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俱乐部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790|回复: 9

买到最新的爱乐了~~贴图贺之~

[复制链接]

568

主题

5742

帖子

8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89
注册时间
2003-10-11
发表于 2004-3-20 21:38: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感谢关注耳机俱乐部网站,注册后有更多权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居然要36一本~(好贵)而且不送碟~~不过是"漂亮"多了~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6

主题

1万

帖子

175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75
注册时间
2003-1-15
QQ
发表于 2004-3-20 21:52:38 | 显示全部楼层
太贵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2

主题

2562

帖子

5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53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04-3-20 22:31:02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啊是啊,现在三联书店是我每周必去的地方。其实有好多其他的书也值得购买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207

帖子

5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5
注册时间
2003-9-18
发表于 2004-3-20 23:05:01 | 显示全部楼层
明天也去买一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8

主题

1333

帖子

5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56
注册时间
2003-1-14
发表于 2004-3-20 23: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据说是两个月的合刊所以36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3

主题

1万

帖子

481

积分

核心会员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481
注册时间
2001-11-21

社区建设奖

发表于 2004-3-20 23:45:22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啊是啊,不然我们这些订阅的读者要找杂志社要退款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注册时间
2004-1-18
发表于 2004-3-21 09:28:37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都是哪里的啊?偶这里没有三联书店,5555555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7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注册时间
2004-3-15
发表于 2004-3-21 09:55:32 | 显示全部楼层
鼓墙墙 性别: M 血型:O 来自: 北京 Email: ggq218@163.com (2004-03-20 21:37:28) 共有18条回复  
 

《爱乐》“改刊号”到底改了什么?

前天,我买到了千唤万唤始出来的所谓《爱乐》“改刊号”,封面和用纸我首先就不喜欢,完全是一本时尚杂志的样子。但是对于喜爱音乐的读者来说,形式毕竟不重要,关键要看内容。结果粗粗翻过一遍之后,我不由得怒火中烧。三联书店也太无耻了,这样七拼八凑的垃圾玩意儿也叫“该刊号”,还号称什么与爱乐者拉近距离。我不明白,所谓的“普及第一”是否就允许有那么多错别字和低级错误,是不是只有低级爱乐水平的人才看不到或看不懂这些作者编者卖给我们的破烂货色。我希望每一位“有幸”买到这个“改刊号”的读者都来评评这个理,《爱乐》这样做算不算侵犯消费者权益,应不应该到消协或法院起诉他们。

下面是我一时气极之下的粗浅认识

一、首先是稿件质量严重下降

大多数人的文章和译文句子不通,语法混乱,错字连篇,译名更是不守标准,想当然胡来。《爱乐》原来统一的常规译名被彻底颠覆。

二、栏目设计混乱、琐碎,互相重叠

“话题”、“讨论”、“热点”、“问题”等栏目完全可以混为一谈。“最值得期待的音乐会”、“现场笔记”和“热点”说的是同样的内容。
同属“话题”、“专访”栏目的文章,中间却可以相隔几十页。
将原来的“音乐现场”拆分为“热点”、“最值得期待的音乐会”和“音乐笔记”;
将“人物聚焦”拆分为“作曲家档案”、“指挥家档案”、“最伟大的歌唱家”等;
将“歌剧物语”拆分为“最受关注的歌剧院”、“歌剧深度解说”、“歌剧说明书”和“最伟大的歌唱家”;
将“乐史空间”拆分为“俗读音乐史”、“早期音乐笔记”;
将“版本与收藏”拆分为“购片、听片与收藏”与“版本比较”;
将“新片过眼录”改为“品片录”与“《留声机》最新唱片评论”;
将“对话”改为“专访”;
将“随想曲”拆分为“爱乐笔记”和“我的爱乐生活”,但是曹利群的“重听雅纳切克”分明属于“爱乐笔记”一类的文字,却被放入“购片、听片与收藏”栏目。

三、版面设计极不负责任

文图分离,图片顺序颠倒,将重要图片随意变形,唱片封面张冠李戴,常与文字风马牛不相及。正文溢出版心的事情常有发生,字体混乱不统一,文中标题经常出现在最后一行。主文到下一页变成辅文,相互关系不清。

四、译文比例过大,且缺少目的性

240页的杂志竟然译文占去140余页,比例超过一半。从英国《留声机》杂志翻译了17页的唱片评论,完全没有选择,从原杂志扫描下来的图片质量极差。另外还从国内古典音乐网站上下载稿件达二十余页。

五、编辑不仅能力水平不行,而且还不负责任

能力不行体现在看不懂错别字和语法问题,无法正确地翻译出唱片上的人名曲名,对音乐知识和唱片知识知之甚少。不负责任体现明显的笔误却不注意检查,版式出现大错误却听之任之,甚至出现以前发表过的稿子又重新翻译一遍再次刊发。明显的栏目英译出现排字错误却看不到。

六、“改刊号”到底增加了什么?

“改刊号”以所谓新的办刊理念,增加了一些栏目。
1.月历牌
首先三月四月有许多比老约翰·施特劳斯与《家庭交响曲》更重要的事件发生,其次,这两篇没有署名的短文行文极其粗糙,句子不通,错字不少,显系抄袭拼凑而成。

2.本月最佳唱片
首先这个最佳是谁评出来的?这篇满纸胡言乱语的短文又是谁写的?创刊近十年的《爱乐》登出这样文字实在是奇耻大辱!这样的“鉴赏家”怎能有资格评选所谓的“最佳唱片”。

3.热点
三篇文章说的都是去年的事情,而且还是译文,这叫什么“热点”?

