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俱乐部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897|回复: 7

[转贴] 与你一起走进古典音乐大门

[复制链接]

102

主题

607

帖子

3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32
注册时间
2004-3-10
发表于 2004-4-14 12:39: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感谢关注耳机俱乐部网站,注册后有更多权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19世纪的欧洲是浪漫乐派的兴盛时期,有些作曲家在自己国家的民间音乐中汲取素材写出大量富有民族特色的音乐作品,而首开风气之先的是匈牙利的李斯特和波兰的肖邦。肖邦写过很多玛祖卡舞曲和波兰舞曲,前文已有阐述,李斯特则喜欢在自己的作品里按照匈牙利民间的查尔达斯舞曲的样式来创作。查尔达斯舞曲起源于吉普赛人的民间舞蹈,时间大概是在15世纪的30年代,在匈牙利广为流行,到了19世纪的50、60年代成为匈牙利主要的民间器乐体裁。它采用两拍子的节奏,在乐曲结构上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叫“拉逊”(Lassau),速度缓慢,第二部分叫“弗里斯”(friss)是主要部分,速度大都很快,常用切分节奏,气氛热烈狂放。例如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第二号》,这首狂想曲实际上是用查尔达斯舞曲的体裁写成的。乐曲开始是一段缓慢的引子,它是深沉的,但却坚强有力,具有号角一般的音色。跟着是称为“拉逊”的第一部分,这是一段速度较慢而节奏自由的乐曲,表现了吉普赛人那种喜爱流浪生活、自由自在的性格,但音乐里有时不免流露出哀伤的情绪。乐曲的第二部分“弗里斯”(意思为“新鲜”)是一段如火如荼的舞曲,粗犷而奔放,很能表现匈牙利民族特有的豪放和热情。这首狂想曲原来是钢琴曲,但在音乐会舞台上常常用管弦乐改编曲的面貌出现。

另一首著名的《查尔达斯》的乐曲出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意大利作曲家蒙蒂,通常用小提琴独奏,乐队合奏的形式出现。乐曲开始时也有充满激情的引子,然后奏出深沉而略带忧郁的主题,这就是“拉逊”的段落,它有小调色彩的抒情旋律,后来转换成流畅而华丽的格调,都具有鲜明的匈牙利吉普赛音乐的特点。接着乐曲转入快速而活泼的“弗里斯”,和上面那段“拉逊”形成强烈的对比,充满欢快而奔放的氛围。这段舞曲越来越热烈,快速的走句频繁出现,使乐曲进入高潮。突然音乐平静下来,慢慢地奏出温柔而委婉的歌唱性主题,这纯朴而甜美的曲调以小提琴的泛音回应,形成幽谷回声的动人效果,最后快速的走句再次现身,并用切分的节奏处理,将乐曲推向狂放的高潮从而结束全曲。除了上述蒙蒂的《查尔达斯》之外,西班牙作曲家萨拉萨蒂著名的《吉普赛之歌》,又叫《流浪者之歌》基本也运用了查尔达斯的结构,但更加复杂些,所表现的感情也更为多样,最后仍然以狂热粗犷的“弗里斯”式的段落作结。俄罗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在芭蕾舞剧《天鹅湖》第三幕里,为了要表现匈牙利客人的特色,也安排了一首查尔达斯舞曲,看过这部芭蕾舞剧的人,相信都会为那热情狂放的舞姿和音乐而深为陶醉吧。

说起古今中外的舞曲,它们的数量真是浩如烟海,要全部加以介绍,事实上是不可能的,因此我只能把范围缩小到17、18世纪到20世纪那么一个幅度,地域也只限于欧美国家,而且只着重在今天仍然能够在音乐会和唱片欣赏的舞曲,对于那些现在已经不大有机会听到的舞曲,就只好舍弃了。本来中国有几千年的文化,民族又多,如果有人肯花力气去收集、研究、分类、阐述和推介,那倒是一个深广浩渺的宝库,但可惜到现在为止都没有这方面的专著,更不要说为它们把舞蹈和音乐记录在影碟和唱片上,因而在这个专栏里只好忍痛割爱,以待将来有这样的条件时,由另一些音乐工作者去完成这项工作了。

从这个《舞曲与进行曲》的第一期起,笔者已介绍了好多种舞曲的起源、特点、风格、结构等,也举了好多有代表性的乐例,只要你愿意花些时间和力气,都可以在丰富的唱片中找到这些舞曲的音乐来欣赏。可能有读者会问:为什么要花这么多的时间和篇幅不厌其烦来介绍这些舞曲呢?理由很简单,因为这舞曲大都在结构上比较简单,而且短小精干,旋律和配器都比较多彩而动听,容易接受。即使你是欣赏过好多年的古典音乐迷,对这些经过时间的筛选和淘汰,到今天仍然站得住脚的通俗乐曲,相信都会乐于接受和欣赏的。再说,我这个专栏以后在谈到管弦乐组曲、交响乐等大型乐曲时,其中很有可能有一个乐章或段落就是上面提过的各种舞曲里的一种,所以,把舞曲作为欣赏大型乐曲的一个阶梯,也就是所谓初阶,我想是必要的,也是合适的。循序渐进,总比一开头就啃大部头的作品要好些,也容易些,相信读者会同意这个观点。

下面要讲的是德意志舞曲,它是一种到目前仍然听得到的古典舞曲,18世纪后半叶到19世纪前半叶流行于德国南部的一种民间舞曲,三拍子,速度有快有慢,也有适中的速度,旋律大都朴素而具田园风味。我在前一期谈到圆舞曲的演变过程中,也提到过这种德意志舞曲,因为有人认为圆舞曲是由德意志舞曲和奥地利的连德勒舞曲变化改进而成的,不过以后圆舞曲在欧洲大行其道,而且流行到全世界,就取代了德意志舞曲和连德勒舞曲。我们现在再回过头来欣赏一下这种古老的民间舞曲,拿它们和圆舞曲互相比较一下,这也是一个有趣的做法。譬如说维也纳式的圆舞曲大都有一个或长或短的引子或者序奏,然后由四至五首小圆舞曲连缀在一起,最后是个篇幅比较大的尾声或结尾部分,而德意志舞曲就没有那么复杂而首尾相应的结构,而是由四至五首小舞曲到十几首小舞曲相连而成,没有序奏、引子,也没有尾声。我认为我们现在听到的维也纳式圆舞曲大部分是为音乐会舞台的需要而写的,就算在19世纪像圆舞曲大王小约翰·斯特劳斯的圆舞曲,初时也是为上层社会的豪华舞会和音乐会而创作的,所以它们的曲风大都趋向于华丽、轻松方面,而德意志舞曲大都保留了浓厚的泥土味,就算莫扎特和贝多芬写了很多德意志舞曲,大致上仍然具有强烈的民间风格。莫扎特从31岁起即1787年以后,因为家里经济困难,受人委托写了大约50首的德意志舞曲,这些舞曲富有独创性,而且流畅优美,洋溢着明快爽朗的气息,谁又会想到莫扎特在创作这些舞曲的时候,正是最倒霉,捉襟见肘的时候呢?贝多芬也写过很多德意志舞曲,大约有30多首。贝多芬写这些舞曲的时候,生活上没有莫扎特那样穷困潦倒,但那时候的音乐家没有固定的收入,也得靠人家约请谱写乐曲,取得报酬来维持生活。但贝多芬对这一类民间舞曲一向都有特殊的兴趣,当他夏天到了乡间小住一段时间,常常看农民在休息时跳舞,听民间的小乐队演奏各种音乐和民间舞曲。有时他一时兴起,也按照这些民间舞曲的样式为他们谱写音乐,因此在贝多芬的音乐宝库里也有大量的民间舞曲,例如30首德意志舞曲,6首苏格兰舞曲,11首莫灵格舞曲(莫灵格是维也纳近郊的地方,这11首舞曲实际上由圆舞曲、小步舞曲、连德勒舞曲组成)、12首对舞曲、24首小步舞曲、13首连德勒舞曲等等。在欣赏贝多芬的《德意志舞曲》时,你是否觉得这些舞曲很朴素、很典雅,而且带有田园的风味?

如果说舞曲和进行曲是欣赏古典音乐的初阶和基础,那么欣赏变奏曲就等于跨进这个殿堂的门槛。因为在浩如烟海的古典音乐中,变奏曲占了一个十分重要的地位,乐曲数量也多,不管你欣赏钢琴独奏曲、室内乐、交响乐、协奏曲、管弦乐曲,甚至小提琴的练习曲,随时随地都会碰上变奏曲这种曲体。

说起变奏曲这一种音乐体裁可以说是源远流长。据有些音乐辞典所载,最早的一首变奏曲是14世纪的一部作品叫《巴黎的风车》,15世纪在葡萄牙出现了一种名为“福利亚舞曲”,它的原意是“傻瓜舞曲”,是一种古老的变奏曲,它的音乐基本上充满强烈明快的节奏,曲调活泼,但有时插入抒情典雅的段落。有些辞书说它几乎可以上溯到中世纪后期及文艺复兴初期,但真正流传到欧洲各国是在16世纪,在葡萄牙和西班牙尤其流行。在演奏这种福利亚舞曲时没有规定用什么乐器,因为当时尚未形成管弦乐队,总之手头上能拿到什么就用什么乐器来演奏,不过演奏的人也很讲求乐器之间的平衡量,从实践中取得经验使演奏效果更好一些。如果你现在找到这种福利亚舞曲的录音,例如ALLA VOX唱片公司在1998年出版的《福利亚舞曲1490-1701》,其中就有很多具有代表性的乐曲,作曲者有奥尔蒂斯、恩西纳、柯尔、柯雷利和马雷等人。但福利亚舞曲只不过是变奏曲体裁中的一种,16世纪初,由作曲家创作的变奏曲逐渐多起来,像夏空舞曲、帕萨卡里亚舞曲等,都是用变奏手法来写的。但用变奏手法来写的乐曲不一定都叫变奏曲,也不一定都是变奏曲,例如中国的广东音乐、潮州音乐、美国的爵士音乐等等,都常常含有变奏的因素。

根据一些音乐学者的考证,变奏曲的来源很久远,范围也很广阔,并不是由某一个作曲家制订及创作出来的。早在16世纪之前,欧洲好些国家的农村,有些喜欢音乐的农民在到田地耕作时,常常带着自己制造的小提琴、竖笛、齐特琴、铃鼓、风笛等乐器一起出去,在休息的时候就围拢在一起演奏一些乐曲来消遣解乏。有时先由一人奏出一个民谣的主题旋律,接着另外一个人用自己的乐器根据这个主题旋律加以即兴式的变化演奏,这样由五、六个人轮番下去,这就是最原始、最早期的变奏曲了。这样的变奏方式受到了在田野劳动的农民的欢迎,慢慢地变成一种风气在各个地方流传开来。后来大家在节日里聚在一块地方好像比赛一样,把一个主题旋律变来变去,演奏的人和听的人在这种演奏方式里得到莫大的乐趣。接着,这种风气传入了城镇,有些城镇居民有相当好的演奏水平,他们对这种可以发挥想像力又可以显示自己的音乐素养和演奏技巧的演奏方式越来越感到兴趣,只要有空闲的时间,也常常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作即兴式的变奏演奏,一方面娱乐自己,另一方面也欢迎人家来听,好像举行一些小型音乐会一样。后来有些会记谱和作曲的人,把他们演奏的曲子记录下来,这就是最早有乐谱记载的变奏曲了,上文提到过的《巴黎的风车》恐怕就属于这类乐曲。以后,专业的作曲家、宫廷乐师、教堂里的风琴师都采用这一种手法作为创作手段,或者作为磨练创作技巧的一种方法,甚至在大庭广众之间显示自己即兴创作和即兴演奏才华的一种手段,这样,变奏曲这种曲体就日趋完善,并且固定了下来。

  到了17、18世纪,欧洲很多作曲家都喜欢写变奏曲,但这些变奏曲大都侧重技巧性,没有具体内容,所以有人把变奏曲称为“音符的游戏”。到了巴赫的时候,变奏曲除了讲求即兴的想像力和趣味性之外,有些作品有了较为丰富的内容,例如巴赫的《戈尔德堡变奏曲》,除了篇幅庞大之外,则注入了高深的创作技巧,例如同度卡农、二度卡农一直到九度卡农的复调创作手法。不过你不要以为这部著名的作品会使人感到枯燥单调,相反,懂得什么叫卡农的听众自然领略到其中的巧思,就是不懂的人也会欣赏乐曲中抒情如歌,具有安抚性的音乐情趣,因为巴赫并没有忽略了创作这部乐曲的原因,原来他的学生戈尔德堡受雇于俄国凯瑟林克伯爵,此公有失眠病,常常在睡前命戈尔德堡为他演奏古钢琴来催眠,于是戈尔德堡相求老师巴赫为此专门写作这一首可以演一个多钟头的乐曲,而巴赫也不遗余力地精心创作了这部内容精湛又有“特异功能”的变奏曲。

