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inless 发表于 2017-7-2 19:00:01

小白 发表于 2017-7-2 19:11:04

brainless 发表于 2017-7-2 19:00
silverstri没指挥过布鲁克纳应该。。。
也没觉得他被低估,他的风格本身就应该是一个很小众的指挥家才对 ...

他不搞布鲁克纳,善搞浪漫派音乐、英国音乐、东欧音乐。风格怎么个小众法?不小众啊,主要是活得不长、没有指挥顶级乐团。

brainless 发表于 2017-7-2 19:27:38

notus 发表于 2017-7-2 21:56:56

说起来炒作,其实很多时候我觉得也都是无心的行为.更多是一时感情用事.比如今天听到特别好的,就觉得这个人天下无敌了.改天听到另外一个,觉得天外有天啊....人都是会被这样的感情左右,特别是喜欢音乐的人,更感性一些.
但如果是专业的杂志编辑也这样,就会让人怀疑这个人的专业水平了..

lsw197501 发表于 2017-7-2 23:20:11

听音乐不是解题 ,没有正确答案,这玩意儿比较主观。有些所谓大师名演也许你未必喜欢,有的寂寂无名却会深深打动你。无数指挥家指挥相同的曲目,都有听众,每个都是独一无二的,不会有谁是绝对权威的,否则的话那音乐的发展之路会越来越窄的,百花齐放才是音乐的魅力。所以,作为业余音乐爱好者,我通常不去评论作品和演绎,实在喜欢的仅仅代表我个人的观点。

小白 发表于 2017-7-3 11:02:43

notus 发表于 2017-7-2 21:56
说起来炒作,其实很多时候我觉得也都是无心的行为.更多是一时感情用事.比如今天听到特别好的,就觉得这个人天 ...

忽然听到以前没听过、狠新鲜的东西,觉得兴奋,可以理解,但是心里要始终有一些Benchmark的。随随便便把新接触到的新鲜的东西说得比公认顶尖的大师更伟大,是不负责任的,属于感性压倒理性的表现。人还是分感性和理性型的。

英国组曲 发表于 2017-7-3 13:32:35

对音乐演绎作出相对客观公允(也许根本就不存在一个所谓的客观公允)的评判,是件困难的事情,那是正经的乐评。乐迷形成自己的口味偏好,也是正常,也比较轻松。

安可欣 发表于 2017-7-5 10:30:32

转载
指挥大师乔治·丁特纳谈布鲁克纳(一)
f小调第00号(学生)交响曲
    布鲁克纳最后一个作曲老师,年轻的歌剧院指挥Otto Kitzler给他布置了最后一项功课以结束学业:包括一部序曲、一首合唱作品和一部交响曲。我们的作曲家在3个月后完成了他的“学生交响曲”,又被称为00号交响曲。Kitzler对这部迷人的作品反应并不热烈,认为“缺乏某种灵气”。我怀疑他根本就没有好好地看过谐谑曲乐章。在我看来谐谑曲(虽然其中的三声中段部分确有所不足)是一部充满创意的篇章,比他早年创作的其他一些谐谑曲都要好。虽然布鲁克纳确实研究了大量瓦格纳作品,学习瓦格纳的和声和配器手法,是我并不认为Kitzler的指导给了布鲁克纳多少帮助。这部“学生交响曲”并没有表现出多少瓦格纳的影响,却到处可以看到舒曼和门德尔松的影子——尤其是终曲的开头部分,听上去简直就象是舒曼的手笔。
    就象废弃许多其他不满意的作品那样,布鲁克纳虽然废弃了这部作品,但并没有销毁乐谱,这使得我们有机会演奏这部作品。此外,令人吃惊的是一年之后布鲁克纳就写出了精彩的d小调弥撒——他的首部代表作。
    这部交响曲以第一小提琴上的舞曲风格的调子开始,并由乐队响亮的齐奏应答(这里我对铜管的演奏力度进行了修改避免粗糙的效果),这两个主题都得到了辉煌的发展。第二个主要的旋律是富于歌唱性的,出现在大调上,后面紧跟了一个具有英雄气概的段落。其后由长笛上的轻柔的旋律结束整个呈示部。乐曲的展开部手法老练,引入略微紧缩的再现部(我必须承认我漏掉了那个可爱的长笛旋律,它在这里被切掉了)。
    第二乐章标记为“稍快的行板”,由弦乐器上恳求的音调开始。一个符点节奏引入双簧管上的轻柔的旋律。第一小提琴和中提琴轮流演奏着32分音符的跑句,这里可以明显看到莫扎特41号交响曲“朱庇特”慢乐章的影响。一个传统的g小调插段将音乐引入再现部分,这时“朱庇特”式的32分音符跑句由长笛、单簧管、大管接过。最后由圆号、定音鼓轻柔的二重奏结束整个乐章。
辉煌的谐谑曲由单簧管和大管上富有节奏性的主题开始,后继以弦乐顿弓演奏的乐句。不论是从音乐性还是管弦乐手法上讲都是十分富有灵感的。在中提琴和大提琴愉快的8分音符跑句的伴奏下木管乐和弦乐开始了柔和的三声中段,中段的主题由圆号和第一小提琴紧接着奏出。
    终曲可能是全部四个乐章中最弱的一个,不过也包含了好些优美的片断,尤其是那个第二个出现的柔和的切分旋律。在呈示部结尾处三连音占了统治地位。圆号的弱奏开始了舒曼式的展开部。经过其他的各调后在再现部的结尾音乐逐渐转入F大调;速度加快,最后这部明朗的交响曲在一片欢欣喜悦的气氛中结束。

d小调第0号交响曲
    一个没有道理的评价会对一个缺乏自信的人造成多么严重的后果啊!布鲁克纳正是这样一个缺乏自信的人,他一辈子都认为自己所知不如当时的一些有才能的音乐家——尤其是那些所谓的权威人士。当Otto Desssoff(当时维也纳爱乐乐团的指挥)看过了这部作品第一乐章后问道:“可是主题到底在哪里呢?”这使得布鲁克纳十分沮丧,这一个愚蠢的问题可能也是使布鲁克纳撤回他的第二交响曲(指原版的第二交响曲,最近Paul Hawkshaw确认其完成于第一之后的1869年)的原因。但是在我看来,这个第一乐章不论是从内容还是形式上来看都是一部杰作。
    在这个乐章中一个执拗的八分音符节奏伴着充满不安色彩的进行曲音调和带有切分节奏的可爱温柔的第二主题,并贯穿了整个乐章。这里第一、第二小提琴之间的的对奏表明在演奏这类音乐时将第一、第二小提琴组分开放置是很重要的,不然就会失去这种轮唱般的效果。木管乐器上的开放五度和结尾所运用的元素都显示出了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影响。尽管如此,这个简洁的乐章仍然充满了创意的美感。除了可爱的三声中段和终曲的引子部分以外,这部作品的其它部分都再没能达到这样的水平。
    行板乐章由弦乐器上的全音阶式陈述开始,接以木管乐奏出的短小的乐句进行十分模糊的转调,然后这两个部分均反复了一遍。柔和的第二主题群十分美丽,并且也带有切分节奏,让我们想起了第一乐章的第二主题。但是随后的木管乐演奏的部分就不象前面的部分那样富有创意。在这里我想提一个被忽略的事件,布鲁克纳在一封给友人的信中就提到了这个中间部分:“你会很惊奇的发现我几乎完全按照你的意思修改了行板乐章,整个中间部分都是全新的。”不过很不幸的是,这个伟大的作曲家老是会听从别人的一些很糟糕的建议……
    强有力的谐谑曲包含了两个相互对比的主题:一个跨越两个八度,十分响亮,并以不同寻常的节奏进行;另一个是轻柔的门德尔松式的旋律。十分可爱的三声中段的第一部分反复了一遍(整个谐谑曲部分没有反复),而后经过了一系列柔和而美丽的转调回到了三声中段的开头部分,其中的长笛上的装饰性乐句非常引人注目。
    终曲的开端充满向前的动力:单簧管和大管在每个小节奏着固定的十二个音,伴着长号上神秘的和弦和小提琴上的下行的旋律。随着乐曲的速度加快出现了一个强有力的齐奏曲调:这个曲调先以八度下行而后再上行十度,经过一个快速下行的过渡句后又是一个十度下行。这个粗犷的曲调以各种对位的手法进行发展。这里,布鲁克纳向我们展示了他向著名的Simon Sechter学习多年的成果。
    第二个曲调由十二个振音引入上行的抒情旋律。虽然其他的指挥家通常喜欢在这里放慢速度,不过布鲁克纳并没有指出要改变原来“活泼的快板”这个速度,所以我认为在这里不必要改变速度。接着那个粗犷的曲调又回来了,随后我们又听到了开始的中板部分。在这个粗犷的曲调随后的一些出现过程中又加入了一些新的变化,如将曲调倒转。再现部分抒情旋律改由大提琴奏出,最后很自然的出现了所有曲调的要素。
    六年之后,布鲁克纳谱写出了他应用对位法的杰作——第五交响曲的终曲。虽然目前这部作品中满了灵感,不过听起来怎么都有一点象对Sechter先生口味辉煌的对位法练习。

