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和我一样讨厌变奏曲的乐迷
在听音乐方面,多年来我一直有一个个人习惯——讨厌变奏曲。即使是我非常喜欢的作曲家的、非常优秀甚至公认为伟大的变奏曲,我还是喜欢不上。几乎就找不出一个我可以称得上“喜欢”的变奏曲作品。曾经有一度我认真地注意到并思索这个问题。为什么?我自己觉得,可能是因为变奏曲的本质是一种技术化的音乐,是采取各种“作曲技巧”去演化主题,这种音乐的本质是技术化的,更多是一种“技术活”,而且变奏曲的结构也是高度程式化的,这些都令我讨厌。
当然有个别作品的乐章是采用变奏曲形式写成的,而我也接受并喜欢的,比如勃三的末乐章、贝多芬“英雄”的末乐章等。但那种单独的变奏曲,不论有多出名、多伟大、作曲家是否我喜欢的,我就是喜欢不起来。
希望有人与我同感。或者大家也可借此话题谈谈各自喜欢的变奏曲。 甚至小星星主题变奏曲我都喜欢~~
变奏曲能给我带来一种非常单纯的乐趣
[ 本帖最后由 笑脸男人 于 2011-6-18 15:32 编辑 ] 我觉得变奏曲的形式有点象“八股文”,即使是再伟大的艺术家,再喷泉般涌现的乐思和灵感,都必须去结结实实地套在那个主题+变奏1+变奏2+变奏3+变奏N+尾声(或主题再现)这样的一个公式里,这是非常讨厌的事情。而且变奏是有套路的,比如都会有一个慢速度的抒情变奏、有一个圆舞曲式的变奏(或其他舞曲)、有一个赋格变奏、有一个切分节奏的变奏、有主题旋律的反向逆行,等等。这些都是预料之中的技法,很没劲。
在作品的乐章中采用一些很自由化的变奏形式,是我可以接受的,甚至写得好的话是我会喜欢上的。本身在交响音乐的发展部之中就经常可以听到作曲家采用各种手法对呈示部的主题进行“变化”;但那种最严格的程式化的变奏曲,我无论如何喜欢不上,甚至心里有讨厌之感——音乐不应该是如此的。
[ 本帖最后由 小白 于 2011-6-18 12:41 编辑 ] 更长辈的烧友看过渴望的,还记得少女的祈祷否?
当然我指的是从这个电视剧第一次听到这曲子的那些烧友 那我感觉白版也不一定喜欢图画展览会,这一类乐思被限定的曲目? 原帖由 笑脸男人 于 2011-6-18 12:39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
那我感觉白版也不一定喜欢图画展览会,这一类乐思被限定的曲目?
说对了。太程式化、标题化的音乐,一般我都不喜欢。不过今天上班路上我刚巧在车里听了会儿“图画展览会”,听了几个乐章后受不了,只得SKIP了。 版主不喜欢哥德堡变奏曲类型还是图画展览会类型的? LZ连哥德堡变奏曲和Diabelli都看不上?
其实赋格和奏鸣曲都是很“程式化”的题材,不过有时候“程式“与创意是不矛盾的
把巴赫贝多芬当爵士来听就带感了 听过霍洛维兹弹的《卡门主题变奏》,蛮精彩,就是显得为了表演而有了这曲子,旋律之间的衔接很生硬,不自然。别的变奏暂时没听过。“英雄”还没有认真的听过。:( 我比较喜欢拉赫的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贝多芬的迪亚贝里变奏曲虽然还没完整听过,不过听过的前面部分觉得还是能听下去的~
至于马勒第一里面的两只老虎变奏我倒是不喜欢,但也仅仅是不喜欢把两只老虎变成沉重的感觉而已。
舒伯特的“鳟鱼”里貌似也有某章节是变奏?据说变奏主题出自同名歌曲。
其实固定不固定形式或格式的我倒是不讨厌,帕海贝尔那个著名的卡农不也挺好听的嘛:) 变奏曲真有那么程式化么?diabelli变奏曲那么多人写,也就贝多芬的最出名被大家记住了。 贝多芬的OP109和OP111的末乐章都是变奏曲式 我最喜欢变奏曲了 我喜欢的几个变奏曲:哥德堡,迪亚贝利,贝多芬的英雄主题变奏曲,贝多芬的魔笛主题变奏曲,还有巴赫的赋格的艺术也可算这种类型。 我感觉变奏曲的写法是十分灵活的,像迪亚贝利变奏曲里单独拿一个乐章出来和开头的主题比,我都不一定能听出来是变奏出来的。 门德尔松的庄严变奏曲也是很值得一听的,这是让我对他“奶油小生”味的印象有所改观的一个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