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谢谢您给我的音响生活!】
玩音响不是单纯指拥有器材本身,而是结合生活,心情,环境,还有时间,才算是过着玩音响的人生,正因为如此,只有认真思考将来的生活,才能想像出自己玩音响的未来,未来的音响系统会是怎样的情况。 由下决心升级全新系统,到游览全球四个重要的音响展(德国慕尼黑,日本东京,中国广州,香港),加上认识到很多全新的音响朋友,还有写出了几篇自己感满意的音响文章,工作日晚上和周末早上与音乐独处的时间,同样成为了我无法忘掉的重要回忆,回顾即将过去的2017年,自己度过了365天丰收,无意中自己的人生已经写下了一篇有趣的章节。2018年,我相信自己有机会试听到更多不同种类的音响,但我相信花钱购买新器材的冲动会慢慢变少,也许就只是小量的线材附件吧,来年我希望用更多时间与现在拥有的音响器材和音乐相处,另一方面,由于新工作的关系,2018年我会接触到更多音响界人士,不论是品牌,商家,发烧友,难免会遇到很多困难和需环决择的时候,我希望继续坚持“音响评论员”的原则,对自己和读者诚实,与此同时,我希望自己能够保持着玩音响的初心,将注意力放到音乐上,音响只是生活中的一小部分,认识玩家比认识玩家的器材更加重要,还有,也许是时候找位女听众了~
您的2017年又度过了怎样的音响生活呢?
您对2018年又有那些展望呢?
不如来分享一下,让将来自己能够回顾走过的时光 音响的旅程
只要继续走下去,总是会遇到我们喜欢的风景,得到非一般的喜悦,留下不想忘掉的回忆。
http://www.headphoneclub.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NDc5NTU0fDAxNzc0ZGFhfDE1MTQ1OTY4NTd8NjU1ODd8NTM3NDA3&noupdate=yes
【Steven的Head-Fi故事】永远的起点
http://www.headphoneclub.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37407&fromuid=65587
【认识真正的音响评论员】
http://www.headphoneclub.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72508&fromuid=65587
【音响四周游】2017德国慕尼黑音响展 (耳机篇)
http://www.headphoneclub.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22221&fromuid=65587
【十年难得一遇的好耳机】 intime 碧(SORA)
http://www.headphoneclub.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06587&fromuid=65587
音响会为生活带来一段属于各自的旅程,令每一位发烧友变得独一无二
http://www.headphoneclub.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02371&fromuid=65587
我受了TAM版和声波飞行员的蛊惑,入了SORA 碧,依然带不稳,我是和入耳式彻底拜拜了:'( 本帖最后由 kekecola 于 2017-12-30 10:43 编辑
2017上半年:
-迷上电处了, 买了ENTREQ/948/NORDOST等等总值接近10W的电处
-开始专心DIY线材跟钉子
2017下半年:
大件:
-借了HELEN, 为它配了最好的AES线跟钉子, 不中就是不中
-真金白银买入DAVE/N10, 不出一周就全出了,
让我了解到系统的水平在哪,
也让我暂时断了把大件升级到10W水平的想法.
线材:
-买了根定价8W 二手5W的XLR线,
的确很牛逼, 器乐人声定位硬软质素乐感又中性直白平衡 一样不落
在朋友家比较过, 整体等级猛过他在用的双皇XLR
-买了3根二手约2W的XLR线,
A线: 器乐巨好, 人声有点平直但绝对能听
B线: 最失望, 不提了
C线: 就是人声密度高
本来买线回来就是想弄清到底是什么回事, 全出掉了
避震:
出掉了TMB50 & 美国垫神ULTRA
电处&地盒
-蹲到了台二手HIEND的电处, 把以前所有电处出掉了
-又买了台主动地盒帮忙处理电/接地 (没留DAVE/N10, 反而留了这台...)
2018:展望
1)也没什么展望, 声音都退烧了, 当初追求什么,
雖然有些地方可以再好點, 但整體都达到了, 也曉得怎配出來了
2)理解到 旗舰品&中端份子&DIY的差别
在总值200W的大奥2系统开了耳界, 明确地让我知道了天花板原来也不是太远
3)以前瞎玩有钱就买音响, 现在反而一边降级一边提升系统声音水平, 别问我怎做到的, 我只能说HIFI界太多陷阱 LOL
知足者常乐
在砸10万,玩好北极星
逆流光子 发表于 2017-12-30 09:52
我受了TAM版和声波飞行员的蛊惑,入了SORA 碧,依然带不稳,我是和入耳式彻底拜拜了
真是不好意思,间接给了您一次不愉快的体验 StevenTam 发表于 2017-12-30 10:59
真是不好意思,间接给了您一次不愉快的体验
耳机合不合适是很私人的事啦,我还是喜欢TAM版写的东西呀{:1_93:} 广州和香港的音响展 比上海的音响展 更值得去看吗? 2017年健康受阻,2018继续发烧:) 本帖最后由 gerald_win 于 2018-1-2 05:57 编辑
2017年最大的收获,是发现hifiman susvara耳机+300b耳放,可以发出非常动听的,可以打80分的声音。发现一个好的组合,享受动听的声音,人生乐事!