c小调第1交响曲
    1868年5月9号,布鲁克纳在林茨指挥他的第一交响曲首演,实际上这是他的第二次而不是通常所认为的第三次任指挥。首演后他很快离开了林茨移居维也纳,并在那里度过余生。19世纪70年代的时候布鲁克纳在维也纳对这部作品进行了“改进”,这个修订版通常被错误的称为“林茨版”。林茨的听众初次听到这部作品时感到迷惑,这并不奇怪,因为这部作品的写作十分大胆,而且充满创意。Carragan教授在1998年比较了这两个版本总谱的差别,在前三个乐章中这两个版本的差别不是很大,比方说增加或减少一个小节,但在第四乐章则在配器和音乐行进等方面存在许多不同。
    这部作品以第一小提琴上极其柔和、同时显得有点突兀的附点节奏进行曲音调开始,圆号紧接着回应。轻柔歌唱性的第二主题分为两部分,首先由第一、二小提琴奏出第一部分,然后圆号、大管接奏第二部分。一个十分富有英雄气概的段落将乐曲引入到一个引用了著名的“汤豪塞”序曲的弦乐片断的部分。布鲁克纳第一次听到这部作品是在1863年,由他当年还很年轻的老师Kitzler指挥;1865年他专程到慕尼黑去听“特里斯坦”。尽管布鲁克纳作品中所受瓦格纳的影响并不如人们所认为的大,他对瓦格纳的景仰却确实覆盖毕生。人们现在无法知道到底是“特里斯坦"的强大冲击力还是过劳(或是两者一起)造成布鲁克纳持续紧张的精神崩溃。他被送进一所疗养院治疗,几个月后才能够重新工作。
    持续引用“汤豪塞”的音调是这个乐章中唯一可以看到瓦格纳的影响的地方。乐章的展开部分没有使用主部进行曲主题的材料,直到逐渐转入再现部这个进行曲音调才再次出现。我们在再现部中省略了引用“汤豪塞”序曲的部分,整个乐章在第一主题的进行曲音调中粗犷地结束。
    第二乐章以即兴风格的段落开始,带有一种探索的意味,这里我们听不出明显的旋律和明确的调性,直到一个舒伯特式的华彩出现才将基本调性明确为降A大调。在布鲁克纳的作品中舒伯特的影响总是被过低的估计,实际上这种影响可能比瓦格纳的影响作用更深远。一个富于变化的歌唱性旋律出现在第一小提琴上伴以中提琴的五重奏将乐曲引入到一个扩展部分——这个部分出现在主调上,3/4拍。再现部分回到了4/4拍并进行了大量的装饰,这时候舒伯特式的华彩由圆号奏出,后接由第二小提琴组奏出的五重奏。这里要提一句的是:在这个最有原创性的乐章的一个早期未完成的版本中,除了中间部分以外,其他的部分所使用的材料几乎是一样的。
    强有力的谐谑曲原创性不是很强烈但仍是典型的布鲁克纳风格,我认为布鲁克纳早年写的一段具有切分色彩的短小的谐谑曲更加能引起人们的兴趣,不过在1866年以前布鲁克纳就把它放弃了,也许是因为觉得它过于简短?美丽的三声中段和前后两段谐谑曲一样有令人难以忘怀的号角之声。
    辉煌壮丽的终曲对弦乐演奏者有很高的要求——天知道当时林茨的业余水平的乐队是怎么对付这个乐章的。这个乐章用传统的热闹方式开场,随后出现第二个旋律,这是一个柔和的切分旋律。展开部篇幅长大,主要展开主部的材料,这正好与第一乐章的展开部形成了对比。虽然终曲很嘹亮辉煌,不过它的结尾听起来或许没有达到布鲁克纳所希望达到的那种凯旋的效果。

