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民一介 发表于 2012-12-30 00:54:00

瞬态响应——从另一个角度解读老耳机的魅力

    在耳机发烧友圈子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对集各种“先进技术”于一身的最新产品无动于衷,却执着地从各种二手渠道搜寻着那些诞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之间的老家伙,从一个型号到另一个型号,甚至从国内市场扩展到海外,可谓寻根溯源,乐此不疲!一般人恐怕很难理解。年代久远的耳机历经风雨,即使外观幸运地得以完好保存,大部分的海绵配件也已老化残损,收购风险远高于新产品。那么究竟是什么魅力在背后驱使着这群老烧们呢?我自己是个菜鸟,在这些老烧友的毒文熏染之下稀里糊涂地也跟风搜寻起这些老耳机来,从最初的HD540II,HD560II开始,后来的两副600欧姆HD540G,一副最早的K240M,再到现在的600欧HD250和HD540,以及K240 sextett EP。中间跟头把式的,吃了不少哑巴亏。好在随着音源和耳放的升级,慢慢也品悟出一点东西来,总算没有从糊涂开始到糊涂结束。前一阵子看到一篇关于K1000设计者谈论K1000的转帖,受到了其中的一点启发,渐渐地把一些感悟串联起来,趁着还没忘记,发个帖子与大家分享和讨论。

[ 本帖最后由 草民一介 于 2012-12-30 00:55 编辑 ]

草民一介 发表于 2012-12-30 00:54:15

       仔细观察一下,不难发现论坛里最受欢迎的二手老耳机大部分集中在森海塞尔和AKG这两个欧系牌子上面。为什么是这两个牌子呢?这个问题我们后面再说,先说说这两个牌子的老家伙以及他们的共同特点。森海塞尔的耳机传奇始于1968年的HD414,作为开放式耳机的鼻祖,HD414的历史地位毋庸置疑。但是毕竟是滥觞之作,技术还不算成熟,现在开来,虽然拥有非常自然的校声理念,但素质毕竟有限,收藏价值大于实用价值。从1987年到1992年,森海塞尔研制了一系列较有影响力的型号,它们是HD540 Reference、HD250 Linear、HD560 Ovation,以及在HD540基础上经过特别校声和精密配对筛选衍生出的HD540 Reference Gold。这几个型号正是我研究的主角,从它们换能单元的形态上能够清晰的看出技术上一脉相承的血缘关系。

[ 本帖最后由 草民一介 于 2012-12-30 01:00 编辑 ]

草民一介 发表于 2012-12-30 00:56:12

      回头再看AKG,以前真没意识到AKG在70年代到90年代之间竟然有这么丰富的产品线,在中高端的价位上,从K240开始,后面K250,K260,K270,K280,K290竟然一路跟了下去,并且似乎各有特点,并不重复,如果算上K240df和K240m两个分支,简直可以跟葫芦兄弟叫板了。但是所有这些型号,她们的技术都源自一副耳机,那就是K240sextett cardan。关于这副耳机的详细资料,大家可以搜索davidxtb大侠的帖子,我就不作赘述了。最早的K240sextett cardan国外烧友称之为EP(early phase)版,其实是技术上非常复杂和奢侈的。因为无源辐射器系统制造成本过高,AKG一直在做各种尝试简化技术,降低成本。最近连续收了一副状态极新的MP(middle phase)和EP对比之后印证了这个说法。然而本帖无意阐述EP与MP版之间的声音差异,我要说的是K240EP——这副最接近AKG完美设计理念的作品,其声音与森海的HD540系列耳机竟然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优异的瞬态响应。

草民一介 发表于 2012-12-30 00:57:27

    耳机作为换能器,优异的瞬态响应意味着振膜的质量轻,惯性小,对于信号的瞬间跟随能力好。在听感上则表现为透明——毫无隔膜感,一切细节层次分明历历在目,仿佛触手可及;轻盈——仿佛更真切地体会到声音是在空气中传播,随意的流转变化,毫无拘束。或者也可理解为声音“活”,不死板,具有流动感,生活感。我们都知道静电耳机是以瞬态响应出色著称的。那是因为静电耳机的振膜在匀强电场中运动,受力均匀,因此振膜本身可以做得很纤薄,并且可以做到很大面积。然而对于动圈耳机而言,减轻振膜质量,就要减小振膜厚度,随之带来刚度的下降,在震动过程中因变形而引入更多失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要么想办法提高振膜材料刚度,要么振膜的面积就会严重受限。还记得前一阵子那篇K1000设计者的访谈转帖吗?里面提到K1000的振膜为了获得足够的瞬态响应,采用了极薄的材料,为了提高振膜的刚性,设计者给振膜表面涂上了一层虫胶漆,因此可以看到K1000的振膜表面是光亮的。无独有偶,HD540系列的振膜也是同样的情况。有经验的烧友应该知道540G的振膜在音圈中间的那个球冠的部分是多么的轻薄和柔软(与后来的HD580相比)。而我在980202的一篇老帖子里也找到了一张K240sextett的振膜照片,可以看到,振膜的中央部分同样有光亮的涂层。然而这几副耳机在获得优异瞬态响应的同时,也相应的付出了代价,她们的振膜面积相比后来者还是偏小,尤其是K240EP,它的主动振膜几乎没有比从动振膜大多少。后果就是她们的声音普遍偏于纤细,想要在此基础上获得可观的厚度非常困难。