4.最值得期待的音乐会
音乐会于3月6日举行,杂志3月18日才上市,文章内容多半抄自音乐会节目单。

5.话题
“在路上听什么?”与“波希米亚人的崛起”这两篇译文无论如何都难以将它们与所谓“话题”相联系。

6.音乐之旅
原《爱乐》杂志至少有七到八期以重头文章谈论此话题,而且针对性和休闲性更强。

7.歌剧说明书
莫名其妙的摆上了六部歌剧的剧情介绍译文,占去15个页码,分明有填充版面之嫌。译者水平参差不齐,译名混乱随意,错误百出,署名也极不统一,有的有原作者,有的没有,有的著译者全无,有的译者后面还加上所在学校如“北京大学某系某学院”等。另外在约稿要求上还写道“剧照一定要保证质量”,而第一次登场的“剧照质量”就特别差。

8.《留声机》唱片评论
“改版”后的《爱乐》号称加大对唱片的评介,但是具体做来竟是将英国《留声机》杂志的唱片评论版不加选择地胡乱照译,文字狗屁不通,却占去页码达17页。

9.品片录
没有标题的长篇文章与单张唱片评论混在一起,完全没有头绪,大量来自网站译文及明显带有广告色彩的粗糙文字充斥版面。

10.讨论
此栏目中只有一篇带有明显学院色彩的论文无论如何都看不出“讨论”的痕迹。

11.问题
把标题都改做带问号的句子就算是“问题”了?但文章内容并未涉及所谓的“Q&A”。

12.专访
可惜这个栏目里的两篇访谈恰恰不是“专访”,“与傅聪面对面”是2002年11月4日在陕西电视台做的节目;“我的声音是生活之道”是外刊《古典歌唱家》 2002年第6期的记者采访,都跟《爱乐》无关,怎么就成“专访”了?

13.外出?在家?
哗众取宠的名字!无非是目前在各种免费杂志和小报上随处可见的所谓音乐会信息,语言粗陋,制作极不专业,从别人那里拿来的现成东西都不做一点对得起《爱乐》杂志的专业加工,简直乱七八糟!。

14.世界各唱片公司最新目录
这5页纯外文的东西不是来自网络就是来自外刊,排版一塌糊涂,如果有谁能看懂那才是见了鬼。

一下是我两天来随便拣出的错误,待我有时间继续细翻。欢迎广大爱乐者都来发现错误,将三联《爱乐》的真实嘴脸昭示天下。

   鼓墙墙 (2004-03-20 21:51:19)  No.1  

《爱乐》“改刊号”勘误表

封二、正文第一页
所谓外文书店排行榜竟然没有顺序,没有中文说明,没有唱片公司和唱片号。卡拉扬指挥贝多芬交响曲全集被颠倒次序散见各处,版面设计者根本缺乏最起码的音乐和唱片知识。

P2、3页
DECCA唱片公司和DGG唱片公司的最新唱片仍然没有中文说明和唱片号,读者欲订购这样的唱片该如何下订单?既然是两大唱片公司的广告页,却没有唱片公司的品牌识别标志。

P4、5、6:目录页
目录同级标题字体和标点甚至颜色都不统一,问句式标题有的带问号有的则不带,副标题有的回行有的不回行。此类错误达8处之多。第5页在目录未完的时候中间竟然插入“封底摄影:王文澜”字样。到了第6页的最后几行则完全格式颜色乱套,分不清栏目名和文章名之间的关系了。

P7 《爱乐》改刊答读者问
“还有不少初学爱好者因为过于高深而望而却步”存在明显语法错误。
“我们将继续组织爱乐俱乐部”,不通!“俱乐部”是已经有了还是没有?
“满足大家寻片找片的渴求”,语词重复。
“通过音乐资料完成对音乐史的进修”,不懂。
“拖迟出版”应为“拖期出版”或“推迟出版”。

P8
“大厅和音效和无法模仿的音场”,前一个“和”应为“的”之误。
“塑造一个能够迎接挑战,”语义不完整。
“赛维尔国际音乐节”应为“赛维利亚国际音乐节”。
“音乐节上将由纽约爱乐的演出、该乐团音乐总监马泽尔已经宣布此消息。”完全不通!
“《卡门》是9月2号开始的……歌剧。马泽尔指挥伦敦爱乐演出。”“号”应为“日”,到底是“纽约爱乐”还是“伦敦爱乐”?
“此次音乐节还有……罗斯特洛波维奇,还有……独奏音乐会。”逻辑混乱,语义不完整。

P9
“萨里希”为“萨里亚霍”之误,以前《爱乐》做过她的专题。
“双簧管演奏家将首次与纽约爱乐共同演出。”哪位双簧管演奏家?

