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PCM-D50畅想体验+“未完成”便携监听王者
SONY D50,本职工作是线性录音笔,附属功能是数码音频的回放。因其强大的耳机口而闻名,其出众的音质以及超强的推力得到了随身党的认可,
久而久之,其本职工作反而被广大烧友淡化了,对于其作为随身数码播放器的讨论却越来越热烈。
龙年春节前夕,得到SONY公司与耳机俱乐部提供的试听机会,我非常幸运的成为了试听成员之一,
经过几天的等待,终于在腊月28拿到传说中的神器。
先上正面照一张
整体的评测会分为几个部分:
外观、操作篇
主观听音篇(港台流行、欧美流行、小编制古典、JAZZ)
主观听音篇(不同耳机的描述)
与我手头其他播放器材的比较
其他杂项
全文会围绕着“未完成”便携监听展开,后续文章较长,更新会持续1、2天时间 外观、操作篇
D50的外观相当的有特点,整体风格属于科技复古混搭类型。
机器顶上的两个麦克非常吸引眼球,左右两侧旋钮的特殊造型,为整个机器带来了变形金刚般的科技感;
同时数量极多、遍布机身四面的大小按钮加上复古的黑白液晶屏,似乎让人回到了Walkman、Diskman的年代。
而将D50和我手头的另外两个小型播放器放到一起看看,可能有更加直观的感觉Ipod Touch大家应该很熟悉了,面积和Iphone基本一致,厚度iTouch要薄很多
MDAC MINI白板也为大家详细介绍过,其尺寸在usb DAC里面也算是相当娇小的了 三者放到一起,毫无疑问,水果产品的工业设计是最出类拔萃的了,但音质嘛,大家懂的,与另外两者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面。在拿到D50前,我本来是准备让iTouch参与听音比较的,但D50接上耳机开声的一刻,我就知道iTouch可以不用参与听音环节了。
仔细看三个设备的正面,如果把D50头上的两个角去掉不算,三个设备长宽的差异应该是很小很小的。看来由于录音功能的需求,D50的产品大小还是收到了不小的影响的,嘿嘿。 春节第一天上班,办公室没几个人,空调也木有开,据冷无比啊。。。
打字的手指头都冻僵了,,歇会儿再继续:) 操控方面,没有大面积彩屏,没有时髦的触摸屏,回到了经典的“menu”“前进”“后退”“播放“”暂停”“退出”,
一切都是那么的熟悉,曾经使用CD、MD的记忆又找了回来,
按键面积合适,触感很舒服,塑料键面做了抛光处理,有一定的粘滞敢,与面板硬硬的触感对比明显,
使用过程中反映灵敏,对于常年饱受各种触摸屏摧残的我来说,还是认为实体按键是一个更好的操作界面。 试听正式开始先介绍下设备
音源:
1. D50
2. Macbook pro(Amarra)+MDAC2+BL2
3. Thinkpad X201(Foobar)+MDAC MINI(MINI和Amarra配合使用太不方便)
耳机:
1. AKG K701 非梅花,新版
2. Grado SR80,非i,老版,老版80是空心海绵
试听音乐文件:
全部为俱乐部共享区各位L共享的
极少数是自己买的CD,自己抓轨的
应该可以保证全部都是真无损
AMARRA和FOOBAR都播放AIFF格式的
D50播放WAV格式的(由Foobar进行格式转换) 春节后第一天,果断早退回家:lol ,晚上继续 等下文了 坛里突然冒出这么多D50,支持一下 期待下文。
BTW:D50支持Flac、APE格式吗?WAV文件太大。 继续,昨天晚上澳网太阳刚了,看的太激动,木有更新,现在开始:lol
考虑到D50随身的定位,先上场的是SR80,试听港台流行,
一开声,天啊,SR80被搞的震天响,我觉得单元都快飞出来了,
我赶紧看一下音量旋钮,才开到6,立马减到0,
慢慢加大,音量到2的时候,已经可以达到我习惯的较大音量了。
看一下音量旋钮,最大可以到10,
慢慢尝试一下,音量开到4的时候,SR80基本就可以当作喇叭用了
幸亏刚才音量是在6 的位置,再大一点,估计80的单元真要蹭圈了
这里感叹一下D50耳机口“夸张”的推力。
同时,耳机口的推力也作为“未完成”的一点,暂时按下不表,最后统一梳理。 音量6:L
为LZ的耳朵默哀…… 进入到音乐中,简单介绍下试听的流行歌曲,都是抓轨后挑出来的单曲
梁静茹:丝路,燕尾蝶、勇气、喜欢等等
孙燕姿:hey jude、风筝、逃亡、我的爱等等
陶喆:melody、黑色柳丁
蔡琴:被遗忘的时光
Carpenters:经典曲目,yesterday once more
eagles:经典曲目,加州客栈
Sia:I'm in here,现代流行
NEPHEW乐队:USA DSB,来自丹麦的摇滚乐队,乐队电子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