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wshwl 发表于 2013-12-16 14:49:51

都在说三频,其实是五频

本帖最后由 awshwl 于 2013-12-17 01:17 编辑

发现很多烧友分不清中低频和低频的差别。说暖声厚声,常常就直接说低频要强,但实际上,低频量不大,但是中低频足够的情况下,就能达到暖声的效果。有的耳机(或者系统),低频很重,但是中低频很薄,则其实在声音的主干线上还是显得很冷声——只在有低频的时候特别动感(举个低端的例子,比如森海的HD202,HD203)。

同样问题在高频——很多烧友高频用小提琴的钢琴的高音,甚至是女高音来试高频,其实也对也不对。因为这些声音实际上都不算真正的“高频”,器乐最高音一般也就是4K多赫兹,人声能彪上1K已经很不容易了。我更倾向于将这一部分称之为中高频。

我认为(只是我认为,探讨请文明,不喜请勿喷)实际上设备的清丽(比如铁三角)和厚声(比如Grado),来自于中间这三个频段的比重。相对突出中高频而减少中低频量的,显得清丽,而相对突出中低频的,则偏厚声。在我看来,所谓的低频的控制力如何,更多的是中低频与低频的协调关系的处理,相对压制低频而给出中低频的设备,低频会显得弹性和力度都相对较佳。至于那些5K赫兹以上的高频,我觉的过分强调的意义并不太大……

我不知道为什么现在中低端的设备都有种倾向,好像很喜欢把中频和中低频削弱,但是突出低频。在我看来,这是一种加重“数码味”的趋向。我同意白板的说法,厚声一点暖声一点的好听点,但这不代表我支持低频党。对我来说,一个良好的听音观是中频和中低频较为饱满,中高频略略略略暗(不是那种很明显的),而低频和高频都是克制的(而不是没有!)。

补充一句,我的目的并不是想做什么定义也不是追求什么真理。在日常用语里(不是专业用语),简单的区分三频似乎已经没太大意义。譬如对低频的描述,实际上已经彻底让人迷糊了。总觉得区分成五频,会相对清晰一些,又不至于让一个只是想简单表达自己听感的乐友,要面对一大堆的定义和名词头晕目眩。

bydrizzen 发表于 2013-12-16 14:50:59

有种东西叫做泛音。

江苏狗狗 发表于 2013-12-16 14:56:34

bydrizzen 发表于 2013-12-16 15:02:11

发表自己的听音观之前去看本声学教材看来对这个论坛的人来说真难。

都市老山羊 发表于 2013-12-16 15:10:38

我认为比较清亮一点的声音是器材所表现的高次谐波成分要好一点多一点,但这不是数码味。数码味是尖、刺或者叫高频失真。因为在整个频响范围内,同样的失真3k赫以上人耳的听感最敏锐,频率越低人耳的灵敏度越差。我看是这样的。

yyw@ 发表于 2013-12-16 15:31:09

5k以上就意义不大?真这样那根本是广播喇叭,你去测测听力,画个听力图就明白了。正常人的听力,至少能听到15kHz的声音。但我认为,一副耳机如果只能响应到20k,并不理想,如果还不到20k,那就是先天残疾。

bydrizzen 发表于 2013-12-16 15:43:16

对于只点评不回复的人我没什么太多好说的。
Olson, Harry F. Autor (1967). Music, Physics and Engineering. ISBN 9780486217697.
去看看这个吧。