P10
“音乐会演出节目包括作曲家麦克米兰和……交响乐团。”“节目”如何变成人名和乐团名?
“我的人物就是尽可能扩大曲目”,“人物”为“任务”之误。
“担任大都会歌剧院总经理达四十年的约瑟夫……”,“四十年”为“十四年”之误。

P11
首先是图片错误,阿巴多指挥的马勒第三交响曲根本没有获得格莱美大奖,但却刊载这张唱片的封面。另外这么多获奖唱片和人物,却独刊登三个版本的马勒第三交响曲封面(其中一个还是错的)。
格式、标题、译名非常混乱,中英文及标点符号混用,特别是大量括号用得莫名其妙,作品名有的带书名号有的没有,格式上有的连排有的回行有的另起一行。唱片没有编号,将一个唱片牌子也叫做公司。属于以上方面的错误达十几处之多。

P12
标题“约翰·施特劳斯”应为“老约翰·施特劳斯”,因为正文中都为“老约翰·施特劳斯”。
“公开的争论对两人的心里产生微妙的影响”,“心里”为“心理”之误。
此文没有作者署名。

P13 ORFEO唱片公司广告
书名号用法混乱,格式不统一,演奏家名字有时只有姓,有时姓、名全有,乐团名称也是一会儿全称一会儿简称,如“捷克爱乐”、“拜罗伊特歌剧院乐团”等。
错将“巴伐利亚歌剧院”译为“拜罗伊特歌剧院”。
贝多芬的c小调奏鸣曲居然变成“歌曲奏鸣曲”。
理查·施特劳斯被简化为“斯特劳斯”,“克莉斯塔(christa)”无论如何都不能译为“克里斯蒂娜”。
ORFEO唱片公司的地址被写错,Augustenstrasse错写为Augustenstrae,想当然地将德文字母 写为a,殊为可笑。

P 14
“谐 曲”中间脱落一字“谑”。
“完美无暇”应为“完美无瑕”。
“收到两个月桂花环、曾在纽约出现过的那种敌视性评论,”中间顿号应为句号。
“艺术性及强”应为“艺术性极强”。
文中提到《阿尔卑斯山交响曲》和《莎乐美》时不知为何突然用单书名号< >,而且出现三次。
段落结尾“在理查交响曲中更接近于纯音乐”后居然没有任何标点符号。
“2004年理查开始创作他的伟大歌剧”,“2004”显然系“1904”之误。
唱片公司名称与编号之间居然用逗号分开,比如:CHANDOS,7011。但又不统一。
“德累斯顿乐团”应为“德累斯顿国家乐团”。
此文写作水准低下,语法不通,语言罗嗦贫乏,却没有作者署名。

P15 TESTAMENT唱片公司广告
同样文字格式混乱,作曲家与作品中间没有冒号,演奏家和作曲家名字混在一起,演奏家名字常常放在作曲家与作品前面。
“拉赫尼诺夫”应为“拉赫马尼诺夫”之误。
“TESAMENT”应为“TESTAMENT”之误。

P16
“价值比”应为“性价比”。
“在书架上束之高阁”,语义重复。
文中多处用单书名号< >,比如<田园>等。
此文虽无明显错别字,但语言罗嗦,用词不着边际,且多有重复,属于极其低级的稿件。

P17 NAXOS唱片公司广告
“意大利交响乐团”应为“意大利广播交响乐团”。
“德·萨哈塔”应为“德·萨巴塔”。错将字母“b”看作“h”。
“明尼苏达”应为“明尼波利斯”,多拉蒂时代还没有明尼苏达乐团。

P18、19
多处应该用顿号的地方用逗号,导致语义难解。
“一团乱糟”应为“一团糟”。
根据前后文,“排演”应为“排练”。

P22、23
只有作者没有译者
“哪里”为“那里”之误。
“动能”一词不解。
“莫扎特”与“莫札特”混用,约定俗成的只能是“莫扎特”。

P24
“郎郎”为“郎朗”之误。
“舞蹈家曾筱竹也用它改编过现代舞”,“也用它”以下被断开回行。
“整个八首作品完整地在音乐会首演”,“整个”与“完整”重复。

P25 BIS唱片公司广告
演唱者一会儿在指挥家之后,一会儿在指挥家之前。意思明显的外文却不翻译。

P27
一页之中“索尼”和“SONY“混用。
“来自与年轻人的敏锐”应为“来自于年轻人的敏锐”。

P28
“这样感性父亲”应为“这要感谢父亲”。
“看看她们从哪里来”应为“看看他们从哪里来”。
“她得到音乐节最好的职业建议”应为“她得到音乐界最好的职业建议”。
“但是不知道是那种”应为“但是不知道是哪种”。
“加里克”与“加瑞克”混用。

P29
“完美无暇”应为“完美无瑕”。
“津巴雷”系“津巴利斯特”之误。
“录音中最大的遗憾就是作品题献给克莱斯勒,但却没有他的录音传世”,此言大谬。
“的确。”中的句号应为逗号。

P30、31
“布罗茨基”、“布罗斯基”与“布罗德斯基”混用。
“希拉莉”宋体和仿体混用。
“雅沙”与“雅尔莎”混用。
同级标题却用两种字号和字体。
“约胡姆”应为“约阿希姆”,这是音乐演奏史上两个完全不同的著名姓氏,不可混淆。
“确实”为“却是”之误。
“金巴里斯特”与“津巴利斯特”混用。
“开始演讲谱子”应为“开始研究谱子”。
“学习那部作品”应为“学习哪部作品”。
“春秋之际完成”,不通,中间还有夏季呢。
“很快收到”应为“很快受到”。

P32
“小提琴程”应为“小提琴课程”。
“列宁格勒音乐天才学习”应为“列宁格勒音乐天才学校”。
“卡内基”与“卡耐基”混用。
“希拉莉”与“希拉里”混用。
“雅诺维茨”应为“雅诺夫斯基”。雅诺维茨另有其人,是歌唱家而非指挥家。
“格莱美”与“格来美”混用。
“学生学位”应为“学士学位”。
“2000”字体错误,应统一用黑体。
英文“Award”应翻译成“大奖”。

