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花在曲目上、还是版本上的思考
本帖最后由 小白 于 2013-11-6 08:34 编辑开门见山说一点个人化的思考:大家的时间都是有限的,除了某些专业人士可以每天几乎无限制地听音乐、听唱片外,绝大多数俗人都是很忙的,每天能留出来听音乐的时间,有2-3个小时就属于很奢侈的了,许多人也许只有1-2个小时,甚至不能保证每天都留出时间来听一点音乐。所以即使是狂热的乐迷、唱片迷,也存在一个时间规划的问题——到底是把时间留给听什么唱片?
有些发烧友和乐迷把很多时间留给听各种“名版” 和“名演”。偏偏现在唱片公司挖掘出来的名演、大师现场,太多太多了,可以说很多大师的某年某月在某处的现场,但凡是当初广播公司留了录音资料的,都已经被挖掘出来、或者正在被挖掘、或者有待于被挖掘中。这个无比丰富的“矿藏”正在被疯狂挖掘中,采矿者多为一些规模不大的小品牌。当然这些大师现场的录音价值本身是很高的,挖掘它们的小公司做这种事情也是很有意义的,不过对时间有限的乐迷和烧友来说,面临一个很实际的问题——这么多的现场、名演、神演,听得过来嘛?
我的回答很实际和直接——听不过来的。所以我个人一方面很认可这种录音资料的价值,但另外一方面,建议大家对这些东西有“抵抗力”,不要追求听全、都听、什么都听、什么都收。好的演绎、好的唱片,是绝对听不完、收不完的。我觉得一个明智的人,首先不是狂热的而是理性的,其次,是懂得鉴别甄选的、懂得规划自己时间的。
不难注意到,一些听音资历不太久的乐迷,基本曲目还没有听全、听够,就在那里跟风,搜各种“大师名演”。我个人觉得这是本末倒置的。听古典音乐应该是曲目第一的,而不是“大师名演第一”。除非是个人最钟爱的曲目——这样的曲目一般不会很多——其他主流的曲目,没必要反复地听几十位大师在不同时间地点留下的几百个版本。如果承认时间有限的话,就应该承认,更明智的做法是把主要时间化在听新的音乐、开拓自己的曲目眼界,而不是纠结在那些“大师名演”的圈子里走不出来。 本帖最后由 小白 于 2013-11-6 09:17 编辑
说点我自己的经验——对于那些“大师名演”、主流曲目,我现在只把时间花在聆听最有特色的一部分上。有特色包括两种:演绎特别有特色的,以及录音特别有特色的。假如不符合这两点,演绎没有太多特色,只是“又一个好演绎”,同时录音也没有什么特色,那实在是可以“轻轻放过、不必萦怀”的。
当然,每个乐迷在听音历程中会积累起一些个人特别钟爱、有偏爱的演奏家和指挥家,对于这些人,新挖掘出来的录音、现场,当然都是值得深究、不可放过的。但是,我想即使是很狂热的乐迷,属于这类的音乐家也不会太多,不可能列出一张几十人的清单,说这些人我全部偏爱、他们的东西见了就收!没见过这样的爱好者。
说到底,“好的演绎”“好的现场演出”可以说太多了,过去几十年里发生过无数次,目前还正在发生无数次,一个人怎么可能听得过来。所以如果只是寻常的“好”,要想抓住我有限的时间,还真是不够的。除非它很有特色,演绎很有特色或者录音效果方面有特殊之处。 我还想说的一点是:虽然我前面说了,不断挖掘出新的“大师现场”是件有价值的事情,我也尊敬那些致力于此的唱片公司们,但我要向另外一类唱片公司表示更大的尊敬——那就是一些致力于挖掘出新曲目、很少录制的曲目、甚至是进行世界首次录音的“小品牌”。比如Marco Polo、CPO、ASV、Hyperion等以录制新曲目而著称的“小品牌”。其实这些小品牌都并不小了,而是在圈内具有越来越大的影响力。在我看来,一个已经有了200个唱片版本的主流曲目,再挖掘出一次“大师名演”来,做200+1=201的事情,其价值,是不能和首次录制一部以前没有唱片的曲目相比的。对绝大多数乐迷来说,只有通过唱片来听到一个作品、熟悉一个作品,不可能依靠买乐谱、读乐谱来欣赏新作品,所以那些致力于开拓曲目的唱片公司,他们做的事情是非常有意义的,比挖掘出又一个“大师现场”的意义更大。
