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谈谈月光奏鸣曲吧,各路好手的版本都说说
好不? 如果没有这个曲目,可以买吉列尔斯的DG版本,无论从演奏的水平,作品的理解,录音,都是一个好版本. 几个大师的都应该听听我比较喜欢肯普夫和布伦德尔演奏的 我这的月光的版本有30几个,我比较喜欢吉列尔斯的. 古尔德的不错 转个开头,各位上阿:
贝多芬的这个曲子(作品27之2——《#c小调钢琴奏鸣曲》)描写的是海上月光的说法,源出于德国音乐批评家雷尔施塔布(1799—1860)。俄国钢琴家安东·鲁宾斯坦(1829—1894)非常反对用“月光”来解释这个曲子。他说:“月光在音乐描写里应该是暝想、沉思、安静的,总之,是柔和光明的情绪。《#c小调奏鸣曲》第一乐章从第一个音符到最后一个音符,完全是悲剧性的(用小调来暗示),是布满云彩的天空,是阴郁的情绪。末乐章是狂暴的、热情的,表现的正是和温柔的明月完全相反的东西。只有短短的第二乐章可以说是一瞬间的月光。”在德国,也有人称此曲为“园亭”奏鸣曲。园亭是建筑在树荫下的凉亭,显然这标题对于这首奏鸣曲也同样是不确切的。看来,这首曲子所表现的决不是一幅明净的风景画,而是一种内在的阴郁情绪。《贝多芬传》的作者泰厄(1817—1897)说第一乐章是“少女为生病的父亲祈祷”,这无论如何要比“月光”和“园亭”恰当一些。贝多芬的这首曲子作于1801年,当时他正和朱丽法塔·贵恰尔第(1784—1856)相爱,这个曲子是献给她的。这一年的十一月十六日贝多芬写给韦格勒的信中提到她时还说:“她爱我,我也爱她。”但到1802年初,她已另外爱上了罗伯尔·哈伦堡伯爵,并于1803年和他结了婚。罗曼·罗兰把此曲和贝多芬的失恋联系起来,说“幻想维持得不久,奏鸣曲里的痛苦和悲愤已经多于爱情了。”罗兰把第一乐章解释为忧郁、哀诉和痛哭。俄国音乐学家奥立比舍夫(1794—1858)认为第一乐章是失恋的“沉痛的悲哀”,好比“垂灭之火”。但1801年正是贝多芬和贵恰尔第热恋的时候,说这个作品是写失恋的痛苦,也许和事实不符。对于这个作品的解释,也许俄国艺术批评家斯塔索夫(1824—1906)的见解是比较合理的。他在回忆了听李斯特在彼得堡的演奏后,认为这首奏鸣曲是一出完整的悲剧 ,第一乐章是暝想的柔情和有时充满阴暗预感的精神状态。他在听安东·鲁宾斯坦的演奏时也有类似的印象:“……从远处、远处,好象从望不见的灵魂深处忽然升起静穆的声音。有一些声音是忧郁的,充满了无限的愁思;另一些是沉思的,纷至沓来的回忆,阴暗的预兆……”《#c小调奏鸣曲》因“月光”的标题和传说而特别出名。贝多芬有一次说过:“人们常常谈论《#c小调奏鸣曲》,但我曾写过比这更好的东西,象《#F大调奏鸣曲》(作品78号)就是一例。”可见贝多芬自己对《月光曲》是并不十分满意的。 Kempeff的单声道录音,结构把握无与伦比。尤其是第三乐章,肯老把曲式和节奏梳理得明明白白。和后期的钢琴家比速度稍慢,偶尔细节有些囫囵。
Alfred Brendel Philips DUO那套里的月光我很不喜欢。Brendel肉而厚重的低音共鸣处理如鲠在喉,极不痛快。
Ashkenazy的月光很不赖,风格和Gilels比较接近。Decca/London的钢琴录音和DG的走向不同,Decca的Micphone离钢琴远一些,DG顶得比较近。
Emil Gilels是我的最爱。清洌、自信,泛起一片月华,又能事无巨细都交代的明明白白。Gilels的贝多芬钢奏我几乎首首喜欢,尤其《热情》,无与伦比,百听不厌。
另外的没听过但是俺希望试试的有Horowitz,Rubinstein,Kovacevich。Kovacevich我比较看好。 李斯特的演奏,要是能够听到那多好啊:D
空气中真的有记忆?;) :p 空气中的记忆就别指望了。等着什么超弦、环量子引力论、全息量子引力论等等哪个能突破一下子,俺们时间旅行吧…… 可能在传媒中受好评最多的是吉列尔斯的DG版 古典音乐不是传媒,只有亲身去感受,多听,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样的演奏风格. 古典音乐不是传媒,只有亲身去感受,多听,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样的演奏风格.我就是经过碟比听了以后才喜欢吉列尔斯的.我就是喜欢吉列尔斯德的演奏风格,特别喜欢. 我事实上是没有买吉列尔斯的DG版,
只有RCA的鲁宾斯坦和李赫特及一年轻的“小日本人”演奏的版本。 今天买到了盗版的吉列尔斯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全集!爽
穷人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