   鼓墙墙 (2004-03-20 21:53:08)  No.2  

P33 莫名其妙唱片公司广告页
此版整页从外刊扫描下来,既不说明是哪个唱片公司,又没有一个中文字说明,图片质量也很差,不知用意何在。

P34——38
本栏目的英文翻译出现重大错误,“NEXT DIG THING”令人费解,怀疑“DIG”系“BIG”之误。
署名“夏萱”的文章大段文字抄自该场音乐会节目单。
“将于3月6日将在北京保利剧院……将是该团……将由当今……”,连用四个“将”字。
“门戈尔贝格”与“门格尔贝格”混用。
原节目单的“应征入伍”被改为“从军入征”,实为不通。
“战后第一届萨尔茨堡音乐节就是由克利普斯指挥的”,不准确,克利普斯只指挥了歌剧《唐·乔瓦尼》。
克利普斯“是复兴维也纳乐派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其实是“恢复维也纳歌剧院的声望”。翻译有误。
“既能够使他指挥的作品既有……”,两个“既”连用。
“埃尔加”与“艾尔加”混用。

P39
“凭添”应为“平添”。
“《达芙尼斯与克罗埃》”,“芙”应为“夫”,因为他是男的。
“《名歌手序曲》”,书名号应在“序曲”二字前。
“这是迄今为止惟一能在DVD上欣赏到的令人激动不已的演出了”,此言甚为荒谬,怎会是“惟一”?

P40
第一行紧接上页文,不应该有两个空格。
“能够很好的演奏布鲁克纳的乐团”,应为“能够很好地演奏布鲁克纳的乐团”。

P41 VIRGIN唱片公司广告
直接从外刊扫描下的广告,却搞不懂里面至少有四张(总共六张)不是VIRGIN唱片公司的产品,这个广告是VIRGIN唱片连锁店的销售广告,却被错当为唱片公司的广告。还是没有唱片编号,读者如果通过这个广告买到这样的唱片,那才怪了。完全是骗人。

P42——44
“被成为”应为“被称为”。

P45——49
“斋腾”应为“斋藤”。
“99年”应为“1999年”。
“嘘长长的一声之后……,“嘘”字后面应有引号。
“中国青年交响乐在小泽征尔的指挥下……”,应为“中国青年交响乐团在小泽征尔的指挥下……”。
“指挥波士顿交响乐的风采”,应为“指挥波士顿交响乐团的风采”。
“先势夺人”应为“先声夺人”。
“激情和暴发力”应为“激情和爆发力”。
“音乐的 节”应为“音乐的根节”。
“同意呼吸”应为“统一呼吸”。
“他指挥台上的暴发力”应为“他指挥台上的爆发力”。
“余光也仅能看到只明确的动作”,“只”字多余。
“手型”、“葫芦型”应为“手形”、“葫芦形”。
“除了他的动作外化?贝多芬的精神外”,此句不通,中间问号疑为其他字。
“这一天他排练两个乐团”,“一”和“天”之间被断开回行。
文中标题落最后一行,后面不接文字乃版式设计大忌。

P50——51
“下半场时勃拉姆斯”,应为“下半场是勃拉姆斯”。
“停不清楚”应为“听不清楚”。
“竟然有三次,电子爆炸的声音”,中间逗号应去掉。
“与布鲁克纳艰涩的作品更加悬殊”应为“与布鲁克纳艰涩的作品对比更加悬殊”。
“但实际上恰恰是是上海的第一场”,多出一个“是”字。
“镌永铭刻”,“镌永”应为“隽永”,但与后二字不可搭配。
“小泽以个人表演”应为“小泽一个人表演”。

P52——54
“大剧院西门前石登上坐歇”,“石登”为“石凳”之误。
“重新调正思路”应为“重新调整思路”。
“一会”应为“一会儿”。
“理查*施特劳斯”应为“理查·施特劳斯”。
“按奈不住”应为“按捺不住”。

P55——57
“那些及其复杂的情歌”应为“那些极其复杂的情歌”。
“犹生慰籍”应为“犹生慰藉”。
听音乐的情境“短途快车”变成亚当斯的作品。
“托卡塔&D小调赋格”中间不应该用英文符号。
“卡奇”应为“凯奇”,正文中即为“凯奇”。
“一个在美国人在巴黎”应为“一个美国人在巴黎”,而且“巴黎” 二字被断开回行。

P58——69
“惟一”与“唯一”混用。
“梵弟冈”应为“梵蒂冈”。
“当年是在这种场合唱的那首歌,估计也没多少人能真正听见”,该句在文中重复一遍。
“唐·乔瓦尼”与“唐璜”混用。

P72——77
“安斯菲尔登”与“安斯菲尔德”混用。
“ADGIO”应为“ADAGIO”。
作者原稿中的“约6000字,2004/2/21”被误排进版面。
唱片公司“MUSIC&ARTS”中间缺“&”。
布鲁克纳的唱片版本有两张唱片封面不对。

