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bluojie 发表于 2018-10-16 18:38:50

聊聊AKG K240DF

本帖最后由 sbluojie 于 2019-9-25 01:20 编辑

一直想写写这个老家伙,然而每每提笔就面露难色,过往的无数惊起鸡皮疙瘩的瞬间,难以言清,方知这个老家伙的深厚和渊远,非一两根脑筋可以弄明白。

这家伙好在哪儿呢?泛泛而谈,应该是他恰恰好满足了个人对声音重放的种种期待,稍多一分,略少一分——却丝毫不影响核心体验。

在众多耳机里寻找终极解决方案而不得,是因为一两个(甚至更多)期待无法得到兑现,而影响了核心体验,该投入时却出了戏。这是无奈的常态,即使系统级别再高,也常听得到取舍,绝不可能一碗水端平。这也是大佬们展现调教技巧的“灰色地带”。

灵敏度88dB/mW,阻抗600欧,参数上很容易让人联想到K1000,要用大力功放驱动。但大力驱动带来饱满、安定的同时,也有可能顶死那颗幼细的单元,断绝了DF那种起伏微妙、明暗变化的才气。有的时候用iphone驱动甚至比用功放驱动更生动、更有活力。另一方面,如想听到声音较好的DF,双线、三蓝\黑三白的调音孔版本是优先考虑的。其次DF的腔体内有一圈海绵,由于年代久远,一般海绵都已碎成渣,恢复这圈海绵对听感至关重要。

咸鱼干、播音员、冷静是最常见的描述,在我看来这都只是表面上的特征,或者换句话说,合理驱动下,这些特征也可以成为纯粹、直爽、质感准确和不拘小节。在给足了信息量后(主要是音源和放大器的电源线),原本在大规模时龟裂开的材质,无法连接到一起的空间过渡,都被信息填满,变得连贯顺畅,甚至在力度去到尽处,会带上一抹润泽。信息量再高,DF也终究能力有限,不可能和现代的耳机相比。乐器与乐器之间丰富的信息无法呈现时,则以温和的黑暗吞没。有的时候也不需如此大费周章,加入收敛而略带润泽度的附件即可达到相近的效果(如grado的延长线)。

扩散场的设计让声音具有很好的整体感,小尺寸单元(比大多数老耳机都小得多)、600欧阻抗音圈则带来了和静电耳机比也毫不逊色的瞬态。和为古典而生的HD600相比,原声乐器的质感准确度更胜一筹,音色还是600为王。即使和一票旗舰耳机比起来,绝对的清晰度、聚焦的精确度、质感的鲜明/收敛的拿捏、大场面磅礴的释放感和独奏乐器的刻画,也鲜有敌手。

DF追求质感的纯净和纯粹,高屋顶的厅堂感、力度的戏剧性、空间中丰富的杂音、华丽感和舞台光照、3D空间感这种现代概念通通不重要。乐器本身的声响以及组合,即可唤起所有对于音乐的敏感度和记忆,不需要唱片中彼时彼地的信息来引导人入戏。混响自然不事雕琢,乐器直接地和听者共处,不经过所谓的“空间信息还原”的隔阂。

然而DF并非用了所谓没高没低、保中频的简单做法。六个调音孔弥补了中低频的不足,不多也不少管饱。微妙的气息和张弛能力为需要冲击力的场面提供了足够的支撑。主次得当的刻画(乐器远近音色和成像方式的差异)展现出前后层次感,尽管听着确实没有太多纵深感,却完全自圆其说,丝毫不平面。看似写意的做法,听来相当实在、一丝不苟,不缥缈,不糊弄过关。即使在跨越了n个级别pk中也依然有足够的说服力,有时可能还更高明。

这种四两拨千斤的手法是身为工程师的人最乐于看到的,经常会被称为优雅的。这种行事方式也体现在DF解决问题的手段上:小单元高阻抗、一圈背部海绵、六个纸制调音孔,over。(老耳机没有个十层八层海绵都不好意思打招呼,看似简单的HD580、600,背部的网罩材质、反射面处理、开孔疏密、弧度也是重要的调音手段,不同型号或不同时期的耳机互换网罩声音完全不同。)

现代耳机比DF强在哪儿呢?无非是更完整的空间信息,中低频更丰富的层次和量感。虽然这么说不太公平——抛掉这些,能和DF过过招的耳机寥寥。同样接ear hp4,DF播交响出来的磅礴涌动的气场和绝佳的整体感,就绝非susvara能比(因为hp4无法推开susvara),展商听了也惊奇:这真的是DF吗?

