泛流传。没有拉威尔的配器,听到它的人一定要少得多。继《鲍里斯》之后,穆索尔斯基最有生命力的舞台作品是取材于果戈理小说的喜剧《索罗钦集市》(1874—1880,由居伊续成)和《霍宛斯基党人之乱》(1872—1880,由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续成)。在他创作生涯的不同阶段,他还根据福楼拜的《萨朗波》(1863—1866,未完成)和果戈理的《婚事》(未完成)写了两部歌剧。在与里姆斯基-科萨科夫、鲍罗廷、居伊集体创作的芭蕾歌剧《默拉达》(1872)中,他写了《荒山之夜》和其他乐曲,前者本身是一首独立的管弦乐音诗,由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改编。他对俄罗斯人民及其语言的感情在他苦心孤诣创作的约六十首歌曲中非常强烈地表现出来,其中包括三部杰出的声乐套曲《育儿室》(1868—1872),《死之歌舞》(1875—1877)与《暗无天日》(1874)。
----- 穆索尔斯基 Mussorgsky,Modest(1839.3.21—1881.3.28) 19世纪第一批以俄罗斯民歌为创作基础的著名俄国作曲家之一。其歌曲和歌剧以现实主义为特点,人物刻画鲜明,深刻反映了俄罗斯生活。他的音乐语言大胆独特,和声与配器别具一格而简炼,作品虽不多,但对后世作曲家有深远影响。父为地主,曾祖母是农奴。自称幼时听保姆讲俄国神话故事对他是最大的创作动力。母为优秀钢琴家,随母学钢琴,7岁就能演奏李斯特简单的钢琴曲。1849年随父去圣彼得堡,入彼得-保罗学校,为以后入军界做好准备。与此同时,从格尔克学习音乐。1852年入帝国禁卫军士官学校,又初试作曲,并对文学、历史、绘画、哲学,科学、天文学以及神学均甚爱好。1856年任禁卫团少尉,结识作曲家鲍罗丁。同年冬,又接触到格林卡的音乐,更加深其作品俄罗斯化的倾向。后投巴拉基列夫门下,遂退出军界,立志专事音乐。1866年作一套关于普通人的歌曲,创作渐趋成熟。1868年开始作声乐套曲《保育室》和为果戈里的《婚事》第一幕配乐。1869年根据普希金的著作自编脚本,完成歌剧《鲍里斯?戈东诺夫》,但帝国歌剧院拒绝上演;1872年8月完成第二稿,终于在1874年2月在圣彼得堡首演。1872年与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同住。后遇诗人库图佐夫,受其激励写有两组忧郁的声乐套曲《没有太阳》(1874)和《死之歌舞》(1875~1877)。1865年丧母,同住一室的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又在1872年结婚离去,因而生活孤寂,潦倒嗜酒。身后遗下未完成歌剧稿《霍万希那》,后由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完成。【摘自《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文版】
---- 主要作品:
展览会上的图画 (1874) Tableaux d’une exposition <法>
荒山之夜 (1867) Night on the Bare Nountain <英>
霍凡希那序曲 (1874)
戈帕克舞曲 (1880) gopack <英>
鲍里斯.戈东诺夫 Boris Godunov
索罗庆采市集 Fair at Sorochinsk<英>
霍凡斯基之乱 Khovanshchina
70)柴可夫斯基 (Piotr llyich Chaikovsky) <俄>1840-1893
---- Chaikovsky,Piotr llyich柴科夫斯基,彼得-伊利奇-柴可夫斯基(1840—1893)俄罗斯作曲家。出生于维亚特卡省边境的沃钦斯克矿区小镇。父亲是矿上的总督察,他鼓励其子自幼学习钢琴。柴科夫斯基八岁时,全家迁往彼得堡,他被送入寄宿学校。但他的敏感的个性不适宜于住读生活,十岁时转学到法津学校。十四岁时他敬爱的母亲死于霍乱。同年地开始创作。十九岁时在司法部任职员,并在新开设的圣彼得堡音乐学院从扎列姆巴和安东?鲁宾斯坦私人学习音乐,进步迅速。1866年在由安东?鲁宾斯坦之弟尼古拉任院长的,新开设的莫斯科音乐学院任教授,同年他创作了第一部交响曲,名为《冬日的幻想》,但创作此曲时因过度紧张而造成精神崩溃。1868年开始与里姆斯-科萨科夫、巴拉基列夫及俄罗斯民族乐派中的其他成员交往,但认为他们(里姆斯基除外)虽有才能而只是一些自以为是的业余作曲家。