到了贝多芬的时候,变奏曲发展为赋有更多生命力的曲体,在贝多芬数量庞大的作品中广泛地应用了变奏曲的形式。例如在他的交响乐、室内乐、钢琴奏鸣曲、小提琴奏鸣曲集乐曲里,某些乐章是用变奏曲的形式来写的,同时还有相当数量独立的钢琴变奏曲。其中最有名的是他的《C小调第五(命运)交响乐》的第二乐章(双主题变奏曲)、根据迪阿贝利的圆舞曲主题为钢琴写的三十三段变奏曲、他以自己创作的主题而写的《C小调钢琴变奏曲》(共三十二段变奏)和《英雄变奏曲》等。在贝多芬的《E大调第三十首钢琴奏鸣曲》作品第109号,以及他最后几首大型的弦乐四重奏中,变奏曲已经不是仅仅作为磨练和发挥创作技巧的作品,它们已发展成为具有高度音乐表现力的一种音乐形式。

以后,舒伯特、舒曼、门德尔松以及勃拉姆斯等人继承了贝多芬的传统,也写出有自己独特个性的变奏曲。例如舒伯特的《鳟鱼五重奏》中的第四乐章是用自己所写的歌曲《鳟鱼》作为主题而写的变奏曲,这首变奏曲写得美极了,原来歌曲中的情趣有了更加淋漓尽致的发挥;舒曼在《C大调第二交响乐》、《D小调第四交响乐》中,也应用了变奏曲的手法而得到优异的效果,此外舒曼还写了给钢琴演奏的《交响练习曲》、《阿贝格变奏曲》和《美学变奏曲》等;勃拉姆斯的《E小调第四交响乐》的第四乐章是一首帕萨卡里亚舞曲,由三十几段变奏构成。他还用亨德尔、海顿、帕格尼尼的主题写过管弦乐的变奏曲和钢琴奏曲。另外,有个需要说明的问题,柏辽兹创立的“固定乐思”和瓦格纳的“主导动机”,其实也是用变奏的原则作基础而派生出来的一种创作手法。李斯特在《浮士德交响乐》和交响诗《前奏曲》里也运用了变奏曲的因素,充分发挥了变奏的手法和作用。

到19世纪末,变奏曲更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其中最有名的作品有比利时作曲家弗朗克的《交响变奏曲》,这是一部用钢琴和管弦乐合奏的变奏曲,非常富于诗意和浪漫的气质,同时还具有弗朗克特有的严肃而细腻的风格。另一部有名的作品是柴可夫斯基的《洛可可主题变奏曲》,用大提琴和管弦乐合奏,其中的部分变奏仍然保持洛可可时期典雅优美的风格,但后来的几段变奏就充满了俄罗斯忧郁的格调。此外还有德国作曲家理查·斯特劳斯的《唐·吉诃德幻想变奏曲》,其实它是一部篇幅长大的的交响诗,不过用变奏的手法写成。它有十段变奏,每段变奏都描述唐·吉诃德的一次冒险事迹,唐·吉诃德和他的仆人潘查斯的主题都在每个变奏中出现,其中不乏诗意的、幽默的描写,是近代变奏曲里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俄罗斯作曲家拉赫玛尼诺夫也写过一首有名的变奏曲,但它不叫变奏曲而称为《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它是用钢琴和管弦乐队合奏,主题采自帕格尼尼的《二十四首随想曲》中的最后一首。其实这些所谓《随想曲》是一种无伴奏的高级小提琴练习曲,每首都运用许多高难度的技巧。拉赫玛尼诺夫在用这个主题加以变奏时,赋予它各种不同的面貌和情趣,而且充分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感觉,所以有人称这种做法是“借他人怀酒,浇自己块垒”。

   下文将会在前面提到过的著名变奏曲中选择一些向读者加以介绍,推此及彼,就会触类旁通。不过在介绍之前,笔者还要向读者说一说变奏曲的分类和变奏的一般规律。

  一首变奏曲首先要有一个或者两个主题,几乎大多数的变奏曲是单一主题,两个主题的比较少,上文提到过贝多芬的《第五交响乐(命运)》的第二乐章,和理查·斯特劳斯的《唐·吉诃德幻想变奏曲》是用两个主题的,拉赫玛尼诺夫的《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除了帕格尼尼的主题外,还插入一个来自中世纪的教堂音乐的主题《愤怒的日子》,不过它只在几个变奏中出现,起到调剂和表现死亡的意念,并没有由头到尾贯彻始终。主题的来源不外有三种:一种是用民歌和民间音乐的一段旋律作为主题,一种是用别的作曲家的乐曲或歌曲(包括歌剧选曲)的片断作主题,再一种是由作曲家自己构思出来的主题。主题本身的结构有的是一个乐句,有的有两段,可长可短,变奏的段数没有严格规定,少的三至五段,多的可以有三十几段,视乎作曲家的构思和需要而定。变奏的手法大概有七种:一是曲调上的变化,即我们平常所说的“加花”。第二种是曲调不变,但和声有了变化。第三种是改变速度、节奏和拍子。第四种是改变调性,大调变小调或者反过来小调变大调,改换色彩,或作移调处理。第五种是改变声部,轮流在高、中、低三个声部出现,在管弦乐里用不同的乐器配合来演奏。第六种是在变奏中加入对位的曲调或支声部,或者用简单的“卡农”和较为复杂的赋格和赋格段来增加乐曲的多样性和趣味性。第七种是性格变奏,每一段变奏都有显著不同的音乐形象,这是变奏曲里最高级的创作手法。笔者说了这么多,无非想强调一点,有些变奏曲并不是“音符的游戏”,而是一种有形象、有内涵、有深度和广度的音乐作品。下面先拿勃拉姆斯的《海顿主题变奏曲》作为一个例子来说明,因为它正是具备了上面所说的七种类别的变奏手法中的大部分,是一个很能说明问题的例子。

   勃拉姆斯的《海顿主题变奏曲》是在1873年写成的,它有两个版本,一个是钢琴四手联弹的方式,另一个是管弦乐队演奏。关于这两个版本,那一个先,那一个后,到现在还未完全弄清楚,不过从有些记载来看,在1873年8月,勃拉姆斯和克拉拉·舒曼在一些朋友面前弹过这首乐曲,同年11月勃拉姆斯在维也纳亲自指挥这部乐队作品的首次演出,看起来先有钢琴四手段联弹曲后有管弦乐改编本是比较可信的。这首《海顿主题变奏曲》还有一个副标题,叫做《圣安东尼圣咏曲》,原来这个主题是从海顿一首《嬉游曲》中摘下来的。但也有人说这个主题不是海顿所作,海顿也是从当时通常演唱的圣咏曲是选出来的。圣安东尼是中世纪一个道行很高的苦行僧,很多魔鬼对他进行一次又一次诱惑,但他心志坚定,在多次的引诱中都没有动摇信心,保持了自己的圣洁。不过在海顿的《嬉游曲》里,这个主题已经没有什么宗教味道,而具有海顿特有的愉快优雅的性格。但到了勃拉姆斯的手里,这一个单纯而欢快的乐思就展现出各种不同的性格和面貌,这足以说明勃拉姆斯驾驭手法的高超。这部乐曲由主题和八段变奏和终曲组成,在欣赏的时候,一定要记住这个主题,因为它是全曲的核心,十分重要,以后的变奏会越变越远,甚至认不出它的本来面目。假如你不大相信这个说法,好,第一个变奏就立刻脱离海顿那种富于古典精神的风格而显露出勃拉姆斯自己特有的浪漫精神,这在弦乐组流畅的旋律线条中发挥得相当充分。第二变奏虽然改用小调写成,但节奏轻快,使人心情振奋,单簧管跳跃的旋律显得特别轻松,而小提琴的对位旋律使木管的跳跃音型得到更好的烘托。第三变奏由双簧管奏出流畅而又富于动力的音调,但它却是温和的,具有沉思的性格,后来小提琴接下去,曲调仍然是流畅的。以后由木管和弦乐互相对答和烘托,形成一段篇幅稍为长大的变奏。第四变奏的性格有突然的转换,它变成一首富于动力的挽歌,双簧管吹出凄凉的曲调,小提琴在低音区重复这哀伤的旋律,但更为悲切。第五变奏的性格和上面一段又有强烈的对比,它变成一首谐谑曲,木管细碎的顿音好像树木里的小精灵在跳着欢快的舞蹈。小提琴和中提琴的顿音更显得光彩焕发,幽深而神秘。第六变奏由圆号担任主要角色,吹出热情而轻快的旋律。木管乐器有时接替它,有时又互相呼应,构成一幅活跃的画面。第七变奏是一幅田园风景画,牧歌般的情调充满迷人的力量。第八变奏像一股疾风吹过,由于它的力度很轻,更显得阴沉而神秘,因此有称这段音乐是“幽灵变奏”。最后是终曲,开始时力度很轻,但慢慢加强,行板的速度产生一种沉思般的感觉,而且带有悲怆的意味。这段音乐用帕萨卡里亚舞曲的风格写成的,即有一个低声部的主题,一直不变地反复了十八次,成了一个固定的低音旋律。在反复的过程里,悲怆的情绪起了变化,它越来越雄壮,海顿原来的主题在这里重现,然后在辉煌的气势中进入这段终曲的结尾。勃拉姆斯这首多姿多彩的而气度磅礴的乐曲里,包含了曲调、和声、速度、节奏、节拍、调性、声部、配器和性格的变奏,的确是一首非常典型的变奏曲。

  接下来向读者介绍一首以大提琴为主奏乐器、管弦乐队合奏的变奏曲,是柴可夫斯基的《洛可可主题变奏曲》斯卡拉蒂等作曲家都写过洛可可风格的音乐作品,甚至连海顿和莫扎特也受过这种风格的影响。柴可夫斯基是19世纪俄罗斯作曲家,那时距离洛可可时期已有许多年,但他对这种艺术风格也有兴趣,例如他的《莫扎特风格组曲》、歌剧《黑桃皇后》里的《田园曲》和弦乐六重奏《佛罗伦萨的回忆》等,都带有洛可可风格的因素,而这首《洛可可主题变奏曲》就更明显了。不过话又得说回来,柴可夫斯基并不是盲目地模仿洛可可的风格,在主题和前面三四个变奏里仍然保持了洛可可音乐的特点,但到后来的变奏里,柴可夫斯基本人的风格、或者说俄罗斯风格就逐渐强烈起来。有人评论说这部变奏曲是俄罗斯民族因素同古典风格特征有机地相结合的产物,我看这个评语是相当中肯的。读者如能找一个较好的录音版本,仔细地欣赏一下,便可以领略这部很有特色的作品,它不单有艰深辉煌的大提琴演奏技巧,同时音乐本身充满一种精致典雅的风格,在七个变奏里都表现出不同的面貌,因此成为许多大提琴家的保留曲目。

  用独奏乐器和管弦乐队合奏的变奏曲还有些精彩的例子,例如李斯特的《死神之舞》便是其中之一。李斯特为什么写这样一部作品呢?因为从古代到19世纪,欧洲国家很多老百姓、也包括作曲家们大都信奉宗教,他们相信有所谓“世界末日”,到那时上帝会对犯过错的人进行审判,这种想法在绘画、文学和音乐的领域里都有所表现。李斯特是上个上笃信宗教的作曲家和钢琴家,他到了晚年还当了神父,他还写过很多宗教题材的作品例如弥撒曲和安魂曲等,所以他写出象《死神之舞》那样的作品是不足为奇的。关于创作这部乐曲所得到的灵感,历来有两个说法:一个说法来自德国画家荷尔本的一组版画《死神之舞》,另一个说法来自意大利的比萨城,就是有著名的古迹比萨斜塔那个城市,在一个教堂里有幅壁画《死神的胜利》。总之这两个说法都来源于绘画,这些画的内容无非是描写死神挥舞他的大镰刀向牺牲者砍去,这些恐怖的画面给李斯特很深刻的印象。而李斯特又是一个倡导创作标题音乐的作曲家,凡是诗歌、文学、绘画、神话传说、雕刻,都是他所选择的题材。在受到这些绘画影响之后,他从1838年开始构思,一直到1849年当他38岁时才完成这部变奏曲。前后一共有12年之久。在这部变奏曲里他采用的主题不是他自己创作的,而是中世纪时候叙述“最后审判”的教会歌曲《愤怒的日子》。说起这首歌曲。有很多作曲家都采用过,例如柏辽兹的《幻想交响乐》、圣·桑的《骸骨之舞》、柴可夫斯基的《曼弗莱德交响乐》、前苏联作曲家哈查图良的《第二交响乐》都用过这个曲调。有些人还不止用一次,例如拉赫玛尼诺夫在他的《第一交响乐》、交响诗《死亡岛》、《柯雷利主题变奏曲》、《第三交响乐》、《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和《交响舞曲》里都在显注的地方出现这个曲调。