安可欣 发表于 2017-7-5 10:33:03

指挥大师乔治·丁特纳谈布鲁克纳(二)
c小调第2交响曲
    当布鲁克纳把他的第二、三号交响曲呈给他所崇拜的大师中的大师瓦格纳过目的时候,瓦格纳对第三交响曲中小号奏出的英雄性的主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大方地接受了第三交响曲的题献。我们绝对有理由相信由于瓦格纳对第三交响曲的喜爱使得第二交响曲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忽视,其实这部又被称为 “休止交响曲”的作品也是一部非常出色的作品。
    布鲁克纳很热衷于反复修改自己的作品,这种修改有时确实是锦上添花,比方说第四交响曲;有时则不然,比方说第二、三交响曲,初版就比修订版更加出色。这里我们要感谢William Carragan博士在1991年出版了原版的第二交响曲的总谱(1872年版)。
    这部交响曲以大提琴上柔和的旋律开始,力度逐渐增加,每个音符都由连弓改用顿弓奏出。大提琴和低音提琴反复第一个乐思,第一小号出乎意料的插入,并以“2+3”的节奏将“C音”同音反复演奏五次。将两拍子和三拍子并列是布鲁克纳喜爱的手法。这个充满生气的小号召唤在第一、第四乐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第二主题十分抒情,也出现在大提琴上,后面紧跟着一个柔和的进行曲样的旋律。这时候前面的小号音调再次出现,不过这一次是由全体小号以八度齐奏的方式演奏。第三个抒情主题带有瓦格纳式的回音装饰,先由双簧管再由大管、长笛奏出,一个很安静的段落。发展部以发展第一主题的素材为主,直到进行曲样的主题和第二主题由法国号和双簧管奏出,这时音乐逐渐转入再现部。在尾声中,主部主题的第三、四小节成为一个固定低音的节奏由大提琴和低音提琴奏出,同时这一主题的第一、二小节由法国号和木管乐器奏出与之相对。这个时候小号的召唤音调发挥了更大的作用。徐缓出现的对第一个主题的回忆打断了这个召唤。
    只有在1872年版的第二交响曲总谱中布鲁克纳把谐谑曲的位置提到了前面,这是一个明智的举动。因为着粗犷的谐谑曲正好和长大抒情的第一乐章形成了充分的对比。我们不知道当时布鲁克纳为什么要改变这个想法,可能是害怕那些批评家们指责他模仿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布局——他经常害怕这类事情。一个两小节的有力的主题是这个典型的布鲁克纳式的谐谑曲的基础。谐谑曲乐段包括两个部分,在这个版本中这两个部分都被反复了一遍,以取得更好的效果。迷人的三重奏也反复了一遍,与前一部分形成了充分的对比。在这里中提琴奏出了一个“歪歪扭扭”的主题——这个原本四平八稳的主题在头两个乐句的结尾部分突然出现一个向上的大跳。另外,在这个部分里还有一些十分吸引人的快速转调乐段。像通常一样,谐谑曲部分再次出现,不过省略了反复部分。一个强有力的尾声结束了这个乐章。不过在后来的作品中布鲁克纳放弃了用尾声结束谐谑曲乐章的手法。
    在庄严的行板乐章中,第一小提琴奏出的旋律先下行八度再逐步上行。这个主题第二小节的节奏很重要。弦乐器拨奏引出第二个旋律,这个旋律由法国号演奏,并伴以弦乐器的拨奏,这个主题在行进过程中有多次的速度微变。这个法国号旋律一共出现了四次,旋律在最后两次出现时被加以装饰。圆号的旋律反复出现四次后,经过了一个“常规”的速度渐快和突慢的乐句,引出由弦乐器演奏的布鲁克纳《f小调弥撒》中Qui venit的旋律——这是《f小调弥撒曲》在这部作品中的回响。和其他的版本相比,在这个1872年的版本中的渐快处理得十分奇特。一段有点唐突的大管独奏将乐曲引入再现部。随后第一主题再现、修饰并将音乐引入一个高潮,这个高潮给人的印象十分深刻。在音乐渐渐柔和下来的时候,弦乐器又奏出了Qui venit的旋律,并且更加精确简练,省去了之前渐快的乐句。乐章尾声写得十分精彩,包含了一段长笛和独奏小提琴的二重奏,其中第一圆号演奏的部分相当困难,以致布鲁克纳在后来的修订版中把这个部分改由单簧管演奏。
    规模庞大的终曲由第二小提琴上的颤音开始,其中包含了交响曲开头的四个音。第一小提琴演奏着下行的音阶,同时中提琴上的旋律不断向上攀升。音乐的力度逐渐增长引出一个孔武有力的主题,由整个乐队齐奏,在每个小节的第一拍都伴有三连音的颤音装饰,不过这还不是布鲁克纳最富灵感的创作。随后音乐又回到了开始的柔和的乐句,停顿一下,弦乐和木管乐器上出现了惹人喜爱的第二主题。这个主题带有舒伯特的风格,主要以六度音程为基础,并在多个调上出现。接着那个孔武有力的主题又在大调上出现。经过一个由铜管乐演奏第一乐章中小号的召唤节奏形成的高潮后又是一个停顿,而后弦乐器奏出《f小调弥撒》中Kyrie的旋律。展开部的开始部分十分平静,长笛模仿着单簧管演奏第一主题的变形。接着由第二小提琴奏出逆行的主部主题,木管乐演奏第一乐章主部主题的头两个小节。随后的部分里面有一大段很难演奏的切分节奏,直到大管引出柔和的第二主题,而后双簧管演奏逆行的第二主题。音乐的力度逐渐增加,引出主部主题的再一次出现,一个停顿之后再现部开始。在再现部中我们又听到了那个美丽的Kyrie的旋律。尾声里包含了对第一乐章和终曲第二主题的回忆。在最后的快速段落中,大提琴和低音提琴演奏三连音的动机与其他声部演奏第一乐章中小号的召唤相抗衡。在这里布鲁克纳意识到他在乐队平衡方面犯了一个错误,所以他使用第四长号来加强这十五个小节的低音部分。对我而言这是个很奇怪的补救措施,我在这个演奏中让大提琴和低音提琴用“强”的力度演奏,其他声部以“中强”的力度演奏,而没有使用长号加强。在最后的七个小节里整个乐队以“强”的力度演奏着三连音的动机,凯旋式地结束全曲。

d小调第3交响曲
    Otto Dessoff在看到布鲁克纳第0号交响曲的时候曾经问道“可是主题究竟在哪里?”。布鲁克纳用他的第三交响曲对这个浅薄的问题作出了精彩的回答:在这部交响曲著名的开头部分弦乐的写法和第0号交响曲一模一样,并以弦乐作为背景衬托着小号奏出的主部主题——这个主题是布鲁克纳最伟大的旋律之一,瓦格纳对它尤其喜爱。这部庞大的作品(布鲁克纳作品中最长大的之一)被他的学生及布鲁克纳本人数次“改进”,目前最常演奏的是1877年版和1888/89年版,尤其是后者。直到1977年即这部作品问世103年后才由Leopold Nowak出版这部作品的原谱。在这个版本上还保留了对瓦格纳的献辞“献给世界著名的无可超越的伟大的诗歌与音乐大师”(To the unreachable world-famous noble Master of Poetry and Music)。
    在我看来,这部作品最初的形式是最好的,后来的各种修订稿都要比它逊色。不论是演奏还是聆听这部作品都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这不仅是因为这部作品的篇幅长大,更因为其中充满了灿烂的思想。在这部作品中布鲁克纳也引用了瓦格纳作品的素材,他引用他所热爱的大师的作品并没有使我感到厌烦,不过除了罗恩格林的第二幕音乐——这里不论是原作的唱词“Gesenge sollst Du schreiten”还是音乐本身对布鲁克纳来讲都不值得引用。
    这部交响曲的开头小号奏出英武的主部主题,其后紧接着一个由圆号演奏的高贵的旋律。乐队两次齐奏一个下行的富有节奏的呐喊式音调,并由弦乐给予柔和的应答;接着开头的部分再次出现。第二小提琴奏出柔和的第二主题。接着乐队响亮地吟诵出一个由四个音符组成的乐句,弦乐和木管应答使音乐再度回到柔和的气氛中。呈示部的结尾引用了他的d小调弥撒中Miserere的部分,并以此结束了整个呈示部。展开部中音乐的情绪由平静变得越来越强烈直到引出乐队以fff的力度齐奏主部主题的高潮。在这里很多听众都误以为再现部开始了,其实并不是这样,音乐的发展还在继续:高潮过后,音乐的速度逐渐缓和下来,出现第二主题的逆行旋律——布鲁克纳很喜欢这个旋律——并将音乐导入真正的再现部。再现部中徐缓而抒情的第二主题按照奏鸣曲式“调性服从”的原则出现在了D大调上。尾声中音乐又回到了d小调,由小号和长号上奏出的第一主题的卡农开始,力度逐渐增长后突然停止;这时候又响起了乐曲开头对呐喊音调柔和的应答旋律,将乐曲引入有力的结束。
    弦乐器演奏的庄严的旋律开始了了第二乐章,这个主题建立在主调基础之上但包含了非常不寻常的半音进行。小提琴的演奏使情绪逐渐增长并将其引入到一个布鲁克纳喜爱的终止式。四支圆号的演奏轻柔地引出中提琴演奏的新旋律,速度比原来稍快;这个旋律在乐章中总共出现了三次。布鲁克纳曾说他在谱写这个行板乐段的时候心中正想着他已故的母亲。在弦乐器上演奏的音乐逐渐慢了下来(神秘地),这时候第一小提琴奏着装饰过的中提琴主题将音乐带回到开始的“柔板”,伴以中提琴上的十六分音符的伴奏。行板乐段第三次出现在大提琴上。圆号奏出徐缓的第二个曲调。音乐又回到乐章的开始部分,这时候的第一小提琴声部演奏一个十分高难度的切分乐段。突然乐队出其不意以f的力度齐奏前面提到的《罗恩格林》中的动机,以这个切分乐段相对。整个乐章在第一主题中轻柔地结束。
    不久前Nowak教授发现了一个新的布鲁克纳第三交响曲的慢乐章手稿。这个手稿估计创作于1876年,在1873年初稿和1877年第一次修订稿之间。这个版本中所有的速度记号都被彻底更改,比方说:开始部分的Ferierlich(庄严地)变成了Bewegt, quasi andante,feierlich(运动的近似行板,庄严地),Andante(行板)部分变成了Andante quasi Allegretto(行板近似小块板)。不过很奇怪的是这个“新”柔板比原稿(1873年版)还要长十一个小节,而1877年的版本则比原稿短了一大截。此外在配器方面和某些地方还是有些不同,最明显的是在结尾引用瓦格纳罗恩格林第二幕的庄严进行曲“Gesenge sollst Du schreiten”的地方(不幸的是这段音乐不论是其笨拙的唱词还是音乐本身都不是瓦格纳最富灵气的创作),布鲁克纳将这段音乐的伴奏作了一些改动。在1873年的版本中,他使用的伴奏音型是第一小提琴演奏的一个冗长的切分十六分音符的三连音音链,而且演奏难度很高。可能布鲁克纳也想避免过于复杂的节奏,所以他在1876年的版本中使用了一个更加简单的方法——几乎照搬了瓦格纳《汤豪瑟》序曲中第二小提琴声部的写法(他在第一交响曲中以不同的方法运用过相似的模式)。这并没有很大的改进。此外,这个新的柔板乐章很具独立性,也很美丽,十分值得一听。我觉得这个柔板乐章要优于1877年的版本。
    谐谑曲的开始部分出现了第二小提琴上连续六个八分音连奏和低音提琴上三个短促八分音符断奏的对峙,力度逐渐增长引出响亮而节奏强烈的第一主题;第一小提琴紧随其后奏出一个柔和抒情的旋律,谐谑曲部分结束在大调上。美丽的三声中段速度不变,由中提琴上轻松的旋律开始,象他的其他早期作品一样有许多令人愉快的转调。
    在第三交响曲完成数年后布鲁可纳让他最喜爱的弟子Franze Shalk把终曲乐章几乎重写了一遍。除了篇幅过长以外,这个终曲乐章仍是一部很优秀的作品。Shalk不仅将作品的篇幅大大缩短,而且将不规整乐句模式看作是一个缺陷而改为规整的四小节模式。在第二个乐段布鲁克纳还缩短了弦乐器演奏的舞曲旋律,代之以圆号、木管乐奏出的严肃的二分音符的旋律——一个恢宏而灵感凸现的段落。多年以后,布鲁克纳在和他的学生散步时经过一个著名的作为葬礼停尸间的建筑——那时附近正在举行娱乐舞会,布鲁克纳说道,“这就是我终曲第二个乐段的灵感所在。”
    尾声中第一乐章的第二主题、第二乐章的柔板主题和谐谑曲的主题相继出现。弦乐器演奏的切分节奏和木管、铜管对奏。最后乐队以极快的速度演奏转为大调的第一乐章主部主题结束这部d小调交响曲。

