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乐通则浅议
本帖最后由 Vintage 于 2018-3-23 09:24 编辑欣赏音乐是幸福的,幸福有幸福的原则,会使幸福越变越多,想到几点,与刚接触古典音乐的朋友分享,欢迎批评。
1、喜欢上一个作曲家,随着聆听的过程,了解他相关的文化背景,历史的、人格的、风格的,既闻其乐,亦知其人,寻求灵性上的感通,一定会比单纯欣赏音色美得到更大的享受。对于指挥家、演奏家也一样。比如阿劳,酷爱读书,所以会产生音乐表达中的“内涵”。
2、多听大师的演绎。音乐的世界里没有浪得虚名者,凡是公认的大师一定历久弥新,哪怕第一耳朵不喜欢也留下慢慢品味,就像喝酒,越陈越香,但是刚学习品酒的人尝不出。
3、尽量不去崇拜什么人。比如富特文格勒有一种抓起整个乐队在上空挥舞的魔力,让人仰望而激荡,但是其他一些指挥家以另外的方式创造出来的音乐性也可与之等量齐观,并不是说只有他是唯一。
4、大海中没有一滴水是空的。听得越多,人也会越谦逊,因而具有宽广的学习能力和包容能力。挑剔的毛病一开始很容易有,就像挑食,这不好、那不好的。即使最“不好”的也不是一个欣赏者在技术上能达到的,评价的无非是自己对音乐的感受,所以听音乐只要去寻找那些“更好的”就够了。
5、录音中存在的音乐只是我们能听到的很小的一部分,还有很多的名演只有文字记录,只能让人想象追思。某次突然听到一张惊为天人的唱片,那也不过是音乐女神那美丽酮体上的一根秀发,况且我们只能看见她的轮廓,而无法拥有她的真实。如果十几万的设备只是去听几张芭蕾音乐,不过是当代人身上的愚妄了。
6、对于听过的唱片能在心中形成一个网络或者谱系是最好的,然而这个谱系并不是为了彰显于人,而是去交流,交流也是一种幸福。
喜欢上一个作曲家,随着聆听的过程,了解他相关的文化背景,历史的、人格的、风格的,既闻其乐,亦知其人,寻求灵性上的感通,一定会比单纯欣赏音色美得到更大的享受。对于指挥家、演奏家也一样。比如阿劳,酷爱读书,所以会产生音乐表达中的“内涵”。
不同意这一点,欣赏音乐,好比一盘佳肴当前,大快朵颐就可以了,不必去探究此菜肴的历史来源,演变过程,当时的时代背景,厨师的性格脾气等等,这些对舌头的帮助微乎其微,也许根本没有。所以,品味美食、美乐、美图,以你的临场感觉为准,千万不要去听那些胡说八道的评论,因为那些都是别人的感觉,不是你的感觉,艺术创作和欣赏,个性化是最重要和最可贵的。 大金声色 发表于 2018-3-23 09:45
喜欢上一个作曲家,随着聆听的过程,了解他相关的文化背景,历史的、人格的、风格的,既闻其乐,亦知其人, ...
兄可以看看《西方文明中的音乐》这本书就知道为何要这样说了。 有一个常见的比喻,喜欢一个鸡蛋,为什么要去认识那个母鸡。这个比喻其实不确切的,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而瞎编的,因为人,和一只鸡之间,是难建立起亲密联系和了解的。如果举一个人与人的例子就能说明问题了,如果特别地喜欢一个孩子,那么就很有兴趣和理由去认识孩子的父母亲,看看这个孩子是如何培养出来的。这才是正常的例子。母鸡的例子是不正常的。 小白 发表于 2018-3-23 13:13
有一个常见的比喻,喜欢一个鸡蛋,为什么要去认识那个母鸡。这个比喻其实不确切的,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而 ...
是啊,还可以有一个角度,作品也是作曲家喜欢的孩子。多学点知识也不会缺什么,比单纯陶醉在听觉中还会有更多的主动性。 有启发的感悟,顶! Vintage 发表于 2018-3-23 13:02
兄可以看看《西方文明中的音乐》这本书就知道为何要这样说了。
最可笑的就是先看了任何试图解释音乐的文字再去听音乐,恰恰相反的是,在没有任何文字概念先入为主的时候,听觉才是最灵敏的,最真实的。 小白 发表于 2018-3-23 13:13
有一个常见的比喻,喜欢一个鸡蛋,为什么要去认识那个母鸡。这个比喻其实不确切的,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而 ...
一般人得到一个好鸡蛋,是没有必要去认识那个母鸡,可是对一个蛋禽科学家来讲,他也许要去了解一下为什么这个母鸡的蛋比较好;
同理,喜欢别人的孩子,对一个立志丁克的人来说,就是一个一般人,而非蛋禽科学家;
再同理,去音乐厅或买唱片听音乐的人,百分之九十以上是一般人,而非是一个要生音乐小孩的人。 我一开始只是喜欢Leonard Cohen的歌,慢慢就会对他这个人产生兴趣,会想他是什么样的人,能写出这样有魅力的歌,就会去买他的传记看。很多时候可能只是好奇心使然。从他的音乐中感受到自己所欣赏的精神魅力,然后想知道,这样独特的人格魅力是如何造就的。 涮坛子 发表于 2018-3-25 07:16
听其音乐了解创作背景是一个方法,容易理解音乐的内容。
只听音乐不了解作曲家也是一个好的欣赏音乐的方法 ...
感悟完了某日了解了作曲家的一些情况然后发觉之前的体验都是南辕北辙,哈哈 即便是南辕北辙的感悟,也是你自己独有的心理路程,也比人云亦云要强啊。 不分南北,无问西东:lol 本帖最后由 Vintage 于 2018-3-25 10:40 编辑
我们可以给个人主义的道德基础起个名字:“软弱性”:个人主义者极力将自己与世界隔绝,因为他唯恐失去“自我”;他那毫无节制的虚荣心,又不能使他满足于与世隔绝……这无非是对一切都漠不关心和毫无爱心的证明,对“不是我的一切都不闻不问”的证明……人越伟大,个性越强,他身上的个人主义意识反而越浅。……这样的实例比比皆是:莎士比亚戏剧的所有情节全部借鉴于他人,这不是偶然。歌德不止一次反复自问……“我本人何时才能开始独立创作?”……真正伟大的人物从不用“自我”将自己隔绝,相反,对他们来说,“自我”只是一扇大门,广袤无垠的动荡的世界,通过此门而进入他们的意识之中。——引自涅高兹文选《个性与个人主义》(1939年12月19日《苏联音乐家报》)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