李斯特的《死神之舞》是一首变奏曲,但它又有很多特点和一般的变奏曲不同,因为它本身除了主题之外,包括五组变奏,每组里又包含若干段小变奏,真是大中有小,一变套着几变,这种创作手法对于刻划作曲家心目中的死神和其他人物的面貌就可以达到多种多样的目的:它有时是狂喜的,有时又带有嘲弄的意味。有时敬而远之,有时又心存怜悯。有时抱挖苦的态度,有时又加以蔑视,有时则对它俯首顺从,总之,音乐的情绪是多变的。此外,在比萨城的教堂大壁画上还有很多人物和群像,由王侯贵族、红衣主教、修道士和苦行僧、狩猎的骑士、老人和青年男女、乞丐和流浪者,这些都会在音乐里出现,不过它是用音乐的形象来暗示,并不像绘画那样轮廓鲜明罢了。

《死神之舞》这部乐曲一开始,独奏钢琴用强力度敲出了丧钟的声音,钟声未完,仍然在轰隆隆地鸣响,所有的低音乐器就威严而凶猛地奏出《愤怒的日子》主题,它很快又给整个乐队打断,独奏钢琴的华彩乐段和乐队一问一答,气势是紧张的,也很富于戏剧性。在第一组变奏之前,由独奏钢琴再重复《愤怒的日子》主题。第一变奏的音乐形象是很复杂的,有时像一首圣咏曲那庄严而沉重,有时双像一列狩猎的王族骑士队伍,既具有坚强的意志力,又有雍容高贵的姿态。第二组变奏开始时用独奏钢琴在低音区奏出有力的节奏,好像死神迈开宽阔而深沉的脚步。钢琴急促的滑奏代表死神那把寒光闪闪的大镰刀在挥舞,发出尖锐的呼啸声。圆号奏出前面一组变奏里的曲调,使音乐有连接紧密的感觉。第三组变奏速度加快了,跳跃的节奏显出一种惶恐的心情,《愤怒的日子》主题出现时显得阴森可怖,戏剧性的气氛非常浓郁。第四组变奏是一段“卡农曲风格”的音乐,即是几个声部在轮奏。有人考据出这段音乐是德国作曲家魏茨曼所作,李斯特在1880年才把它纳入自己的乐曲里面。由于速度改为慢板,钢琴弹出的卡农曲风格很肃穆平和,像一首教堂里的圣咏曲或祷歌,也好像在描写壁画里所描绘那些修道士和苦行僧,他们已经看破红尘,对死神的威胁一点也不害怕,处之泰然。这组变奏的中间有一段摇篮曲风格的音乐,钢琴奏出轻柔的节奏,只有单簧管奏出《愤怒的日子》中的两句,突然独奏钢琴由弱到强地闯进来,打断了宁静的境界。第五组变奏开始时是一个“赋格段”,即运用多声部的复调模仿手法来刻划音乐形象,仿佛一群一群的人和鬼怪都来参加死神操纵的粗野的舞蹈,钢琴奏出干枯的声音好像那些骸骨在互相碰撞,急促的节奏像一股旋风卷走一切。第六变奏也就是最后一个变奏,由圆号吹出号角的音调,独奏钢琴紧跟着出现,模仿号角的音调,但速度稍为慢一些。音乐一直向前发展,终于导入独奏钢琴的华彩乐段。音乐进入结尾部分时,第二变奏里的钢琴滑奏又出现了,死神手里寒光逼人的大镰刀又在飞舞,在尖锐的呼啸声里,一切都在它的淫威下簌簌发抖。《愤怒的日子》主题最后一次出现,而且更加有力,它既严峻又刚毅,表现了死神无比强大的威力,似乎是不可战胜的。最后,乐队奏出暴风骤雨般的下行半音音阶,在隆隆的鼓声中结束了全曲。

上期我向读者介绍了三首著名的变奏曲,即勃拉姆斯的《海顿主题变奏曲》、柴可夫斯基的《洛可可主题变奏曲》和李斯特的《死神之舞》,这三首乐曲都有截然不同的风格,譬如说,勃拉姆斯那首变奏曲气势雄浑,中间又有浪漫的成份,每段变奏又有各自不同的性格,真是多姿多彩,使人有如睹万花筒。柴可夫斯基那首固然很像18世纪欧洲宫廷艺术的风格,尤其是洛可可音乐纤细、典雅富丽的特点,都写得非常神似,但其中又渗杂了柴可夫斯基自己的个人风格和俄罗斯的情调。而李斯特那首《死神之舞》整首音乐都充满紧张的戏剧性,那独奏钢琴和乐队常常奏出怪异的音响,极力描写死神恐怖凶残的形象,当然其中也有抒情和严肃的部分,那也不过起了一种缓冲调节的作用,也刻划了其他人物的音乐形象。这三首变奏曲可以说是非常典型而又有作曲家本人的特点,但是,变奏曲的种类数量相当多,远远不是这三首变奏曲所能包括得了,因此多举典型的例子,以后在欣赏到这种曲体时,举一反三,就可迎刃而解。

在结构宏大的交响乐当中常常会有一个乐章是用变奏曲的手法写成,贝多芬、舒曼和勃拉姆斯都有很好的例子。勃拉姆斯在创作《E小调第四交响乐》时已经52岁了,在历尽人世沧桑、悲欢离合之后,他那饱经忧患的人生观不免带有一种悲哀的色彩,这些都反映在他的《第四交响乐》里。而且在这部作品里复古的倾向上是相当明显的,其中之一是应用了古老的教堂圣咏曲的调式,再一个是第四乐章里应用了古老的夏空舞曲和帕萨卡里亚舞曲的写法。其实在巴赫以后,已经很少作曲家写作这种古老的曲体,而勃拉姆斯却偏偏看中了这种写作形式,来表达自己心里的想法,这在19世纪的欧洲乐坛来说是非常罕见的。因为在那个年代,作曲家们都喜欢创新,无论在创作思想、题材、形式和手法,都力求标新立异,冲破古典时期的种种教条成规。而勃拉姆斯在《第四交响乐》里的表现,可以说是“逆潮流”的一种做法。所以当时他的好朋友们都劝他暂时不要急于上演这部作品,看看再说。另外一些朋友则担心,如果不加考虑就上演这部交响乐,卖座情况可能不妙,到时候整个剧场空荡荡的,那才叫人难受呢!不过勃拉姆斯对自己的音乐充满信心,这部交响乐终于在1885年底首次演出,以后还不断演奏。当时的反应也像一些人估计一样,一时间不大受到欢迎,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部交响乐深刻的思想逐渐被更多的人所理解和赏识,就在勃拉姆斯生前都经常被人上演,而且博得越来越多的掌声和喝采声。
上文提到勃拉姆斯的《第四交响乐》的第四乐章是用夏空舞曲和帕萨卡里亚舞曲的手法写成,而这两种古老的舞曲又都是运用变奏曲的写法,那么什么是夏空舞曲和帕萨卡里亚舞呢?夏空舞曲是一种三拍子、速度较为缓慢、格调庄严的舞曲,大约在16世纪末期由墨西哥传入西班牙,它的特点是根据一个固定的低音曲调而在高声部和中声部加以各种变化,而固定的低音曲调始终不变地重复演奏。另一个特点是根据一种程式化的和声进行,即和声结构不变,还是那一系列和弦进行,但曲调可以作种种变化。这种舞曲在17世纪时特别流行,在民间和宫廷都经常演奏。帕萨卡里亚舞曲实际上和夏空舞曲都没有很大分别,很多作曲家都喜欢把它们混为一谈,当作同一舞曲,也是三拍子,同样速度较慢,都具有庄严的情调,主题也不断重复。在勃拉姆斯的那个乐章里,是严格遵守这个规定的,只要你留心听那个低声部,就不难听出那个不断反复的固定旋律。但勃拉姆斯又别出心裁地把这个固定旋律放在高声部和中声部,这就使得这个乐章的面貌就更加多样。勃拉姆斯所创作的固定旋律先由木管乐器奏出,有八小节长,一共有三十二段变奏,由于每段变奏都很短,只要仔细听,就能够领略到勃拉姆斯高超的作曲技巧和乐曲所包含的情绪变化、意境的转换,和它们表现出来的美感,它那凝重、严肃的格调表现了作曲家晚年的悲观情绪,但其中又隐藏着一种内心巨大的热情,可以说,勃拉姆斯用它来作一部交响乐的结尾乐章,是有它的深意,也完全压得住阵脚,给人一种完满收束的感觉。

拉赫曼尼诺夫的《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是一部非常富于个性、音乐形象的变奏曲。所谓“狂想曲”是19世纪欧洲乐坛兴起的一种曲体结构很自由的器乐曲体裁(勃拉姆斯的《女中音狂想曲》是少数的例外),大多数的狂想曲具有鲜明的民族色彩或叙事性的段落,在音乐格调上很奔放,无拘无束。拉赫曼尼诺夫这部狂想曲则采用变奏曲的形式来写作,情绪上有很大的变化,他所用的主题来自意大利小提琴家、作曲家帕格尼尼的一首《随想曲》,即第二十四首《随想曲》的开始部分。帕格尼尼这二十四首《随想曲》实际上是一套演奏技巧非常艰深的高级练习曲,可以作为音乐会舞台表演的节目,这最后一首随想曲由于很有特点,可塑性非常强,所以历来有很多作曲家都用它来作为自己乐曲的主题来加以发挥。拉赫曼尼诺夫自从在1917年离开俄罗斯定居美国之后,经常以一个钢琴家、指挥家的身份出现在音乐舞台上,在创作上则寥寥无几,而这首《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正是这几首后期作品中的杰作,创作时间大概在1934年7、8月间。这部作品有好几个特点:一是用独奏钢琴和管弦乐队合奏,独奏钢琴的演奏技巧非常难,整部乐曲实际上相当于一部钢琴协奏曲。第二个特点是不按照一般的变奏曲的写法来创作,它有一个引子,很快就跟着出现第一变奏,之后才显示主题,主题之后才是第二变奏,以后一直变下去,一共有二十四段变奏,每段变奏之间大都衔接得很紧。第三个特点除了帕格尼尼那著名的主题之外,拉赫曼尼诺夫还采用了中世纪欧洲天主教为追悼死亡的人所唱的弥撒曲中的一首曲调《愤怒的日子》作为另一个主题,但它又不像“双主题变奏曲”那样在每段变奏里都出现,只在第七、第十变奏里和帕格尼尼的主题一齐奏出,还在最后一个变奏快要结束的时候回光照地一再出现,这样的处理方法又有别于双主题的变奏曲,这种做法无疑是出于乐曲发展的需要以及拉赫曼尼诺夫的创作思想。因为在他好几个作品里,当乐曲出现悲剧性的死亡形象时,他都喜欢用这首《愤怒的日子》的曲调,这也反映了在他的晚年中,人生观更消极悲观,这是一个去国离乡的作曲家在失落的心态中无法摆脱的一个心理阴暗面,在音乐里也反映了作曲家本身的悲剧性。第四个特点是这部狂想曲虽然有二十四段变奏,但拉赫曼尼诺夫有意地把几段变奏合成一个部分,每个部分在风格上较为统一,于是形成了好像有几个乐章那样,例如第16、17、18段变奏都是抒情性的段落,把听者带入一种诗意的环境里,温柔而富于幻想,下面接着的几段变奏又回到戏剧性和悲剧性的气氛里,激动不安,心情又陷入悲叹和绝望之中。值得注意的是在这部作品中独奏钢琴的表现力极其丰富,有时急促的走句非常活跃,表现出绚丽的演奏技巧,有时又富于抒情气息,使人心动神驰,荡气回肠,管弦乐的效果也很华丽,和钢琴配合起来,充满了狂想的情趣,同时又表达出内心的激动不安,凄怆的心理状态和深切的悲剧性。