抛却了现代耳机的种种概念,DF面对的问题无比清晰明确。这些问题也是苦心调教的朋友们所面对的。不高亢也不昏暗的调子、协调合理的主次关系、场面感的支撑、整体感和形体感、能随音乐快速变化的微动态、起伏和力度支撑、乐器之间的对话感、良好位置关系、仅在必要时刻显现的血肉感……而这些大部分正中AKG下怀,通过老AKG纯熟的声场调教能力和朴实的调调,加上扩散场设计和小单元的瞬态,这些问题逐一得到解决,有些解决得不是很彻底,却也够用。出于广播监听的考虑,DF声音的倾向上也中立得多,AKG那些闪光的内涵自然而然凸显出来。

和同时代的另一位双子星相比,DF整体感更强更中立,感染力是一点不落下风。M则多描了几笔:氤氲的金色光泽加强低频的烘托,中高频段稍作拔高和打磨,突出了人声的精细感,歌者咬字清晰气息柔和,同时聚光灯通通对准了主角。煽情是更煽情的,全面性也下降了,对一个方面的强调撕裂了画面的整体性,变得碎碎念起来。切回DF的一瞬间会觉得歌手平和许多,之后则感到歌曲不同声部一起构成了音乐的氛围和进展,而非歌手抒情化的单一诉说。

AKG历史上的耳机基本都一如M般诉求鲜明:单元距离可调的K180、从动振膜的Sextett、双单元的K280、动静混合的340、无腔体的KK、以及后来的K500。这些耳机在某些情绪的表达上是强手中的强手,然而都缺乏变化和适配性,如:应当严肃时却带有媚态,应当奔放不羁时却流于小资情调,应当沉思孤寂时却过于温和朴实……能解决好这些问题的,在AKG的耳机中仅此一只。尤其在听交响时能表达出浑然一体的整体感,乐器齐奏时能演绎出铺天盖地的场面的,唯有DF。


更新换海绵的听感
--

之前几个回帖竟然被论坛吞了……不记得当时说了些啥了……开个小差随便写点。

这两个月玩DF收获最大的是找到了匹配度最高的前腔海绵,有兴趣的朋友可以TB上找到。海绵的产品编号是197073。
x-w兄的听感也是基于这对海绵的,说得相当好了。不过我手头的DF表现还略有不同,厚脸皮地再话唠一次好了,嘿嘿。

一直以来,和朋友讨论DF的时候都不可避免提到这耳机播巴赫特别好,尤为专注、沉思。这里要引用一段马友友的采访,关于他如何评价巴赫:
在我眼中,巴赫是那种科学家式的作曲家。为什么这样说呢?我认为,他的音乐中始终流露出三个特质。首先是他努力客观地看待自然和人性……其次是他对人类状况表现出完全的同理心,以此作为起点……第三,他不是中心叙述者。他清楚自己是谁,亦不羞于表现自己的学识,但他并不置身于叙述的中心。
看到这些话的时候,第一反应是这话放到DF上也能成立(不过DF确实就是一只有着巴赫气质的耳机)。
说起巴赫,第一个蹦出来的标签是他玄奥复杂、近乎炫技的复调手法。听巴赫的基本要求,就是要有意识地分辨他在声部上浩瀚无比的变化——干这事,DF说第二,恐怕没有别的耳机敢说第一。