P78——81
“拿坡仑”应为“拿破仑”。
有一行正文字溢出版心,与栏目名列为一行。
“肖松丹第”之间没有顿号隔开。
“菲斯科”与“菲斯克”混用。

P84——85
弗尔皮乌斯后面的外文名字少了一半括号。
“双重奏”应为“二重唱”。
“布莱特科普”与“布莱特科普夫”混用。

P86——92
“维廉”与“威廉”混用。
“声誉鹤起”应为“声誉鹊起”。
“索里特”与“Sollit”混用。

P93——97
“艾斯特哈吉”与“埃斯特哈齐”多处混用。
正文第二页,主文在版面上变成辅文,且与辅文在设计上区别不明显,严重破坏阅读节奏。
“凡尔塞”应为“凡尔赛”。
“海顿的妻子可以随驾入宫,照顾乐长的起居”,“随驾”用在这里不妥。
“尼克拉斯泽林斯基”应为“尼克拉斯·泽林斯基”。
“保罗本人就是《宇宙……音乐旋律》,这部……编者之一。”中间不应有逗号。
“尼古拉斯约瑟夫”应为“尼古拉斯·约瑟夫”。
“拿坡仑”应为“拿破仑”。
P96页大幅插图与文章内容无关。
本文多处应该用顿号的地方使用了逗号,导致文义不通。

P98——99
“比美”应为“媲美”。
“女王乐队的大师”,此处“大师”应译为“乐长”。
逗号与顿号在并列句中混用。
“佩瑟尔”应为“普赛尔”或“珀赛尔”,从未有“佩瑟尔”之译法。
“沃顿”应为“沃尔顿”,“威廉姆斯”应为“沃恩-威廉斯”。
“第二位伊丽莎白女王”应译为“伊丽莎白二世”。
“温沙公爵”应为“温莎公爵”。
P99页四幅图片有一幅没有文字说明。

P100——105
“题记”有严重错误,《奥菲欧》根本不是蒙特威尔第的第一部作品!

P106——109
图片顺序混乱,关于一个作曲家的唱片封面却不能连贯地排下来,中间多次被插入别的作曲家。

P107——121
“罗沙林图列克”应为“罗莎琳·图里克”。
对话中傅聪的“傅”字,字体不统一。
“作曲家有个好处,写的曲子可以下来”,应为“写的曲子可以留下来”。

P122——125
“阉伶歌手”应为“阉人歌手”。
《露西亚》与《露奇亚》混用。
“粗旷”为“粗犷”之误。
阿拉伯数字序号后不可用顿号。

P126——130
栏目英译,“最值得关注的歌剧院”与“DEEP INTO OPERA”有何关系?
“胡浮”应译为“霍夫”。
“Ringstrass”应直接译成“环城大街”。此外文拼写也有错误。
“折衷”与“折中”混用。
此文夹有大量并非人名地名的英、德原文,阅读殊为不畅。
“瓦格纳在这里作他的歌剧试验”,此处“作”应为“做”。
“一切都像是他后来创办拜罗伊特的前奏”,应为“一切都像是他后来创办拜罗伊特节日剧院的前奏”。“拜罗伊特”是一个城市。
“歌剧应该用自己的母语语言演唱”,“语言”一词多余。
“斯特劳斯”与“施特劳斯”混用。
“约瑟夫大帝沿着Ringstrasse,为歌剧院的设计……”,此句意思完全不通。

P131——134
题记出现多处错误,还将年代排错,比如“186”系“1868”之误,“修订稿于1871-1872年”应为“修订于……”或“修订稿作于……”。
“圣彼兹堡”系“圣彼得堡”之误。
“捷吉耶夫”与“杰吉耶夫”混用。

P135——141 此文译自美国大都会歌剧院刊物《歌剧新闻》,2001年第12期《爱乐》全文刊发过,这次属于重发。
“莫里奥”应译为“马里奥”。
“花里胡梢”应为“花里胡哨”。
“此次制造”应为“此次制作”。
“第二次预约由因为……”,“由”疑为“又”。
“奥特鲁”应译为“奥赛罗”,此为通译,译者难道不知莎士比亚戏剧?
“戈达”应译为“盖达”,此人是著名的男高音,“盖达”已成通译。
栏目名为“最伟大的歌唱家”。却使用英文“Reputations”对应,后者泛指“名人”、“明星”,不独指歌唱家。

P142——145
此处又来一个“专访”栏目,与上一篇“专访”相隔20页。
此长篇译文竟没有译者,斜杠后面空缺。
该文也没有开头,非常突兀地就冒出一句话。
“哟;”,分号用错。
“鲍尔”与“比尔”混用。
此篇译文质量极差。

