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
发表于 2012-4-17 13:36:03
偶尔又谈到了线材的问题。我提了一个比较敏感而有争议的问题——usb线是否有可能影响声音。张先生说,usb线从实际经验来看,肯定是不同的。谷津的有些产品,在生产过程的最后,有一个“烧韧体”的步骤,把一些代码烧到解码器产品中。这个步骤是通过usb线来做的,但测试发觉,用不同的usb线,做这个步骤的时间是不同的,有长、有短。究其背后的原因,是不同usb线的“带宽”是有差异的。那么从理论上说,带宽更好的usb线,就会有更优良的传输性能和声音表现。
张先生还说,usb线和传统的hi-fi发烧线,在做法上有一个明显的区别——传统hi-fi发烧线,经常采取不同的“编织法”,把多股导线通过特定的方式绞合、编织、穿插,来达到某些特定的声音效果。其实质是因为不同的编织方式会影响线材的容抗和感抗。但usb线是不能搞这种“编织工艺”的,它需要的只是数据在不受任何带宽限制、不受任何干扰的情况下传输。所以usb线从原理上讲虽然会影响声音,但没有必要、也没有原因搞得太贵。太贵的usb线就是不合理的。
8192
发表于 2012-4-17 13:45:13
小白
发表于 2012-4-17 13:47:59
http://bbs.headphoneclub.com/attachments/month_1204/20120414_ef423da8d8783f1fe5e07AWhsj7r1YKh.jpg
谷津的一些作品是很有意思的,比如这个四分体的后级放大器——首先它是Monoblock(单声道放大器),其次每个又有独立的电源,这样就搞成四件。
包括u1、B90,都是很有特色的作品,解码+放大结合在一起,本身这样的制品就不是很多,价格不贵、在万元以内的更是稀少。我以前介绍过的韩国Stello AI500就是一件这样的制品,但价格要2万,而u1(50瓦)的价格只是三千多元,B90(150瓦)的价格只是七千多元。
为了表明三千多元的u1已有不错的驱动力,张先生用它来推下图中那对大落地喇叭(u1放在音响架的最上层)。结果是——居然也可以听!当场演示给在场的客人听,大家都颇觉惊讶。前端是他带来的笔记本电脑+C11界面转为同轴(u1解码及放大)。
http://bbs.headphoneclub.com/attachments/month_1204/20120414_b6576d7fd0ae7c9b30ddiMKqQn6TRjns.jpg
[ 本帖最后由 小白 于 2012-4-17 17:46 编辑 ]
bthans
发表于 2012-4-17 13:50:19
原帖由 小白 于 2012-4-17 13:36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
但usb线是不能搞这种“编织工艺”的,它需要的只是数据在不受任何带宽限制、不受任何干扰的情况下传输。
那么目前发烧USB线的原理是?
苏苏
发表于 2012-4-17 13:51:46
白版HA3什么时候可以出?能否推gs1000i比HA2好
palchiu
发表于 2012-4-17 13:55:07
原帖由 bthans 于 2012-4-17 13:50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
那么目前发烧USB线的原理是?