就民族乐派来说,他们则顷向于认为柴可夫斯基是个平淡无奇的折衷主义者,尽管在他已经写出的作品中,表现俄罗斯民族性的深度,不亚于他们之中任何一个人。同年,他完成了第一部歌剧《司令官》,随后几年写了大量杰作,其中有《罗密欧与朱丽叶》(1870)、《第二交响曲》(1872)、《第一钢琴协奏曲》(1874)、《第三交响曲》(1875)、《里米尼的弗兰切斯卡》(1876)。1877年,正在创作他的最伟大的一部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时.他与热恋他的崇拜者安托尼娜?凡诺夫娜?米留科娃结婚,主要似乎是由于他认为奥涅金对待痴情的塔吉雅娜(他所根据的普希金的“韵文小说”中的人物)太冷酷无情了。但是柴科夫斯基的至今已成定论的同性恋症意味着这个婚姻从一开始就是不幸的,他在失望中走到伏尔加河畔企图自杀。可是,大约在这同一时期,一位富于同情心的崇拜者和庇护音娜杰日达?冯?梅克夫人给予了他弥补,她与他通信,但从未会面。她向他定期提供资助,使他能摆脱教学工作(在这方面他已越来越不愉快)而专心从事创乍。这一时期的作品有《第四交响曲》(1877)、《小提琴协奏曲》(1878)、《第二钢琴协奏曲》(1879—1880)、《意大利随想曲》(1880)、《1812序曲》(1880)、《曼弗雷德交响曲》(1885)、《第五交响曲》(1888)和芭蕾音乐《睡美人》(1888—1889)。1890年梅克夫人突然中止了对他的资助,这使他很烦恼,因为他重视他们的奇特的友情,但他现在的声誉已经确立,在经济上完全能够独立。
1891年赴美巡回演出,在纽约、巴尔的摩、费城指挥音乐会。1892年赴汉堡,听马勒指挥《叶甫盖尼?奥涅金》(他认为给人的印象十分深刻。同年12月芭蕾舞剧《胡挑夹子》在圣波得堡首演,1893年初他开始创作第六交响曲《悲怆》。同年10月在圣彼得堡指挥《第六交响曲》首演后九天,在午饭时饮用了一怀未煮沸的水。这一鲁莽的举动(也许故意如此)的后果是患了霍乱,数日后就去世。葬在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大修道院格林卡、鲍罗廷和穆索尔斯基墓旁,人们演出《悲怆交响曲》来纪念他。
柴科夫斯基说,他认为他作为作曲家的缺点之一是:“我不能抱怨说我没有创新能力,但我苦于缺少安排曲式的熟练技能”。迂腐的学究们总是同意他的这种自我评价,但他的许多作品中所谓的结构上的弱点,并未影响作品的流行。实际上,柴科夫斯基的作品的亲切坦荡的旋律,戏剧性的磅礴气势,华丽生动的配器,支配着它们的曲式。如果它们不遵守陈腐的规则,那就说明拘泥于规则会糟得多。他的旋律之泉喷涌不竭,在聆听他的管弦乐曲和芭蕾音乐时,我们应该牢牢记住,这只代表他的全部创作的两个方面。他本人认为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是他的最佳作品。但是《黑桃皇后》(1890)也并不逊色,另外几部歌剧以及他的歌曲、室内乐,也同样值得研究。
最后,关于他的姓氏的拼写法还要说上几句。虽然传统的音译写法是Tchaiko Vsky,但开头的字母T(正如杰拉尔德?亚伯拉罕及其他权威所指出的那样)是不需要的。契诃夫在今天的标准拼写法是Chekhov,而不是Tchekhov,人们沿用熟悉的Tchaikovsky,而不用更为现代的、正确的Chaikovsky,仅仅是保守思想作祟。
柴科夫斯基的主要作品如下:
(1)舞台作品:歌剧十一部,包括《铁医匠库拉》,(1876:修订后改名(女靴》,1887;出版时改为《奥克桑内随想曲》),《叶甫盖尼?奥涅金》(1879),《奥尔良的少女》(1881),《马捷帕》(1884),《女巫》(1887),《黑桃皇后》(1890),《约兰达》(1892);芭蕾舞剧三部:《天鹅湖》(1876),《睡美人》(1889),《胡桃夹子》(1891—1892);戏剧配乐《雪姑娘》(1873)和《哈姆雷特》(1891);
(2)管弦乐曲:交响曲六部(第四,1877;第五,1888;第六,1893);《曼密欧与朱丽叶》(1869;定稿1880);幻想曲:《暴风雨》(1873)和《里米尼的弗兰切斯卡》(1876);序曲:《暴风雨》(1864)和《1812年》(1880);组曲三部(1879,1883,1884);交响诗《命运》(1868);交响事曲《司令官》(1891);《意大利随想曲》(1880);《C大调弦乐小夜曲》;