P144——163
《维特》只有译者没有作者;《黑桃皇后》有著译者,但署名格式不统一;《蝴蝶夫人》、《利哥莱托》和《风流寡妇》没有作者,译者后有作者单位;《意大利女郎在阿尔及尔》著译者全无。
“《莎芙》《萨福》”,二者实为一剧,可删去一个。
“2约16日”应为“2月16日”。
“1894年4约”应为“1894年4月”。
尤洛夫斯基、瓦尔加斯、沙登布兰德、柯托斯基都是唱片中饰演角色的歌唱家,而非“录音小组”成员。同时这段话也未译完,没头没尾。
“其它的人”应为“其他的人”。
“1910年3月5号”应为“1910年3月5日”。
“大都会歌剧院在1965-66期间”,数字后面应加“年”字。
“史基帕”应译为“席佩尔斯”或“施佩尔斯”,“史基帕”是歌唱家而非指挥家。
“卡芭凡斯夫”应为“卡芭凡斯卡”。
“丽斯尼科”与“莱斯尼克”在一段话里混用。
P150 的“背景知识”文字突然中断,没有下文。
“山岛”应为“山鸟”。
“《普契传记》”应为“《普契尼传记》”。
“费德希克”应译为“弗利德里克”。
“美仑美幻”应为“美轮美奂”。
《游吟诗人》居然保留原文没有直接译出。
《利哥莱托》“现代作品第一次公演是在1989年11月3日”,令人费解。
“艾微拉”与“艾薇拉”混用,前者显然是错的
“露格”应为“路易吉”。
“在1919年到1920年之间这部歌剧在大都会演出四次。在这个版本之前,1973年的那个版本……”,时间顺序错误。
“巴尔塔萨(Balsta)”应为“巴尔查(Baltsa)”,中文外文都错了。
“由约翰……是众多版本中的惊人之作,另外一种版本中……”,其实所说的两个版本就是同一个版本,译者既没有唱片知识,英文理解能力又差,故导致此笑话。
“埃伯尔哈德克”应为“埃伯尔哈德”,“克”字从何而来?
“Lubitsch”竟然译成“刘别谦”。

P164——165
“斯梅塔纳”与“斯梅塔那”混用。
“阿斯拉埃尔交响曲”应加书名号。

P166——169
首先是图片顺序混乱,没有按照行文顺序放置图片。P169左下图与文章不相干。
“阿列阿德涅”与“阿里阿德涅”混用。
“Ttennstedt”,重复一个“t”字。

P170——179
该文重点讨论了马勒第五交响曲的12个唱片版本,所配唱片封面26个,能够对上号的只有4个!其他封面大多是从网上下载的既不清楚又不相干的货色,甚至还有蒙特威尔第、里姆斯基-科萨柯夫、科什林、海顿及舒曼的唱片封面。

   鼓墙墙 (2004-03-20 21:53:41)  No.3  

P180——183
根据“结尾号”所示,似乎这是一篇文章,但是这篇文章没有标题,上来就是作者的名字。三个页码的长文之后又是三套唱片的评介,搞不懂这是一篇什么样的文章。
照例是图文混乱,《清教徒》的封面放到《图兰多》的文字里,《图兰多》的封面放到《爱的甘醇》里,《卡门》的封面放到《托斯卡》里,《托斯卡》的封面放到《露齐亚》里,《露齐亚》的封面放到《图兰多》里。还有一个疏忽就是唱片封面扫描后居然不加剪裁,将两个侧面都保留下来,没见过这样不专业的事情。
“颠峰”为“巅峰”之误。
“六重唱是这部歌剧的重头戏,,”,多一个逗号。
“出类拔粹”应为“出类拔萃”。
“热门戏玛”应为“热门戏码”。
“讨俏”应为“讨巧”。
“张忆谋”为“张艺谋”之误。
“委惋动听”应为“委婉动听”。
“维也纳STATE歌剧院”应为“维也纳国家歌剧院”。
“暇疵”应为“瑕疵”。

P184——186
“故弄眩技之意”,是“故弄玄虚”还是“故意炫技”?搞不懂!
“激情四射,变化蹁跹”,什么意思呢?
“蹦断的弓弦”应为“绷断的琴弦”。
“M?扬松斯”,中间问号不懂。
“斯特拉迪瓦底”应为“斯特拉迪瓦利”。
“颠峰”应为“巅峰”。
“莎拉?张”“安娜?马利亚?马蒂内斯”,中间的问号难道是·?
“多明戈”与“多明哥”混用。

P187——194
DVD或CD的曲目有的回行有的不回行,字体和字号也不统一。作者署名的字体也不统一。
这里的文字显然都是译文,但作者署名并未说明是翻译。
“奥柏林”与“奥博林”混用。
“里赫特”与“李赫特”混用。
“所帅乐队”应为“所率乐队”。
“这是一个不能忘怀优美演奏”应为“这是一个不能忘怀的优美演奏”。
“第五交响曲命运”应为“第五交响曲(命运)”。
“约翰?巴比罗利”,又出现中间问号了。
“诙谑进行曲”,或为“诙谐”或为“谐谑”,就是不能“诙谑”。

P195——211
《留声机》主笔的译名不统一,比如“考万”“科文”“克万”混用,“林德森”“林德塞”混用,“巴里·韦雷登”“巴利·维特登”混用,“迪根森”“迪金森”混用,“肯普”“盖普”混用,“萨迪”“塞迪”混用。
这17页《留声机》译文实在语义不通,错误多多,举不胜举,拣几个重要的说说。
“盖依一位思想深刻……”
“Project将其方法应用于与道兰同时代的一些作曲家”
“潜词流畅”
“斯塔布斯对管弦灵巧纯熟的驾驭”
“苏尔曼对低音乐器单簧管的运用”
“处处显示出与变号的交融”
“然而其男高音稍欠火候”
“如假寐的老虎一般显困倦却无比有力”
把作曲家古柏杜莉娜当作诗人茨维塔耶娃了,可见译者的知识水平。
“他们那些经过编码的形象”
“便可以与成平的小夜曲”
“它是一篇可供鉴赏的终曲”“然后导入另一个可供鉴赏的终曲”
“胡梅尔”与“哈默尔”混用。
“感人之处不仅再次”
“朗格里德”与“兰格里奇”混用。
“《12哈姆雷特·乌尔夫》H174”
“弗勒”与“富勒”混用。
“贝德福德”与“贝德弗得”混用
“克利斯托弗”与“克利斯托夫”混用
“格里顿”与“格利顿”混用。
“坦尼森”应为“丁尼生”。
“以期充分展现科普兰的三件主要钢琴曲著作”
“尤金尼·阿斯蒂”“尤金·艾斯提”混用。
“史蒂芬·洛吉斯”“斯蒂芬·逻各斯”混用
“萨拉”“莎拉”混用。
“佩德莫尔”“帕德莫尔”混用