降E大调第4交响曲
    第四交响曲创作于1874年,在1878到1880年间布鲁克纳对其作了大幅度的修改。虽然前两个乐章的主题材料被保留下来了,不过这两个乐章在细节上和初稿有很大的不同;原来的谐谑曲和三声中段被完全放弃,代之以一个全新的第三乐章,其中包含了一个被称为“狩猎”的谐谑曲乐段和一个迷人的三声中段;不过终曲乐章在后来又被完全改写,1878年的终曲现在被称为“Volksfest”,布鲁克纳在1880重新谱写了一个终曲,就是目前经常演奏的那一个。有人认为这部作品的其它部分过于阴暗、忧郁。不过我并不这样认为,在我看来这是一部极其辉煌的精彩之作。另外这部作品还有一个1889年出版的第一版总谱(由Loewe修订),这个版本对原作进行了大肆删节,破坏了作品在结构上的平衡,而且几乎每一小节都被重新配器。
    所有这些扭曲原作的行为都是布鲁克纳的学生希望这些伟大作品能被当时的听众接受而做出的,他们的本来是善意的,不过却弄巧成拙。这里必须说明的是,由于布鲁克纳是一个充满不安全感的作曲家,总是担心自己的作品不能上演,所以他对这一类“改进”原谱的行为一般不闻不问,有时甚至和学生一起涂改自己的作品。
    弦乐器上轻轻的颤音拉开了作品的序幕,在富有魔力的号角主题出现之前,这个颤音先唤起了听众心中一种“博大情感”的共鸣。随后号角主题由木管乐器接过,乐队吟唱着布鲁克纳喜爱的二连音加三连音的节奏。乐队继续以极大的力度发展着这个节奏将音乐逐渐引到一个远关系的调性上(C大调——译者注),将这个调性的和弦反复几次后停顿一下,这时候一个迷人的舞曲风格的第二主题出现在了另一个远关系调上(降D大调——译者注)。这个主题第一组八分音符上标有顿音记号“ . ”,在原稿中第二组的八分音符上并没有这个标记,但是很多指挥家还是把这两个音处理成了顿音,我在演奏中用的是和别人不一样的方法:第一组八分音符用顿弓演奏,第二组的八分音符用波形分弓演奏。
    呈示部在一种神秘的气氛中十分柔和地结束;我在这个乐段及展开部开端都没有使用弦乐的颤音。展开部中号角主题被木管乐装饰得十分华丽,在展开的高潮部分铜管乐奏出壮丽辉煌的圣咏,随后一个柔和的乐段将音乐带入再现部。再现部中长笛和大提琴装饰性的音调衬托着号角主题。紧接着再现部的尾声和第四乐章的尾声都属于布鲁克纳最了不起的创作。
    第二乐章是一首柔和的葬礼进行曲。首先由大提琴奏出一个高贵的旋律,乐队的其余声部对其进行发展。第二主题规模庞大是一段由中提琴演奏的如歌的旋律;其余弦乐器的拨奏为其伴奏。这个中提琴旋律是一个包含了大量节奏、力度的变化庞大的复合体,在乐章后来的发展过程中,这个主题移高了一个全音出现。在一个由整个乐队演奏的长大的渐强段后,音乐在远关系的降C大调上逐渐松弛下来。布鲁克纳只是简单地提升半个音就使音乐回到了这个乐章的主调上,不过这一次是在同名大调上。乐章的结尾出现了一段由中提琴、圆号和单簧管演奏的悲伤而朴素的三重奏,最后由中提琴上的长音结束这个乐章。布鲁克纳在结尾的长音上用括号标出了颤音“tr”的记号,莫不是他认为用颤音演奏更加合理一些?
    标题为“狩猎”的谐谑曲是布鲁克纳式节奏的代表之作。谐谑曲的开头部分应该尽可能演奏得轻柔。有意思的是布鲁克纳要求在这个开头部分反复的时候“渐强”的出现要比第一次早一些。另外在这部和声效果辉煌的乐章中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地方就是由3个长号伴奏的大提琴乐段。三声中段开头有一段十分可爱的旋律,在原稿中这个旋律是由双簧管和单簧管的同度齐奏演奏的,不过在后来的版本中却变成了由性格相差比较大的长笛和单簧管同度齐奏演奏(是他人改动的?),但我还是倾向于使用前者的方式演奏。布鲁克纳有一次提到这个谐谑曲的中段时说这个宁静的三声中段表现的就是猎人们在休息时解开自己的口袋吃奶酪的场景。
    终曲的开头部分是低音弦乐器上搏动的四分音符的节奏,紧接着是圆号和单簧管演奏的下行长音——开始是一个八度下行紧接着又是一个三度下行,由此引出由乐队齐奏的缓慢庄严的主题。这个主题出现后立即进行一段猛烈的发展,这段发展由出现在主调上的第一乐章的号角主题结束。音乐的速度逐渐减慢,弦乐器在关系小调(c小调——译者注)上奏出一个十分美丽的乐段。随后出现一个迷人而“天真”的旋律,另一个欢快的旋律与之呼应。在这一段抒情的乐段过后一个强而有力的展开段开始了,在展开段中出现了所有在呈示部中出现的主题材料。在作品早年的版本中布鲁克纳让第一乐章的号角主题在终曲的尾声中再次出现,不过他后来放弃了这一做法。我想也许是作曲家认为这个主题出场的次数太多了。不过在某些版本中又恢复了这个做法,比方说Nowak版,也许又是被某些人更改的。
    布鲁克纳一共留下了3个第四交响曲终曲的版本,第一个(1874年)和第二个版本(1878年)所使用的的主题材料是密切相关的。布鲁克纳把第二个版本称为“Volksfest”,这个版本更加简短而且简单——比方说,可以比较一下两个版本的第一部分中第二小提琴声部,以及按布鲁克纳喜爱的节奏演奏(二连音加三连音)高难度的五重奏部分。
“Volksfest”也由大提琴和低音提琴上搏动的音符开始,第一小提琴演奏着下行的三度(在第一版中第二小提琴按相反的方向行进),布鲁克纳在第三版(即目前通用的1880年版)中删去了响亮的同度齐奏下行音阶。紧接下来的那个精彩的中提琴演奏的旋律比第三版高了半个音。那个迷人而天真的主题在再现的时候是以弦乐齐奏的方式,而不是像第三版那样用嘹亮的铜管乐合奏。1880年版中紧接在引子后面的英雄性的齐奏主题直到这里才出现。更有意思的是在尾声中布鲁克纳用四个圆号再次奏出第一乐章的号角主题,而在第一、三版中他都没有这样做——也许是他认为这个主题已经出现的次数已经够多了。虽然Volksfest也是一部有魅力的作品,不过布鲁克纳似乎总觉得少了点什么,所以他在1880年版中加上了由弦乐演奏的美妙的c小调旋律,并让这个旋律在两个不同的调上出现。

