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wshwl
发表于 2012-8-22 15:10:50
原帖由 silentwind 于 2012-8-22 11:28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
个人观点:KEMPFF的贝奏还不错,但觉得他有点用力过度,像打铁。最喜欢的还是Schnabel的版本,的确能感动我。 肯普夫还用力过度?激烈而死和罢课耗死都可以直接死去了。
花艳唇
发表于 2014-1-12 14:21:17
本帖最后由 花艳唇 于 2014-1-12 15:46 编辑
个别回贴精彩,领悟了不少。
菊叶蛋汤
发表于 2014-1-13 13:49:14
{:3_78:}{:3_78:}{:3_78:}{:3_78:}
nwbang
发表于 2014-1-14 16:14:08
不少回帖让我受益匪浅!
wwwping2011
发表于 2014-1-22 23:08:03
肯普夫的贝多芬是我的最爱之一,百听不厌,很幸福的感觉!
spreadfirefox
发表于 2014-1-23 11:38:39
我觉得有位台湾学钢琴的学生对肯普夫的特色概括得最好:清澈透明。即便弹得很轻时仍然有很细致的层次,这点在晚期贝钢奏里表现得最清楚。
原帖看不到,只好看转贴
http://lts.bbs.net/bbs/01/22012.html?tz=0.0
rigid
发表于 2017-4-2 02:29:24
顶顶
bashery
发表于 2017-4-24 11:05:40
布伦德尔在他为肯普夫撰写的伟大钢琴家唱片说明书中把肯普夫形容为“风鸣琴“,我认为没有比这个更贴切的比喻了。阿尔卑斯山脚下古朴的小镇里,夕阳西下,斑驳的小凳上,古稀老人且听风吟。在我的印象中,没有其他的钢琴家可以做到像肯普夫这样的自发与即兴,而音乐的形象又是这样的丰满可亲,可以说他的手下每一句都是诗。如果说这些和某些技术有关,我能想到的就是他早年弹过管风琴,所以他对风箱的发声方式比一般人更加驾轻就熟一些,更懂得随着旋律的起伏而呼吸吐纳。
至于这个沉闷与否的话题,我是想说,这其实和技术没什么关系, 倒是和人的心态关系很大。如果一个人听到德奥作品会觉得沉闷,甚至觉得贝多芬的作品没有必要弹全,那只能说明他没有静下心来听进去。而对于另外一些喜欢静下心来听一听音乐的人来说,可能不用考虑谁弹,连柴一这种曲目本身都是沉闷和浪费时间的——反复听过去并没有感受到什么有意义的东西。如果这么说要触动到一些人的神经,那我只能先说一声抱歉。但是这话其实并不是我说的,柴可夫斯基的挚友,安东 鲁宾斯坦就说过柴一十分庸俗和无聊。
其实我们在论坛上说话也是这样的。诚然,论坛是一个开放和放松的环境,无论是怎样的意见和观点都可以畅所欲言。只是我们与其一味的强调自己的观点,为什么不先静下心来,想想别人说的有没有自己可以学习的地方呢?如果每个人都这样做了,我想这个也就会变成一个更加有意思的地方,大家也会更加想来一些。
皮杰小猪
发表于 2017-5-15 16:16:40
他录制的 巴赫 作品太少了
五棵松一霸
发表于 2017-10-25 04:19:22
皮杰小猪 发表于 2017-5-15 16:16
他录制的 巴赫 作品太少了
他弹的哥德堡变奏曲我觉得非常好听,很宁静祥和的感觉。
清风徐来
发表于 2017-10-25 23:49:52
肯爷爷的德奥作品底蕴深厚,感情真挚,温暖亲切,他的巴赫、贝多芬、舒伯特、勃拉姆斯、舒曼都是非常好的诠释,谁不爱是谁没缘分,反正俺要是搞最喜欢的十大钢琴家,肯爷爷肯定入选!
安可欣
发表于 2017-11-1 20:34:39
话说肯普夫指下的肖邦,大家不能严重忽略。
他在Decca录音的肖邦曲子,丝毫不逊色于其他钢琴家家的诠释。
从这张Decca录音来说,肯普夫弹的肖邦曲,呈现出简朴、含蓄的一面,弹性速度的使用更为微妙,细节极为细腻,音色美丽,富有一定的幻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