P238——240
“柜台里有买……”应为“柜台里有卖……”。
“米歇尔/雅尔”应为“米歇尔·雅尔”。
“竟然与买唱片的售货员”应为“竟然与卖唱片的售货员”。
“美伦美涣”应为“美轮美奂”。
“我喜欢的《版画集》、《印象集》。及其他钢琴与弦乐作品”,《印象集》应为《意象集》,句中句号错误。
“一发不可收拾了诸多大师们的作品”,不通。
“也许是养成了眼高手低习气,我特别惧怕看国内音乐会实况演出”,两者没有联系啊。
“另外就在特别不能容忍观众的态度”,句中多“在”字。
“掌声付有节奏”,应为“掌声富有节奏”。
“如坐针黹”应为“如坐针毡”。
“在维也纳我还掏到一套……”应为“在维也纳我还淘到一套……”。
“等到自己老了那也不去了时”应为“等到自己老了哪也不去时”。
“颤颤危危”应为“颤颤巍巍”。
“有缘音箱”应为“有源音箱”。
“他们动辄万元甚至上万元”,“万元”与“上万元”有何区别?
“唯独缺的就唱片”应为“唯独缺的就是唱片”。

实在太累了,错误多得已经懒得再一一列举了。有人来接力吗?

   Naxos Fan (2004-03-20 22:08:59)  No.4  

痛快!

   rainin (2004-03-20 22:22:09)  No.5  

好久没有买过爱乐了。现在的主编是谁?还是刘雪枫吗?

   abmabm 性别: M 血型:A 来自: sh Email: abmabm@hotmail.com (2004-03-20 22:31:18)  No.6  

真正好的编辑在人间,希望看到《爱乐》有新的变化;有识之士积极走到前台,为了广大爱乐人:

   韩韩 性别: M 血型:A 来自: 天津 (2004-03-20 22:53:27)  No.7  

强烈支持鼓墙墙兄弟的正义之举!!!
我是昨天(周五)下午在伊青大姐处第一时间买到的这本《爱乐》的改刊号,然后在饭馆等着上菜的功夫翻看了一会,说实话,从看它的封二“排行榜”开始,就觉得不对味儿。往后看了几页,就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失望之感——原以为赶走了一个刘雪枫,《爱乐》可能有希望了。没想到这一拨儿人比刘雪枫更烂,比起爱乐的大三十二开时代,简直差了十万八千里。
做为一个职业报人,我发自内心地钦佩鼓墙墙兄弟的认真与严谨。我是刚看了王纪宴和景作人合写的那篇阿什肯纳齐,还有那篇没署名的小克莱伯“贝六”以后,就把它扔到一边了——完全失去了再看下去的耐心。而鼓墙墙兄却把这本烂杂志逐页地检查了一遍,又制出了这样详尽的戡误表。强烈建议将这个戡误表打印出来寄到《爱乐》编辑部去,至少应该给以下人物每人寄一份:
总策划:董秀玉
总编辑:汪季贤(似乎应改为汪嫉贤?)
副总编辑:潘振平
发稿编辑:耿捷、周辉、荣杨臻
美术总监:邹俊武
广告总监:未来

从这本《爱乐》的水平来看,当前《爱乐》的任务根本就不是找什么读者定位的问题,而是编辑人员如何加强基本功训练的问题。我很怀疑现在的爱乐编辑部是否具有过从事纸质媒体编辑工作的经历。

   韩韩 (2004-03-20 22:57:25)  No.8  

发稿编辑:耿捷、周辉荣、杨臻

   韩韩 (2004-03-20 23:03:30)  No.9  

汪季贤总编辑等:
你们应该为有鼓墙墙这样的读者而感到无上的荣幸才对。
我们都是吃传媒这碗饭的,让我们用一句中国老百姓的俗语来共勉吧:
“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儿。”

   FORREST GUMP (2004-03-21 00:06:16)  No.10  

中国的老百姓对大众传媒是太宽容了,所以才会有电台里都是卖药的,电视上都是卖彩票的,报纸上都是什么呢?反正也强不到那里去。
但《爱乐》杂志的大多数读者不是,起码是不属于上述大众传媒所拥有的受众,《爱乐》是典型的小众读物,起码《爱乐》的编辑们是把它当小众读物办的,所以,你们就不能象现在这么随便了。
中国的古典音乐爱好者本来就得忍受国营书店的CD高价格和态度的冷漠,本来就得忍受古典音乐会的高票价,本来就得忍受电台的音乐节目比例越来越少,本来就地忍受国内大多数古典音乐团体的低劣的演出质量,本来就得忍受。。。。。。。
难道还得忍受要看一本这样的“爱乐”杂志吗???!!!!