安可欣 发表于 2017-7-5 10:34:51

指挥大师乔治·丁特纳谈布鲁克纳(三)
降B大调第5交响曲
    当这个44岁的外省管风琴家在维也纳安顿下来的时候,一切事情看起来似乎都在往好的方面发展:他有一个在国立艺术学校教授和声学、对位法和管风琴的职位,同时还在女子师范学院任教(那时候不同性别的学习场所是分开的);他的f小调弥撒曲演出获得了成功;他的管风琴演奏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并代表奥地利参加了在法国以及两年后在英国举办的管风琴家会议。不过在他回到维也纳后一场灾难正在等着他:他被指控对女子师范学院的两位女士出言不逊。这使他不得不为自己辩护。虽然后来他被证明无罪,但是管理者还是把他调到另一个男性的学校任教,而这个学校不久后又被取消了。因此布鲁克纳不仅要忍受这个巨大的羞辱,而且他那原本就微薄的经济收入一下子又减少了许多。在他这段时期的信件中充满了沮丧、绝望。他开始后悔搬到维也纳居住,并且十分渴望能回到他原来的职位--林茨大教堂的管风琴师。但即使在这种条件下他还是每年开始一部新的交响曲。
    如果有谁想在这部宏大而富有英雄气概的降B大调交响曲中找出哪怕一点点自怜自哀的情绪,都注定是徒劳的。正如他伟大的前辈贝多芬一样--贝多芬也经受了巨大的精神痛苦、更大的经济压力,比布鲁克纳更有理由自怜自哀,但他的作品却完全超脱于个人的痛苦之上。就好像这些大师们把自己的作品经过一个纯化滤器过滤一样。这和其他一些重要作曲家完全不一样,如马勒、柴科夫斯基,对后者而言,个人的悲哀是他们灵感的主要源泉以及他们的音乐所表现的主要内容。
    这部交响曲是布鲁克纳所有作品中最睿智的一部,在作品中布鲁克纳完全摆脱了瓦格纳和声和配器手法的诱惑。也许正因如此这部作品和第六交响曲没有被布鲁克纳反复修改只留下一个总谱版本。布鲁克纳从来没听过这部作品的演出,直到布鲁克纳生命即将结束的时候才由他的学生Franz Shalk在Graz指挥了第五交响曲的首演,那时候布鲁克纳已经病得十分厉害不能到场了。不过这个首演的版本已被大肆删节和重新配器,总之已被改得一塌糊涂,根本不能反映作品的原貌。
    第一乐章引子,弦乐器奏出柔和、蹒跚的旋律,这个旋律逐渐减弱消逝时整个乐队(除了定音鼓以外)突然爆发出一个上行的富有节奏的段落,这个段落建立在降G大调的三和弦上--这里我要特别说明一下,在这部四个乐章的交响曲中的三个乐章里降G大调都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铜管乐奏出圣咏般的合奏呼应着这个段落。然后前面的段落又回来了,不过这一次是出现在主调上面而且定音鼓也加入到了齐奏中,速度逐渐加快引出中提琴和大提琴上的主部主题。抒情主题由第一小提琴奏出伴以弦乐器的拨奏,后接木管乐器上的新主题由弦乐器演奏的切分节奏伴奏,接着又是一个强而有力的段落,然后逐渐减弱进入展开部。
    在乐曲的展开过程中“快板”部分两次被“柔板”的引子主题打断,这时候引子中的铜管乐合奏再次出现。这里有一个问题:布鲁克纳究竟是想以"快板"的速度演奏这个段落还是以原来的“柔板”的速度演奏?他本人并没有特别说明。类似的情况可以在勃拉姆斯第一交响曲的终曲中看到:原来缓慢柔和的圣咏在再现时以“快板”的速度很快地奏出。很多指挥家在这两个地方都喜欢放慢速度。我认为作曲家的意图已经很明白地写在了谱子上面,所以我演奏这一段的时候保持"快板"的速度不变。
    忧郁的第二乐章开头部分是弦乐器每小节6个音符的三连音节奏拨奏和双簧管上朴素悠长的2/2拍子旋律的对话。当这个曲调再次出现的时候小提琴奏出十六分音符的六连音对其进行修饰。布鲁克纳写道“以同样的节奏演奏如同Alla breve bars,但是更加慢一些”。这些话明显表明在这个乐章的开头部分应该是每小节打两拍而不是六拍。布鲁克纳巧妙地把弦乐演奏的抒情主题放在C大调上呈示,因为他对这个旋律作了一点小小调整来解决小提琴不能演奏#f音的低音的问题。当这个主题升高一个全音再次出现的时候小提琴就可以毫不费力的演奏这个“合适”的旋律。在接近结尾的部分布鲁克纳使用了一大串令人恐怖的和弦,这些和弦通常是不会使用的,不过听上去很“前卫”。接踵而来的尾声部分出人意料地结束在大调上,然而这并没有驱散弥漫在这个乐章中的忧郁的情绪。
    谐谑曲的开头由弦乐器奏出的24个音符和第二乐章开头部分完全一样,只是速度更快一些。在这个基础上木管乐器奏出一个激动不安的主题。随后弦乐以较慢的速度奏出一个愉悦的乡村舞曲风格的主题,乐队响亮地与其呼应,让人几乎可以看到舞者跺脚的样子。音乐的速度逐渐加快回到开头的速度和情绪。三声中段中处处回响着优美的圆号声,给人以十分亲切的感受。
伟大的富特文格勒在描述第五交响曲终曲时认为它是连接交响曲文献中其他作品的桥梁,他的观点对么?虽然对一部作品过高的评价是危险的,但是这部作品确实是名符其实的最伟大作品之一。
    莫扎特在他的41交响曲的终曲中向布鲁克纳展示了如何把奏鸣曲式和赋格完美结合在一起。布鲁克纳的这个终曲从第一乐章的引子主题开始,单簧管的旋律将它粗鲁打断。像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终曲一样,前面乐章的主题相继出现,但都被单簧管的旋律打断。弦乐以单簧管主题为基础开始了第一个赋格段。随后第二小提琴以稍慢一点的速度演奏一个迷人的第二主题,预示一个像第六交响曲第二乐章的高潮一样的辉煌部分的到来。后紧随一个富有英雄气概的段落;我认为这个段落应该以原速演奏不要加快速度。铜管乐奏出一个新的圣咏,以这个主题为基础中提琴开始了另一个庞大的赋格段。在这格赋格之后第一小提琴再现亲切的第二主题。随后音乐的力度逐渐增长、气氛越来越热烈,将乐曲引入最后乐队齐奏的辉煌圣咏中。