http://www.headphoneclub.com/thread-692468-1-1.html
2017烧太狠了,从一两万的组合升级到了十几万的,今年要好好攒钱,做减法了 不单独开贴了,把绿坛的帖子发下,和楼上玩线的烧友一样觉得电很神奇
18个旗舰耳机个人听感终结于Z1R,算是对SONY的致敬吧,虽然声音并不太欣赏
ELEAR让我明白很多声音并不能想当然,我看一个人的评测真的是看不出声音的,虽然我自认为自己的评测是全世界最好的(通常是大量对比),但我其实一直认为,我的评测适合那些听过最好是买过这个耳机的人看
在买谷津QV的时候研究了数字音量,看起来只要DAC的底噪够低,真的可以没有前级
但可不可以"没有"耳放,其实我也没有搞明白,QV QM HUGO2 DAVE并不是没有放大线路(后级),也不可能没有,只是简单。是好是坏我也没法断言,反正是白送的(我猜线路成本大概是几元钱,可能比耳机插孔还便宜),也没有人说谷津QV不能或必须加耳放,我加了Liner5和HA5050h做对比,白送但有用,挺好。
009和Hek我选择了009,因为感觉静电还是比较不妥协些,当然有钱我也想静电平板动圈三修,可惜我没钱
线材买了很多很多,做为记笔记爱好者,有准备的盲听自然不在话下。努力的声明USB线的作用,是给数字与电(包括光,即使使用光纤避免电,USB线的作用仍然固定)交互作用的思考,而且最终觉得数字与模拟并不是截然分开的,于是思路转向转盘。
转盘的宣传有一点是时钟,好的时钟降jitter,但这点对于ASRC的解码(比如DAVE)在理论上好像没用,人家根本不用你的时钟…这点对于USB处理器和DDC界面也是同理,我试了一些,感觉电(处理)、线(前面的接转盘的线作用比后面接解码的大)的作用比较明显,我真的很讨厌线的作用,尝试数播的无线功能,可惜明显比较差,网线也因为网线太烂而爆音,而且发现不同无线数字源的声音也不一样(顺便发现了苹果的数字输出音量居然比安卓低3db,这不符合0db规则啊,等于苹果强制减少了一点数字电平音量),比如苹果和安卓手机,不确定是否是播放软件的关系,同一个软件安卓和苹果的代码应该也不同,除此之外只能解释为手机的电还是有关系?但我TM都是无线输出了,怎么还会有关系
买了isine20,这东西的闪电线居然内置默认EQ。硬件还要花钱,用DSP软件不用花钱,而且这东西按照哈曼曲线调是符合理论的,不过也有个问题,哈曼曲线是模拟人头正对声源,但人头转动到不同角度的时候哈曼曲线会变的,不过我在听音乐会/自然声的时候摇头晃脑的时候也感受不到变化,而且并不是所有录音都是正前方。理论上EQ如果是16bit输出的话会影响动态,其实EQ就是特定频段的数字音量调节。DAC滤波我感觉盲听很难,每次我自信满满的盲听,老是被打脸。Crossfeed,我认为是一种劣化,好像理论也是如此。
有时候我想对比耳机应该把频响曲线调成一样对比才公平?毕竟如果是32bit输出和处理,减一点的db,动态损失几乎为0。不过EQ也没法说好坏,哈曼目标曲线本身也不是实测曲线(比实测加了低频减了中高频,理由当然是好听),而且还有一个重要问题,头戴耳机不是耳塞,还是受耳道影响的,所以头戴耳机的哈曼曲线使用的人工耳应该是没有耳道的--哈曼曲线实际是入耳式的标准。
最后是一些乱七八糟的思考吧,耳机和现场的关系,其实我觉得好的录音和混音清晰度轻松超过现场,因为录音麦克距离近啊,后排听到的声音不知道衰减成啥样了(点声源是球面波,衰减极快),当然如果非要“现场感”可以拿个录音笔放耳朵边上去录,虽然很现场,很逼真的还原周围人的咳嗽声,不过估计不太好听。还有音箱和耳机,我感觉同等声压音箱的结像比耳机大,还远点,大概就是看电影院和看电视的意思,电影屏幕也有好坏之分,辣鸡荧幕也不如好的家庭影院爽。
囊中羞涩的时候大件很重要~预算充裕的时候线材避震很重要~然而最后线材避震丝毫不比大件便宜~出好声需要足够的耐心~一年~一年不够~来年继续~物件是我们认识自己意识形态的镜子~~ 2017得到的经验就是不喜欢的不要去碰,喜欢的要亲自买来听。比如我玩耳机大部分听女声,我要的耳机的声底要薄一点,高音要亮一点,所以像乌托邦系列再好我都不会去买,因为看评论都说比较厚一点,我不会去交这个学费,然后我买了ed10,都说高音太亮,我听了后不觉得过亮,跟ed8普通版差不多,但音响性要好很多,这两个是不重复的,各有所用(对于一个喜欢玩多个耳机的人,就怕买重复),终于赌对了,幸福又再加多一点点。 2017确定了三大件,接下来慢慢换管子玩 2017年对我来说有着巨大的重要意义,发烧程度飞跃式地跨步。
如此猛烈地跃进对我的hifi观念甚至人生观念都产生了冲击。
2018是新系统完全成型的一年,希望能沉淀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