(3)乐队与独奏乐器:钢琴协奏曲三首(降B小凋,1875;G大调,1880,1893年修订;降E大调,单乐章,1893);《钢琴与乐队幻想协奏曲》(1884);《小提琴协奏曲》(1878);大提琴与乐队《洛可可主题变奏曲》(1876);
(4)室内乐:弦乐四重奏三首(D大调,1871;F大调,1874;降E小调,1876);A小调钢琴三重奏(1882);弦乐六重奏《佛罗伦萨回忆》(1887年开始创作,1892年修订);小提琴与钢琴曲《回忆珍贵的地方》;
(5)钢琴曲:《升C小调奏鸣曲》(1865);《四季》(1876);G大调奏鸣曲(1878):《儿童曲集》(1878);《杜姆卡》(1886);
(6)歌曲:九套歌曲,每套六首(1869,1872,1874,1875,1878,1884,1887,1893);歌曲七首(1880);儿童歌曲十六首;(1881—1883);歌曲十二首(1886);法国歌曲六首(1888):二重唱六首(1880);
尚有教堂音乐、康塔塔及其它合唱曲;曾将热瓦埃尔的《乐器法》(1865)、J.C.洛比的《音乐教学法问答》译成俄文;著作有《实用和声指南》(1871);(和声简明手册,适用于研究俄罗斯的宗教音乐》(1874);《1888年国外旅游纪实》。(选自上海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编译:《外国音乐辞典》,上海音乐出版社1988年版。)
------ 主要作品列表:
弦乐小夜曲 Op.48
莫扎特主题弦乐组曲 Op.61
天鹅湖组曲
睡美人组曲 Op.66a
睡美人 Op.66(1888/9)The sleeping beauty<英>
胡桃夹子组曲 Op.71a
胡桃夹子 Op.71 Nutcracker<英>
胡桃夹子第二组曲
悲怆交响曲Op.74(1893) Pathetique symphony<英>
波兰交响曲 Op.29(1875) Polish
黑桃皇后 Op.68 The queen of spades<英>
罗密欧与朱丽叶 (1869)
天鹅湖Op.20(1876) The swan lake<英>
暴风雨Op.18(1873) The tempest<英>
四季 op.37bis
一八一二年序曲 Op.49Op.49(1882) 1812 overture<英>
意大利随想曲 Op.45(1880)Italian capriccio<英>
洛可可主题变奏曲 Op.33
忧郁小夜曲 Op.26
悲歌 op.40-2
旋律Op.42-3
佛罗伦萨回忆Op.70 Memories of Florence<英>
如歌的行板
叶甫盖尼.奥涅金 Evgeny Onegin
弗兰切斯卡.达.里米尼 Op.32(1876) Francesca da Rimini
纪念一位伟大的艺术家Op.50 In memory of a great artist<英>
曼弗雷德交响曲Op.58(1885) Manfred symphony<英>
乌克兰交响曲Op.17(1872) Ukrainian symphony<英>
斯拉夫进行曲 Op.31(1876)Slavic march<英>
马捷帕 Mazeppa
司令官Op.78(1891) Voyevoda
冬日的梦Op.13(1866)Winter day dreams<英>
莫扎特之声Op.61(1887) Mozartiana
71) 夏布里埃(Emmanuel Chabrier) <法>1841-1894
---- 法国作曲家,生在昂贝尔,自幼显示音乐才能,但从父命学法律当公务员,同时自学音乐。
1877年他的轻歌剧《星》在巴黎喜歌剧院上演后,被承认为专业作曲家,但仍利用业余时间创作。直到1880年在慕尼黑听了瓦格纳的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深受影响后,才决意退职专门从事作曲。
他最著名的管弦乐《西班牙交响狂想曲》是他到西班牙旅行采风后的产物。后来被人改成管弦乐的《快乐进行曲》,和声新颖独特,配器手法别出心裁而色彩鲜明,音乐富于幽黩感而健美。他被认为是德彪西、拉威尔、普朗克等法国近代音乐的先行者。
---- 主要作品:
西班牙狂想曲 (1880) Rapsodie “Espana” <西>
快乐进行曲Op.42 Joyeuse marche <法>
格温多琳 Gwendoline
72) 德沃夏克 (Antonin Dvorak) <捷>1841-1904