A大调第6交响曲
    布鲁克纳称第六交响曲是他最大胆的作品,这部作品也确是他最美丽的作品之一。不过这部作品不像他的姊妹篇那样能够经常上演,也许是和前三个乐章相比终曲显得不是那么尽如人意的缘故。尽管这样,布鲁克纳仍然只留下了一个第六交响曲的版本,而布鲁克纳却是最多的时候一个作品可以留下三个总谱的作曲家。布鲁克纳的学生Hynais曾经对这部作品进行修订,虽然跟Shalk兄弟和Loewe相比Hynais的改动并不算很厉害,但是布鲁克纳本人却并不喜欢这种改动。
    和布鲁克纳通常使用的以弦乐器的振音开始一部交响曲的方式不同,第六交响曲是以小提琴奏出的复合节奏来拉开序幕。布鲁克纳十分偏爱两拍子三拍子交替的复合节奏,这个节奏在这部交响曲和第五交响曲的“柔板”乐章中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在这个节奏基础上大提琴和低音提琴“唱”出主部主题——这可能是布鲁克纳笔下最为美丽的旋律;这个主题实际上是出现在弗吉里亚调式上,就象勃拉姆斯第四交响曲精彩的第二乐章一样。经过一小段充满活力的后续发展后这个主题由乐队辉煌的奏出。音乐逐渐离开A大调引出抒情的第二主题,这个主题节奏也比较复杂,出现了每小节4个音符和每小节6个音符的对奏;速度也较前放慢,和第一主题形成对比。英雄性的第三主题出现后呈示部安静的结束。展开部由第二主题开始,在乐曲展开过程中出现了一个全新的美丽旋律,这个旋律力度逐渐增长速度加快引出主部主题在远关系调性上出现,这里低音提琴以乐曲开始的节奏猛烈的奏出降A音;随后布鲁克纳仅使用定音鼓演奏E音加强这个节奏,并将低音提琴演奏的降A等音变化为升G音就使乐曲回到了主调上,再现部开始。尾声部分从稍慢的第二主题开始展开最终进入一个更加快速的胜利的结尾。当然在乐章的最后几个小节速度还是要适当慢一点。
    第二乐章平静的第一主题在低音弦乐的伴奏下出现,一个哀怨的双簧管旋律突然插入打破了这种平静。随后出现了第二个主题,这是布鲁克纳最伟大的旋律之一,由大提琴和小提琴奏出,速度更加缓慢,将音乐带入到一个葬礼进行曲一样的段落。再现部回到原速,先是主部主题的再现,主部主题的再现和通常一样进行了大量的装饰;随后是第二个旋律在主调上的再现。尾声十分的平静并在基本调性上持续了很长的时间,这在布鲁克纳的创作中是不常见的。
    令人恐惧的谐谑曲和他的第九交响曲中的谐谑曲一样是他最富原创性的创作。这个谐谑曲和他的其他谐谑曲相比速度要慢一些——第八交响曲的谐谑曲除外,所以在指挥这个乐章的时候每小节要达三拍而不是通常的一拍。在低音提琴的搏动的背景上中音弦乐器演奏着3度颤音木管乐器演奏着一个短小的乐句。当这个短小的主题在小提琴上出现的时候就象是急切的呼救声。即使是大调上强而有力的尾声也没能缓解这股压抑的气氛。
    在与之相对的三声中段中,弦乐器拨奏柔和的演奏一个附点节奏,三支圆号响亮的应答。木管乐器奏出引自第五交响曲第一乐章主部主题的旋律,这表明这个中段的演奏速度不宜过慢。三声中段平静的结束后马上接着极富表现力的谐谑曲乐段。
    终曲的开头部分非常有意思,严峻的主部主题先由小提琴再由第二单簧管奏出(在a小调上),当这个主题在下属调上出现时被小号和圆号粗暴的打断,而小号和圆号这个节奏强烈的乐句却是在大声的强调主调。随后乐队齐奏一个充满大量半音进行的响亮音调——一个并非象征英雄性的旋律。在这些雄伟的陈述后布鲁克纳又用一个迷人的舞曲来抚慰我们。在圆号奏出的柔和的的大调和弦后,单簧管和双簧管介绍一个新的旋律,就象从遥远的地方传来的声音。这个旋律和第二乐章中双簧管哀怨的旋律之间存在联系,不过这一次是在大调。布鲁克纳一定很喜欢这个旋律所以让它反复的出现,并且力度逐渐增长配器也越来越丰满,不过在我看来也是越来越老套。这时大提琴在长号的伴奏下较慢的速度奏出第一主题,第二小提琴也在远关系调上以较慢的速度演奏第一主题,而且那个响亮的曲调在这里也放慢了速度直到乐队再次回到原速确立主调。在小提琴演奏的充满活力的段落之后(这在布鲁克纳的作品中是不多见的)迷人的乡村曲调在主调上再现。乐曲的最后部分嘹亮而富有节奏感,不过却是紧紧的站在主调上——这很出人意料而且也不是那么让人信服,即使是长号奏出第一乐章的主部主题也没能减弱这个乐章中令人不满意之处。
    这部交响曲的前三个乐章都相当的完美,不过第四乐章怎么看都有些问题——至少对我而言是这样。

