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uchixuchi 发表于 2011-12-4 19:31:03

关于朗朗以及他的那张《黄河》

 
      郎朗弹巴赫贝多芬的确差火候很多,这点不用yy,网上下载一个巴伦博伊姆钢琴大师班视频,看看老巴怎么调教郎朗的贝奏就知道了,高下很明显,毫不夸张地说你把楼下卖菜的大妈叫上来听她也听得出来
  但是他弹技术性和刚性的曲目时,不说impeccable,也绝不是没受过多少音乐教育的人听一耳朵就能大放獗词贬得一文不值的
  国内外对郎朗的典型评论,中文是“没有深度”,英文是“interpretational problem”,都是一些很玄很虚很意识流的词汇。我就纳闷了,怎么中国忽然就冒出那么多连钢琴有多少个键都不知道,却对钢琴曲的“深度”那么有研究的人出来呢?
  其实我一直在想,音乐本身,是不是能有一种特质,让我们不要花很大功夫去“认母鸡”,就能品位出鸡蛋本身应有的味道。我不需要去读一篇长长的碟评,告诉我,什么什么版本是深刻的,什么什么版本是肤浅的,我只需要听就能自己知道。
  其实我是很怀疑自己有这种能力的,能出碟的人,大师不一定不犯错误,新人不一定就一塌糊涂,举个例子,三个大师的平均律:古尔德、席夫、瓦尔莎,无一不是把BWV 847前奏弹得优哉游哉的,只有前东德文化部长大人Pischner才算是弹出了这首前奏应具有的托卡塔快速炫技的本来特质。古尔德竟然在BWV 846前奏曲里还来跳音,如果你不认识这个人,也不看碟评,直接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这种让人超级不待见的演奏出自一位大师之手,还以为哪只小菜鸟在哗众取宠呢。嗯,以前看过某头牛从古今钢琴的区别和巴赫原谱论证了一下古尔德这种弹法的伟大创举性,看了,忘了……汗
  我不具有这种自信,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我从来都是看了碟评和资料才买音乐/下音乐的,毕竟是要花钱和花带宽,花时间精力的事情,难道搞一大堆音乐回家随机抽取来自测?太……奢侈兼浪费了,何况听多了,你再去找音乐,一般都能和大师小师们混个脸熟,找音乐你总要看封面吧?得,这就是第一步自我催眠……
  一般来说,找来一张大师的音乐,你先会在潜意识里反覆灌输自己:“这是大师的,这是牛逼的,这是大师的,这是牛逼的……”,然后你会越听越牛逼,即使大师错音也是和鲁迅的通假字一个性质的“通假音”。好比有些人听郎朗,先在脑子里灌输自己100遍“这是郎朗的,这是XX的……”,然后带着无比科学和挑剔地耳朵听完一遍又一遍,发现自己竟然找不出一点事实上的纰漏,但是就是觉得这演奏XX,这是为什么呢?半晌,一拍脑门——哦!一定是“不够深刻/interpretational problem”
  我不是说郎朗就没有他的问题,但是我估计绝大多数大字报袭击郎朗的人,多半是通过以上这种滑稽的过程找郎朗的茬的
  看老外对中国音乐的碟评是很有意思的,所以不介意花了这个时间
  此碟在amazon和iTunes上,老外评分都是四星半,其实我还专门看了一下评论,打低分的看语气好像都是中国人…
  初听这张碟其实是冲着黄河钢协去的,好像是从小学音乐课以后就沒怎么听的东西了。不得不说,竟然感到很震撼!从纯技术角度来说,黄河钢协作品本身是有些粗糙的,用amazon上一老外的词汇就是“kitsch”,但是,说不清楚是因为曲子本身强烈的中国元素还是些其他什么东西,只觉得感官深处有种东西在和它共鸣,听西方作品也会有共鸣,但是位置不一样。无论是巴赫,莫扎特,舒伯特,萧邦,德彪西,拉赫马尼诺夫还是斯特拉文斯基,都搔不到黄河钢协能搔到的这个痒处
  当然老美对黄河一般是没有概念的,但是由于曲子本身的强烈画面感,大家都会有点联想,比如这个评论针对《黄河颂》的评论:“"Ode," for example, alluded to above, might sound like something straight out an American western, depicting in music the rolling rich prairie land of the American West”
  无独有偶,还有一老美评论到:
  “...is given such a warm and sincere reading that it radiates a kind of "New World Symphony" energy”
  哥俩一个想到了美国西部大草原,一个想到了自新大陆交响曲,其实就是一件事情——故乡
  我震惊于此曲的第二个原因是,在听《黄河颂》的时候,我真的就觉得乐队是在诉说对故乡的拳拳深情,脑中浮现的是壮阔的华北平原,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就觉得这个曲子应该是这么回事,bar none
  可以说听完黄河,看完评论后,给我的信心是很大的。或许蛋本身的蛋味儿,真的完全不需要认母鸡就可以品出来
  估计一票子人都有这样的体验,记得好像是小学课文里的东西,告诉我们,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是描述贝多芬晚上散步,遇上一对盲姐弟然后怎么怎么样啊,时值月圆之夜,月不黑风不高,于是贝多芬怎样地灵感一现,弹出了这首奏鸣曲
  从那天以后,你每次听到月光奏鸣曲——无论是在茶馆里还是在生化危机3的钢琴解谜里——你都会看到一道明晃晃的月光从天而降
  后来你发现,原来这个月光是出版商随便加上去的,贝多芬根本没有晚上到处晃悠的习惯……
  类似的事情还有华盛顿的樱桃树,达芬奇画鸡蛋,唉……我们怎么总接受这么囧的教育……
  我想说的是,音乐本身固然有其自己内在的品质,但是一切的多余外部资料信息,都很容易将之掩盖,吃鸡蛋蘸酱油,那你吃出来就是酱油味儿多,鸡蛋味少。一般来说,你带着大师牛逼的信息去听大师,你听到的大师绝对不会XX,带着郎朗XX的信息去听郎朗,你听到的郎朗绝对不会牛逼
  冼星海的这篇作品,虽然在艺术上不怎么牛逼,但是人家牛逼就牛逼在能让两个大陆上,不同文化,不同背景的人不偏不倚地同时联想到故乡。
  没错,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那是一千个哈姆雷特,不是一千个张三李四王五大杂烩
  听到黄河可以联想到西部大草原或者华北平原,但是那都是故乡
  有些时候,必须得承认文化差异,同是美洲大陆上的人,印第安人能从duduk中感受到万物生灵,但是找一美洲白人去,估计大脑是一片空白的。别纠结于为什么中国出不了海菲茨、霍洛维茨、福特文格勒,西方一样出不了管平湖和陆春龄。