---- 德沃夏克 Antonin Dvorak 1841.9.8.-1904.5.1 捷克作曲家。自幼接触民间音乐,学会演奏小提琴和管风琴。16岁又经过一生中仅有的两年管风琴学校的正规学习。毕业后,在一个室内乐团演奏中提琴。30岁从事创作,并教授管风琴。那时结识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并受其重要影响。他的作品获奥地利国家奖学金,使他增强了创作的信心,逐步形成了具有民族和个人的风格。1885年起,创作了不少优秀作品,并9次出访英国,演奏自己的作品。1890年在俄国与柴科夫斯基结下了亲密的友谊。1891年任布拉格音乐院教授,次年,出访美国,大量接触黑人和印第安民间音乐。此时的创作对美国的音乐产生了显著的影响。1901年任布拉格音乐院院长。德沃夏克晚年被选为捷克科学院和艺术研究院院士、获英国剑桥大学和捷克大学名誉音乐博士。
德沃夏克的作品朴实自然、手法简练、结构紧凑、曲调清新。他的代表作品-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融合了黑人、印第安人民歌和波希米亚民间音乐的素材,使此交响曲具有独特的风格。他的《斯拉夫舞曲》《捷克组曲》等是属于强烈民族风格的作品。
他的主要作品有:交响曲9首、序曲3首、狂想曲、谐谑曲、斯拉夫舞曲16首、弦乐小夜曲、小夜曲、钢琴协奏曲、小提琴协奏曲、大提琴协奏曲、弦乐四重奏、弦乐五重奏、弦乐六重奏、钢琴三重奏、钢琴四重奏、钢琴五重奏、小提琴奏鸣曲、叙事曲、歌剧二部、宗教合唱曲、歌曲等。
----- 主要作品列表:
小夜曲 Op.22 (1875)Serenada <捷>
魔鬼与凯特Op.112 The devil and Kate<英>
阿尔米达Op.115 Armida
雅格宾党人Op.84(1889) The jacobin
水仙女Op.114 Handlung<德>
野鸽Op.110(1896) The wild dove<英>
自然界.生命.爱情Op.91-93(1894) Nature,life,love<英>
兹罗尼克的钟声(1865) The bells of Zlonice<英>
新世界交响曲Op.95(1893) From the New World<英>
狂欢节序曲 Op.92 (1891)Ouvertura “Karneval” <捷>
斯拉夫舞曲(一) Op.46-1 (1878) Slovanske tance No.1 <捷>
斯拉夫舞曲(二) Op.46-2 (1878) Slovanske tance No.2 <捷>
斯拉夫舞曲(八) Op.46-8 (1878) Slovanske tance No.8 <捷>
斯拉夫舞曲(十) Op.72-2 (1876/7) Slovanske tance No.10 <捷>
幽默曲 Op.101-7 (1894) Humoreska <德>
母亲教我的歌 (1880) Als die alte Mutter mich noch lrhrte singen <德>
73) 马斯奈 (Jules Massenet) <法>1842-1912
---- 法国作曲家朱尔-埃米尔-马斯内在1842年5月12日生于卢瓦尔省靠近圣艾蒂安的一个高级工程师(后来经营制铁业)家庭.像所有伟大的音乐家一样,小马斯内的音乐才赋在童年就已显露.十一岁时便被送进巴黎音乐学院.他在学院的老师中有著名的作曲家托玛等人;在学期间,他已多次获得学科奖,1863年毕业时,以一首大合唱获得罗马大奖,从而得以到意大利进修三年.1866年马斯内回巴黎后,便致力于探索自己的道路.
从1873年起,马斯内的戏剧音乐作品,如《巴赞的唐恺撒》和《艾林尼》、神剧《抹大拉的马利亚》和《夏娃》等,赢得了公众的承认.在七十和八十年代,达到了他的创作的最辉煌和最有成果的时期,写出了包括长期流行不衰的《曼侬》(1884年)和《维特》(1886年)在内的几十部歌剧.
马斯内的笔头很快,是一位多产作曲家;除了偶尔写些器乐作品和歌曲外,他的活动领域在于歌剧,主要是喜歌剧.马斯内的后期创作-他一生中的最后二十五年,不但没有扩大自己的艺术思想视野,在戏剧效果和表现手法方面也依然如旧,因此他的大部分歌剧虽然轰动一时,过后大都被遗忘.但即使如此,他后期创作中的歌剧《黛依丝》(1894年) 、《莎芙》(1897年)和《唐吉诃德》(1910年),还是很有意思的.马斯内一生跨越两个世纪,但他对法国音乐的影响几乎没有延及二十世纪,人们总是尊他为十九世纪法国浪漫主义音乐艺术的天才代表者.