E大调第7交响曲
    布鲁克纳的第七交响曲由他的学生Nikisch在莱比锡首演的时候,布鲁克纳正好60岁。在这次首演后不久又由Hermann Levi(首演瓦格纳的帕西法尔的指挥)指挥演出。这两次演出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为作曲家赢得国际性声誉打下了基础。但是布鲁克纳考虑到他在维也纳的处境,所以在维也纳爱乐乐团想演出这部作品时,布鲁克纳去信阻止作品的上演,因为他害怕维也纳的那些反对他的音乐评论家会对这部作品大肆批驳,进而影响他的前途。
    第七交响曲是布鲁克纳最为美丽的作品,这部作品和第四交响曲都是他最为流行的交响曲。在小提琴柔和的震音背景上第一圆号和大提琴吟唱出宽广的上行E大调琶音,中提琴接过圆号的声部和大提琴一起演奏主题的后半部分;这个平静的旋律后由乐队齐奏的反复转回到主调,这里出现了第二个旋律。第二旋律由瓦格纳式的回音开始(在布鲁克纳的第二交响曲和瓦格纳的黎恩济中出现)不停歇的向前发展,不停的变换调性。第三个旋律十分的出人意料,它和前两个旋律完全不一样就象是一首朴素的富有节奏的舞曲。以这三个旋律为基础,布鲁克纳写下了所有音乐作品中最惹人喜爱的第一乐章。Robert Hess在编订这一乐章的时候略去了许多后人加上的速度变化记号,这样做是有道理的,过多的速度变化会打乱音乐进行的流畅性。
    众所周知,布鲁克纳对瓦格纳十分崇拜——瓦格纳比布鲁克纳大了11岁。当布鲁克纳预感到他心中的“大师中的大师”将不久于人世的时候,这种预感促使他写下了第二乐章的主题。在这个乐章中作曲家第一次使用了四个瓦格纳大号。这种乐器是瓦格纳为了他的著名的乐剧“尼伯龙根的指环”而特意发明的,它的音色介于圆号和长号之间。乐章的开头由四个瓦格纳大号奏出葬礼进行曲般的旋律,弦乐呼应着——一个伟大的旋律紧接着另一个伟大的旋律而音乐并没有回到主调(#c小调——译者注)上去,直到铜管乐上的持续低音将音乐引入到第二主题群。第二主题速度稍快,情绪也略微高涨。第一主题经过一系列发展之后再次出现;惹人喜爱的第二主题紧随其后也升高一个全音再现,并伴有精彩的对位。我认为这个乐章和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慢乐章之间存在很多相似的地方:这两个乐章都是4/4拍子的慢速乐段和3/4拍子的稍快一点的乐段交替出现两次,而且在随后的部分中不再出现3/4拍子乐段的主题。主要主题第三次出现的时候进行大量的装饰,随后进入布鲁克纳最为成功的“渐强段”将音乐引入辉煌的高潮。Nikisch曾说服作曲家在这个高潮中加入镲、三角铁和定音鼓——这几个乐器在原稿上是没有的。而布鲁克纳本人曾在这个添加旁边写道gilt nicht(不是必要的),虽然有人对这句话是否出自布鲁克纳的手笔表示怀疑,但是我认为在这里还是没必要使用这几个乐器。这和布鲁克纳1887年版的第八交响曲慢乐章中的6下镲声不一样,这6下镲声是布鲁克纳明明白白的写在总谱上的所以演奏的时候最好还是不要省略。从这里可以看到当时的那些所谓的“专家”对布鲁克纳所造成的不良影响有多严重。高潮过后一段令人心碎的尾声将第一主题引入大调。这里布鲁克纳写下的一组音符值得注意:这组音符是无法按原谱的标记演奏的——没有哪个铜管乐演奏者能持续的以如此慢的速度演奏。
    谐谑曲乐章虽然是用小调写成不过仍是一派欢欣喜悦的气氛。一个“跺脚”节奏伴随着小号奏出的主要主题贯穿了整个谐谑曲部分,据说这个主题的灵感来自公鸡打鸣的声音。优美的三声中段速度稍慢和前后两部分形成对比,它的第二部分建立在布鲁克纳喜爱的主题逆行之上(这种手法在第一乐章中被大量使用)。
    终曲以第二小提琴奏出的两个震音开始,这两个震音和第一乐章开头完全相同的,只不过比第一乐章开头高了一个八度。第一主题由第一小提琴奏出,这个主题的前半部分的五个音符和第一乐章第一主题的前半部分也完全一样,只是节奏不一样显得更加轻快;随后由大提琴和铜管乐重复这个主题。第二主题带有圣咏的特点,由舒伯特式的弦乐拨奏伴奏,并且经过多次转调。第一主题突然以乐队齐奏的方式出其不意的插入,原本十分轻快愉悦的主题一下子变的极富英雄气概。在随后的第一主题的发展过程中有三分之二的部分是建立在小调上以主题的逆行方式发展。主要主题以英雄气概的全奏方式再现,并进行进一步的发展达到一个高潮后圣咏主题再现。再现完成后,第一主题旋律的后半部分将音乐引入最后的胜利的尾声部分。在布鲁克纳的第五、第八交响曲中终曲乐章是整个作品中最为辉煌的部分,但在第七交响曲中却不是这样,这部作品的重心在前两个乐章,所以这个终曲虽然很讨人喜欢,不过它和其他乐章的关系就象是海顿交响曲中终曲和其他乐章的关系一样。

安可欣 发表于 2017-7-5 10:36:20

指挥大师乔治·丁特纳谈布鲁克纳(四)
c小调第8交响曲
    布鲁克纳第八交响曲不太为人所知的1887年第一版的总谱和现在常用的1890年版的总谱之间的关系就象贝多芬《莱奥诺拉》和《菲德里奥》的关系一样。两个作曲家都是迫于善意朋友的压力对作品进行修改、删节,同时这种压力由激发作曲家新的灵感,如《菲德里奥》第一幕的终场部分、第八交响曲第二乐章的三声中段;不过有得亦有失,贝多芬忽略了一些精彩的片断,而布鲁克纳——他的性格决定了他更容易被别人支配——不仅任由这些朋友对他的作品进行涂改,而且还和他们一起对作品进行毫无道理的删节(和1887年版的总谱相比1890年的足足少了164个小节!)。Robert Haas是第一个研究布鲁克纳手稿的人,他所编纂地布鲁克纳交响曲的总谱被认为是最好的。Haas认为布鲁克纳对第八交响曲的删节并非出自布鲁克纳的本意,而是由外人强加的,因此他在编纂这部交响曲的时候从1887年的总谱中恢复了一些他认为十分必要的段落。虽然Haas的做法受到一些有“科学头脑”的人的反对,但是他所编纂的布鲁克纳第八的总谱却是三种总谱中最好的一个。不过1887年的第一版是布鲁克纳在他的第七交响曲带来的第一次成功的巨大喜悦激励下写出来的,而且丝毫没有受到外人的干扰,更好的表现了布鲁克纳创作这部作品的最初动机。
    开始布鲁克纳把这部作品给了Hermann Levi——布鲁克纳第七交响曲就是在他的棒下取得辉煌的成功,而且他还指挥了《帕西法尔》的首演——还附上了谦卑的题词“希望这部作品能够得到您的垂爱”。但是Hermann Levi还是拒绝了这部作品。就我们后人的眼光来看,Hermann Levi拒绝这部作品一点也不奇怪,因为他根本没有明白这部庞大的新作品中蕴含了一个多么与众不同的悲剧世界。不过Hermann Levi的拒绝对布鲁克纳而言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使得布鲁克纳几乎想去自杀。布鲁克纳立刻失掉了所有自信,他马上开始着手“改进”这部杰作,不过这种改进并不是总是那么有效,比方说在第一乐章24小节处宏大的主部主题再次出现的时候,在我看来1890年版中铜管乐器的写法就太简单远不如1887年版的那样有效果。
    在所有的布鲁克纳11部交响曲的开头部分,只有这首交响曲的调性是不明确的,在开始的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们都在猜测这部作品到底会落在哪个调上。很快,布鲁克纳式的节奏出现了(二连音加三连音的节奏),这个节奏构成了第二主题的基础,这时候是在大调上。第三主题在弦乐器拨奏的伴奏下出现将音乐引入到小号上缓慢的长音和其他铜管奏出的5个音符的快速下行音阶之间的碰撞。展开部的开始部分十分的安静,第一主题以十分抒情的方式演奏着。随后出现布鲁克纳喜爱的发展手法:第二主题逆行。低音乐器三次反复演奏着第一主题和其他乐器演奏的布鲁克纳式节奏对抗,好像发出了绝望的呐喊。音乐由此进入再现部分。第一乐章以很强的力度结束,这对于那些习惯于1890年版的人来说是不可思议的,因为1890年版是结束于弦乐器轻轻的拨奏中。然而这个初看上去似乎是无用的多余部分却是布鲁克纳最初的构思。
    布鲁克纳觉得有必要把谐谑曲的位置提前,放在阴森恐怖的第一乐章后面,就像他在第二交响曲和贝多芬在他的第九交响曲中所做的那样。这个乐章具有一种上奥地利人式的固执性格。听众欣赏这个乐章的时候在一些的地方会发现一些和声上的差异(后来的版本对此有所改进),谐谑曲第二部分弦乐的演奏的旋律是上行的而不是下行。三声中段部分在1890年版中完全被重写,这个三声中段部分标记着“有节制的快板”,在1890年版中是“Langsam”(缓慢的)。我演奏的时候在三声中段中省去了竖琴声部。
    在我看来这个柔板乐章是继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以来最伟大的交响曲慢乐章。在二连音加三连音节奏的伴奏背景(这个伴奏和瓦格纳《特里斯坦》的爱之死有一定关系)之上第一小提琴唱出了一个极为独特的旋律,这个旋律主要以一个长的持续音为基础最后上行一个半音,当旋律反复的时候又下行一个半音。两个如同心灵歌唱般的转调乐段将音乐又引回到开始的旋律。速度加快后在远离乐章主调(降D大调)的远关系调性上出现一个高潮(在第一版中是在A大调上)。一组神秘的和弦带出一个新的旋律,这里我们第一次听到竖琴的声音。所有这些反复一遍以后,大提琴奏出第二主题——这是布鲁克纳最伟大的旋律之一。在一段庄严的铜管乐乐句之后音乐进入14小节的3/4拍子部分(这个乐章的其它部分都是4/4拍子)并将音乐引回到开头部分。随后主题在原速上进行一段发展后速度又逐渐加快引出竖琴上的和弦,辉煌的大提琴旋律降低半音出现,中提琴加强。第一部分再现,中提琴上的对位旋律进行装饰。音乐的速度强度逐渐加大引出一个颤音背景上的高潮,伴以6下奇怪的镲响(这个高潮的调性和1890年版的不同)。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他人对布鲁克纳的影响。在第七交响曲的慢乐章中对镲的使用是Nikisch借着作曲家名义使用的,因此你想指挥布鲁克纳的第七交响曲而不是Nikisch的第七交响曲时候很容易而且也很必要去掉这一声镲响。但是对于第八交响曲中的这6下的镲响怎么处理呢?你只要按着谱子演奏就是了,因为它们是布鲁克纳明白的写在手稿上的。
柔板的尾声部分和第七交响曲柔板的尾声一样,都是所有音乐中灵感四射的创作。
    庞大的终曲部分由弦乐器上演奏的“骑行”节奏开始,铜管乐庄严的宣告又使我们开始猜测音乐究竟会落到那个调性上去。弦乐和第一圆号奏出一个缓慢的抒情旋律。随后我们又听到一个进行曲样的旋律。一个短暂的休止后,弦乐、长笛、单簧管在长号的伴奏下奏出一个庄严的旋律,接着进行曲的旋律又回来了。主题经过广阔的发展后进入变化的再现部。尾声中音乐逐渐转入C大调,最后在C大调的和声中各个乐章的主题一一出现结束整部交响曲。在1890年版的总谱中终曲乐章是经过删节的,因此很有必要听听作曲家原来是怎么样设想的。

