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j7729 发表于 2013-6-24 21:36:27

动画片猫和老鼠中,用了很多肖邦的作品作为背景,我年幼的孩子对这些音乐熟悉,每当我放出李帕第的演绎,都可以说出来在那些片段中出现,不知孩子的理解,和某些故弄玄虚所谓的理解可有多大差异

wqtx009 发表于 2013-6-25 15:56:23

本帖最后由 wqtx009 于 2013-6-25 16:00 编辑

小白 发表于 2013-6-1 21:16 http://www.headphoneclub.com/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一首作品听着有感动、有共鸣、愿意再听下去,就是所谓听懂。听懂没听懂,不需要任何人或组织来审批。

这话有水平,就像伯牙与子期一样,子期不懂乐理,更不懂什么风雅,与伯牙非一个阶级的,但是伯牙的曲引起了子期的感动、共鸣,伯牙不惜身段引为知己,这就是所谓的音乐无国界无种族无阶级吧。音乐家们固然希望获得权威大奖的肯定,但也许更希望人们能从乐曲中明白他们创作的情感,没有一首伟大的曲子不倾注了作曲家演奏家的满腔激情。很多大家们都表示过,如果我们的作品能给你带来哪怕是一点快乐,我们就非常欣慰了。如果一首乐曲能让你驻足能让你痴迷,“懂还是不懂”有什么关系吗,谁又在乎吗。

abright 发表于 2013-6-25 23:49:46

有些人实在是在哪里胡扯。
明白了音乐所表达的感情就是最初步的“懂”了。这个世界上,除非你是感情缺失、想象力缺失亦或是真正人体学意义上的音痴,都应该能对音乐本身有最基础的判别。
我不会拿那些构架复杂且令人惊叹的曲目来说,就拿最简单最大众的东西来说
我不相信你听不懂贝五的所描述对于命运的抗争,我不相信你听不懂肖邦前奏曲28 4的悲伤和怀念以及练习曲10 3的惜别之情,我不相信你听不懂拉威尔水之嬉戏的那一抹清泉和德彪西的那苍云中的一抹月光
这就是最基本的听懂,更深刻的感情和表象就要靠你对乐曲本身以及起组成,甚至你自身的理解,熟悉所来补充。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j6obA_TKi_s/
借乐评人林达发的Grigory Ginzburg演奏的肖邦第二奏鸣曲的第三月乐章
我想问问你们看到了什么呢,听出了什么呢,如果听不出我也真的没什么办法。

为何古典音乐要优于现在的流行音乐,就是因为古典音乐能脱离歌词的束缚带给我们最复杂最细腻万花筒般的感情表达和对自我对人生的思考,而不是向现代流行音乐一般,当把歌词抹去仅仅听伴奏旋律,你又能摸到什么感情呢(其实甚至你留着歌词,80%的话语流行音乐都是在表达一样的东西)。当这种感觉直接hit到你的时候,你回在内心发自内心的感同身受,不需要任何多余的东西,这就是开始懂了。

有人说rap就是靠声音的组合。那是外行人。外行人听RAP听的是个咚次打次,听的是个节奏,是个刺激。但是,哪怕我只举几个众所皆知的rapper,你听不懂2pac的不羁之下的内敛和思索,你听不懂Eminem对于语言的编织和操纵,你也听不懂JayZ的庞大歌词构架和隐晦。音乐从来就是个简单刺激感官,又在内在不简单的东西。

某大神说了,能把马勒当背景音乐听懂了,我只能微笑以对。

好了,刚才我发的链接也听得差不多了吧,

还是啥也听不懂?
我也没啥可怪的,因为古典音乐本来就不是给所有人听得。听不懂,没必要让自己附庸风雅。

Phase 发表于 2013-6-26 01:15:53

大众认为谁对谁的选票就能当饭票!

abright 发表于 2013-6-26 01:30:27

本帖最后由 abright 于 2013-6-26 01:32 编辑

不多扯了,和某些人争论没意思,清者自清,明者自明

小白 发表于 2013-6-26 08:08:10

古典音乐也没必要搞那么精英化。乐迷基本都是业余爱好,不是把这个当饭吃的,如果很喜欢听,就说明能听懂,没必要设置更高标准的“听懂定义”。所谓“更深刻的感情和表象”只是每个人私人化的理解,不存在判断标准,谁的理解一定对或错。作曲家创作一部作品时假如确实有一个特定的“意向”在头脑中,我们又怎么知道呢。音乐毕竟不是诗歌文字,是很抽象的东西。

abright 发表于 2013-6-26 11:27:33

小白 发表于 2013-6-26 08:0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古典音乐也没必要搞那么精英化。乐迷基本都是业余爱好,不是把这个当饭吃的,如果很喜欢听,就说明能听懂, ...

