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朗对殷承宗的不屑
最近在接受采访时,郎朗就殷承宗对他演奏的《黄河》的看法给予强硬反击。有关采访报道内容如下(原文照抄): 他去年演奏名曲《黄河协奏曲》后,老钢琴家殷承宗对他过分强调技 巧的演奏方式就提出了异议。郎朗告诉记者:“我不愿意把自己的评 论强加在别人头上,也不会因为别人的评论而改变自己的想法。我经 常和巴伦勃依姆、西蒙·拉特等研究能使乐曲更接近原来的音色的方 法,这些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得清楚的。”
怎么看郎朗这番话呢? 请你看看《谁杀了古典音乐》这本书 朗朗这人很狂,当然也确实有狂的天赋。他的天赋无疑比殷高得多。 还是喜欢 李云迪.......有种音乐家的气质 朗朗表情太做作了,像一个没有感情的机器人,看着他的表演我无法进入音乐的境界,是谁把他教成那样?罪孽! 郎朗极有天赋,或许他有资格狂妄,但这番话显示郎朗还不是个成熟的艺术家,甚至还不是个成熟的人。
“我不愿意把自己的评论强加在别人头上”,意思是殷承宗强加于他?我记得殷承宗好象是有一两句非常婉转的评论,很难说是批评,好象连郎朗的名字也没提。
“我 经常和巴伦勃依姆、西蒙·拉特等研究....”,简直是意气用事的孩子(这让我想起句老话叫“拉大旗做虎皮”),别人对他的演奏说了两句,就拿出巴伦勃依姆、西蒙·拉特以示自己的高超: 我是和这几个大师一个层次上对话,你殷承宗根本没资格谈论我的演奏!
不要说殷老师曾对郎朗赴美给予无私的帮助,任何人对你演奏表达看法也都是正常的,岂能把自己摆在国际“大师”的高度傲视别人?殷承宗黄河演绎的经典地位是不可撼动的,你可以有自己的诠释,也可能未来创造新的经典,但绝不应对别人的善意评论报以蔑视态度。
郎朗抬出巴伦勃依姆,倒让我想起巴伦勃依姆问过郎朗:你平时读什么书?郎朗竟然无语。可以想象郎朗的个人修养还差得远。平心而论,郎朗的黄河我觉得确实在力量后面比较空洞缺少韵味,包括他弹的柴1,也是同样的毛病,味道实在就莫名其妙。
他还抬出西蒙·拉特,我又想起在柏林森林音乐会上,郎朗弹柴1的时候,指挥西蒙·拉特为什么回头皱着眉头瞟了一眼正在发飙的郎朗?现在凭着年轻和过硬的技术能产生现场效果,等你的录音多起来的时候,人们会更注重炫技之外对音乐的把握。
“我经 常和巴伦勃依姆、西蒙·拉特等研究能使乐曲更接近原来的音色的方 法” ,这就更滑稽了,《钢琴协奏曲黄河》主要创意和改编者、首演获得巨大成功者就是殷承宗,要说接近作品原意,标尺不是殷承宗难道是巴伦勃依姆、西蒙·拉特?这话只能理解为郎朗一时意气妄言。以《黄河》协奏曲目前在西方古典音乐界的位置,巴伦勃依姆、西蒙·拉特们恐怕根本没有研究过《黄河》呢!如果说郎朗仅从纯音乐的角度探讨凝聚了中华民族血泪与抗争的《黄河》,有多少中国人能认可呢?那么你的黄河专给老外听?老外也能听出意境高下的。
“...这些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得清楚的。” ——故做深奥就更不对了。你可以和殷承宗比技术,可怎么糊涂到和殷大师比深奥来了?郎朗是该听听巴伦勃依姆的劝告,多看书、多学习音乐以外的东西。郎朗血气方刚年轻气盛,对自己的思维都还没有很好地把握,要成为一个成熟的艺术家尚需不断丰富人生阅历。
****
我对郎朗的演奏做派开始觉得很不顺眼,后来被他的技术折服,确实厉害,尤其演奏炫技性作品真是了得,也逐渐接受了他舞台上的张扬。但后来发现他诠释具有一定内涵的作品其实力不从心,显示了他内心的空洞。希望这位天才能真正成熟起来。 我倒觉得,一,有天赋的人,人们对他们应该更多宽容。毕竟天才不常有,天才骄傲一些也属正常。批评他的人,若也有他的天赋,我估计着也会和朗朗一样狂。天才而不狂傲的,实属少见!