d小调第9交响曲
    未完成的杰作有时候本身就预示了作品新的生命。比如舒伯特,他留下的未完成作品比任何人都多。他一定有自己的理由不完成他那首精彩的弦乐四重奏乐章(D703),现在这个作品已经被视为一个完整的作品而独立存在。同样,没人知道舒伯特为何不完成他的第8交响曲。但从遗留下来的第3乐章的总谱和第4乐章的草稿来看,它们远远没有达到头两个乐章的深度。因此,当舒伯特把这两个乐章交给他的朋友Hüttenbrenner在Graz演奏以感谢当地音乐协会吸收他为会员的时候,他一定认为两个乐章就已经是完整的了,可以独立演出。
相似的情况也出现布鲁克纳身上。在生命的最后两年里,他将全身心都投入到第9交响曲终曲的创作中,希望完成这个作品,幸而命运阻止了他。虽然这么说有些残酷,但从布鲁克纳所遗留下来的草稿来看,这个终曲远远没有达到前三个乐章的高度——这三个乐章可能是布鲁克纳所创作的最伟大的音乐——就像舒伯特那首未完成的第八交响曲一样。迄今为止,很多著名的学者都在为了完成这个终曲而努力。然而在我看来这种努力仅仅具有历史意义罢了。
死亡的神秘和恐怖始终贯穿在第九交响曲的三个乐章中。
    正如莫扎特未完成的《安魂曲》开篇的“Requiem aeternam”一样,d小调的调性在交响曲的第一乐章中占据着统治性的地位。在由弦乐和木管奏出的柔和的长D音背景上八支圆号轻声宣告最后的审判的来临。随后一个绝望的呼号在远关系调性上响起,双簧管回声一般应和着这个呼号。随后音乐强度逐渐增大,引出乐队齐奏的主要主题,这里布鲁克纳采用了大胆的和声的手法(和他在第四交响曲的终曲中所采用的手法相似)。随后柔和的第二主题在A大调上出现了,这个主题节奏宽广,和声效果辉煌。第三主题又是从d小调上开始。在作品总谱“H”标记的八小节之前的那个段落,音乐的调性先后经过了b小调、g小调、e小调的转移。这是在这个令人震颤的乐章中唯一让我觉得“弱”的小节。呈示部结束在F大调上,但在F大调的和声背景上长笛和第二小提琴拨奏演奏者自然B音。在勋伯格的第一室内交响曲中可以看到这个不同寻常的和声组合对他的影响。
    虽然那个绝望的呼号在展开部中反复出现,但是展开部整体的氛围还是相当平静的。展开部结尾速度和响度逐渐增强达到一个高潮时,主部主题变化再现。由展开的高潮直接进入再现是布鲁克纳常用的手法。温暖的第二主题改在主调上再现。一个颇有学究气的华彩把音乐带入尾声,这个尾声像莫扎特的《安魂曲》一样有令人恐惧的D-A开放五度。
    谐谑曲的开头部分是在神秘和声背景下小提琴、大提琴阴郁拨奏的对话,升c音不停顿的持续41小节,开始是由双簧管奏出后由小号加强。紧接着是乐队有力的齐奏一个跺脚节奏,此时乐章的主调d小调才真正确立。一个天真的旋律出乎意料的出现在双簧管上,但前面阴暗的部分马上又回来,这个奇特的谐谑曲冷冰冰的结束在d小调上。
    三声中段是成熟的布鲁克纳所写的唯一一个快速乐段。听上去就像对门德尔松《仲夏夜之梦》中的谐谑曲的阴暗模仿。快速乐段中间夹杂着一段非常有表情的旋律,布鲁克纳为这段旋律配上了极富魔力的和声。忽然粗野的跺脚谐谑曲又回来了。对我来说整个乐章充满了一种让人透不过气来的恐怖。
柔板是对世界真挚的告别。乐章开始小九度大跳的激动旋律奠定了整体的气氛。瓦格纳大号神秘的和声之后是对瓦格纳《帕西法尔》有意的引用,开始出现在庄严的长号声部最后由木管接过。紧随后的是一个奇特的高潮,小号重复三次演奏奇特的附点节奏的询问音调,而大部分听众都以为能在这里再次听到瓦格纳大号的声音。随着高潮的渐渐消退瓦格纳大号加入到其中,音乐也越来越慢越来越弱。
    一个速度稍快的可爱旋律在降G大调上响起,大号和声背景之上一支长笛将音乐带回再现部。一段漂亮的弦乐段落再次引出三支小号演奏的询问音调(不过这次只出现一次)。可爱的降G大调旋律经过修饰后在降A大调上出现,布鲁克纳保持住这部分的主调。其中那段充满神秘色彩的弦乐片断的影响,可在Vaughan Williams创作的《塔里斯主题幻想曲》中可看到。在接下来的慢速部分布鲁克纳引用了他早年的杰作《d小调弥撒》中“Miserere”的旋律。一段渐强之后音乐又达到一个刺耳的高潮。其后布鲁克纳似乎出现了一个配器的误算,四支瓦格纳大号的演奏已经很完美了,但布鲁克纳又用大提琴区加强同一个旋律,因而显得不太和谐。渐渐的,最后的安宁终于来临了。在这个不同寻常的尾声中,大号奏出第八交响曲柔板乐章的主要主题,圆号接奏第七交响曲开头的琶音。
在这样感人告别之后,我不想再听到任何声音……

安可欣 发表于 2017-7-5 18:12:14

汀特纳的解读太复杂了,是不是想的太多了的才会这样子?

4realms 发表于 2017-7-5 18:49:10

并没有过于复杂, 作为指挥真正掌握的比这还要多很多

安可欣 发表于 2017-7-6 10:52:39

本帖最后由 安可欣 于 2017-7-6 10:55 编辑

4realms 发表于 2017-7-5 18:49
并没有过于复杂, 作为指挥真正掌握的比这还要多很多
请问:比这还要多很多是指哪些?

4realms 发表于 2017-7-6 11:06:16

安可欣 发表于 2017-7-6 10:52
请问:比这还要多很多是指哪些?

指挥对整首交响的把握, 某节到某节是什么速度, 什么乐器需要什么音色, 某一段旋律应该是什么表情, 总体形成什么氛围, 远比他能写下的多得多, 这个看看排练视频就很明显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如何解读汀特纳的布鲁克纳交响曲的包子?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