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文中提到了传统镭射唱片的“先天性缺陷”,对于Hi-end级发烧友来说,最靓声的音源媒介毫无疑问仍然是早已淘汰多年的模拟LP黑胶唱机!虽然要忍受诸如性噪比差、易用性低、成本极高等缺点,但高级LP系统回放出的声音确实是要比CD甚至现在的SACD、DVD-AUDIO动听的多。但时代是需要进步的,如何改进普通CD、全面超越LP的音质成为新的课题。显然已经诞生近20年光景的CD已显廉颇老矣!CD之后听什么?什么是最佳选择?本文不会给你答案,但希望能给你一些启发。
壮志未酬身先死的HDCD
你可能已经听说过HDCD或拥有许多HDCD盘片,也可能经常在一些C D唱机甚至盗版CD上看到HDCD的标识,可到底什么是HDCD呢?为改善现有CD记录格式的缺陷,使之既能高度兼容而在音质上又能有所突破,美国Pacific Microsonics公司于1992年推出了具有专利保护的HDCD录播新技术,它的英文全称是High Definition Compatible Digital(高解析度兼容性数码技术)。用HDCD方式编码制造的激光唱片与普通CD具有高度的兼容性,用在普通的激光唱机上播放,已可领略到HDCD编码录音技术的优越性,如用带有HDCD解码功能的CD唱机播放,则可充分欣赏到全部释放的HDCD信息所特有的魅力:音质清晰细腻、动态范围广阔、信噪比极高,音色更为自然逼真。
您可以使用高级的Hi-end级CD机,这样即使播放普通CD也有极其出色的效果,如世界著名音响公司马兰士的旗舰产品CD7(定价40000元人民币左右),这是一款16BIT CD机,但它的重播效果依然出类拔萃,因为它的A/D、D/A、转盘、电源等等设计不计成本、出类拔萃。但我们不能否认原始的44.1KHZ、16BIT的数字化采样导致的的丢失性失真既数码录音过程中的损失是极大的。HDCD既是针对CD这一弱点提出的改进方案,HDCD可以说是从录音到再生的完整技术,录音时 以一个高品质的A/D转换器为开端,其规格高于16BIT/44.1KHZ,其后再以11只摩托罗拉DSP56001处理器运算。运算的程序基于音响心理学与听觉生理学,同时兼顾机械原理,数码讯号在这里分成两部分,人耳能感知的信息被编码为PCM数码信号,另外一部分被编码成隐藏的控制信号。当使用带有HDCD 解码的机器播放HDCD编码的软件时,隐藏的信号会启动解码器的解码功能,机器的显示窗口的HDCD指示灯点亮,信息被准确的还原出来。这一信号随后以20BIT信号取样方式输出到唱机中的D/A转换,就会获得更自然、低失真与高动态的声音。优点:比较一个用HDCD编解码的母带和一个传统的16bit/44.1kHz版本的母带,HDCD可以得到更多的细节解析度;音色的还原也更加准确;高音部分更加平滑,也少了许多人工的痕迹;更宽的动态范围;大动态和复杂的章节更有透明度;更宽广的声场;当其他大音量的乐器演奏时,可以更好地聆听小音量乐器的精微演绎。
什么样的人需要HDCD?用高采样和高比特技术进行CD的录音制作已被普遍认可和广泛采用,但提醒一点是目前市场上所能见到的20、24bit CD激光唱盘其实质应是录音过程中采用的比特数,由于CD“红皮书”所制定的44.1kHz/16bit标准格式制约,这些高信息量的母带在灌制CD唱片时,均经过重新运算,编码制成16bit的CD唱片。因此,我们现在CD唱机所能解读出来的规格仍然是16bit/44.1kHz,由于各唱片公司在转化过程所采用手法不同 ,我们现在能听到的不同版本的CD音质也的确各有千秋,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高比特高取样技术制作的CD音质远胜16bit/44.1kHz录音格式制作的CD。
从目前的市场状况看,HDCD前景堪忧,甚至已经在发烧友和音乐爱好者中沦落为鸡肋的角色。HDCD刚推出时受到了大家的肯定,但由于受到日本厂商抵制以及缺乏DG、DECCA、飞利浦等国际唱片巨鳄的支持,加之欧美Hi -Fi器材厂商生产的带有HDCD编码器的高级CD机越来越少,因此逐渐失势。近几年采用HDCD技术的国产Hi-Fi CD机倒是很多,前两年炒得也较火,甚至许多几百元的国产DVD也号称支持HDCD解码(效果之差可想而知!)