二,年轻时缺乏一些修养,喜欢飙速度、炫技,这可不是朗朗的个人专利。很多大师都这样的。HEIFETZ最初在美国登台时,也难说演奏中有什么深度和修养,就是纯粹以技巧征服所有人的。HOROWITZ年轻时也喜欢炫技得很,其实这些大师,年轻时都被人批评过“缺乏修养”,这是很正常的。年轻人嘛。后来年纪慢慢大了,修养和对作品的了解,自然会出来。当然这要看朗朗本人的学习能力,如果他到了30岁还是只能靠炫技为生,到时候再批评他不迟。
当然,他这样说殷确实显示人格不够成熟,但他是个音乐家而已,并非完人。我们中又有几个是完人呢?只要有地方突出就可以了,我觉得用其所长,不追求完美。 下面是引用小白于2005-12-26 10:27发表的:
我倒觉得,一,有天赋的人,人们对他们应该更多宽容。毕竟天才不常有,天才骄傲一些也属正常。批评他的人,若也有他的天赋,我估计着也会和朗朗一样狂。天才而不狂傲的,实属少见!
二,年轻时缺乏一些修养,喜欢飙速度、炫技,这可不是朗朗的个人专利。很多大师都这样的。HEIFETZ最初在美国登台时,也难说演奏中有什么深度和修养,就是纯粹以技巧征服所有人的。HOROWITZ年轻时也喜欢炫技得很,其实这些大师,年轻时都被人批评过“缺乏修养”,这是很正常的。年轻人嘛。后来年纪慢慢大了,修养和对作品的了解,自然会出来。当然这要看朗朗本人的学习能力,如果他到了30岁还是只能靠炫技为生,到时候再批评他不迟。
当然,他这样说殷确实显示人格不够成熟,但他是个音乐家而已,并非完人。我们中又有几个是完人呢?只要有地方突出就可以了,我觉得用其所长,不追求完美。
你说的对。宽容...年轻...并非完人。但任何领域都不能没有批评,大家都应该认识到有批评才是正常的,对别人批评可以不同意、可以反批评(不是拒绝批评),年轻人轻狂可以理解,但不要以为他这样任性和没有批评也自然而然可以成为大师。也许他不喜欢批评,但批评也会潜移默化发生作用。没有社会的矫正怎么进步。 呵呵,当然应该建设性地批评,但我很怀疑狂傲的朗朗是否听得进去,毕竟,比起鲜花掌声和桂冠来,批评对他永远是少数,甚至个别。 下面是引用lethehome于2005-12-24 21:57发表的:
时代不同了 殷承宗当年的同行 是些什么人呢 大师中的大师 他能得第三名 不错了
巴伦勃伊姆 钢琴 指挥 什么都不能翘楚 阿什肯那齐 倒是靠指挥拿了留声机大奖
朗朗 就一匠人 大师们的坐如磐石 它的摇大屁晃肥脸 都是奇观 这种二流以下的技巧 国内被埋没的琴童中 相信就有不少
狂是好的 是在音乐中狂喜狂悲狂感受 而不是狂在先辈的批评指正上 连人品都有问题 呵 不谈也罢
当年殷承宗获得的是1962年莫斯科柴可夫斯基国际音乐比赛钢琴比赛第二名,此前1959年获得维也纳世界青年节钢琴比赛的第一名 下面是引用reago于2005-12-23 17:38发表的:
请你看看《谁杀了古典音乐》这本书
是说金钱和市场....?
郎朗、丁俊晖的成名道路太象了! 这是摘自记者的文章中的一段关于殷承宗无私帮助郎朗的文字:
著名钢琴家殷承宗听说了郎朗,特地来中央音乐学院,分文不取地给郎朗授课。殷承宗给郎朗上课的照片也发在了业内的重要杂志上。
郎国任毫不掩饰对殷承宗的崇拜,为让儿子学到更多东西,他并不顾及老师的态度。这不能不对老师构成了刺激。
有一次,在处理柴科夫斯基的某段曲子时,老师不同意郎朗的那种弹法,郎国任说,殷承宗让这么弹的。老师马上反驳道:殷承宗也不是柴科夫斯基!
还有一次,郎国任跟老师在电话里说:你让郎朗弹拉赫玛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吧!郎朗有这种激情,也有这个欲望。老师说:不行!得按教学大纲来。郎国任反问:郎朗从进音乐学院起,就从未按过大纲。要是按大纲来,还拿不到金牌呢!
对方顿时语塞,好久没有回音。最后,有一方摔了电话。
郎朗意识到了父亲与老师的矛盾,在公开场合,他总是表现出与双方的亲密,而不希望矛盾爆发。
[结果]殷承宗让郎朗技艺更加提高,并为他打开了通往美国的大门,介绍了若干美国高校、公司和经纪人;但郎国任与老师的矛盾,也到了爆发边缘。 象朗朗这种才华的人,硬要拿框框去套他,也确实很难。他有自己的理解最好,不要去模仿任何人。
其实艺术家大多并非善人,性格上跟常人差不多,也会嫉妒、狭隘、仇恨、恶意,甚至艺术家有些人比常人更阴暗。所以不能因为一个艺术家艺术成就高,就误以为是个“伟大的人”。“伟大的音乐家”常常不是伟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