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唱片
发表于 2003-3-26 21:05:26
老生老旦是最难唱的,也是拿钱最多的角色?
你怎么就学起这么难的老生?
老唱片
发表于 2003-3-26 21:29:57
据说京剧里的老生老旦是最多重头戏的,过去是唱大牌的。因为很难唱,所以拿的自然也多了。
他们的难度,主要也是声区的统一,真假声的衔接过度,这些强调的东西都是其他地方戏不可比的。
给我们再细谈谈前四后四各位的声腔特点如何?
老唱片
发表于 2003-3-26 21:49:57
最初由 祗园主人 发表
马,言,杨,周说了一圈下来了啊, 我都说了那么多了,老哥你也应该说说你的见解啊,不可有所保留啊:D
我听的粗听的杂,没有你那么细那么专。我是都听点,昆曲越剧等也听点,不像你专门听老生的、听京剧的。
我是想叫你具体谈戏来谈几老的意思,可能不是一下可说明白的。可以慢慢来。
京剧有希望吗,出路在何处?这个是我写过一个比较长的帖子说的。题目四也说京剧危机,是以前写的。因为大家说到振兴京剧等话题。哪天修了一下,但放在哪里不知道了;找到了放上来,或者发给你信箱看看?
老唱片
发表于 2003-3-26 22:37:11
一边等待读你的好帖子啊,一边我得找找才能发。
老唱片
发表于 2003-3-28 08:50:12
好思考、好体会!
俗文化是一种高雅的美,美在自然。把自然的打扮成人造的,他还有美吗!昆曲的吹腔艺术的确是高雅艺术,雅到我都有些难以全部接受。京剧没有必要照搬昆曲的全部,从表现内容上来看,也很难是全部。
文化不是一个钱可以简单堆积成的,艺术也是如此;艺术是需要积淀,不是简单的模仿借鉴或抄袭的。海派艺术更多的时候容易造成这种错位。真正海派艺术的颠峰代表是麒麟童这种类型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是个最高点,更是个临界点。
我们说京剧的“三个代表”,从我内心感受来说,绝对是个颠峰艺术,更是个临界点了。了解中国文化的人都知道,唐诗宋词把汉语所有的经典几乎都用尽,所有的尝试路都几乎走遍,后来的文人骚客再天才再聪慧,也不可能超越了,难怪明清只能走曲、走戏、走说的其他路了。
京剧的磨练就是缺了真声的磨练。当你我有些喜欢的都不喜欢的时候,这门艺术的前途确实是日薄西山了!这也不可怕,夕阳无限美啊,我畏惧把他当成朝阳,那才是真正可怕的。
老唱片
发表于 2003-3-30 10:39:56
最初由 祗园主人 发表
你别受那个影响,谈你自己的。咱们如有不同观点,可以讨论。
老唱片
发表于 2003-3-31 09:25:11
“甩腔”、“上翻”说白点,就是歌唱中对声音的一种装饰,类似西洋歌唱的滑音技巧。这个在很多地方戏中都有,昆曲、越剧的尹桂芳尤其明显。
“清醇”和“沙”(不是说哑,而是他的声音里有种毛茸茸的东西)就是我上次说的声音的第三点东西,其中复杂的声音弹性(或说张力)的鉴别没有细谈。
老唱片
发表于 2003-4-1 19:31:47
继续没完的话题!
老唱片
发表于 2003-4-1 22:35:28
我听到的李和曾可能以不是颠峰状态了,其他不好说,至少不如李少春全面。
老唱片
发表于 2003-4-2 08:26:40
“叫小番”的一个“番”要唱的好,就要有过硬的真假声衔接的技巧,还要声音结实和饱满。从美声来说,就是共鸣起决定作用了。
老唱片
发表于 2003-4-3 09:22:09
高派是京剧中的一枝奇葩。我觉得是学习其他地方戏的高腔唱法,如秦腔和湖南的地方戏都有。高派似乎还是学秦腔的多点吧。不知道谁前谁后,我理解是高学秦腔,至少是相同。谁学谁不重要,好听就是好的。
但是京剧的高派与其他地方戏的有很大不同,就是声音的厚实度上。“叫小番”如果没有共鸣,叫出来声音是鸭叫鸡叫,好听一点的也是像鸟叫的声音,非常单薄的。美声叫脑腔共鸣,咽音技巧的一种。京剧行话叫什么?
老唱片
发表于 2003-4-4 10:23:01
共鸣实际运用好是很复杂的,但明白什么是共鸣并不复杂。你在家里说话的声音,别人听到的就是有共鸣的声音了。有的人说话没有共鸣,但有的人就有,其中最容易区别的是老师的讲课,有的老师上课声音大很轻松,就是共鸣的结果;反之大声说话是很辛苦的。
在中国的地方戏里,京剧老生、老旦的发声与唱法与西洋美声的咽音歌唱技巧最接近的。京剧有不少人认为是嗓子好,没有意识到这是共鸣。咽音共鸣运用复杂在哪里呢,我举个例子可能更明白些,就像一个空间如何作好分割与统一的问题。
有人说脑腔共鸣是眉心音,因为唱高音时候眉心会明显感觉到跳动,强音时是还可以看见眉心明显在跳动的;有人说是脑后音,因为最好的共鸣要达到声音有个包围感,外围有金属般的光泽。应该是大同小异,说的可能是一回事,都是咽音共鸣的范围,也有把头腔共鸣叫脑腔共鸣的。如果觉得有不同,可能是因人而异。如有的人头腔大些,或许共鸣更好点吧。
你说的“纯粹用嗓力推上去的”技巧,应该叫“气息”,按美声的说法,就是歌唱的呼吸。再说的直接一点,就是一种特别的呼吸方法。一般好的歌唱呼吸,都说成是气息“深”和“沉”,很像是我们平时说这个人的一口气很长,肺活量很大。
“高腔”是把发音的位置提高的一种技巧。你说李和曾唱“小”字上耍了几个小腔,象是做个准备,这是正常的,就是调整一下高音衔接的位置。没有人可以用真声上这些换声区的高音。没有共鸣的情况下,任何人的真假声区别都是非常明显的,就像你身边的普通人歌唱高音。
这两年听唱片,我有个想法,有些人他真实的声音并不是露在唱片上的那种,特别是高音,很多美妙的音色都丢失了。以尼尔森来说,唱片中声音时好时不好。如果真是这样,就不可能走红世界,也不会偶我说的诺贝尔颁奖典礼上“喧宾夺主”的轶事了。我就是这么看余叔岩的。你说的高和刘的唱片中,很可能他们的中低音也丢失了不少。
老唱片
发表于 2003-4-4 10:28:30
请接受我的要求:
先谈谈你所了解的京剧这些看家的老字号,慢慢地说,
接着我们再讨论,如何!
老唱片
发表于 2003-4-8 08:59:41
你说是书卷气中透着颓唐,我觉得是透着儒雅---有些书呆气。邓小平最喜欢的京剧老生。卓琳有回忆。大家要听言菊朋的好声音,先听听后生言兴朋唱的《曹操和扬修》
老唱片
发表于 2003-4-9 08:27:21
哈哈,拿架子鼓给梅兰芳伴奏,今天还是有人觉得很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