单纯从音乐欣赏角度考虑,个人认为在低价位Hi-Fi CD机中HDCD功能显得无所适从。目前在发烧友中基本形成了"带HDCD解码功能的国产DVD、CD机均是入门级的骗人玩意的概念,虽然有失偏颇,但市场的否定决定了HDCD的未来将是走向灭亡的。
不食人间烟火的另类王者XRCD
导致HDCD市场推广受阻的最大原因之一就是需要带有HDCD解码功能的CD播放机“硬解压”。日本JVC公司的XRCD此时应运而生,并号称完美的16位CD。
在完全一样的音响系统上,XRCD很明显在透明度、高频的圆滑延伸、立体感与珠圆一滑的质感等方面,要胜过原版CD。好透明的声音,好干净的背景, 丝毫不带火气与毛边的乐器与人声,这是首次听XRCD者共同的印象。原来的CD都像有一层薄雾遮掩在聆听者与演奏者之间。XRCD如同一阵风吹散了轻烟,眼前一片通清明朗。
XRCD不同于HDCD,它不需要任何附加设备,在任何一部唱机上都能表现出CD的最高音响效果来。JVC开发的K2接口,包括了Mastering设备、制造工续、硬件与理论等多方面成果,数字讯号经过K2接口,最大的作用是降低时基误差既发烧友常说的Jitter失真。事实上唯有真正降低时基误差,才能得到正确无误的数字讯号,这也是K2接口的最大功效。在数字化过程中,JVC把讯号储存在Sony的PCM-9000 MO光盘上,最后一连串的K2编码,以及K2刻盘、压片,全由JVC位于横滨的工厂内进行,中间绝不假手他人。透过SDIF-2传输(Sony开发的数字传输技术,JVC认为比工业标准的AES/EBU更好),以及尔后的每个环节,JVC在时钟位准与电源净化上都下了很多功夫,确保数字讯号不受任何干扰。K2所用的20位,128倍超取样A/D转换,动态范围可达108dB,总谐波失真-96dB,有效频宽范围内频率误差小于0.05dB。在完全一样的音响系统上,XRCD很明显在透明度、高频的圆滑延伸、立体感与珠圆玉润的质感等方面,要胜过原版的CD。与一些粗制滥造的HDCD截然不同,XRCD绝无那种阳光夺目、高频过亮的现象,既拥有超越普通CD的解析力,又带来了更好的音乐感,那些乐器、人声的棱角被修整得平顺无比,难怪无数胆机(电子管功放)、LP(模拟唱盘机)爱好者也对其刮目相看!
XRCD共经历了三代发展,分别为XRCD、XRCD2和XRCD24。XRCD技术已得到业界的一致好评,而最新问世的XRCD2版本产品,更加强了XRCD系列忠实再现原音的优势。JVC公司为了保持XRCD品牌的优势,在选择母带品质上极为严格,而且对母带的XRCD再制作、刻母盘、压片等各工序都有严格的要求,加之技 术保密等原因,JVC公司严格规定只能在本公司的本土的定点制作室及定点工厂加工生产。由于这些特性,即使是以数码对数码的刻制母盘这样严格方式进行非法复制,加工时不使用XRCD技术,XRCD的优势也将毫无显现。因此XRCD又被称为是“不能被盗版的光盘”。其中笔者在亲耳聆听过XRCD2版《邓丽君十五周年》后毫不犹豫将其买下,酷似LP的那种不食人间烟火的声音让人足以忘却“天价”带来的肉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