在数量众多的变奏曲中,柯达伊的《孔雀飞》是一首独特的作品,它有一个副标题,《匈牙利民歌主题变奏曲》。柯达伊是匈牙利有名的作曲家、民族音乐学家和教育家,1882年生,1967年于布达佩斯逝世。从1905年开始,柯达伊和另一位匈牙利作曲家巴托克合作,深入匈牙利各地的农村采集民歌,然后加以整理、研究、出版,这项艰巨而有意义的工作使柯达伊不仅对匈牙利的民族音乐学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也对他自己的创作起了无可估量的作用。

  《孔雀飞》是根据匈牙利绍莫吉地区的一首古老的同名民歌而写成的管弦乐变奏曲,原来的民歌以孔雀作为自由的象征,表现了匈牙利人民曾经在土耳其的强权统治下受苦受难,渴望自由的一种心态。原来的歌词是这样的:飞吧,孔雀!在监狱的上空,为了解放可怜的囚徒们。/在监狱的上空,孔雀飞起来了,但是囚徒们却没有得到解放。/在监狱的上空,孔雀飞起来了。为了解放可怜的囚徒们。

   1939年,当时的匈牙利官方霍尔蒂政权对德国法西斯越来越靠近,柯达伊那时候写的一首带有抗议性的合唱曲又被禁演,在这样的情况下,柯达伊就采用民歌《孔雀飞》的旋律作为主题写成一首管弦乐曲,热情地歌颂自由,来抒发自己对法西斯的憎恨,这就是《孔雀飞》变奏曲。它由引子、主题和十六段变奏以及终曲组成,在简短的引子后面,双簧管吹出了五声音阶的主题,它非常抒情,接下去的十六段变奏逐一地展现出丰富多彩的音乐形象,有时使人联想起田野风光、农民们欢快的舞蹈,小孩子活泼的嬉戏,老人对往事回忆,在土耳其政权压迫下的痛苦呻吟,对苦难的倾诉,以及送葬的行列等等。虽然音乐形象是多种多样的,但自始至终贯穿着一种精神,就是对自由热烈的追求,对自由迫切的渴望,和一种激越的抗争情绪。尤其是终曲里,这些情绪和精神的表现达到了个顶点,形成一个高潮,音乐里充满获得自由的信心,同时又宣告自由将来必定会到来。听了这部精彩的作品,笔者有一点体会,就是变奏曲这种古老的乐曲体裁,如果应用得好的话,到现在仍然可以散发出耀目的光辉,给人们美的感受,也说明了变奏曲这一种音乐体裁和形式,仍然有很强的生命力,是一种有效的表达感情的方式。

  一般的变奏曲都是单一主题的,后来发展到双主题的变奏曲。那一位作曲家首先写双主题变奏曲的已不可考,但比较早应用这种写法而又运用得精彩的是贝多芬,他在《C小调第五(命运)交响乐》的第二个乐章里就应用了双主题变奏曲的手法,其他有名的例子有理查·斯特劳斯的《唐·吉诃德幻想变奏曲》和拉威尔的《波列罗舞曲》。前文介绍过拉赫曼尼诺夫的《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虽然好插入了《愤怒的日子》作为另一个对比的主题,但它并不是在每一段变奏里都出现的,所以严格地说它不能算是双主题变奏曲。

贝多芬在《第五交响乐》的第二乐章里,表现了两种不同的音乐形象:一个是沉思的,是在和命运博斗之后的反思。另一个音乐形象是昂扬的,好像预先见到最后的胜利。当这个第二主题初次出现时并不怎么显露,木管乐器用不大的音量吹出比较温和的曲调,但当铜管乐器反复奏出这个主题时,它那声势就有些咄咄逼人了。在这个乐章里贝多芬总是把第一主题和第二主题轮流奏出,一直到结束为止,并没有把次序颠倒,所以在欣赏的时候很容易分辨出来。总之,只要你记熟了那两个主题的旋律,任它怎么样变也不难区别开来。

理查·斯特劳斯的《唐·吉诃德》是一部有趣而又富于音乐形象的标题音乐作品,有人把它列入斯特劳斯的交响诗或音诗的范围内,但它的正式标题是《基于骑士主题的幻想变奏曲》,由独奏大提琴代表唐·吉诃德,独奏中提琴代表他的仆人桑乔·潘查,但这部作品不像贝多芬那样是严格的双主题变奏曲,它由内容需要出发作了自由的处理。这部作品取材于西班牙文学家塞万提斯的同名小说,选取了其中十段故事作为十段变奏的内容,前面有一个颇长的引子,然后是唐·吉诃德和桑乔·潘查的主题呈示,最后是尾声唐·吉诃德之死,当他消除了想当一名骑士的种种幻想之后,神智回复正常,但经过多次历险,已耗尽精力,也结束了生命。在这部作品里,理查·斯特劳斯发挥了丰富的想像力,高超的创作技巧和杰出的管弦乐手法,把那位不切实际、耽于幻想的人物和他的仆人一系列的冒险经历,刻划得栩栩如生,不愧为标题音乐中不可多得的力作。

  拉威尔的《波列罗舞曲》既是双主题变奏曲,也是一首乐器色彩丰富的变奏曲,它的两个主题每次出现时都没有在曲调上加以变化,照原样奏出,只是用不同的乐器来演出,因此,虽然有很多次反复,由于乐器不同,音色和色彩也不同,而且这两个主题在节奏、小节数都一样,只是第二个主题的旋律有少许变化,起到对比的作用,但当你欣赏它的时候,绝对不会感到单调乏味,而且在某些变奏里改变伴奏的方式和音型,加进一些色彩性的乐器,这就更加使人感觉到每次的音响都是新鲜的,而且色彩越来越绚丽多彩,音乐形象鲜明,富于热烈动人的力量。

在变奏曲中有一种叫“性格变奏”的,是所有变奏曲手法里最高超的。上文介绍过的勃拉姆斯的《海顿主题变奏曲》、李斯特的《死神之舞》、拉赫曼尼诺夫的《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和理查·斯特劳斯的《唐·吉诃德》,都多多少少带有性格变奏的成份,但有时并不那么显著和鲜明,而英国近代作曲家埃尔加的《谜语变奏曲》却是十足的性格变奏曲。平常我们碰到的有一般的谜语、字谜、灯谜、画谜等,但音乐的谜语却很罕见。这部《谜语变奏曲》是埃尔加把他自己、他的夫人和他最要好的朋友都隐藏在每一段变奏里。在音乐会的节目单上,在出版的管弦乐器总谱上,每段变奏曲只用几个缩写的字母来代表每一个人,意思就是让你去猜这一段变奏代表什么人。这部作品作于1899年,同年6月在伦敦首演,虽然这部作品当时没有公开谜底,但由于音乐写得精妙无比,就算把它当作一首纯音乐或者是无标题音乐来欣赏,也有很鲜明的个性和音乐形象。后来,1934年埃尔加逝世以后,由他的知已朋友艾弗·阿特金斯爵士把整部作品的真正内容公开发表,大家才恍然大悟,明白哪一段变奏是描写哪一个人的。

这部《谜语变奏曲》除了主题之外,一共有十四段变奏和一段终曲,每段变奏由十四个人的姓名的第一个字母、假名、笔名或者几颗星的符号标出来。如主题之后的第一变奏C·A·E是埃尔加的夫人卡罗琳·艾丽斯·埃尔加,她性格温柔,对人亲切。第二变奏H·D·S-P,业余钢琴家休·戴维·斯图尔特-鲍威尔。第三变奏R·B·T,埃尔加的朋友理查·巴克斯特·汤森,业余滑稽演员。第四变奏W·M·B,埃尔加的朋友威廉·米奥·贝克,是一个学者、绅士,他崇拜德国作曲家瓦格纳......第十三变奏,浪漫曲,有三颗星的标志。它代表玛丽·利冈夫人,埃尔加在创作这段音乐时,她正在一艘开往澳大利亚的轮船上,因此在音乐里用单簧管演奏了门德尔松的序曲《平静的海洋,幸福的航程》里的一个乐句。第十四变奏E·D·U和终曲,EDU三个字母连起来可以读成“阿杜”,是埃尔加的夫人对他的爱称。这段音乐描写作曲家本人的斗争和理想,结尾部分暗示获得胜利。

埃尔加的《谜语变奏曲》每段变奏代表作曲家自己、他的夫人和他的朋友和学生,实际上这是一套音乐肖像画,用音乐的手段来刻划每个人的形象和性格或者特征,可以说是一部别出心裁、耐人寻味的音乐作品。最后透露一个内幕,这首乐曲的主题并不是埃尔加自己所作,而是采用瓦格纳最后一部歌剧《帕西发尔》里面一个“格言主题”,也叫“警句主题”或者“主导动机”。开始很多听这部变奏风的人也不知道这个主题是谁写的,有的人以为是埃尔加自己的手笔,后来有一个博闻强记、见多识广的人亨利·克雷比尔猜出来了,但为什么埃尔加要用这个性格神秘而又带点宗教味道的主题来作为这部乐曲的主题呢?它有没有更深一层的意思呢?而埃尔加又不是轻率从事的人,每一件事,每一首乐曲都经过深思熟虑才着手去做,也绝对不是偶然或者巧合。至于为什么埃尔加采用这个主题直到现在仍然没有人可以讲得清楚,而埃尔加本人又未加以说明,何况他已经不在人间,这也许又是一个“谜”吧。

讲完了变奏曲就该轮到回旋曲了。回旋曲是西洋音乐的一种曲体,不管你欣赏器乐独曲或管弦乐队演奏的乐曲,都经常会碰到回旋曲,它有时候是一首独立的乐曲,有时候是奏鸣曲、组曲、交响乐和协奏曲里面的一个乐章。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以及和他们同时代的作曲家都写过很多回旋曲,尤其是在他们的钢琴奏鸣曲、小提琴奏鸣曲和室内乐中,常常在最后一个乐章里安排一首回旋曲。所以在18世纪和19世纪初是回旋曲的繁盛时期。说起来回旋曲的历史是很古老的,早在17世纪的法国已经有回旋曲了,根据一些音乐学家的考证,回旋曲最初是一种民间歌舞曲,叫做轮舞,盛行于欧洲。据说在跳轮舞时大家围成一个圆圈,一面跳舞一面唱着齐唱和合唱,这就是轮舞的基本主题。这一段歌曲完了,接着是一段双人舞,由一个人独唱一段不同的曲调,唱完了大家又跳起开始时候的轮舞,而且重复第一次唱的曲调。紧跟着又是一段双人舞,另外一个人唱起另外一段舞蹈性的独唱歌曲。按照这个程序唱下去和跳下去,每次虽然都插入不同的独唱歌曲,但基本主题始终不变,于是构成了不断改变花样,但又保持了基本主题的间隔出现,多次反复,既有统一又有变化,使唱歌跳舞和围观的人群保持一种新鲜有趣的感觉。在又唱又跳的时候,自然会有一些简单的乐器来伴奏以增加热烈的气氛。后来这种轮舞曲从舞蹈和声乐分离出来,变成一种纯粹用器乐演奏的器乐曲,它的结构按照同样的方式有一个基本主题,在每一段基本主题之间插入一段不同的音乐材料,这就是回旋曲。一首回旋曲可以有三至四个插部,但起码要有两个插部才能够构成回旋曲。

讲了这么多,需要找一些典型的例子来加以说明。例如巴赫的《E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的第三乐章,它是一首结构很简练的回旋曲,没有引子,基本主题出现五次,这就是说有四个不同的插部。这首乐曲作于1717年,那时巴赫32岁,在雷奥博亲王的宫廷里当乐长的职位。为了工作的需要,巴赫在这一个时期里写了很多著名的器乐曲,这首《E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是一首气魄宏大的作品,第二乐章非常美妙动听,第三乐章回旋曲则充满愉快爽朗的气氛。有人评论巴赫这首协奏曲的第三乐章采用了法兰西的芭蕾回旋曲和意大利的复奏形式,所以除了巴赫自己特有的严谨风格之外,还兼有一些华丽的旋律。

80年代在广东电台音乐台办的专栏节目《老梁谈音乐》,在讲到这一节我会在解说之后播放巴赫这部协奏曲的第三乐章,让听众亲自体会这首回旋曲的结构和它的风格,但这里改成文字的方式时却无能为力,只好让读者去音乐唱片店物色。下文所举的例子都照此办理,不再赘言。

