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fiman 最新款动圈耳机 Edition S
本帖最后由 小白 于 2016-3-30 15:14 编辑Hifiman的Edition S耳机其实很早就宣布了——是和Edition X一起宣布的,然而先上市的却是贵的X,而不是这个相对便宜的S。其中原因我不清楚,也许厂家在S上花了更多的功夫来雕琢,因为不难看出,Hifiman对这副价格不贵的Edition S耳机是极其重视的,希望把它打造成中价位一副出色、经典、经得住市场和发烧友考验的耳机。
坐等:lol 我的hd25-1 已经蠢蠢欲动了 等待看音质评论 本帖最后由 小白 于 2016-3-30 15:13 编辑
Edition S耳机的几个要点:
1、耳机是可以折叠的设计,附带一个便携包如图。
2、耳机是32欧姆低阻抗而且灵敏度很高,比之前号称灵敏度高能直推的HE400S灵敏度明显更高!因此也比HE400i、HE400、HE560等平板耳机要明显好推。确实是手机可以直推、可以听的一副耳机。
以上两点综合起来 = 这是一副OTG耳机——On The Go的可以出街、可以便携、可以插手机欣赏的hi-fi耳机。
http://ww2.sinaimg.cn/mw690/4e2a0430gw1f2esdg1uetj20qo0zkqd4.jpg
这是打开的Edition S耳机。可以看到其式样和之前Hifiman的HE系列耳机差别明显。原配的耳机线不长,90厘米不到,明显是适合手机等随身使用的,如果是用在台式系统上,此线会嫌短。Edition S耳机的耳机线是可以拆卸下来的,入口是3.5毫米三极,因此预计会有一些更长、品质更好的升级线出现,提供用家选择。可惜的是由于3极插座的关系,无法搞“平衡驱动”了。
http://ww1.sinaimg.cn/mw690/4e2a0430gw1f2ese3p5kqj20vi0qnqbs.jpg
封闭、开放两种形态如何调配好?这是一个问题。。。
下面是第三个要点:Edition S是一副可以随时变身、在开放式和封闭式之间切换的耳机。耳机单元外侧的印着长城标的一块盖板是依靠磁力吸住的,稍微用点力就可以取下。
这样有什么好处呢?我试验了一下,觉得盖上盖板后,并未增加多少“隔音量”,因此不要想依靠这块盖板来使得Edition S成为隔音耳机。它主要的作用,是盖上盖板后,旁人就听不到播放中的音乐了,所以非常适合在图书馆、寝室等需要安静的场所使用。取下盖板,Edition S变为开放式耳机后,旁人还是能听到部分漏音的,在某些场合会干扰旁人。
对听音者来说,声音上的变化大吗?我必须说,声音有变化,但并不是非常显著的变化。
http://ww2.sinaimg.cn/mw690/4e2a0430gw1f2esflnkkbj20qo0zkai6.jpg
不知道声音和HE400I,HE400S有怎样的差别 本帖最后由 小白 于 2016-3-30 14:06 编辑
封闭式耳机有一些非常容易出现的声音上的毛病(注意是“容易出现”而非“必然出现”),我以前曾专门写过一篇讲这个问题。比如低频闷轰过量臃肿、中低频有种偏暖的染色、高频闷等。但Edition S耳机即便是放上盖板,以接近封闭式耳机的方式发声,声音仍是很干净的,低频结实不闷,也毫无过量。仔细辨别的话整体上会增加一点点偏暖的音染,但程度很轻微,高频也丝毫不闷。因此,尽管原则上我一直是更喜欢开放式的——我多次说过开放式的声音更容易处理得自然——但Edition S耳机即便是放上盖板以封闭式播放,我觉得也没有多少问题。也就是说在安静的场合里,为避免打扰旁人,我是会放上盖板的,它对声音的“自然度”造成的负面影响很轻微,轻微到在随身使用时无需特别去担心。
在台式的耳机系统上,也就是在台式的独立耳放或台式解码耳放上,Edition S以开放式的形式发声,确实声场上会略更Open,同时音染减到最小,而放上盖板,能听出声场略Close、中低频增加一点点音染。因此,假如不忌惮给周围人造成一点点打扰(本身漏音并不厉害),我还是愿意取下盖板让它以开放式耳机播放的。这是它的最佳状态。 本帖最后由 小白 于 2016-3-30 15:06 编辑
Edition S声音上最大的亮点是什么?和之前的HE400S、HE560等“传统系列Hifiman耳机”相比,差别在哪里?
