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方夜谭天说地 发表于 2023-3-22 08:08:08

justicet 发表于 2023-3-21 19:47
正确还原,说起来容易,大部分人都没见过原乐队的演奏场景,只能以讨好自己的耳朵为目标了。

还原比较准 完成度比较高的系统一般特征就是,听啥都好听,都不是一个调调,包罗万有,杂食

精极之声 发表于 2023-3-22 09:27:03

-player- 发表于 2023-3-21 23:38
这位朋友不要被白版带跑偏呀。

音乐演奏的快慢,炫技抑或是短句停顿的美感和发烧器材回放的“快” “ ...
兄台可看看15楼的发言是从音乐演奏,艺术,以及音响调声三方面都谈了我对速度的看法和理

解,可见无论从哪方面来看都不是由快变慢就是艺术,喜欢快就是暴力。与白版观点有很大区

别,怎么会被带跑偏?至于25楼则更着重地从演奏家的角度去谈演奏速度的变化,即使是从纯

艺术的角度,也不是快变慢就艺术,快就暴力。

yzmshsj 发表于 2023-3-22 09:36:55

明白白版的意思,岁数大了不大喜欢刺激性的东西了,柔一点慢一点更让人放松

sony1978 发表于 2023-3-22 10:48:04

看看小孩子的心率再看看上岁数人的心率,每分钟得差好几十次,身体的状态不同,玩的东西的特点怎么可能一样。

小白 发表于 2023-3-22 10:50:52

sony1978 发表于 2023-3-22 10:48
看看小孩子的心率再看看上岁数人的心率,每分钟得差好几十次,身体的状态不同,玩的东西的特点怎么可能一样 ...

是的,根源在于人体生物钟整个慢了。新陈代谢减慢。

-player- 发表于 2023-3-22 11:04:31

本帖最后由 -player- 于 2023-3-22 11:07 编辑

我再来带一些节奏。

纯说器材。必须是越快越好的,这个没有什么可以好商量的。

在回放系统里最可以和“快慢”直接挂钩的硬件设备是前后级放大器。前后级的快慢一般指的就是slew rate和rising time。纯从信号的角度来说,slew rate低的慢放大器会柔化信号的传递强度,瞬态会被抹去,整体听感因此会软很多。但好的放大器的表现不全靠slew rate,一些slew rate高的放大器也并不一定好听,这就给了一些slew rate都做不好靠一些歪门邪道扭曲听感的器材一些有机可乘的机会。

接下来是个哲学问题,大家思考一下:一个“快”的放大器可以把“慢” “轻柔”的音乐回放的从容不迫而不是所谓的“粘滞” “韵味”。回放器材的本质是整体信号的完整度,传递精准和反应能力。放大器的快,不是让信号听上去是一个像音乐的信号,而是让转换成信号的音乐听上去就是音乐。

当然了,白版代理的放大器这些指标绝对是不会给你标出来的,因为标出来了就露怯了。

又比如还有一些器材,听感上的“快慢”,比如动圈耳机和静电耳机,大家肯定觉得静电耳机更“快”,更爽。但如果又同是动圈耳机,T1肯定又“快”过HD600。这里的快会比较的复杂,是多因素决定的。就不展开细说。

paraworld 发表于 2023-3-22 11:35:16

小白 发表于 2023-3-21 17:36
我们谈的好像不是一回事,我仅仅是从演奏家的年龄和速度的关联来看这个问题。当然你可以从其他角度看速 ...