上文说过回旋曲有时是一首独立的乐曲,但最多的情况还是一首多个乐章的大型乐曲里面的一个乐章,一般的情况是把它放在最后,作为结尾乐章。为什么会这样处理呢?因为绝大多数的回旋曲都是很活泼愉快的,有时还带有舞蹈的性质,或者表现一种节日式的欢乐情绪,那么,把它作为一部乐曲结尾乐章,使人听完整部乐曲之后有一种圆满收束的感觉,基于这种思维逻辑,因而很多作曲家都很自然地采用这个处理方式。

现在再举海顿的《C大调双簧管协奏曲》的第三乐章为例。海顿一生写了很多回旋曲,也写了很多各种乐器的协奏曲,但用双簧管主奏的协奏曲却只有这一首。虽然有人怀疑过这首乐曲是不是海顿的作品,但经过很多专家的考证,现在留存下来手抄谱虽然不是海顿的手迹,但从乐曲的风格、旋律的写法、和声的运用、乐曲的结构、配器的手法,都和海顿的同类型作品一模一样,因此都断定它确是海顿写的。这部《双簧管协奏曲》的第三乐章是一首快板回旋曲,它以一首民歌风格的旋律作为基本主题,插入四个插部,但在基本主题以后每次出现的时候,独奏的双簧管都作一些带有即兴性质的装饰变奏以增加趣味性,而乐队则用简短的间奏与它互相应和,整个乐章在风格上好像一首小步舞曲,充满优雅愉快的感情。由于海顿在世的时候写了数量众多的音乐作品,他又去过很多地方举行作品音乐会,而且有些作品演奏过后,就把乐谱送给熟悉的朋友或者当地的图书馆,没有想到在他死后,也引起好多争议。因为经过若干年后他的作品被人重新演奏,有的人会提出异议,对这部作品是否海顿手笔的真实性表示怀疑,例如上文提到的《C大调双簧管协奏曲》就有过争论。无独有偶,海顿的《D大调大提琴协奏曲》也是经过一翻周折才明确它的真实地位的。这部大提琴协奏曲作于1783年,那时海顿已经51岁,在匈牙利艾斯特哈齐侯爵那里当乐师,当时乐队里有一个演奏技巧很高超的大提琴家安东·克拉夫特,这部作品就是海顿特别为他而写的,因此乐曲里常常有演奏技巧很难的段落,但风格上仍然保持了海顿优雅的特点,并且更加华丽流畅。等到海顿逝世以后好多年,当人们再度上演这部大提琴协奏曲时,大提琴家克拉夫特的儿子就提出:这部作品不是海顿写的,是他父亲安东·克拉夫特、也就是最初演奏这部协奏曲的人写的。于是一时间议论纷纭,但各种论据都不足以说明问题。争议归争议,这部协奏曲一直都在演奏,仍然以海顿的名义上演。这样一直拖到20世纪50年代,海顿这部《D大调大提琴协奏曲》自己亲笔抄写的乐谱在维也纳发现,经过专家们的鉴定确认是海顿的作品,问题得到澄清,争议才最终结束。这部协奏曲的第三乐章是一首很典型的回旋曲。基本主题十分轻快愉悦,结构也很简单,没有引子,有两个插部,基本主题第三次出现时转到D小调上,旋律安排在中声部,并加以发展,在尾声部分基本主题再一次出现,给人的印象更深。

在古典乐派时期,除了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之外,还有很多有名的作曲家,其中有个叫鲍凯里尼的,他在1743年出生于意大利的路加,1805年在西班牙马德里逝世。他也是一位大提琴演奏家,13岁就公开演奏,26岁在马德里的宫廷里当一个演奏者和作曲家。他的作品以大提琴独奏曲和室内乐作品占主要地位,另外还有20部交响乐、歌剧和教堂音乐等,总数大约有两百多部。在鲍凯里尼以前,大提琴原先只在乐队里担任低声部,用来独奏的作品很少,经过鲍凯里尼多方面的努力才上升为一种重要的独奏乐器,这里有他的一份功劳。鲍凯里尼的《降B大调大提琴协奏曲》的第三乐章也是一首回旋曲,他一共写过十二部大提琴协奏曲,这首是第四首,原作在配器上很简单,后来经过一位德国大提琴家葛流兹马赫改编过,乐队部分丰富了许多,演奏时效果更好,所以现在经常上演和灌录唱片的大都按葛流兹马赫的版本,但鲍凯里尼原来的大提琴独奏部分仍旧保持了华丽的技巧。

现在再举鲍凯里尼的《D大调长笛协奏曲》为例,这部古典乐派的名作大概写于1780年前后,它的第三乐章也是一首动听的回旋曲,而且是一首按照古老样式的回旋曲,就是说基本主题很简单,只有八个小节,长笛吹完主题之后,总是由乐队重复一次,它一共重复六次,因此也就有六个不同的插部,像中国民间的走马灯那样,周而复此,十分有趣。

上面说过回旋曲在18世纪古典乐派时期最为兴盛,因此在莫扎特六百多部作品当中,回旋曲的数量就不在少数了。凡是学过钢琴的朋友,大概都知道莫扎特有一首《土耳其进行曲》非常有名,它是莫扎特的《A大调钢琴奏鸣曲》作品第331号中的第三乐章,也是一首回旋曲,由于它太出名了,所以就有了各种乐器独奏和管弦乐合奏的改编本。所谓“土耳其风格”并不是真正的土耳其音乐或土耳其军乐,在莫扎特的乐谱上注有“土耳其风格”(Alla
Turca)的字样,也就是说莫扎特按照当时欧洲流行的做法,在音乐里模仿土耳其军队的特点,整首乐曲华丽轻快,动感很强,而且简洁而生动。

   莫扎特写了很多协奏曲,小提琴独奏的协奏曲有七部,钢琴协奏曲有二十七部,再加上其他独奏乐器的协奏曲、两三件独奏乐器的复奏曲,一共有四十几部,数量相当可观。在这大量的协奏曲里,第三乐章大多数是用回旋曲写成的,这些回旋曲造成一种热烈的气氛,往往和第二乐章的抒情慢板形成强烈的对比。读者可以找莫扎特的《D大调第四小提琴协奏曲》的第三乐章来听听,这也是一首十分卓越的回旋曲。

1775年莫扎特当时只有19岁,在家乡萨尔茨堡一口气写了五部小提琴协奏曲,所以后来有人把这五部协奏曲称为《萨尔茨堡协奏曲》。在这些协奏曲中常常给独奏者能够充分发挥辉煌演奏技巧的机会,因而历来很多小提琴演奏家都喜欢纳入自己的节目单上,而这五首协奏曲虽然各不相同,但在乐曲里一样洋溢着明快优雅的格调,能使人沉浸在无限的美感之中。有些专门研究莫扎特的专家指出,这五首小提琴协奏曲是莫扎特到欧洲各地旅行巡回演出之后,得到一连串美好的感受时创作的,因此乐曲都反映了他愉快的心境。而且乐曲里除了莫扎特特有的纯真和乐天性格之外,还有法国音乐华丽风格的痕迹,意大利小提琴技巧的影响,和德国、奥地利纯朴严谨的乡土气息,所以这五部小提琴协奏曲,尤其是第三、第四和第五首,既有成熟的创作技巧,更充满青春的活力和情趣,浪漫的情调和丰富的感情。《D大调第四小提琴协奏曲》的第三乐章是一首回旋曲,开始的时候基本主题速度并不很快,是如歌的行板。当第一插部出现时速度才加快,以后就由行板和快板反复交替,这种速度上的处理方法,是当时流行的康特尔舞曲的风格,最后乐曲进入典雅的加禾舞曲,就结束了这个乐章。

从1779年开始,莫扎特在故乡萨尔茨堡的教堂担任管风琴师的职位,当时他的雇主是萨尔茨堡大主教,这个人对莫扎特很不尊重,常常当着很多人的面侮辱他,给他难堪。莫扎特终于忍受不住了,结果和他闹翻。这一回得罪了“米饭班主”,结局是遭到解雇。为了生活,也为了逃避萨尔茨堡大主教的压迫,莫扎特在1781年离开家乡到了维也纳,并且定居下来,这时候他结识了一位很负盛名的单簧管演奏家安乐·斯塔德勒,两人交情很好。就在1789年,斯塔德勒委托莫扎特为他写作一些供单簧管演奏的作品,一部是《A大调单簧管与弦乐五重奏》,另一部是《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作于1791年10月初,也就是莫扎特逝世前的两个月。这两部乐曲都是莫扎特晚期(其实他只活了35个春秋!)的得意之作,处处流露出莫扎特成熟的风格和卓越的才华,而且感情非常丰富,在写作技巧上则充分发挥了当时的单簧管最高和最低音域和各种演奏技巧,这部单簧管协奏曲的第三乐章也是一首回旋曲,其中有很华丽的单簧管演奏技巧,而且有堂皇的风度,充满活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2

主题

607

帖子

3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32
注册时间
2004-3-10
 楼主| 发表于 2004-4-14 12:50: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上面提到莫扎特的几首回旋曲都选自他的协奏曲里面的第三乐章,另外他也有专门为音乐会而写的回旋曲,是独立的作品。例如在1781年莫扎特刚刚到维也纳定居,有一位来自他故乡的小提琴家布鲁奈第,要在他讨厌的萨尔茨堡大主教府上开音乐会,缺乏新鲜的曲目,请求莫扎特为他谱写一首新的曲子。莫扎特虽然对大主教的印象很坏,但碍于与布鲁奈第的交情,况且既然已经脱离了大主教的约束,那就不再计较那么多。莫扎特这个人很奇怪,当他投入创作的时候,什么烦恼、什么不愉快的心思瞬即消失,那时他就全心全意沉浸在美妙的音乐海洋里,这一曲独立成章的《C大调回旋曲》作品第373号就是这样产生的。这首回旋曲也很特别,速度不像一般回旋曲那么快,基本主题很优美,有着一种官能的、纤细的情趣。称得上风流妩媚,活泼轻盈。

上文提到莫扎特一共写了27首钢琴协奏曲,这样的数量对别的作曲家来说是少有的,为什么呢?原来莫扎特是当时一个很卓越的钢琴演奏家,经常开音乐会,那时候一个钢琴家可以演奏别人创作的乐曲,但当时钢琴曲目并不很多,如果弹来弹去都是老一套,会使听众的兴趣大大降低,既然自己有创作的才能,那就不假外求而自力更生了。另外,莫扎特为人也很随和,只要有人委托,他就能够为人家创作任何一种独奏乐器的协奏曲。在莫扎特的时代,交响乐刚刚定型不太久,听众的欣赏趣味更多倾向于协奏曲,因为听协奏曲的时候,可以一起欣赏独奏家辉煌的技巧,尤其是奏到“华彩乐段”那一部分时,更是衡量一个独奏家即兴创作和即兴演奏才能的机会。而莫扎特那时候新式的钢琴已经出现,它的构造、它的音色、它的音域等各方面都已经超过古代的大键琴,为了自己演出的需要,也为应人家的委托,他一共写了27部钢琴协奏曲完全是有可能的。

1784是莫扎特在创作钢琴协奏曲最丰收的一年,他一共写了六部钢琴协奏曲,当然还有很多别的乐曲,那创作速度之快是十分惊人的。那六首钢琴协奏曲就是第14至第19首,有的是为他的女学生写的,例如第14、17两首,有的是为自己写的,例如第15、16、19三首,也有为别的钢琴家写的,例如第18首。这六部钢琴协奏曲全是风格优美典雅,演奏技巧华丽的作品。现在举他的《F大调第十九钢琴协奏曲》作品第459号为例,它的第三乐章是一首回旋曲。这部协奏曲在维也纳完成后,一直都在上演。六年以后即1790年,奥地利国王雷奥博在法兰克福举行加冕大典,正好莫扎特到那里举行音乐会,在气氛十分热烈的剧场里,莫扎特演奏了这首协奏曲,受到听众们暴风雨般的喝采。这首回旋曲充满活力,情调非常明朗,由于基本主题应用了自由的对位手法,蕴含着敏捷活泼的动感和富于情趣,使整部协奏曲更加强调雍容大度,威风凛凛的气质。

