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vw 发表于 2015-3-11 12:48:37

我觉得,探讨东西方文化或者中日文化的时候,首先要有个平等的态度和自由的思想,罗马说他文明,日耳曼野蛮,就文明,就野蛮了?或许都只是两块儿牛排,一块七分,一块三分。中国文明作为世界四大文明起源之一,即使是最年轻的(5000年),前后与最古老的(6000年),也不到1000年的差距,远未到需要自我矮化的地步,犯不着觉得音响到音乐甚至到文化都不如人。

世界上有个公认强悍的人群叫匈奴,虽然欧洲那边的匈和我们北方的匈奴是否同种尚有争议,但他们的习性相近已成共识。同样公认欧洲最强大的日耳曼民族在与兄对抗的时候,南边一度被侵犯到了多瑙河上游日耳曼人腹地的地步,而从北边沿芬兰过去的匈人甚至南下瑞典掏了纯种日耳曼的大本营。

如此强悍的人群在与我们鏖战千年的历史中,新疆,内蒙和东北竟然最终划归诸位版图,老祖宗都没怕过,诸位怎么能怂?

和平年代,民族之间的交流应始于平等和尊重而止于战争,国产的器材我听,英法德日美意的器材我听,调侃归调侃,但世界终究是公平的,这里面并不存在那种声音能完全取代另一种声音,即使是同根同种的德国声和英国声,在诸位眼里不一样争不出个结果,怎么到了国产器材上,就“一定”差于英法德日意?

还是部分朋友压根对国产国外器材缺乏了解,纯粹“固有印象”地外来和尚好念经?

靠谱的进口器材和靠谱的国产器材一样凤毛麟角,纵使拨云见日最终分出个高下,你会发现,又会落入一分钱一分货的老套路上。难啃的骨头对谁都难啃,其实没有捷径。

拜倒红裙 发表于 2015-3-11 12:53:43

小白 发表于 2015-3-11 10:0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骨子里的东西”是什么呢?中国古代虽有音乐,但地位不高,总体上说中国不算是一个热爱音乐、有深厚音乐传 ...

在元代以前音乐的地位非常高,元代以后中国的古乐才逐渐失传和没落

拜倒红裙 发表于 2015-3-11 12:55:40

本帖最后由 拜倒红裙 于 2015-3-11 13:00 编辑

小白 发表于 2015-3-11 10:0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骨子里的东西”是什么呢?中国古代虽有音乐,但地位不高,总体上说中国不算是一个热爱音乐、有深厚音乐传 ...
孔子做乐经,儒家六艺乐也是其中之一。

mvw 发表于 2015-3-11 13:14:20

拜倒红裙 发表于 2015-3-11 12:5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在元代以前音乐的地位非常高,元代以后中国的古乐才逐渐失传和没落

其实更早一点的诗和词,也被认为可以归于音乐范畴,从苏轼对当时一些船头小曲的描述来看,宋词是可能转化成“歌词”的。

当然更古老的音乐无法考证了,因为五线谱诞生的时间和宋词是一样的,大概在公元1000年前后,格里高圣咏(有兴趣的可以去听听zh.wikipedia.org/wiki/额我略圣歌)是能感知的音乐最初的代表。其实这个音乐诸位爱乐者应该熟悉,所有宗教形式里都能听到。

另外西方音乐的源头,希腊罗马时期的音乐,其实和我们最初对音乐的记载,时期也是一样的,所以,诸位应该明白,“平等”并不是个矫情的人类情愫,而是不受我们支配的自然法则。

拜倒红裙 发表于 2015-3-11 13:54:48

本帖最后由 拜倒红裙 于 2015-3-11 14:25 编辑

mvw 发表于 2015-3-11 13:14 http://www.headphoneclub.com/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其实更早一点的诗和词,也被认为可以归于音乐范畴,从苏轼对当时一些船头小曲的描述来看,宋词是可能转化 ...