    谈到这里不难看出这些老耳机的独特魅力了,那是一种建立在均衡自然声底之上细腻透明的活生感。这种声音对于古典音乐以及某些人声录音的表现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演奏者和歌者的每一个细小变化都被毫无保留地传递给聆听者,使人更真切的体会到音乐中的情感。很遗憾,在进入90年代之后,这两个品牌的产品不约而同地偏离了原来的轨道,各奔东西了。这使得那一批难能可贵的老产品在强手如林的今天依然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不过在它们的时代,追求瞬态响应,透明鲜活的声音似乎是各大厂商的共识。别忘了,那也正是静电耳机活跃的年代。各大厂商几乎都有自己的静电耳机产品。拜亚动力的ET1000,MB Peerless的(型号待查),森海的HE60/70,奥菲斯;AKG确实没有研制静电耳机——因为它创造了那个著名的混血儿K340!连大洋彼岸的KOSS,也研发了好几款静电耳机系统。我猜这也许跟当时的音源特点有关,模拟音源普遍不缺乏厚度。这方面我经验浅薄,不敢妄谈,还请对音响史有研究的高人指点。

    随着历史的演进,森海塞尔的耳机产品开始追求对交响乐这种宏大场面的回放能力,追求声音的密度,厚度和力度,而这些元素正是瞬态响应的反面。记得早年间Springson,电视等老前辈们探讨HD600的优缺点的时候就有这样的共识,HD600的中频是有点木讷的,不够灵动。的确如此,因为HD600的瞬态响应是没法跟HD540系列相比的。而后来的AKG,针对专业领域的K240系列由于节约成本而流于平庸,针对民用领域的KX01系列则转向追求宽大声场的轻松听感,所幸中频至上的设计原则还没有被丢弃。再后来的AKG……就让人看不懂了。然而欧洲耳机品牌中也有顽固的将瞬态追求进行到底的,这两个牌子都来自德国——一个是拜亚动力,另一个是现在的German Maestro。德国大师虽然命运多舛,几经易手,但时至今日它的产品仍然是同档次欧洲耳机中瞬态响应能力的佼佼者。

    在欧洲以外的文化圈子里,瞬态响应一直是备受重视。美国的GRADO,不管哪个时代的作品,声音始终以鲜活灵动著称。KOSS的代表作A250也同样鲜活动人,而ESP950静电系统至今依然是KOSS的当家旗舰。日本耳机当中SONY作为高技派的代表,瞬态响应一向是可以拿来炫耀的资本。Denon的耳机在这方面也不示弱。

    然而对于古典音乐的回放来说,森海和AKG当年这些老家伙们仍然具有让人难以释怀的魅力。因为它们那种灵动活泼的活生感之后,还有对于各个音响要素比例恰到好处的拿捏,均衡自然的声底。这是几百年古典音乐文化浸润出来的精神财富,无可替代。它们虽然并不完美,但这份独特的魅力足以让它们一直流传下去。

[ 本帖最后由 草民一介 于 2012-12-30 01:06 编辑 ]

donthuang 发表于 2012-12-30 01:02:44

> 静电耳机是以瞬态响应出色著称的

我想這是常見的誤區,靜電耳機的"瞬態響應"並不好
諧振與染色比起高階動圈更嚴重

然而靜電耳機在互调失真上相對動圈耳機的確有很大的優勢
反應在聽感上就是 細膩 安靜 深邃 "瞬態很好"

yangmetal 发表于 2012-12-30 01:05:00

ls和lz都好久不见鸟……

草民一介 发表于 2012-12-30 01:07:20

请问为什么静电耳机瞬态响应不好呢?

草民一介 发表于 2012-12-30 01:07:40

原帖由 yangmetal 于 2012-12-30 01:05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
ls和lz都好久不见鸟……
不会吧杨版,我一直在呀!

donthuang 发表于 2012-12-30 01:14:16

物理指標意義的瞬態響應 並不是 振膜運動的速度夠高
振膜運動速度越高,"最高速越高",是表示高頻延伸能力越好

我們一般講的瞬態響應其實是指 在 高速 -- 低速 之間快速轉換的能力
"加速與減速都快",這算是比較少人留意的邏輯誤區吧

--
回y兄
生涯進入另一轉折階段,就比較少關注音響了...

东兴耳烧 发表于 2012-12-30 01:20:23

总结,厂家是sb!绞尽脑汁研发新品新工缺在倒退

[ 本帖最后由 东兴耳烧 于 2012-12-30 01:22 编辑 ]

donthuang 发表于 2012-12-30 01:22:29

至於老動圈耳機的魅力,我可以提個點
磁鐵材質不同,特性不同....草民兄可以參考:)

840138614 发表于 2012-12-30 01:27:39

很好的讨论。收藏一下。

LEXXYZ 发表于 2012-12-30 01:28:33

这下烧得深了。。。

唯乐至尊35 发表于 2012-12-30 02:04:16

我收藏一对先锋古董se 205!听说是七十年代的产物!

Ulric 发表于 2012-12-30 02:08:57

MB Peerless是德国歌德曾被Peerless收购后一度改的名里,PMB1000和PMB500是静电,往下PMB100之流是平板,再往下是双动圈/动圈

Ergo创始人就是从这跳槽的,后来的耳机造型也仿这些型号

[ 本帖最后由 Ulric 于 2012-12-30 02:20 编辑 ]
页: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瞬态响应——从另一个角度解读老耳机的魅力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