在莫扎特的时代,法国号,也就是现在我们通称为圆号的那种乐器的构造还是相当的原始的,但由于它的音色很美,也有特色,有些圆号演奏家花了不少心思创造了很多种演奏技巧,使它发挥出很完美的性能,表现力也大为丰富。于是它不仅仅被采纳到乐队中去,而且还成为一件可以供独奏的乐器。莫扎特从小就很喜欢圆号,当他7岁时写的交响乐里,已经在总谱里用了圆号这个声部。他以后到曼海姆、巴黎和维也纳旅行演奏,结识了很多当时有名的圆号演奏家,对写作这种乐所需要具备的知识大大增加,而且积累了很多经验,以后他写作了四部圆号协奏曲和圆号五重奏等乐曲,很受听众和圆号演奏家的欢迎。莫扎特有一位非常要好的朋友罗伊特格布,是一个圆号演奏家,早在莫扎特幼年时代就是他家的常客,也是莫扎特父亲的密友。少年时代的莫扎特常常有机会听到罗伊特格布美妙的演奏,往往听到入了迷。后来罗伊特洛布也到了维也纳,他乡遇故知,虽然年龄差异颇大,但两人友情就更加密切,每当莫扎特生活上遇到困难,这位叔叔辈的罗伊特格布都给他照顾和帮助,莫扎特的四部圆号协奏曲都是为他而创作的,其中第四部特别精彩。《降E大调第四圆号协奏曲》作品第495号作于1786年,其中的第三乐章也采用了回旋曲的形式,因为基本主题应用了号角式分解和弦一般的旋律,所以容易使人联想起欧洲17、18 世纪的狩猎场面,而且节奏轻快,更富于“春风得意马蹄疾”的意境,所以后来便有人称这段音乐为“狩猎乐章”,一派风和日丽,意气风发的情景。

上一期我谈了回旋曲是从17世纪欧洲的民间歌舞“轮舞曲”派生出来的,也讲了它的发展经过,而且举了巴洛克时期的巴赫、古典乐派时期的海顿、鲍凯里尼和莫扎特的一些回旋曲作为实例。这些回旋曲大多数是轻松活泼,情调欢快的,如果你都听过,大概都会得到愉快的感受。上期我也说过,“回旋曲”有独立的回旋曲,也有作为奏鸣曲、室内乐、协奏曲等这种多个乐章的大型乐曲里的一个乐章。如果是作为一部乐曲的结尾乐章,它大都和前面的慢板抒情乐章形成一种鲜明的对比,在热烈气氛里给听众一种圆满结束的感觉。

在构思本文的时候,笔者查看了一些有关这方面的资料,发现在文学方面也有和音乐的回旋曲相似的体裁,那就是回旋诗,这种诗比回旋曲更古老,它在中世纪的欧洲就存在了。大概在13世纪的时候,法国出现了回旋诗,在朗诵回旋诗时有简单的音乐伴奏。在一首八行诗里,第一、第四和第七行是相同的,第二行和第八行相同,第一行和第二构成一个叠句,只有叠句出现时,才有音乐伴奏。至于用什么乐器伴奏呢,资料中没有说,笔者也不好妄自猜测,因为我这个专栏节目《老梁谈音乐》是讲音乐的,关于文学方面的回旋诗我们就不花费篇幅去探讨了。何况,如果谈了外国的回文诗,那么,我们中国古代也有回文诗、回文词的体裁,而且运思更为精巧,有由结尾的一个字倒着顺序往回念,也有从最后一句,一句一句倒着往回念,更有各种各样的念法,这些都体现着我们祖先的智慧和浓厚了的文化,但这么一来,我这篇文章就有点离题了。好,闲话休提,言归正传,我继续谈音乐的回旋曲。

上期我介绍了莫扎特的几首回旋曲,有些是独立的回旋曲,有的是奏鸣曲、协奏曲里面的一个乐章,这一点显示了在莫扎特的时代回旋曲非常盛行,这种风气一直延续到19世纪都没有稍减。其实,在那个时候,欧洲有很多作曲家,不过他们的作品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没有莫扎特那么突出,他们的名气也没有莫扎特那么大,有些作曲家几乎给莫扎特耀目的光芒掩盖了。上次所举的意大利作曲家鲍凯里尼也多多少少被莫扎特的盛名所掩盖,但由于时间的推移,也由于鲍凯里尼本人横溢的才华,他的作品逐渐引起人们的兴趣,于是不论在舞台上或录音室里,他的作品都经常出现,恢复了应有的重视。有一个和莫扎特、鲍凯里尼差不多时代的法国作曲家弗朗索瓦·阿德里安·布瓦尔迪约也有相同的情况。由于很多乐迷对他比较生疏,我想约略地介绍他的生平也是必要的。他在1775出生,1834年逝世,比莫扎特晚一些,他主要是一位歌剧作曲家,他的第一部歌剧《有罪的女儿》1793年在法国的鲁昂上演,但最成功的是歌剧《巴格达酋长》和《白衣夫人》。布瓦尔迪约一生的创作和演出活动大都在法国和俄罗斯,也曾经在巴黎音乐学院教授钢琴和作曲课,1803年至1811年在俄罗斯圣彼得堡皇家歌剧院担任指挥的职位。除了几十部歌剧之外,他还写了一些器乐曲,包括室内乐、竖琴协奏曲和钢琴协奏曲等。我在编写这一期的《老梁谈音乐》时,在广东电台的唱片库里找到他的一些协奏曲,我经过考虑决定从他的一部《C大调竖琴协奏曲》选取一个乐章作为欣赏的例子,原因是它的第三乐章是一首回旋曲,从这部作品的风格来看,非常轻松愉快,纯粹是古典乐派时期所特有的格调,充分反映了法国人追求美好人生和耽于逸乐的气质。后来我在唱片店里发现一款DGG唱片公司在法国发行的专辑《竖琴百年》的双CD,其中赫然有上述作品,于是二话没说就把它买了,因为这种作品的录音十分难得,既然有缘相遇,岂能失之交臂呢?

提起贝多芬这位音乐史上的巨人,不论世界各国很少有人不知道他的名字,他的作品一直被人反覆演奏,反覆灌录唱片。在他数量众多的作品里,回旋曲也不在少数。钢琴独奏的回旋曲、钢琴奏鸣曲、钢琴与小提琴合奏的奏鸣曲,钢琴和大提琴合奏的奏鸣曲和很多室内乐作品,常常都有回旋曲一个乐章,在他的五部钢琴协奏曲和一部小提琴协奏曲里,第三乐章全部都是采用回旋曲的曲体,可见这种曲体在贝多芬所有的作品中,占有多么大的比例,地位也相当重要。以他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来说,第三乐章也是一首回旋曲。

    贝多芬的协奏曲基本上是跟着莫扎特的发展道路而再向前拓展,不同的是:贝多芬的协奏曲更有个性,更有气势和深度,主题的形象丰富,独奏乐器固然起着主导的作用,在演奏技巧的发挥方面更为强调其重要性并有所扩充发展,而且有一点非常重要,管弦乐队的协奏部分已经不限于从属的伴奏地位,而是和独奏乐器一起塑造鲜明的音乐形象,乐队所发出来的音响效果也大大加强,常常创造出一种丰厚的、昂扬的气氛,其中有些协奏曲已经达到交响化的地步。

《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是贝多芬唯一的一部小提琴协奏曲,它具有宏伟的结构、丰富的乐思、创作手法十分成熟圆满。在小提琴独奏声部则发挥小提琴的演奏技巧,把它所特有的表现力都呈现出来,产生一种辉煌的效果。这部协奏曲作于1806年,当时贝多芬三十六岁,在创作上已进入成熟时期,那一年他还写了《第四交响乐》和《第五(命运)交响乐》,可以说成绩丰硕。从整体而言,贝多芬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真不愧是一部气魄宏大的作品,如果单单欣赏它的第三乐章回旋曲,也可以到他那种宏伟的气质,这首回旋曲篇幅颇大,有强劲的推动力和活泼而昂扬的情绪,充分表现了贝多芬驾驭大型乐曲的功力,曲式结构的完美无缺,新颖的创意,把回旋曲式和奏鸣曲式不着痕迹地融合在一起,在优秀的小提琴手里,它会擦出耀目的火花,不可逼视。

在贝多芬其他协奏曲作品中,可以和这部协奏曲相媲美的还有《降E大调第五钢琴协奏曲》,也有人称它为《皇帝协奏曲》。其实“皇帝”这个名称不是贝多芬加上去的,但由于这部协奏曲的结构也一样宏伟壮丽,表现出一种巍峨绚烂的境界,后来的人觉得乐曲的气质像一个皇帝那样雍容大度,便加上“皇帝”的标题,听的人觉得不错,很贴切而鲜明,于是也就“受落”了。现在不论音乐会的海报和节目单上、唱片的封面上大都加上《皇帝协奏曲》的字样,人家一看,就知道是这部有名的作品。这部协奏曲从1808年开始构思,1809年完成。当时贝多芬39岁,他的耳疾越来越严重,那时候正当法国和奥地利发生战争,拿破仑的军队势如破竹地长驱直入维也纳,这部协奏曲就在炮火连天、硝烟弥漫的日子里完成的。《皇帝协奏曲》的第三乐章是一首回旋曲,它和第二乐章柔板不间断地连起来演奏,在第二乐章的末尾,独奏钢琴已经预示了第三乐章回旋曲的主题,然后紧接着进入第三乐章。有力激动的切分节奏是主题的特征,它向上跳跃,形成一种冲力,也极尽华丽之能事,它也融汇了回旋曲和奏鸣曲的曲式,在当时来说是比较新颖独特的。最妙的是它的插部包括了一个完整的奏鸣曲式的主要部分,即把奏鸣曲式各个主要部分拆散下来镶嵌到回旋曲里,但本质仍然是以回旋曲为主,于是使西欧的音乐创作提供了一个合乎逻辑又新颖独特的范例,十分引人入胜。

意大利著名小提琴家、作曲家帕格尼尼在音乐史上有个很大的贡献,就是把小提琴演奏技巧发展到一个高峰。从欧洲巴洛克时代开始,意大利小提琴家、作曲家维瓦尔弟、科雷利等人经过不断的努力,创造了不少小提琴演奏新的技巧。独奏小提琴的协奏曲便由此而诞生,它慢慢地取代了盛行一时的有一组独奏乐器群的“大协奏曲”的地位。到了帕格尼尼的时候,独奏小提琴协奏曲和小提琴独奏的作品在演奏技术上已经十分丰富而多变化,但由于帕格尼尼的苦心钻研,创造了很多高难度的技巧,使小提琴的演奏迸发出使人目眩神迷的效果。由于有了惊人的成就,更触发了像李斯特那样的钢琴大师的灵感,他们认为:“既然小提琴可以奏出那么多的高难度演奏技巧,为什么钢琴就不能够呢??”于是李斯特在帕格尼尼的启发之下,对钢琴演奏技巧进一步多方面的钻研、实验、终于也创造出很多以前匪夷所思、富于表现力的手法,甚至用一部钢琴弹奏出一个乐队那样的效果。

帕格尼尼对音乐的创作还有一个贡献,他写了不少的作品,其中有一部的旋律片段常常被后来的作曲家采用,作为主题而引伸出另外一部作品。像李斯特的钢琴作品《四首帕格尼尼练习曲》,勃拉姆斯的《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等等,都是有名的例子。在李斯特的钢琴作品《四首帕格尼尼练习曲》中,有一首的标题叫《钟》,就采自帕格尼尼的《B小调第二小提琴协奏曲》里的第三乐章的主题《钟》。帕格尼尼在这个乐章里用提琴的技巧表现出欢快响亮的钟声。在欧洲的许多城镇里,常常在一座教堂里建造起一座钟楼,钟楼上放置了很多口钟,有高音的、中音的,也有声音洪亮沉实的大钟,每逢举行宗教仪式,在教堂里办婚事或丧事,都奏起不同曲调的钟声。如果你看过法国拍的电影《巴黎圣母院》,里面就有很多戏剧性的敲钟场面。帕格尼尼这部《第二小提琴协奏曲》第三乐章《钟》也是一首回旋曲,它原来就很有名,再经钢琴大王李斯特这么一改编,就更加驰名于世。这个乐章又与普通的回旋曲有些不同,它的主题本身又以小三段体即a-b-a构成,表现得更为复杂,而且第一个插部篇幅也相当长,好像有好几个乐思集合在一起,真使人眼花缭乱,第二个插部大量应用了小提琴特有的演奏技巧,极尽华丽之能事,而且达到出神入化的地步。所以在听这个灿烂的第三乐章回旋曲《钟》之后,你会在听觉上有一种满足的感觉。仿佛在盛宴之后,捧着充满美食的肚子,带着微醺的醉意,进入一个飘然物外的境界。

