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infigur 发表于 2015-12-14 18:00:06

mvw 发表于 2015-12-14 17:3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党参没听过,我玩功放必须symphonic line啊。回头试试rg10去~~~

donthuang 发表于 2015-12-14 20:52:18

終於看懂了,你們那邊的圖書館用的ACAPELLA 的喇叭?{:1_127:}

yukihasi 发表于 2015-12-14 21:47:37

看不懂```不过现在在用耳放推早期kk```确实挺好```

amex 发表于 2015-12-14 23:27:27

最近刚听了套ACAPELLA ,蛮有趣的声音
宏大,精准,但并不算细腻。按说原理上看等离子高音应该比静电还细腻,可实际听起来并不比动圈细腻。
至于能量分布……我就觉得现实里的声音除了远处打雷,远处过飞机,远处拆楼以外就没听见过什么时候是金字塔分布的

JeffZhu 发表于 2015-12-14 23:40:47

amex 发表于 2015-12-14 23:2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最近刚听了套ACAPELLA ,蛮有趣的声音
宏大,精准,但并不算细腻。按说原理上看等离子高音应该比静电还细腻 ...

几乎所有经典的交响乐都是标准的金字塔分布,为此科学家还专门研究过此现象。美感,其实是有规律的,例如著名的黄金分割。而且,作曲也是相当“数学”和“技术”性的。并不像文艺青年想象的那样靠情怀,长吁短叹,发个骚就管用的。

amex 发表于 2015-12-15 00:01:15

本帖最后由 amex 于 2015-12-15 00:03 编辑

JeffZhu 发表于 2015-12-14 23:4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几乎所有经典的交响乐都是标准的金字塔分布,为此科学家还专门研究过此现象。美感,其实是有规律的,例如 ...
你和人耳的频响敏感曲线对照看看
正是因为等响度曲线是金字塔,所以交响才是金字塔,因为这样听起来主观感受上是平直的!
这是科学,谢谢

amex 发表于 2015-12-15 00:06:07

本帖最后由 amex 于 2015-12-15 00:08 编辑

200到5k范围内大致平直,在这个范围内感觉合适的声压可以模糊的认为是70db左右
而低频要达到同等的感受就需要实际上高出20到30db
所以测量结果是金字塔
就这么回事
听起来是金字塔,就是低频多了,听起来是直的,就对了(测试出来是金字塔)
当然别理解错了,我是说如果去测试实际曲目内容里的能量分布听起来舒服(平直)的结果应该是金字塔,而不是说用标准的测试手段测设备应该是金字塔,这是两回事

greg1973 发表于 2015-12-15 00:43:24

amex 发表于 2015-12-15 00:0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200到5k范围内大致平直,在这个范围内感觉合适的声压可以模糊的认为是70db左右
而低频要达到同等的感受就需 ...

这是真的,通常古典现场的低音要比同场录音的低音高出20db,据说800s低音比800多,所以s播古典优势更大

4realms 发表于 2015-12-15 08:21:19

交响满天吹铜管时,不是倒三角么:lol

steinfigur 发表于 2015-12-15 08:26:31

4realms 发表于 2015-12-15 08:2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交响满天吹铜管时,不是倒三角么

作为曾经的首席长号手,表示弦乐部木管部弱爆了,铜管一响都变成蚊子叫,能跟我们比的只有敲定音鼓的秃头:lol

清新 发表于 2015-12-15 08:43:43

本帖最后由 清新 于 2015-12-15 09:12 编辑

我也被现场的ACAPELLA毒了,现在依然未解。乐器和人声的音色太美了,全频尤其中频中高频密度和能量感高过之前听过的任何一套器材(包括耳机和小书架),呈现出一种异乎寻常的“实在感”。尤其难得的是尽管体量无比巨大,人声口型小提琴形体比例依然真实可信,表现音乐体裁可大可小。人声齿音热度(或者激情)依然保留得很充分(播放硬一些摇滚和流行同样出彩)却绝不刺耳,甚至通过airplay播放手机里的在线音频也很好听和耐听(音场定位氛围啥的,囿于airplay和手机局限,你懂的)。除却交响这种极度考验器材以及听音环境低频以及中低频适应能力的音乐类型,个人感觉现场这套系统的音乐表现几近全能。

尽管貌似大家的关注中心都是ACAPELLA(JADIS电子管前后级驱动),但我觉得前端的白羊座和织女星绝对功不可没,我甚至怀疑搭配图书馆的数码音源(MCINTOSH MCD1000+MDA1000)都不一定这么出彩(对我自己的口味)。

清新 发表于 2015-12-15 08:49:41

虽然没有听过让我中毒的KK,但隐约有种预感,想得到最接近ACAPELLA这种听音体验的,折腾KK或许是最直接或者最容易的一条路。

amex 发表于 2015-12-15 11:11:08

JeffZhu等响度曲线可不是金字塔哦,人耳对中频和中高频是最敏感的,但低频和高频都是不敏感的,具体曲线可以去谷歌就知道了发表于 1 小时前
http://s3.sinaimg.cn/mw690/be9c9354gdeecda4cded2&690
你看吧……是金字塔还是反过来只是看坐标轴定义(是敏感度还是等响度),总之结果上看就是越低频需要越多的量才能达到和高频实际听感一致

amex 发表于 2015-12-15 11:15:15

greg1973 发表于 2015-12-15 00:4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是真的,通常古典现场的低音要比同场录音的低音高出20db,据说800s低音比800多,所以s播古典优势更大

所以你理解错了
设备还是需要平直的,而不能哪里明显多
录音那边是需要低频多才对(或者说,实际上也是低频多,录不出低频多说明录的时候出问题了)

JeffZhu 发表于 2015-12-15 13:27:49

amex 发表于 2015-12-15 11:1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JeffZhu等响度曲线可不是金字塔哦,人耳对中频和中高频是最敏感的,但低频和高频都是不敏感的,具体曲线可 ...

艾美总的图挂了哦,我来补上吧。可以看到,不光是低频区域,高频区域照样是需要更多的量才能达到相同的响度。



如果拿等响度的角度来解释的话,那就是水蛇腰的分布才是合理的,既低频和高频都是略多,中频略少。

中古时期的前级,的确有等响度的功能,按钮一按,低频和高频都会增强一些。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近来两三事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