小白 发表于 2011-12-4 19:59:07

楼主原创吗?写得不错。

xuchixuchi 发表于 2011-12-4 20:34:27

以前写的了主要是见到一些对他无缘无故的偏见就忍不住重新拿出来

godevill_3 发表于 2011-12-4 20:53:22

真正好文

lovelisa 发表于 2011-12-4 20:57:49

ramos 发表于 2011-12-4 21:00:54

写得不错+1

我喷朗朗主要是因为他的演绎方式偏离了正轨且又没有说服力,同时他的音色太过单一了。

或许刚听的人会被他的那种“气势”震慑到,但是听多了以后,就自然能明白他的演奏的缺失所在。不过现在有这个意识的人越来越少了。

ramos 发表于 2011-12-4 21:04:40



国内外对郎朗的典型评论,中文是“没有深度”,英文是“interpretational problem”,都是一些很玄很虚很意识流的词汇。我就纳闷了,怎么中国忽然就冒出那么多连钢琴有多少个键都不知道,却对钢琴曲的“深度”那么有研究的人出来呢?
  其实我一直在想,音乐本身,是不是能有一种特质,让我们不要花很大功夫去“认母鸡”,就能品位出鸡蛋本身应有的味道。我不需要去读一篇长长的碟评,告诉我,什么什么版本是深刻的,什么什么版本是肤浅的,我只需要听就能自己知道。

其实音乐就是这样的。

你没听过多少多少音乐的时候,让你听普罗科菲耶夫,肖斯塔科维奇,大都是折磨耳朵,但是听久了古典音乐就自然而然能接受了——我说不清这是为什么,但是这就是音乐在心中扎根的过程。慢慢的,你也能听出一个演绎是好的或是坏的,能不能带起共鸣。所以说,其实并不需要看文字碟评什么的。如果你听了好多年钢琴,然后觉得一个演奏非常火星,找几个同好听也非常火星,这个演绎大都好不到哪里去(除了少许特例之外)。

xuchixuchi 发表于 2011-12-4 21:40:13

说白了就是太多的人根本不是为了听音乐而听音乐

blueswyh 发表于 2011-12-4 21:54:23

小眼睛大雄 发表于 2011-12-5 00:02:27

好文章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那是一千个哈姆雷特,不是一千个张三李四王五大杂烩喜欢这句

笑脸男人 发表于 2011-12-5 00:33:42

我不知道钢琴有多少个键!

笑脸男人 发表于 2011-12-5 00:49:20

不得不说我不是一个容易受外部信息影响的人,比如我从未将月光奏鸣曲与那篇课文描述的典型景象联系起来过,而且我从不认可将音乐视觉化的欣赏方式。另外大部分时候我的确是就着碟评去买碟(或下碟,从06年后),但也有一部分,比如古尔德81年歌德堡,和furt51年拜鲁特版贝九,我买的时候对它们一无所知,但我可以区分自己是否喜欢这个演绎,另外我极为喜欢古尔德对歌德堡的演绎,并未影响我不习惯此人对平均律的演绎

[ 本帖最后由 笑脸男人 于 2011-12-5 00:51 编辑 ]

笑脸男人 发表于 2011-12-5 00:53:22

正由于我自认为是理性的聆听者,所以倾向于认为别人对某个艺人的评论也是出于理性的而非凑热闹

乐海神游 发表于 2011-12-5 08:50:29

标题

这个很有现实意义,当你有能力否定权威时就知道权威是怎么回事,真不能太相信。

winniemon123 发表于 2011-12-5 09:41:08

朗朗往往喜欢通过高度戏剧化的表达方式来诠释作品,但常常因此削弱了作品结构的完整性和表达的连贯性~ 所以会导致过于精致和雕琢而丢失了作品的特点~
尤其是朗朗弹协奏曲的时候~
朗朗还年轻嘛,等几年再看就行了~
新出的Liszt那张里面,有几首弹得不错~ 但钢协还是有上述问题~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关于朗朗以及他的那张《黄河》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