DF更换海绵后,原本略有点暧昧的地方立刻明确无比,略带点奥地利气质却又博大的世界观赫然显现:非常AKG、非常开放,清晰无比的声部位置感,毫无隔阂的声部对话感。这种刻意的强调其实比真实演奏时声部的清晰度还要强。曾经用iphone录过一小段露天的古乐演奏然后用DF回放。对比现场,现场的声部非常交融,层次良好但是混合得充分,不会单独拎出来这个声部摆在这里那个声部摆在那里。戴上DF去听录音,聆听立刻变得像是在干活了:每个声部每个音符都清晰无比的陈列开来,这时就算没有指挥那样的金耳朵,也可以轻易地分辨一个声部演奏时的巧妙或瑕疵。即使是单声部的音乐,其音符的行走与跳跃、音符长短节奏变化、自身内部的织体交汇也一览无遗。

因而DF的气质首先是工程师的(或者说实验型的科学家),这和拜亚或是森海的监听耳机的做法有本质的不同,拜亚和森海最终也没有得到这种声部的审阅感。DF不太强调解析(不代表它不清晰),也不追求意象上或抽象上的接近声音所在的空间,它玩的是AKG擅长的声场调教本领,类似的特征在KK、601、501上也都听得到,只不过DF做得更纯粹。这也许也是x-w大哥说的阅读感——当声音直爽地摆在那里,各自分离开又相互对话,并且没有别的干扰,听起来就和在读乐谱没有什么区别:你可以轻松地审阅声部的行进、交错,可以辨明曲式、乐句结构。也可以审阅出不同的演奏者在处理音乐时的结构性差异。

这么说一通后,好像DF还是更像一个干活的、分析派的耳机,冷静,不近人情,不在乎“受叙者”。回想起来听巴赫的赋格,那复杂无比的呈示部和插部的交错,简直是数学公式计算好的,甚至有点科技感。但是巴赫的东西冷漠吗、拒人于千里之外吗?也没有,就如马友友所说“它对人类状况表现出完全的同理心”,即使是宗教曲目巴赫的作品也显然是考虑了听众的,有优美的、或戏剧性的、或平和的、又或是深邃的人性化了的成分,有时还会有如歌的旋律线。而DF也是类似的,引用前面mvw大大的话来说:
这耳机是工程师思维的极至,不带浪漫主义情怀但依然富有美感的代表
DF仍然带有含蓄的AKG风味,有良好的质感,有把握妥当的情绪处理。有时甚至是亲切的,当然它的亲切并非240M那般,凑得非常近,以耳机为中心的。反而是距离把握得恰如其分,呼吸起伏舒畅适度,属于一种朋友之间私密而有主题的理性交谈,能让你静下来梳理清思路,却又不是学术化的交流——火花偶尔闪现,彼此轻松会意,时有沉默休止,还有点相互关怀的温馨。

不过有美感的耳机实在是数不胜数。单是AKG自身的产品线里,k240m、k1000、k501、k601、k701就是著名的美声耳机,DF又如何值得一说?
第三,他不是中心叙述者。他清楚自己是谁,亦不羞于表现自己的学识,但他并不置身于叙述的中心。
借助这段评价再说DF就清晰得多——类似地,听k240m、k1000…是在听它们自己的故事,它们将自身的特性、诉求、表现欲望凌驾于音乐的表达之上。因而听701听的是奶油味、奥地利风味。听KK听的独特的声场表现意图,听的是悠扬香醇的调调。听240m听的是刻画精细的昏黄的人声调调。这时音乐原本的内容都被搁置一旁,音乐中的某些材料被拿出来,作为配角烘托耳机,成全了耳机自身意境/意象的表达。整个回放过程中,耳机处在了中心的位置,成为了聚光灯所指的主角,它同时地成为了“叙述者”和“被叙”两个角色。讽刺的是,玩HIFI系统的时候,谁又不是多多少少地陷入这样的境地?

当然也不能以此来否定在HIFI上的种种投入,音乐家不只有巴赫一个,别的故事也一样精彩,声音回放从来都不是只有唯一解的一元一次方程。风格化的表达一旦碰上个性契合的音乐材料,就会大放异彩。尽管这么说,DF还是充满着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启迪性,总在提醒我玩的到底是什么。以至于把玩了2年多,听它的时间比其他耳机加起来都不少,但每过一段时间总还是有点话可以唠。