   rainin (2004-03-21 00:13:30)  No.11  

总策划、总编辑、副总编辑虽然不是具体干活的,但领导们是要负绝对责任的。

再来看看干活的发稿编辑。耿捷,从爱乐第1期就是编辑,没吃过猪肉也见猪跑了这些年了,如果不是没有专业知识就是没有职业道德。三联的房龙《宽容》,责编就是耿捷。pilgrim fathers被译成“朝圣神甫”(一般译成清教前辈移民),《三个火枪手》中的达达尼昂被译成“达尔塔昂”,三一学院被译成“三位一体学院”,《圣经》中的但以理被译成“丹尼尔”,古罗马的赫拉斯被译成“贺瑞斯”,霍桑的《七个尖角阁的房子》被译成《七面山墙的房舍》(很奇怪,一个房子怎能有七面山墙?),伊拉斯谟的《愚人颂》被译成《对傻瓜的奖励》,等等。该书三联书店1985年第一版,1998年第11次印刷,按说时间这么久这些错误该改正过来了。

可见一斑。

   FORREST GUMP (2004-03-21 00:14:03)  No.12  

再多问一句:那位知道过去的那位刘主编大人到底是凭什么当上主编的?他到底是何许人也?难道神州大地一本音乐杂志的主编人选比选出11个会踢足球的还难吗?

   齐格 (2004-03-21 01:08:30)  No.13  

《爱乐》当然应该精品化。严格而认真的态度。用今天看的一部片子里的台词说,刘雪枫是bureaucrat,而不是“warrior”。能吹,但不能认真地做些事情。
当然干这活也是吃力不讨好,所谓多做多错。不过既然干了,却不认真地去做好,那也是说不过去的。

话说回来,这个国家的烂杂志也太多了。只是听古典音乐的一帮子人,大多更为认真。所以要办好这样的杂志,必须是精品化,而不是所谓降低门槛。现在的根本就是没搞清楚问题症结在哪里,以及自己的消费群的特点。

当然,目前看来,办《爱乐》是很难赚钱的。所以研究一下国外古典音乐杂志的生存之道也是非常重要的。而简单的提高售价,企图通过通俗化来提高销量,都是不现实的。倒头来,死得更快。

   donjuan (2004-03-21 04:24:09)  No.14  

厉害,厉害!难怪这里被人说成是“臭名昭著”的呢,每每有笔杆前来切磋(炫耀)一番,总会被一帮火枪手给灭了。^c^
不过笔杆们的共性倒是愿意施展自己的“才华”,贝多芬也好,李白也罢;肖邦也好,王维也罢;巴赫也好,午间茶也罢,贴到这里被轰,贴到别处说不定还羡赞声不断呢!《爱乐》大概也是如此吧?只是不知道那些羡赞者们当中有多少是炮轰英语学习的?而那些笔杆译者当中又有多少是这些炮轰者的幕后支持者?连X X 党都知道只有被愚的子民才好控制,更别说那些本身就已够聪明的笔杆们了!

   鼓墙墙 性别: M 血型:O 来自: 北京 Email: ggq218@163.com (2004-03-21 07:21:33)  No.15  

建议网友们都去买一本改刊号看看,说不定会把发行量给炒上去啊。也去他们故意这么丢人扩大目标吸引眼球呢。既然全国就这么一本古典音乐杂志,怎么养它也是养,不如就这么养它一养吧。不过编辑的业务培训费只好另外列支了。

   摩罗刹 性别: M 血型:B 来自: 北京 Email: mls-yan@sohu.com (2004-03-21 07:28:07)  No.16  

听说三联书店现在也在出中小学甚至幼儿园教材,全市地方小省市地县编的,在北京根本买不到,书号全是卖给外地的,有的还卖给了印刷厂。一个老字号就这么给毁了。我现在基本不看三联编的杂志,尤其是《爱乐》,全是乱七八糟糊弄人的东西。我现在相信,我们在场发言的人谁都比他们的编辑作者水平高,再看他们编写的东西,简直是笑话!那种货色也只好骗骗乡下任何初出茅庐的文学青年吧。

   鼓墙墙 性别: M 血型:O 来自: 北京 Email: ggq218@163.com (2004-03-21 07:35:36)  No.17  

我还有50页没看呢,实在太累了,也太生气了。大伙帮帮忙,把我未竟的事业进行到底。都做点实事,别光说不练。当务之急是赶紧跑不去买一本改刊号。不然它那天被查禁了就变成收藏品了。这里的人大多对《爱乐》有意见,即便不看以前的也要买一本现在的。绝对不亏。

   小小雨 (2004-03-21 08:08:19)  No.18  

在CLASSICAL.NET.CN上看到了这一期的封面,Hilary Hahn的那张照片几年前BBC音乐杂志就用来做过封面,爱乐的编辑们肯定也看BBC的杂志的,就是为了避免有抄袭的嫌疑,也应该换张别的照片啊,再说现在才来炒Hilary Hahn好象已经晚了点吧。

:eek: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29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注册时间
2004-2-11
发表于 2004-3-21 13: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批得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3

主题

3064

帖子

128

积分

荣誉会员

俱乐部理事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28
注册时间
2001-11-21
发表于 2004-3-21 17:33:34 | 显示全部楼层
唉,急功近利啊,出不了就先别出,过几天买本看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

联系我们|有害信息举报: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手机版|Archiver|黑名单|中国耳机爱好者俱乐部 ( 京ICP备09075138号 )

GMT+8, 2024-9-4 15:00 , Processed in 0.100342 second(s), 39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