岂止于此!中国现今的传统文化源头是周文化,周文化又是对夏商文化,甚至更早的上古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在中国文化中一直非常非常重视音乐。比如史记夏本纪中舜帝就说用予欲闻六律五声八音,来始滑,以出入五言的说法来表达音乐对于正风气,行教化的重要作用。周朝的音乐继承了这种传统,音乐是件很严肃重要的事情,不仅对乐器有八音的专门分类,更对于音乐的演奏有着严格的等级划分。比如孔子说鲁卿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插一句题外话,很多人认为这句话的意思是这都能忍,还有什么不能忍。其实本来的意思是指季氏这都能忍心做的出来,还有什么做不出来。),就是因为季氏作为大臣,竟然在家中演奏只有王家才能演奏的八佾舞,,让孔子觉出了不好的苗头。后来秦朝专门设立了乐府,用来收集好的诗和词谱成音乐,这比西方要早了多少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两样东西很重要,一是诗,一是乐,因为中国的哲学是政治,文化不分家,很多的哲学思想都通过诗和乐表达出来。中国的传统音乐不仅对演奏者有极高的要求,对于受众也有极高的要求。可以说是地地道道的高雅艺术。

4realms 发表于 2015-3-11 14:03:10

诗经本身就是民歌了. 诗本来就是从歌演化出来的, 很稀松平常的一点小知识

拜倒红裙 发表于 2015-3-11 14:07:24

4realms 发表于 2015-3-11 14:0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诗经本身就是民歌了. 诗本来就是从歌演化出来的, 很稀松平常的一点小知识

诗经分为风雅颂,风是你说的“民歌”,雅是宫廷的“正乐”,颂是宗庙祭祀时的祝颂词和史诗。呵呵,恐怕也不是这么稀松平常吧?

MissChen 发表于 2015-3-11 14:18:10

这楼歪得……百家讲坛的节奏啊

拜倒红裙 发表于 2015-3-11 14:19:16

MissChen 发表于 2015-3-11 14:18 http://www.headphoneclub.com/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楼歪得……百家讲坛的节奏啊

白版开头都说了,本来就是漫谈嘛。

拜倒红裙 发表于 2015-3-11 14:24:18

MissChen 发表于 2015-3-11 14:1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楼歪得……百家讲坛的节奏啊

哈哈,要怪就怪MVW兄吧,我看他说的起兴就插几句嘴。

mvw 发表于 2015-3-11 14:35:38

裙总谦虚啊,你这是真材实料,我基本打快板儿水准。

to misschen,要想开课,那就不是读点闲书能成的,得正儿八经回学校读个历史博士,系统学习和研究上六七年。不过咱们这年纪怕是有点来不及也不太合算了,所以按图索骥,互联网时代缺什么查什么还是可以的。当相声吧,甭当真。

WJIANG1130 发表于 2015-3-11 15:33:38

lance006 发表于 2015-3-11 00:1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中国人学习先进技术还只是在学形式

而日本这个民族似乎天生没有艺术气息


日本民族没艺术气息?

日本有享誉世界的音乐大师武满彻,黛敏郎,有享誉世界的电影大师小津安二郎,黑泽明,有享誉世界的文学大师芥川龙之介,川端康成,有享誉世界的建筑大师安藤忠雄,矶崎新 ,有享誉世界的摄影大师森山大道,荒木经惟,其他绘画漫画视觉艺术领域更是牛人无数,随便想想就是一大堆,你去看看很多西方的艺术大家说到他们心中的偶像往往就会有不少日本人的名字。

日本人没艺术气息这话从一个中国人口里说出来也太可笑了。

小白 发表于 2015-3-11 15:57:04

日本的作曲家、交响乐团的水平都是亚洲第一。日本的爵士乐自成一派,要算的话也是亚洲第一。只不过很多东西到了日本人手里一搞,就带上了鲜明的日本风格,和原创地欧美的传统风格是不一样的。日本人酷爱艺术,民族性强烈,什么东西一搞就是自成一派。

mvw 发表于 2015-3-11 16:13:40

本帖最后由 mvw 于 2015-3-11 16:30 编辑

WJIANG1130 发表于 2015-3-11 15:3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日本民族没艺术气息?