旧号zhyipod 发表于 2018-10-16 18:51:52

等着收你的DF,之前收了M

woodear 发表于 2018-10-16 18:52:58

本帖最后由 woodear 于 2018-10-16 18:54 编辑

老烧现在在玩ear HP4?
(09年还是10年还是啥时候来着,我也曾经用iPod推K240DF和K340听过。。。)

hotprc 发表于 2018-10-16 19:04:08

前排支持~~~~~~~

电脑小痴3 发表于 2018-10-16 19:10:13

好口才,虽然看着绕点:)

非常の萌魂 发表于 2018-10-16 20:02:38

新款HP4能驱动240df? 推HD800倒是感觉没什么问题,没试过这么难推的老耳机

sbluojie 发表于 2018-10-16 20:19:13

非常の萌魂 发表于 2018-10-16 20:02
新款HP4能驱动240df? 推HD800倒是感觉没什么问题,没试过这么难推的老耳机

状态好的df其实不难推,只要能踩中他的点都蛮好听的。

hp4推240df只能说尚可,二者的气质不是太般配。

jekeweng 发表于 2018-10-16 21:04:52

sbluojie 发表于 2018-10-16 20:19
状态好的df其实不难推,只要能踩中他的点都蛮好听的。

hp4推240df只能说尚可,二者的气质不是太般配。

HP4试过推老AKG,不是很好,真还不如当年的小刺猬

cloudchily 发表于 2018-10-16 22:17:09

实话说hp4推高阻低敏耳机我觉得不太合适。。。我觉得这耳机还是方程式和rkv推会比较好

沉迷 发表于 2018-10-16 22:34:10

毒毒毒!

BLUESKY76 发表于 2018-10-16 23:12:59

看来小弟又想重新玩一把 240EP和240DF了

mvw 发表于 2018-10-17 06:19:33

帮顶,感觉说得很透彻了,这耳机是工程师思维的极至,不带浪漫主义情怀但依然富有美感的代表,很奇特,适合很小的一部分耳机爱好者,而且对他们来说几乎无法取代。

cloudchily 发表于 2018-10-17 08:47:48

df的声音确实最好地诠释了“纯粹”二字

kanzhi2981 发表于 2018-10-17 09:10:20

浩二总不用010b推df?出了吗?df难推是个难题,我用010b推总感觉只有中间没有两端

sbluojie 发表于 2018-10-17 10:52:54

聊到DF的驱动了哈。

也许不同人对“终极DF”的期待都不太一致吧,对我来说,DF本身底子已经很好了,不太需要额外解决一些难题(立框架啊、提升灵动感啊、增加厚重感啊之类)。只要有点厚度和密度的支撑(过分厚也不必要),保证小单元的微动态不受限制,就能愉快地听下去。

RKV和Formula驱动力是充足的,单就驱动240DF来说略显笨拙了些,要花点心思搭配。ear hp4新款只是蹭听的,推DF微动态尚可,可能有人觉得力度动态不足,这倒问题不大,一根电源线的事儿,音源端的电源线也有调整的余地;不般配的点在于DF朴素专注的个性会被粉饰一下,听着不那么自在了。

我办公室里用就是iphonex lightning转3.5 + grado转接线,DF的基本面貌就全出来了(歌德线轻轻润色一下恰到好处)。当然音量比较小,听交响时电力和信息量肯定是难以支撑出规模的。只听小编制和摇滚,带出去砸场子是没问题的,嘿嘿。

如果ihponex加一个graham老头的bitzie再推DF就不那么合适了,bitzie撑大了框架,却缺少足够的密度和能量去填充这个框架,听起来觉得DF徒有个空架子,内部是虚薄的,没有密度和厚度。还不如iphonex直推时收缩一点,反倒出来了舒适的密度感。

我在家用的话还是用的rp010b。AKG的耳机大多都和无负反馈纯甲的机器更般配些,无负反馈的机器气息自然流动的感觉和妥帖的厚度无论是对DF还是KK都是恰到好处。所以First Watt的那几个无负反馈的型号也是推KK的一个很好选择。无负反馈的机器搭配起来的问题是,容易觉得hifi性不是那么突出,调子和框架甚至自身能力比较容易随着周边走。rp010b如果随便喂一根机线,听起来可能也就比solo厚一点,强却没有觉得更强。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聊聊AKG K240DF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