以上是我的个人看法。 很好的及时提醒! 本帖最后由 shiontobbc 于 2013-11-6 09:53 编辑
有些东西就是当时太执着了,收了切里布鲁克纳包子了想收他的日版布鲁克纳,收了日版又收了欧洲首版。约胡姆买了icon又整日版布鲁克纳,卡拉扬布鲁克纳全集买了美版银圈怕氧化又买了日版首版。布八也是,卡拉扬vpo要收哇,旺德吕贝壳不能不收哇,然后旺德bpo白菜又不能不收,alt旺德alt切里的布鲁克纳布八就不说了,切里里斯本布八也不得不搞,bbcl里的布八精品也很多,霍伦斯坦和芭比罗伊的至少要搞哇?朱里尼的布八太贵,这个就暂时没有不整了,不然大t的还得一起入,等等好多其他福特啊克那啊就不说了,折腾有折腾的快乐,我见过我一朋友为了不折腾退了所有音乐的群以免中毒 本帖最后由 chaisan 于 2013-11-6 10:20 编辑
收碟会上瘾的,很难戒掉的{:soso_e113:}
加之买碟不是一次性投入,属于细水长流型,所以不经意间碟片储量就会越来越多。你说出掉一点吧,有时候还真的不舍得出,毕竟买到手也花了时间精力和感情。
当然自己不太感冒的作曲家或音乐家的碟片,我一张都没有,也绝不会受便宜打折等诱惑而买。比如海顿老爹的东西,我一张都没专门买过。
关键要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比如以前大卫EMI贝小鞋都能买到,但是觉得收了海菲兹版本后大卫就不收了,现在就要高价买二手了。还有当时非三星带花唱片不买,因此错失过很多喜欢的唱片,而很多带花的唱片自己并不喜欢。 这张就很好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b14d1be0101i029.html 这个怎么说呢,现在还买唱片的人绝对是有点“收藏癖”的,让他们不执迷于各种“版本”上是很难的 {:soso_e113:} 罕见曲目大公司的不多。主要集中在小厂牌,有些时候演绎不一定能保证。其次罕见曲目本身质量良莠不齐,比如Hyperion的浪漫主义钢协系列,真正有意思的能和主流曲目相提并论的真心不多。当然,某个主流曲目已经有了数十个版本后,是否还能够期待新的启示那的确也是个很大的疑问。小白应该比这里多数人有更多的时间用来听音乐。 哪这么讲究,难得闲下来听听邓丽君而已,还什么曲目版本的。 除了要求原版外,其它随意! 留两到三个自己最喜欢的。其他的不咋听得建议出了 小白说出了大家的心里话。我自己的想法是这样的,从难度来说,熟悉的曲目听不同版本>>>>挑战不熟悉的曲目。原因嘛,我自己觉得是个文化问题。
作为外来文化,我们的判断能力有限,而且古典音乐这东西大多不是一入耳就好听。所以一般的流程是这样子,别人/书上告诉你这是名曲不能不听 --- 那我就认真听 -- 听一遍不喜欢我多听几遍 -- 听一个版本不喜欢我多听几个版本 -- 终于喜欢上啦 -- 既然好不容易喜欢上啦,多买几个版本吧。
大多数人,一辈子真正听进去、喜欢的曲目,我猜不超过100个(这里面大部分还都是奏鸣曲、室内乐,交响曲是不出数的)。人生有限,也只能如此。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