Edition S的声音是非常年轻化、具有活力、带一点刺激性和火花的声音。相比之下,传统的HE系列Hifiman耳机则声音也更“传统”。这里的“传统”指什么?指的是那种醇厚、安定、细腻内敛的声音底子,是很多老烧认为好的声音品质。Edition S的声音和“老”这个字正相反,它代表的是一种年轻化的、活力四射的声音走向。低频结实有力同时速度很快,毫不拖沓,中高频没有HE系列耳机的那种柔化迹象,而是略突出线条感和解析,是很多新烧、年轻人会喜欢的明快锐利的声音。同时,声音的细腻度仍保持得很好。我不知道Hifiman如何开发出这个细腻度和瞬态感一流的动圈耳机单元,也许它用到了某些平板耳机开发中获得的技术,但它的素质确实很引人!
Hifiman一直主打的平板式单元虽以声音细腻见长,但不易驱动、声音容易“平板”、缺乏鲜明的起伏感,一直是个技术难点。HE5和HE6难推到很多烧友动用了功放,HE560虽然相对要好推些,但仍是需要台式耳放的。HE400系列的平板耳机明确以“易推”为号召,从原版的HE400到HE400i和HE400S,确实越来越好推了,但动圈式单元的Edition S,在灵敏度上仍是显著地更为提高了。Hifiman之前做过一个HE300动圈耳机,Edition S和HE300相比,在各方面都有巨大的提高,见证了厂家在hi-fi耳机方面不懈的努力和提高幅度。
是的,Edition S耳机明显比HE400系列耳机更为好推,灵敏度更高。灵敏度高不仅意味着给同样的功率能出更大音压,也意味着它的声音更Dynamic,更有活力和动态。
本帖最后由 小白 于 2016-3-30 14:44 编辑
Edition S耳机的频宽、解析力、细腻度、动态速度感,都可以说重塑了一千多元耳机可以达到的水准,从年轻人的音响审美观来看,确实是一副出色、出彩的耳机,我个人也预计它在市场上会取得很好的成绩,对它声音的讨论也会在上市后很快成为耳机圈的热点话题。
有两点提醒读者注意。第一,我前面的描述并不是说Edition S耳机只适合欣赏流行音乐。事实上它播放流行音乐确实很好,声音的活力感、动态感、细致的线条都很吸引人,但它播放古典音乐仍是很好的,凭借着很好的细腻度,完全能演绎好各类古典。在欣赏古典音乐时,我个人更喜欢取下盖板,让它以开放式出声。
第二点是,虽然我前面说了,Edition S耳机灵敏度很高,手机直推便完全能欣赏,但我还是建议用家和烧友在独立台式耳放上听听它的表现,体会一下它的素质潜力有多大。它不像有些直推耳机,手机听效果不错,但上了好的台式系统也没有多大进步(典型的“潜力小”的表现),而是能在好的台式耳机系统上展现出很大的弹性和潜力。从“素质潜力”角度说,Edition S有点像之前的HE400i,在好的大系统上表现会让人惊讶。
如果和HE560那样的大平板耳机相比,我觉得HE560的声音明显更稳重和绵密,像一个富有经验的沉稳的中年人,在娓娓叙述,而Edition S虽然没有HE560的稳重和密度感,但动态起伏和速度感更快,声音明显带有“年轻”的特征,突出的活力感。虽然HE560比起Edition S来贵了三倍,但我觉得会有些人喜欢Edition S更甚于HE560。同时,Edition S的驱动成本也是显著低于HE560的。
Edition S问世后,未来Hifiman系列耳机从我的理解角度,可以说分为这样几类:HE560和HE1000代表传统的音响审美,需要上大系统,声音上最具稳重宽松的“旗舰风范”,Edition S主打年轻人市场,声音以动态、解析、活力来吸引人,驱动成本也是相对最低的。Edition X则代表了可以直推的旗舰耳机——注意它的声音也是比Edition S密度更高和更醇厚一些。
这个好像是个动圈耳机吧 S不是说HEK技术的下移吗? 前排听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