日本有享誉世界的音乐大师武满彻,黛敏郎,有享誉世界的电影大师小津安二郎,黑 ...
稍微筛选一下吧,荒木经惟放进去在我看来可能会降低其他艺术家的含金量。

黑泽明的电影我完全看不懂,他徒弟北野武的也一样,我就能看明白宫崎骏(描述的都是些人类共性)。

有时候要适当排除一下英国人和法国人的思维,比如引用的时候,谁谁谁说那谁是大师,最后发现那个谁谁谁其实是个英国人。考虑到英国佬写历史的时候总是把千百人的械斗描述成两军对垒的史诗,且对东方文化,尤其是让西方头疼的亚美人种可能存在偏见。我觉得好些事情可能都值得重新思考。

或许研究研究德国人和阿拉伯人对中日的看法(再参考一下罗马的而不是英法的),会更有意义一点,可惜我那三脚猫的德语和阿语(虽然很不靠谱,但我真的都正式学过),干不了这事儿……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我对日本大师缺乏了解,但我的同行,曾经很受一部分同胞欢迎的加藤嘉一记者的文章我看过一些,很遗憾,我认为他写得非常糟糕,并且给我强烈的“墙头草”错觉(他比我年轻,否则写成这样,我会在心里嘲笑。我相信一定有同龄的日本记者,能做到让我认可甚至敬佩,但我也觉得,中日优秀作者之间不会差太多)。

因为喜欢宫崎骏,所以我接触过不少久石让的音乐,很喜欢,对两位优秀艺术家非常尊重,但这并不会带给我远远超过国内艺术家的感觉,事实上我认真听过《卧虎藏龙》(《卧虎藏龙》和《黑客帝国》其实是被误解为偶像剧的两部好电影)的配乐,不觉得谭盾无法与之相提并论。事实上,我认为李安所达到的高度,也非北野武能比。

类似地,黑泽明因为巨大的名气,使他在电影里讲故事说道理的方式让一些人熟知,但同年代出生的国内艺术家的作品,有多少人认真感受过?费穆先生的《小城之春》,或者钱钟书先生的《围城》及其改编影片。

或许我们确实不善于生产大师,但这并不能推导出这儿没有精彩的作品,中国的艺术工作者其实更擅长用平淡的方式说小事儿,从这个角度,和宫崎骏先生的理念并没有太大的差别。

我觉得还是要用一种更平和的态度来审视两国的人文特征。中国聊小事儿说大道理的本事,和日本受西方影响,谱跨时空史诗的能力,我觉得不应该区分高下,否则这实际上是以西方审美去评论中国和日本,日本的西化程度深,怎么能得到可靠的结论?

音响上的差距其实并不一定在艺术方面(品牌,企业文化都是要熬时间的),可能更多的还是在工业基础(可以比较快得改善),或者纯粹的技术开发方面(硬骨头,只能慢慢啃),最起码日本能流dac片不是?

最后,共存不好吗?非要你死我活非黑即白(据说,二元论是西方文化里最需要警惕的东西)?

mvw 发表于 2015-3-11 16:43:09

本帖最后由 mvw 于 2015-3-11 17:01 编辑

我觉得,讨论的时候,为了不至于变成斗嘴,其实应该尝试把一些引用的东西消化消化。大家都熟悉的久石让一类可能不需要解释,其他一些艺术家和他们的作品,手法,如果可能的话,可以稍作分析,把你所理解的“好在哪儿”教给他人,这样,我们应该能建立一套以东方审美去分析这些问题的角度。

如果仅仅只是从其他地方拿来现成的东西,很容易变成大家“扮演”西方人来讨论问题,实际上无论说还是听,其实都处在不擅长的立场上,结论当然可疑。

最后,不要一说就提大师啊,太沉重了,讲一讲不那么大师却依然出色,或者有趣的普通工作者的故事其实是目前(2013及以后)的一个趋势。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查看完整版本: 窍门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