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几张德国音乐演出场馆的图片
1. 拜鲁伊特节日剧院正面: 内部: 外部俯瞰: 2. 慕尼黑国家歌剧院
正面 内部 3. 柏林爱乐厅
正面 内部 卡拉扬大街 真想知道在拜鲁伊特假日剧场最后一排咳嗽一声,舞台上能不能听到:D 舞台两侧的那六排柱子有什么玄虚吗?
柏林爱乐的厅最现代,最漂亮,不过声音能好吗?四面通风声音会不会散掉?还有就是顶棚上吊的那些东西不是单纯的装饰吧? 拜鲁伊特节日剧院最后没妥协的就是声音!
很多人说他的声音不好,低频怎么怎么的,弦乐声音被压抑。为此卡拉扬当年还揭开乐池的盖棚,结果证明声音更不能平衡。
这种看法以前很甚,国内跟风的名人太多,不足一提。结果呢,不用多说,持有这个看法的,自己设计的场所,声音都不好。根源在于,他们根本就不知道瓦格纳歌剧怎么唱、要怎么样的声音。
现在大家终于明白了,这个场所是专门对瓦格纳歌剧的声音而设计的。真正领略他那“航空母舰式”的音响效果,世界上最好的原声场所就是这里。一百多人的管弦乐团,加上瓦格纳大号等特殊乐器,与人声平分秋色,这就是他成功的现实!
应该是7根柱子,一根比一跟深入,观众席位是扇形,前后长于左右,而且侧墙是直面,这些玄关提供了均匀的反射,这都是好声的条件。 柏林爱乐的厅是个大厅,和慕尼黑那个相当。但慕尼黑是个放射状的,他是个喷泉式设计,这是当时的时尚,首开喷泉式场所设计先河。
这个与他们革新的思路直接相关。声音显得很现代,大概是为了兼容很多现代的作品。最主要是低频吸收过了,中频显得不够一些。表现古典浪漫作品声音不是很好,与柏林爱乐的名分不相符。这个厅据说后面的声音很差,前面的很好。
顶棚上吊的是反射板啊,我觉得累赘的装饰吧:D 最初由 老唱片 发表
顶棚上吊的是反射板啊,我觉得累赘的装饰吧:D
估计主要是作装饰,可能也起点儿反射板的作用。;)
柏林爱乐的厅从第一张照片可以看出来,分两部分。一个大厅,一个小厅。小厅也称作室内乐厅,顾名思义就知道它的用途了。
这几天抽空看了几篇谈音乐厅音响效果的英语文章,普及性质的,太专业的看不懂。:o过些时间发个编译上来。 柏林这个吊的,主要是反射作用。这是声学中新的发现,增加吊顶的反射,可以改善早期声传递,因为这种设计两侧距离太宽,早期声传递有问题。
我觉得这个是补救的办法,好的还是依靠二侧墙的反射,声音更自然。
空间处理是音响中有趣的东西,有趣但很烦。
从有趣来说,可以提高对声音的认识,搞清楚了,享受音乐更美妙,这是耳机享受不到的乐趣。
但认识不清楚,麻烦很多,直接影响的是,调整不了自己的系统,尤其是喇叭系统。
喇叭系统有个空间的问题。搞不清楚的,很多还不如组合机套装机好声。有的声音不正,自己还听的得意,这类人很多。耳机这里多不多不知道,喇叭系统里这样的人很多,见怪不怪。从这个意义上说,使用耳机确实没有空间带来的麻烦。:D 唱片兄,那些大块的船帆形状的无疑是用来作吊顶反射的。可是那些垂直吊着的小块,它们的确切作用呢(当然不纯粹为了装饰:))?
柏林爱乐厅首次采用所谓“葡萄园”形的设计,在舞台四周逐渐升起的部位设置听众席。优点据称是在大容量厅堂内缩短后排听众至演奏台的距离,从而确保在自然声演奏的条件下,有足够的响度。此外,利用演奏台四周厢座的栏板和楼座的矮墙,可使听众席获得足够强、且有较大覆盖面的早期侧向反射声。 最初由 meltice 发表
唱片兄,那些大块的船帆形状的无疑是用来作吊顶反射的。可是那些垂直吊着的小块,它们的确切作用呢(当然不纯粹为了装饰:))?
那个……那个……不是灯吗?:confused: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