马斯内除了勤奋的创作活动外,还长时间担任巴黎音乐学院的高级作曲课教授(1878-1896年),在他的学生中后来成为法国著名作曲家的有布律诺、夏庞蒂埃、施米特、凯什兰(C.Koechlin,1867-1950)和罗马尼亚作曲家埃涅斯库等.马斯内在三十六岁时(1878年)便被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是院士中最年轻的一位;1876年,他已获得荣誉勋位,1899年,又获得二级勋位.
1912年8月13日,马斯内逝世于巴黎.
---- 主要作品列表:
沉思 Meditation <法>
悲歌 Op.10 Elegie <法>
74) 格里格 (Edvard Hagerup Grieg )<挪>1843-1907
---- 挪威作曲家.九岁开始作曲,父母听从奥莱?布尔的意见,1858年把他送到莱比锡音乐学院学习,1862年毕业;在卑尔根举行第一次音乐会,1863年定居哥本哈根,在那里师从尼尔斯-加德;回挪威后与当时正致力于创建挪威民族音乐学派的理查德-诺拉克成为莫逆之交.他在克里斯蒂安尼亚(今奥斯陆)创办了一所音乐会社(1867),并亲任指挥(直到1880年为止).1867年与表妹尼娜o黑格勒普结婚;尼娜演唱了他的许多歌曲,两人还一起举行音乐会.1865和1870年两次访问意大利,在罗马与李斯特结识.他曾多次访问英国,但后半生的大部分时间在卑尔根附近的乡居中度过.
他的音乐的独特魅力在于他能把自己经常采用的民族音乐语言与他在莱比锡汲取的浪漫主义养料融于一炉.当然,他并不满足于仅仅接受德国浪漫主义的和声传统,而是自己发展了一套在当时看来是很大胆的转调手法与不协和音的用法,这在同时代作曲家的作品中是无与伦比的.他主要是一位抒情作曲家,尤以亲切活泼的小品最为擅长.在大型作品中(例如那首钢琴协奏曲),重复短小乐句的倾向有时会使人感到腻烦,而按德国传统塑造曲式结构的企图则产生不自然的效果.不过,李斯特还是很赞赏他的这首钢琴协奏曲,它也一直是今天最受欢迎的协奏曲之一.为《培尔-金特》所作的配乐所以风靡于世,是因为它也具有那些使他的其他小型作品获得成功的特点.但这部作品表明作曲家对易卜生戏剧中的讽刺和辛辣的个性刻划并未深刻领会.
---- 主要作品列表:
霍尔堡组曲 Op.40 (1884) Fra Holbergs Tid <挪>
培尔.金特第一组曲 Op.46 (1888) Peer Gynt, Suite No.1 <挪>
培尔.金特第二组曲 Op.55 (1891) Peer Gynt, Suite No.2 <挪>
抒情组曲Op.54 Lyriske suite <挪>
圆舞曲Op.12-2 (1867) Vals <挪>
小精灵的舞蹈 Op.12-4 (1867) Elverdans <挪>
民歌 Op.12-5 (1867) Folkevise <挪>
挪威舞曲 Op.35-2 (1881) Norwegian dance <英>
摇篮曲 Op.38-1 (1884) (1883) Vuggevise <挪>
致春天 Op.43-6 Til Foraret <挪>
哈林舞曲 Op.47-4 (1888) Halling
特罗尔德豪根的婚礼日 Op.65-6 (1896) Byilupsdag pa Troldhaugen <挪>
宣誓进行曲 (1872) Hyldningsmarsjen <挪>
75) 波伯 (David Popper) <捷>1843-1913
----大衛-包佩 (David Popper, 1843-1913) 為十九世紀捷克的大提琴演奏家兼作曲家。十二歲進入布格音樂學院從古特曼(J. Golterman)學琴,之後受到漢斯、范?畢羅的賞識,開始正式演奏生涯。一八八六年在李斯特的引薦下進入布達佩斯音樂學院任教,名大提琴家史塔克的老師Adolf Schiffer即是包佩的學生,著名小提琴家西格提也曾受教於包佩。包佩的大提琴作品數量不少,除了演奏會小品集、組曲、協奏曲之外,亦包括教學上的大提琴教材等。由於這些作品代表十九世紀浪漫主義的演奏精神,也讓他博得「大提琴中的薩拉沙泰」稱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