bydrizzen 发表于 2013-12-16 15:51:54

说到底,音频回放的最终目的还是“完美重放”录音信息。
所以无论“突出”还是“抑制”某个频段与HIFI都是南辕北辙。

awshwl 发表于 2013-12-16 16:04:54

本帖最后由 awshwl 于 2013-12-16 16:07 编辑

bydrizzen 发表于 2013-12-16 15:5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说到底,音频回放的最终目的还是“完美重放”录音信息。
所以无论“突出”还是“抑制”某个频段与HIFI都是 ...
还是用回复吧,既然您觉得评论不尊重。对我来说,我认为没有所谓的“完美重放”存在,一定有缺失一定有失真,所以一定有取舍。有取舍的情况下,我认为,突出音乐性是最核心的需求。说这些话是有一些背景铺垫的:我自己弹琴(虽然还不够专业)也经常有机会弹几十万的好琴,我对钢琴声音哪怕是很多细节是非常熟悉的,但是我能听过的哪怕一些已经很高档的器材(更不用说我们一般消费得起的中低端设备),都没法完全传达钢琴的所有细节。在这个时候,我就更倾向表达我在演奏或者聆听时最看重的钢琴音乐的某些特质,当我需要对器材优缺点进行选取时,这种特质也是我最不能妥协的部分。

yyw@ 发表于 2013-12-16 16:09:57

其实我的听音取向,和楼主接近。我也认为高频适当削弱,听感更好,更接近自然。只是楼主的表达比较雷。我记得钢琴的频响,可远不止5k啊。
专业音乐人不止分三频五频,还分七频。这种东西能普及当然好,交流起来方便不少。
另外,听不到就可以不响应,这是真的吗?我不这样认为,看看其他人怎么说。

yyw@ 发表于 2013-12-16 16:15:40

本帖最后由 yyw@ 于 2013-12-16 16:41 编辑

考证了一下,确实是4186,但这是不包含泛音。你对声音频率的描述,偏差比较离谱。虽说也不是啥大事,细节而已。后面那个问题,是偶然想到的,不要在意。

bydrizzen 发表于 2013-12-16 16:36:19

本帖最后由 bydrizzen 于 2013-12-16 16:38 编辑

awshwl 发表于 2013-12-16 16:0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还是用回复吧,既然您觉得评论不尊重。对我来说,我认为没有所谓的“完美重放”存在,一定有缺失一定有失 ...
器材价格高和回放出来好声音是两个概念。再说一套所谓高端器材实际成交价格是多少钱,而一台汉堡产斯坦威model B又多少钱呢。再说发声环境,稍微像样点琴房的声学设计基本都比音响展厅的要好到不知道哪里去。器材失真的问题一直存在,但是技术是在进步的,新一代设备永远要比旧时代器材有着更高的参数——前提是生产商还在把精力投入到研发中而不是开始奋力忽悠。

minghuazhizhu 发表于 2013-12-16 16:41:04

找个31段均衡器插件分别各段拉一下不就知道了,我的经验对应楼主:100Hz往下,低频,100--300HZ中低频,300-800HZ中频,800-2000HZ中高,2000-8000HZ高音,8000往上超高.

awshwl 发表于 2013-12-16 16:54:19

bydrizzen 发表于 2013-12-16 16:3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器材价格高和回放出来好声音是两个概念。再说一套所谓高端器材实际成交价格是多少钱,而一台汉堡产斯坦威 ...

问题有两个:其一,参数高并不能保证出来的声音听感更好或更接近真实的声音给人的感觉。其二,生产厂商并不一定是受发烧理念左右,而很可能是受市场意识形态左右。另外,我说我听过的器材,我相信是在比较合理的搭配调试与聆听环境下的,但这没法证明所以也说不清。

bydrizzen 发表于 2013-12-16 16:58:32

awshwl 发表于 2013-12-16 16:5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问题有两个:其一,参数高并不能保证出来的声音听感更好或更接近真实的声音给人的感觉。其二,生产厂商并 ...

我说的参数高不是说测THD要出来多少个0,而是实实在在的电气特性上的优秀,这种优秀不一定是一般厂家测试器材所能度量的。同样一台钢琴发声好坏也许测试仪器不一定测得出,但是你是能实实在在感受到的。最后,国内这么多烧友搭出来的东西有几个动听了?说真的很多人照片放上来我就敢说那套东西出来的声音就是逗。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都在说三频,其实是五频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