在上几期的《老梁谈音乐》里,我谈到各种类型的圆舞曲,还举出了德国浪漫乐派作曲家韦伯的《邀舞》作为例子。这首圆舞曲其实也是一首回旋曲,不过它不是按严格的回旋曲的规范来写,而是一首不规则的回旋曲。希望读者们再找这首乐曲的唱片来仔细一遍,细心注意它的结构,自当有所收获,好曲不厌百回听,俗语又云“温故而知新”,欣赏音乐不妨反复聆听,自会获益匪浅。

韦伯曾经为单簧管写过好几部有名的作品,它们是《C小调单簧管小协奏曲》作品第26号,《F小调第一单簧管协奏曲》作品第73号,《降E大调第二单簧管协奏曲》作品第74号,根据歌剧《西尔凡纳》中的主题写的《单簧管变奏曲》作品第33号、《单簧管五重奏》作品第34号以及《大型双重协奏曲》作品第48号。为什么韦伯对单簧管这种乐器这样偏爱,写了一首又一首呢?原来韦伯在慕尼黑的时候,结识了当时宫廷乐队里的演奏单簧管的名家海力克·贝耶曼,这个人的演奏技巧煞是了得。他邀请韦伯为他谱写一些单簧管演奏的乐曲,如此一来便写了这么多。当然,其中两首协奏曲的创作也是由于巴伐利亚国王马基西米里安的委托而促成的,因为这个国王听了那首《单簧管小协奏曲》之后,大为感动,于是便授命韦伯再接再励动笔谱写了。《F小调第一单簧管协奏曲》的第三乐章是一首回旋曲,用明朗的F大调写成,乐曲里有很多辉煌的演奏技巧,充分表现了单簧管特有的情趣和韵味,因为这种乐器很独特,它有三个明显的音区:高音区纤细而圆滑,中音区丰满而润泽,低音区深沉而浑厚,再高手的演奏中,三个音区可以衔接得了无痕迹,所以它的音色有许多变化,长久欣赏也不会觉得乏味。加上它既可吹奏急促的走句,轻松活泼,又可以吹奏缓慢的抒情乐句,那种浪漫情调比起其他木管乐器都稍胜一筹。笔者好十分喜欢这种乐器,因此每逢碰到单簧管演奏乐曲的唱片,都会不加考虑购而藏之。

波兰作曲家肖邦一生除了一些歌曲和室内乐作品之外,绝大部分的作品是为钢琴这个乐器而写作的,可能因为他是一位卓越的钢琴家的缘故吧。肖邦的后半生大都在巴黎度过,在巴黎他经常要开独奏音乐会,需要不断有新的乐曲补充,也需要把一些新作品交给音乐出版商去印行,获得稿费来维持生活。他经常参加巴黎的文艺沙龙,在这类艺术家聚会的地方,诗人朗诵自己的新作,文学家朗诵自己的散文和小说片段,画家把自己的得意之作或新作品带到沙龙里供大家鉴赏,或者谈论某个画廊正在展览的作品。音乐家则当众演奏新作品,一时间钢琴、小提琴、大提琴以及木管乐器等较为轻便的乐器声音就响遍了巴黎社会名流的大大小小的客厅以固定的文艺沙龙。肖邦当时在巴黎已有了名气,在大家的邀请下,不免弹上一两首自己的乐曲,所以他很多新作品大都先在这类文艺沙龙里演奏过,才拿到音乐会舞台上公演。

说起来很奇怪,很多伟大的作曲家例如贝多芬、舒伯特等人,在创作上虽然有自己的独特风格,但都毫不例外地继承前辈作曲家的创造,而自己另外开辟新的道路。例如贝多芬是继承海顿、莫扎特的传统的,舒伯特和勃拉姆斯则继承贝多芬,而肖邦的作品风格从少年时代开始就显露出特别的气质,这种气质是前辈音乐家所没有过的,在以后的作曲家里也没有人能够写出他那样的音乐。他的音乐非常富于诗意,但内心往往是很激动而热情充沛。虽然别的作曲家也能够达到这个境界,但风格上是和肖邦是截然不同的。也许会有人认为肖邦的《夜曲》是受爱尔兰作曲家约翰·菲尔德的夜曲的影响,这一点倒也有些道理,但菲尔德的夜曲在深度上和艺术表现力上远不如肖邦,但其他的曲体如奏鸣曲、前奏曲、波兰舞曲、玛祖卡舞曲都很难找到它们的根据所在,就算那种当时十分流行的圆舞曲,肖邦的圆舞曲所表现的独特风格,诗一般的浪漫气质,那种溢彩流光的色彩都和其他作曲家的圆舞曲大异其趣,它们像鹤立鸡群那样,焕发着璀璨的光芒。

肖邦创作了大量的钢琴作品,但其中只有两部钢琴协奏曲,而且都是在20岁和21岁时谱写的。那时候肖邦还在华沙,还没有离开祖国,还未尝到人生中的酸甜苦辣,所以在这两部钢琴协奏曲里都自然而然地流露出青春的活力、浓郁的诗的境界,缠绵悱恻的感情、鲜艳的色彩和丰富的热情。这两部协奏曲在气质上很相近,而且第三乐章也都用回旋曲的结构,要领略肖邦的回旋曲的格调,在这里只需要介绍其中一首就是够了。

《E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作于1830年,同年10月肖邦即将离开波兰之前在华沙举行了告别音乐会,会上由肖邦亲自演奏。对于这部协奏曲,肖邦本人是相当满意的,所以在法国等地开音乐会时常常演奏它。它的第三乐章是一首活泼的回旋曲,有很华丽的演奏技巧,洋溢着肖邦特有的热情,整个乐章表现了节日式的和内心的欢乐。特别要提到的是这个乐章有浓郁的波兰民族特色和风味,在节奏上与波兰民间克拉科维克舞蹈有关,这些素材到了肖邦手里却锻造出灿烂辉煌、潇洒典雅的气质,而且优美动听,多年来迷醉了无数的听众。肖邦还创作过四首独自成篇、为钢琴独奏和重奏用的回旋曲,也都散发着肖邦独有的迷人色彩,读者如果有兴趣,不妨找有关的唱片欣赏一番,便知我所言不谬。

回旋曲是西洋音乐的一种曲体,也就是乐曲的体裁。它有时候是一首独立的乐曲,有时候是奏鸣曲、组曲、交响乐和协奏曲里的一个乐章。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以及和他们同时代的作曲家们都写过很多回旋曲,尤其是在他们的钢琴奏鸣曲、小提琴奏鸣曲和弦乐四重奏等室内乐中,常常在最后一个乐章里安排一首回旋曲,所以,18世纪和19世纪初是回旋曲的繁荣时期。不过,回旋曲的历史是很古老的,据说在13世纪的时候,法国有一种回旋诗,在朗诵的时候已经晓得用简单的乐器来伴奏。但是“诗”到底是文学的范畴,虽然它也和音乐有紧密的关系,归根到底不能够把它划入音乐的范围里。到了17世纪,也是在法国已经出现了回旋曲,根据一些音乐学家的考证,回旋曲最初是一种民间歌舞曲,叫做轮舞曲,盛行于欧洲的乡村和小城镇。这种歌舞曲有一个基本主题,在反复基本主题之前插入几段不同的伴舞歌曲。后来这种自我娱乐的方式又分化出一种光奏乐器,不唱也不跳舞的纯器乐曲,但它保留了在反复基本主题时插入不同的音乐材料的办法,于是这就是早期的回旋曲。上两期我举了巴赫和海顿的两首回旋曲,它们的结构都很简单,没有引子部分,也没有结尾附加的部分,甚至在每段音乐之间连最简单的过渡也没有。但到了后来回旋曲慢慢趋向于比较复杂的结构,常常在乐曲开始时有简短的引子,例如上期举肖邦的《E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的第三乐章回旋曲为例时,就有一个16小节简短的前奏,然后独奏钢琴才加入奏出基本主题。在每段音乐之间还有一些过渡性的段落,最后音乐结束时还有结尾部分,这说明了音乐有时从简单的音乐形象和结构向复杂的音乐形象和结构发展,这是互相适应,也随着时代的不同而有所改变。

现在再举肖邦一首独立的回旋曲为例,《F大调音乐会大型回旋曲》有一个副标题“克拉柯维亚克”,这是波兰克拉柯夫地区的一种民间舞蹈,四二拍子,速度稍快,性格活泼,经常用切分节奏。肖邦对这种民间舞曲很感兴趣,除了这首音乐会回旋曲之外,上期我们提到过他的《E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的第三乐章回旋曲也是用这种风格写成的。

《F大调音乐会大型回旋曲》作于1828年,肖邦那时才18岁,是风华正茂的时候,所以这首乐曲充满青春的活力。这首回旋曲有个稍为长的前奏部分,它很富于幻想的风格,开始时很平静,像是一首田园牧歌,独奏钢琴在琴键上似乎在任意弹奏,往来徘徊,无拘无束。突然,独奏钢琴爆发出激烈的乐句,在琴键上奔驰,奏出技巧性强的华彩乐句,当它平息下来时,乐队奏出了舞曲节奏,于是独奏钢琴弹奏出“克拉柯维亚克”的主题,它活力充沛,富于民间音乐的气息。以后独奏钢琴一直作为中心,乐队有时奏出每个主题的片断,和独奏钢琴互相和应,有时又起了烘云托月的作用,给整首乐曲营造欢快热烈的气氛。乐曲结束时有一个辉煌的结尾,给人一种非常完满的感觉。

19世纪法国作曲家拉罗同时也是一位小提琴家和大提琴家,亦曾经在四重奏团里当过中提琴手,是一位多才多艺的音乐家。由于他有西班牙的血统,又对西班牙的民间歌舞音乐作过深入的研究,因而在他的作品里常常显露出西班牙音乐的影响。在法国人的耳朵里,他的音乐富于异国情调,充满明确欢快的感情,而且富于戏剧性,格调华丽。另外一方面他又在音乐作品中保持了法国人典雅细腻的气质,旋律特别甜美,因此很受欧洲乐迷的欢迎。他一共写了四部小提琴协奏曲,其中最出名的是《西班牙交响乐》。这部作品虽然称为“交响乐”,但实际上是一部独奏小提琴与和弦乐队合奏的协奏曲,而且在结构上也不按一般的协奏曲有三个乐章、交响乐有四个乐章的习惯做法,而是有五个乐章。在乐曲风格上顾名思义是充满西班牙的情调,乐曲里采用西班牙独特的舞蹈节奏和民间旋律作素材写成,因此这部交响乐色彩浓丽、热情洋溢。不过,也许由于它没有协奏曲通常的华丽乐彩段因而叫交响乐而不称为协奏曲的原故吧。《西班牙交响乐》的第五乐章是一首回旋曲,演出效果很辉煌,充满着轻松愉快的欢乐情绪。开始时有一段引子,节奏采用了萨尔塔列罗舞曲的特点,创造了一种喧闹欢腾的气氛,就在这个背景上独奏小提琴奏出了回旋曲的基本主题,它是西班牙民歌《银匠》的旋律,富于动力,轻快而泼辣。以后它每次出现时又作一些变奏,使得基本主题的旋律保持新鲜、华丽而具有魄力。最后,音乐发展得更加辉煌,在舞蹈式的高潮中结束。

由于拉罗学过大提琴,是一个演奏技巧不错的大提琴家,他熟悉大提琴的各种性能和演奏技巧,所以他所写的《D小调大提琴协奏曲》跟《西班牙交响乐》一样,具有高度的艺术水平,在创作手法上有完美的技巧,在格调上则富于浪漫主义色彩,而且也同样充满西班牙的乡土气息。这部大提琴协奏曲的第三乐章是一首回旋曲,开始有一个引子,风格像朗诵调,独奏大提琴奏出近似西班牙哈巴涅拉舞曲的旋律,然后引导到回旋曲的基本主题,仍然由独奏大提琴演奏,它又是西班牙风味的。在这首回旋曲里有两个插部,其中一个又是一段哈巴涅拉舞曲,因此在整个乐章里,西班牙的情调和色彩是十分迷人的。