电源与讯号分离(或搞好隔离)
线芯材料
小白
发表于 2012-4-17 13:55:27
下面就要说到张先生的笔记本电脑。我看了里面的音乐,得出的个人结论是——这是一位非常资深的爱乐者。其音乐修养和品味,是令我觉得佩服的。对我来说,一个音响设计师的音乐品味,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一个音响设计师的电脑音乐库,打开一看全部是口水歌、民乐,没有高品质的古典音乐、jazz,那我会对他“另眼相看”。当然,这种“个人看法”我承认有其偏见因素,但不管怎么说,this is me。如果一位音响设计师根本不喜欢音乐,平时不听什么音乐,那更是离谱了,我马上对他这个人,和他的作品,say Goodbye。
张先生自己最喜欢听的还是古典音乐。也正是出于对古典音乐的热爱,他甚至自己出钱请台湾的几位古典演奏高手录制了一张室内乐唱片。这张唱片的演奏和录制都很棒,在我看来完全达到了商业出版的专业水平,我也建议张先生把它出版,使更多人能听到,但张先生很有风度地说“不出版”。后面有空我会给大家看这张CD,并抓一个音轨供欣赏。这里先放一放。
[ 本帖最后由 小白 于 2012-4-17 13:56 编辑 ]
小白
发表于 2012-4-17 14:07:33
虽然和张先生喝茶聊天的时间不是太久,但就从这“一席谈”来看,毫无疑问这是一位非常professional的音响人。其职业精神和素养,全面而且令我佩服。
一位音响设计师,要做出好的制品,必须具有这样的职业精神、职业素养。包括深入的电子技术知识、丰富的实际设计制作经验(不是yy经验)、对音乐的热爱和熟悉。
在国内看,能满足这样条件的音响设计师,真的是太少了。
[ 本帖最后由 小白 于 2012-4-17 17:48 编辑 ]
小白
发表于 2012-4-17 14:13:09
不过,在一个地方,我和张先生的习惯有些不同。张先生说他仍旧买CD,但买回家后,把碟片抓鬼倒入电脑,便完成了它的任务,然后被束之高阁了,欣赏音乐时,永远是用电脑播放音轨+解码器的方式。当然,这样做法的人很多,特别是在国外,很多乐迷都转为电脑+解码器,所以旧CD市场也是很热闹,很多CD碟被抛售出来,其中很多最终被碟贩子搞到中国来了——我开过一个玩笑说将来某天全世界的CD都跑到中国来了,然后被中国发烧友自己炒来炒去。
小白
发表于 2012-4-17 14:14:46
大致写到这里,可以了。还欠两个内容:1)谷津B90解码功放的实际听感;2)张先生录制的古典室内乐CD的部分分享。这个等我有空时来补充。
苏苏
发表于 2012-4-17 14:15:42
原帖由 小白 于 2012-4-17 14:13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
不过,在一个地方,我和张先生的习惯有些不同。张先生说他仍旧买CD,但买回家后,把碟片抓鬼倒入电脑,便完成了它的任务,然后被束之高阁了,欣赏音乐时,永远是用电脑播放音轨+解码器的方式。当然,这样做法的人很多 ... CD变成了移动硬盘;P
sungy
发表于 2012-4-17 14:21:02
yx_234
发表于 2012-4-17 14:23:16
原帖由 palchiu 于 2012-4-17 13:55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
电源与讯号分离(或搞好隔离)
线芯材料
本人搞计算机的,说点看法。
USB是用于数字传输的,基本是异步的,在2个设备间传输的是数据包
其中含控制信息、真实数据和校验数据,接收方会对数据进行校验,
发现错误会丢弃数据,通知发送方重发,这个和网络传输的基本原理是类似的
只是实现方法差异。
我不知道USB传输的误码率是多少(其实这么短的距离应该不高),
不同的设备传输速度有差异,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不同的线的误码率的差异。
对USB解码不是特别了解,凭感觉这是传输同步信号的,就是说,
计算机输出的是连续信号,这个信号是不校验的!
如果USB线不同(误码率不同),这个传输的同步信号是会造成影响的。
这是我个人目前理解的不同USB线对声音有影响的原因。
但是,由于这个传输的距离很短,传输的又是数字信号,个人感觉误码率是很低的
所有USB线的影响远没有模拟信号线明显。
题外话,基于上述理解,我对烧SATA线表示绝对不理解,因为SATA是传输数据包而非音频流的,所以单从传输过程来说,绝对不会有任何不同的。
chaomian_w
发表于 2012-4-17 14:23:22
很有意思。
amex
发表于 2012-4-17 14:42:23
原帖由 yx_234 于 2012-4-17 14:23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
本人搞计算机的,说点看法。
USB是用于数字传输的,基本是异步的,在2个设备间传输的是数据包
其中含控制信息、真实数据和校验数据,接收方会对数据进行校验,
发现错误会丢弃数据,通知发送方重发,这个和网络 ... 基本上就是流数据还是数据包的差别了。同样对sata线党不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