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感想(三)
本帖最后由 小白 于 2023-7-6 15:39 编辑一耳朵A/B可以发现的差别/差异基本是表层的东西,而更重要的内在差别是需要花时间去发觉的。
阐述:很多发烧友都做过A/B切换对比这种事情。然后有经验的发烧友会知道,有些差别是A/B短时间切换不能发觉的。短时间AB发现的往往是一些表层的差别,比如这个低频多些、那个人声近些、这个高频亮些,等等。而器材之间真正更重要的、内在的特性/品质,需要花时间聆听而慢慢体会到。
这就像识人一样,初次见面一下子能搞清的是高矮胖瘦、第一眼的美丑,而真正认识一个人比较深层的东西,需要spend time。就算是有些表层的东西,比如“第一眼美丑”,时间久了也会有不同看法——有些人的“一眼美”并不耐看,越看越一般;有些人第一眼不觉得怎么样,时间久了越看越好看。 本帖最后由 小白 于 2023-7-6 15:45 编辑
发烧圈里面流传着一些有趣的盲听失败故事。大致都是在盲听AB中昂贵的高级器材和便宜很多的器材辨别不出什么区别(甚至胆机和晶体管机也辨别不准!)。那么可以省钱了?贵的器材其实并没有什么好?其实并非完全如此。短时间的盲听AB只能发现一些表层的东西,贵器材真正值钱的特质,有些是需要聆听时间来慢慢发掘的。
不少发烧友是有几对音箱、几套功放的。通过相处主人一般能描述出它们的差异。但是,如果要短时间的AB盲听把器材识别出来,并非每次都能成功。有些东西属于深层的特性,是慢慢体会出来的,而短时间不一定能确认。 美国发烧圈内著名的老神棍——PAD的掌门人Jim Aud曾和我说,评价一个新拿到的线材,需要做的不是来来回回和熟悉的线材去AB,而是插着器材先正常地听一段时间再说。急不出的,不能急吼吼地ABBA个不停。就算你AB出了一些差别,那也是表层的东西。 :lol上了这么多价值后还是得承认
初次见面后,太丑的丑的,都是不会有下文的~ 加一个,最好中性高素质耳机监听,可以把握的更全面 老法师两件器材PK开声一分钟就可以下定论了 在我看来,短时间AB发现不了差异的,那基本上就是没差异。
丑的怎么样都不会变成美的:lol 本帖最后由 九峻山之巅 于 2023-7-6 16:31 编辑
其实有些低端产品的秒超平,利用的就是一耳朵差异,表层素质完全不输甚至更抢眼,但长时间听下去就发现其不成熟之处颇多,真是差之毫厘,缪之千里 小晋 发表于 2023-7-6 16:27
丑的怎么样都不会变成美的
相对论啊,非洲人学的黑亮美,我们觉得白滑美。 比如奥迪那个大嘴,刚出来的时候好丑,去死吧,现在看看很不错啊,再比如新款大众cc,刚出来的时候惊为天人,帅呆了,现在看看就那么回事。 我就想问问你们店里28公分层高的tiglon gmr架子到货了没有,我还要一个底座一个28公分的架子。:lol 初看像个盖板棺材,但越看越耐看:lol 就是跟看美人一个逻辑呗,上镜不上镜,耐看不耐看,哼哼,是这么回事儿吧 一耳朵能听出好坏的高人还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