这个也要具体看。

比如指挥家的年龄与指挥乐曲的速度 没有关联。

举个例子   卡拉扬在50年代60年代属于年富力强的时候反而处理乐曲的速度很慢   到了80年代卡的速度明显加快   

耳油 发表于 2023-3-22 11:44:34

就是喜欢听一些慢的不刺激的音乐,有一耳朵没一耳朵的仙乐飘飘的感觉,音乐作品和回放器材围绕这一主题储备和配置,哪那么多的之外的意义和考虑。

小白 发表于 2023-3-22 11:57:57

paraworld 发表于 2023-3-22 11:35
这个也要具体看。

比如指挥家的年龄与指挥乐曲的速度 没有关联。


卡的五六十年代也没有“很慢”。它的50年代EMI录音是非常爽利的。晚年演绎也不是都快,准确说是变得更“随性”或者说“任性”了。

小白 发表于 2023-3-22 12:00:51

-player- 发表于 2023-3-22 11:04
我再来带一些节奏。

纯说器材。必须是越快越好的,这个没有什么可以好商量的。


互联网是有记忆的。现在不必争辩什么,希望这个帖子能保存20-30年,未来某天我们再来revisit自己很久以前的观点。

活到五十多岁,最大的人生感触之一就是,人的想法,在不同年龄阶段,会变,而且很可能是很大的变化,甚至U-turn。

-player- 发表于 2023-3-22 13:33:28

小白 发表于 2023-3-22 12:00
互联网是有记忆的。现在不必争辩什么,希望这个帖子能保存20-30年,未来某天我们再来revisit自己很久以前 ...

记忆的前提是我的号先不被封。:lol

我也不想很狂妄的预测什么我未来自己喜欢什么东西。但人都有自己的圈子不是吗?喜欢开雷克萨斯老头乐的是一群人,保时捷俱乐部去西双版纳新疆狂飙的也是一群人。这群人的分布不是按照年龄来划分的。

再回到主题,年龄不会是决定选择器材快慢的决定因素。能让自己听音观更上一层楼的是见识和财力。当一个人听过一套快速,从容不迫,真而美的回放系统。那些粘滞暖糊韵味的声音真的是一件不上台面的事情。



吴迪00后 发表于 2023-3-22 15:30:19

演奏快慢跟年龄不直接相关。
学琴的都知道,慢的远比快的难度大很多,都是基本功的直接展示,还有音乐的充分表达。快速的炫技段落反而容易“混”。每次小朋友选择慢曲目,老师都会说,这个太难了!举个例子,《圣母颂》《天鹅》《小夜曲》《沉思》之类。老师会建议先学习帕格尼尼随想曲:lol。
音响系统声音的快慢,不用讲,肯定是越快越好。事关瞬态、微动态的表现。我常说,重播声音没有“太快”,只有“太慢”。重播声音再“快”也快不过现场演奏。
有一个误区,“快”=“刺耳”=“不耐听”。那不是太快,而是失真。
只有反应够快,音乐演奏的细节才不会被掩盖,重播才能够“如真”,听众才更容易沉浸。即使是效果不太理想的历史录音也能在“快速”系统里面展现浓浓的“历史感”。

小白 发表于 2023-3-22 19:30:57

本帖最后由 小白 于 2023-3-22 19:41 编辑

吴迪00后 发表于 2023-3-22 15:30
演奏快慢跟年龄不直接相关。
学琴的都知道,慢的远比快的难度大很多,都是基本功的直接展示,还有音乐的充 ...

瞬态再快快不过现场,YES,但是我这里说的速度感,发烧友说的速度感,并不等于瞬态。有些器材听什么都急匆匆的,像充军,那就是典型的速度感偏快。有些则听什么都笃悠悠,往好了说叫“安定感好”,不好了说就是速度偏慢。这个并不是说瞬态(transients),是一种器材的tempo特性。

精极之声 发表于 2023-3-22 20:47:36

大多数让人觉得快但又不好听的系统,实际上都是急声而不是快声,急声系统最明显的问题是乱,所以急不等于快,如何判断快声和急声?要再加一个标准就是整齐,在高中低速度整齐划一的情况下,越快越好。

James_ll 发表于 2023-3-22 21:00:52

现场的声音一般都不错,真的没有听过恶声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关于声音的“快和慢”的一些感想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