白版似乎误解了我的意思。
我并没有说要高精英化。我只是从客观的说古典音乐无论从乐理上结构上思想上都要高于现代音乐。
我也没有给音乐的内涵定义化,对于音乐的主观性是存在的这点没有问题。

但是我不认同您的是:喜欢听并未听得懂,听得懂也未必喜欢。就如同你爱读书未必能读懂书。举个例子,同样是讲述三国的故事,你只是看三国演义连环画看个痛快看了10遍以及通读三国志10遍哪个更能说明懂了三国呢。OK,也许读了十遍三国志的人也不懂,但是读了10遍三国演义连环画的人肯定不会懂得。对于内容的思考总结以及向更高层次的探索追求才能让人更睿智更能懂。天天思悟的高僧绝对比懂点佛法就以为看破红尘的人更懂佛法不是么。
再有就是主观化的内涵虽然不能给出定义,但是对于演奏者来说,他们不断的挖掘作曲家的思想与内涵。对于真正的乐迷来说,他们也在挖掘作曲家和演奏者双方的想法。虽然说所得到的结论——所谓的更深刻的感情和表象只是主观的,但是他们也获得了自己最深刻的最属于自己的理解,这就是我认为的最终的懂——经过不断的思考得出了自己对曲子的认识,其实演奏者也是一样的
我在之前回复的一开始也说了,想要懂很简单,稍微一点想象力+一点感性就可以获得曲中最单纯最浅薄的感情。。所以我那贴想要说的就是如果这种最基础的感情都无法品味出(我这里不说懂了,只是懂得最欠层次——单纯的感官刺激),我只能说这就是根本无法与古典音乐融入,换句话说就是根本不喜欢。

不喜欢为什么还要强迫自己去懂呢。我不喜欢吃某样东西,但是别人都觉得好吃,我还非要去吃么。
所以我才说不要去附庸风雅,也许用盲从这个词更好。

小白 发表于 2013-6-26 11:39:15

我觉得很多乐迷是没有那么多"企图心"的,试图去摸索作曲家的思绪和内心什么的,没那个追求. 就听个感觉,得到种享受,就满足了. 当听者得到这种享受时,我认为作曲家也是满足的,作曲家同样没有那样的企图心,认为听的人和他有心灵共鸣了才觉得满足. 我认为作曲家和听者这两端都没有那么高的企图心,没有那么多的追求.

以前听cortot演奏萧邦的前奏曲,还看到他的评注版本,每一首前奏曲都加上了他的个人描述和理解. 当时觉得很好玩,我相信他的学生也很认真地去啃他的评注. 但后来觉得萧邦本人若看到cortot的这种评注,也许会觉得莫名其妙....

十另半 发表于 2013-6-26 12:10:45

这里都是古典乐迷,我也承认我很痴迷古典乐但说实话有些曲子我根本听不下去因为不喜欢,所以我本质上还是以旋律为主要,旋律喜欢了就喜欢了很简单。然后再去了解它背后的故事。都是业余没必要弄得自己很累,开开心心玩玩不是很好吗?

mj7729 发表于 2013-6-26 12:50:34

小白 发表于 2013-6-26 11:3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觉得很多乐迷是没有那么多"企图心"的,试图去摸索作曲家的思绪和内心什么的,没那个追求. 就听个感觉,得到种 ...

最后那句写得太犀利了,好

zhjda 发表于 2013-6-26 13:15:33

2种态度而已,既然不想有交集,就谁也别碍着谁,求同存异、相安无事。

abright 发表于 2013-6-26 13:38:23

小白 发表于 2013-6-26 11:3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觉得很多乐迷是没有那么多"企图心"的,试图去摸索作曲家的思绪和内心什么的,没那个追求. 就听个感觉,得到种 ...

其实肖邦写前奏曲时他的想法多少是可以通过他当时本人的情况看出来的。。。而且有些东西也是有理可循,,我觉得也并不夸张

apeflacwo 发表于 2016-4-26 17:38:26

还是要看是否具有足够的知识    之后才会到是否有能力来判断这个层面    楼上有位坛友回答的得好不同人不同的技能不同的追求   说点具体的    以乐谱为例   通常情况下   乐谱是针对某类具体乐器的性能和演奏法来写的不同的乐器之间跨越就有个移植的问题对于熟练掌握演奏技法的人他在读谱的时候就有能力根据他接受的训练和演奏经验在脑袋里边就完成移植了    对于没有被训练过的人他仅知道乐谱是标识内容符号因为他只能视觉上看到阿拉伯数字或豆芽   演奏家把这些符号转化成响应的技法和声音技术上和情绪上都由他来理解和控制    他本人肯定有相当程度的理解才能诠释出来   至于说听众尤其是普通听众   他们的感受是否同作者和演奏者契合这个事情演奏者一般是不会公开发表的我用契合这个词   替换你说的懂这个字   对于普通听众要求太多是不现实也不明智的   二来人家的感受还真是个人自由啊   

lsw197501 发表于 2016-4-26 22:42:46

音乐有很多面,就像写音乐或者说是收集、整理音乐的那些人,没有统一的出身、阶级、习惯、经历、生活、模式…但他们却能用同一种跨越语言的载体来表达喜、怒、哀、乐七情六欲、世间万事万物、梦境、感觉、思想…或许什么也不是…至于说到听得懂与不懂谁知道呢?重要吗?

awshwl 发表于 2016-4-27 12:22:14

本帖最后由 awshwl 于 2016-4-27 12:24 编辑

听懂听不懂都是个人自由,别强加给别人就行。
学术讨论不是一般说的“听懂听不懂”,这是两个层面的东西。
页: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很多人动不动就说听懂了啥,很诧异,听懂了么?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