在上期我曾经说过回旋曲的兴盛时期是在18世纪和19世纪初,到了19世纪下半叶作曲家写回旋曲的似乎少了一些,但也不是没有。像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他常常在作品里采用古典乐派时期的曲式结构,因此在他的协奏曲里也经常会在最后一个乐章安排一首回旋曲。不过他所写的回旋曲比起海顿和莫扎特时代的回旋曲要复杂得多,从曲式结构和音乐形象方面都有显著的扩充和突破,而且更加交响化。在音乐内涵方面则纯是浪漫的情调,这种情调和勃拉姆斯的交响乐是有不同之处的。所以有人说勃拉姆斯的为人和音乐作品,两者都兼有双重性格,这种说法不一定准确,但也可以看得出勃拉姆斯的音乐形象是多方面的,而且非常丰富,实质上他显然属于一位地地道道的浪漫乐派作曲家。下面请读者听我评述勃拉姆斯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的第三乐章,这是一首不规则的回旋曲,带有“回旋奏鸣曲”的特点。

1877年勃拉姆斯听了西班牙小提琴家萨拉莎蒂的音乐会后,被他出神入化的演奏技巧和小提琴的丰富表现力所震动,正所谓“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他就下了决心自己也写一部小提琴协奏曲。不过生性谨慎的勃拉姆斯是不肯仓卒从事地轻易地就着笔去写的,他一直在酝酿、构思,这样经过一年的时间,当他在1878年从意大利旅游回来之后,才真正动笔谱写这部经过深思熟虑的小提琴协奏曲。勃拉姆斯自己是一个出色的钢琴家,但对于小提琴却没有像对钢琴那样精通,幸好他有一个好朋友约阿希姆,是一位技艺超群的小提琴家,他们两人早年就一起巡回演出,合作得很好,并建立了浓厚的友谊。当勃拉姆斯在谱写小提琴协奏曲时,约阿希姆自然成了他的最有帮助的顾问,每逢碰到一些技术上的问题,就去请教约阿希姆,乐曲完成初稿时,约阿希姆的帮助,勃拉姆斯终于实现一年前的宿愿,这部协奏曲就顺理成章地题献给约阿希姆,并在1879年元旦在莱比锡首次公演,约阿希姆担任小提琴独奏,勃拉姆斯指挥当地的葛万豪斯(布商协会大厦)管弦乐团协奏,演出时相当成功,从此这部小提琴协奏曲和贝多芬、门德尔松的两首小提琴协奏曲一时并称“三大小提琴协奏曲”。

勃拉姆斯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是一部格调壮丽恢宏的音乐作品,它在气势上继承了贝多芬强有力的性格,同样具有气魄雄伟的交响音乐风格。有人说勃拉姆斯的四部协奏曲,即一部小提琴协奏曲、两部钢琴协奏和一部小提琴与大提琴的双重协奏曲简直就是“带有独奏乐器声部的交响乐”,确实是言之有理。因为在这四部协奏曲里,勃拉姆斯发挥了自己谱写交响乐的魄力和才能,使它们有更强的戏剧性,使音乐充满了矛盾冲突,它气势迫人,和巴洛克时期甚至和海顿时期的协奏曲简直“不可同日而语”,而这些正是勃拉姆斯在创作上的优点和特色。

勃拉姆斯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的第三乐章是一首回旋曲,它没有引子,一开始独奏小提琴就用双音和弦的手法奏出了基本主题,它轻快而幽默,富于舞蹈性格,有人说它像吉普赛人的舞曲旋律,活泼的节奏,炽热的情绪,好像流浪的吉普赛小提琴手在卖弄着拿手的技巧,显得充满活力和光辉。这首回旋曲也有两个插部,一个坚强有力,短促的顿音向上冲剌,另一个插部优美而轻快。勃拉姆斯用这些音乐素材加以编织变化,发挥了小提琴丰富多样的表现力,回旋曲的尾声部分是富于华彩性的,速度加快,一种不可遏止的激情越来越高涨,音乐越来越光辉明亮,然后在三个有力的和弦中结束。

勃拉姆斯写过两部钢琴协奏曲,第一部写于青年时代,当他听到他所敬佩的舒曼自杀的消息之后,心情觉得非常沉重,一种悲哀的意念老是排遗不去,于是他在第一部钢琴协奏曲里,通过音乐的语言和形象表达了自己当时凄怆的心境,所以《第一钢琴协奏曲》是悲剧性的,结构庞大,像一部钢琴和乐队演奏的交响乐。勃拉姆斯的第二部钢琴协奏曲在格调上则大大不同,它是抒情的、明朗的,充满浪漫的情趣。原来在1878年春天,勃拉姆斯去意大利旅游,他在这个阳光明媚,气候宜人,风光旖旎的国家遨游,得到许多愉快的印象,那时他已经开始酝酿他的第二部钢琴协奏曲了。三年后勃拉姆斯又到意大利去,旧地重游,心情更加愉快,当他兴尽归来回到维也纳近郊的驻地时,终于写成了这部《降B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论篇幅的是长短和结构,《第二钢琴协奏曲》和《第一钢琴协奏曲》同样庞大雄伟,而且象一般的交响乐那样有四个乐章。论格调《第二钢琴协奏曲》则一片光明、温馨甜美,不像《第一钢琴协奏曲》那样沉郁悲壮,因此这部《第二钢琴协奏曲》在1881年11月于匈牙利的布达佩斯首次公演以后,欧洲各地立刻都演奏这部协奏曲,由此可见它是多么受欢迎,也获得极大的成功。

《降B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的第四乐章是一首轻快优美和别出心裁的回旋曲。勃拉姆斯在这里运用高超的作曲技巧,把基本主题和两个插部编排得很灵活,已经打破传统的回旋曲的写法,只要你细心倾听,它那繁花似锦的绚丽色彩和喷珠溅玉的轻盈节奏,总在那里转来转去,使你觉得好像进入一个大花园里,里面姹紫嫣红,莺歌燕舞,流泉淙淙,芳香扑面,你会觉得顿时心旷神怡,通体舒畅。

上文说过勃拉姆斯除了写过一部小提琴协奏曲和两部钢琴协奏曲之外,还写了一部小提琴与大提琴独奏的“双重协奏曲”。直到这部作品已经演奏好长一段时间了,有些音乐家都不明白勃拉姆斯为什么要写这样一部古老形式的作品。因为自从“独奏协奏曲”问世之后就慢慢取代了巴洛克时期盛行的“大协奏曲”和两、三个独奏乐器的“双重协奏曲”以及“复协奏曲”了。有人从勃拉姆斯一生创作的轨迹去追寻考证,发现他在晚年时期复古的倾向比较明显,他潜心研究巴赫和巴洛克时期作曲家的作品,整个身心都沉浸下去,自然受了影响,于是就写出形式上复古的作品是完全合乎逻辑的。明显的证据就是他的《第四交响乐》和这部《A小调小提琴与大提琴双重协奏曲》里都有这个倾向。上几期我谈到“变奏曲在交响音乐中的地位和作用”时,已经谈论过勃拉姆斯的《第四交响乐》采用了古代教堂的调式,还应用古代的帕萨卡里亚舞曲和夏空舞曲的变奏手法,这些都是显而易见的。那么他偶然见猎心喜,尝试用浪漫的作曲手法来写新型的复协奏曲那就不足为奇了。用现代手法写复协奏曲(双重协奏曲)是比较困难的,对独奏乐器的性能和表现方法首先要精通其可能性,这是起码的事,跟着要注意两件独奏乐器之间的份量要取得平衡,不能着重一个而忽略一个,而且两者要达到高度的协调。再就是两件独奏乐器和管弦乐队互相之间的对比和融合,既要有抗衡,但有时亦要溶为一体,所以写这种协奏曲实在很不容易。自从18世纪以后欧洲的作曲家谱写双重协奏曲和复协奏曲的就少了,作品也跟着少了,而勃拉姆斯这样做显然是“逆潮流”的行迳,有意识地去闯一下这个难关,考验一下自己在作曲方面的功力。曾经有好多个音乐评论家非议他这种倒行逆施的做法,认为19世纪是乐坛上创新和开拓的时期,是突破巴洛克和古典主义的时期,而他编辑去研究古董并仿制古董,未免有点不合时宜。殊不知勃拉姆斯这样做,除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和爱好之外,是要有相当的勇气的,而且还要付出巨大的劳动,听众喜欢不喜欢还是个未知数,风险肯定是存在的,但他还是这样做了,结果他给后世留下了一曲雄伟庄严的作品,虽然它的知名度相对来说不及勃拉姆斯的四部交响乐和其他三部协奏曲那么高,但也不失为一部有力的作品。

勃拉姆斯的《A小调小提琴与大提琴双重协奏曲》于1887年夏天完成,当时他54岁。同年10月在德国的科隆首次公开演奏,勃拉姆斯亲自指挥。演出后受到一致好评,也就是说人们接受了他这部有复古倾向的作品,但也有人称这部作品为“困难的工作”,也有人说它是“一部不易成功的乐曲”。从此这部协奏曲就在世界各地演奏,在20世纪中还灌录过许多不同版本的唱片。这部协奏曲的第三乐章是一首回旋曲,没有引子,它的基本主题很轻快,有匈牙利民间音乐的风格,首先由独奏大提琴奏出,跟着独奏小提琴重复一遍,于是乐曲就像长河大川那样浩浩荡荡向前奔去。第一个插部是属于民谣风格的,较为抒情,而第二个插部则比较雄壮有力,两件独奏乐器像穿针引线,经纬交错地编织出这一个轻快而强有力的乐章。

19世纪的波兰有三个驰名世界的音乐家:一个是作曲家、钢琴家肖邦,一个是作曲家、指挥家、波兰民族歌剧的奠基人莫纽什柯,另一个是作曲家、小提琴家维尼亚夫斯基。早在少年时期,维尼亚夫斯基就常常听母亲弹钢琴,因此也很熟悉肖邦的作品。后来他更接触到更多的波兰民间音乐,这些都对维尼亚夫斯基的将来起了无可估量的影响。他从6岁开始学习小提琴,进展速度很快,不用很久已经开始参加一些家庭式的室内乐演奏活动了。1843年当他8岁时进入巴黎音乐学院,打破了学院不收未满12岁外藉学生的规定而破格录取他。1846年他11岁就以惊人的成绩毕业并获奖,从此一面继续深造,并到各国旅行演出。与此同时他又再次考进巴黎音乐学院学习作曲,只学了两年又以优异成绩获奖,从此结束了学生的生涯。以后他以小提琴家和作曲家的双重身份开始了他的艺术道路。

维尼亚夫斯基的创作范围大都限于小提琴乐曲,他所写的旋律充满真挚的感情,有丰富的抒情气质,而且充分体现了波兰的民族特点,他的作品在技巧上和艺术上都有很高的成就。他的代表作是《D小调第二小提琴协奏曲》,它除了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之外,还充满诗意和力量,感情纯朴,同时还发挥小提琴演奏技巧,效果非常辉煌。这部《第二小提琴协奏曲》的第三乐章用回旋曲的形式写成,开始时有一段即兴式的引子,独奏小提琴跟着奏出一个华彩乐段,它热情奔放,奠定了这首回旋曲的基本情调,然后导入了基本主题。在乐谱上维尼亚夫斯基明确地标明“吉普赛风格”的字样,因此这个基本主题像一串光辉夺目的火花,喷发着光和热,把你带入一个热情如火的境界。这个乐章表现出一幅欢歌狂舞的景象,然后有辉煌有力的气氛中结束。

但气质和格调就不相同,而且很容易分别出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180

帖子

1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1
注册时间
2004-2-27
发表于 2004-4-14 14: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晕,楼主你能不能稍微编辑一下啊,这样要累死的,没法看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主题

685

帖子

1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3
注册时间
2003-1-6
发表于 2004-4-14 21: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哦~~~~~~~~这是论文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975

帖子

1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8
注册时间
2003-11-29
发表于 2004-4-16 17:09:10 | 显示全部楼层
GOO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9

主题

3023

帖子

144

积分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积分
144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04-4-16 17:18: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初由 紫玉寒烟 发表
[B]晕,楼主你能不能稍微编辑一下啊,这样要累死的,没法看的 [/B]

给点小建议,能否按网络文章的特点处理?
如,多分行,或作为分开的几个帖子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48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注册时间
2003-6-16
发表于 2004-4-16 21:38:51 | 显示全部楼层
3Q~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2

主题

607

帖子

3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32
注册时间
2004-3-10
 楼主| 发表于 2004-4-20 13:13:53 | 显示全部楼层
知道了,下次注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

联系我们|有害信息举报: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手机版|Archiver|黑名单|中国耳机爱好者俱乐部 ( 京ICP备09075138号 )

GMT+8, 2024-11-29 07:16 , Processed in 0.085595 second(s), 30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