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54# 的帖子
欧美人这方面的“民族主义”可绝对不弱,是不是也该算是“意识形态”?比如德国人骨子里自认为具有最高精神价值的那种执着,德奥哲学家在这方面表现得淋漓尽致。 看了本贴某些人的言论,我觉得虽然文革不可以再搞,偶尔反个右还是有个必要的。《星条旗永不落》 拆碎下来,不成片断
《上帝保佑国王》拆碎下来,不成片断 原帖由 martin2012 于 2012-5-4 19:57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
欧美人这方面的“民族主义”可绝对不弱,是不是也该算是“意识形态”?比如德国人骨子里自认为具有最高精神价值的那种执着,德奥哲学家在这方面表现得淋漓尽致。
我们的德国代理每次在我跟前表现出来这套的时候,我就说,你们还是先独立再说吧,瞧瞧你们那个国家和文化都凋零成啥了。 丫立即变老实。 标准是大多数人定的,大多数中国人几十年听下来的结果是这几首作品最受认可,这就是经典。如果认为大多数人的思想都有问题,恐怕首先应该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也有点问题?:) 民族主义还用的着偷着藏着了?
难道只允许逆向民族主义? 原帖由 tolevs 于 2012-5-4 16:28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
:Q:Q:Q
我不想被代表,我不喜欢这些政治性太强的经典,我一定是不喜欢古典了。
欣赏音乐应该纯粹些,抛开非艺术性的东西,其实那个年代很多的音乐作品旋律都很优美,美的事物就值得欣赏。 原帖由 zhzh0000 于 2012-5-4 18:29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
嗯,小白,看起来已经触怒了你的神经
协奏曲的确在Strawinsky、Prokoffiev那里获得了新的形式、新的生命。二十世纪,协奏曲逐渐丧失了原有的形式。而越是没有形式上的约束,就越要求作品内在的逻辑与发展。形式的 ...
任何文艺作品。最重要的是内容和情感,而不是形式。否则和八股文无异 原帖由 pangguizhang 于 2012-5-4 20:14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
欣赏音乐应该纯粹些,抛开非艺术性的东西,其实那个年代很多的音乐作品旋律都很优美,美的事物就值得欣赏。
真正悲哀的是,我们还在欣赏“那个年代”的作品啊,“那个年代”之后的作品,拿得出手的不多吧?
艺术家在“那个年代”还坚持能创作,内心其实也充满了矛盾吧,像前面帖子说的,为了音乐,妥协了。
看到光腚总菊对版权的藐视、对胡编乱造的清宫据穿越戏谍战片的纵容、对独立文艺者的挤压、对文工团作协的圈养,我们如今的文化生活恐怕还不如充满地沟油、皮鞋酸奶的物质世界呢。
说到民族,难道我们就天生这么没有文艺天赋、这么没有创造力么?真正的“民族主义”该是希望自己民族出一些值得骄傲、天天聆听的作品吧?
[ 本帖最后由 tolevs 于 2012-5-4 20:49 编辑 ] 话说回来,“那个时代”之后的这些年里,中国又有哪些古典协奏曲形式的作品真正被人们熟知、接受了呢?遗憾。 原帖由 南开米饭 于 2012-5-4 19:58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
看了本贴某些人的言论,我觉得虽然文革不可以再搞,偶尔反个右还是有个必要的。
《星条旗永不落》 拆碎下来,不成片断
《上帝保佑国王》拆碎下来,不成片断 其实我觉得性手枪的上帝保佑女王很靠谱:lol 听个歌还要扯这扯那:@音乐只有好听不好听之分:D 是谁在搞意识形态一目了然,夸个音乐都有人跳出来说三道四,真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更可笑的是基础知识都不懂还自以为是
[ 本帖最后由 cngandalf 于 2012-5-4 21:32 编辑 ] 米饭怀着热情做出这些顶级产品,我很佩服,更值得致礼。 哎!又歪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