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edliao
发表于 2010-5-18 12:51:24
各位老师,240M上甲类100W容易烧鸡吗?我真想试试……
240m 阻抗:600欧
灵敏度:88dB/1mW
承受功率:200mW
headhi-5
发表于 2010-5-18 12:56:45
原帖由 reedliao 于 2010-5-18 12:51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
各位老师,240M上甲类100W容易烧鸡吗?我真想试试……
240m 阻抗:600欧
灵敏度:88dB/1mW
承受功率:200mW
和功率没关系,和功放是否足够可靠及操作是否不失误有关系:P
输出变压器的胆机尤其要小心,不少机器开路,不接负载是要自激的,耳机阻抗高,放大器认为他是开路就糟糕了
同时,他是定阻输出,阻抗匹配是稳定不失真的前提,所以散布说的并联电阻就是这个道理,当然并联,串联电阻都是功率分配的一部分
确实有些耳机很矛盾,哪怕KK接一般耳放也是能达到聆听所需音压的,但实际往往是虚弱,吃不饱,这时候他的主要矛盾在这里
用功放,解决了主要矛盾,但功放不是为耳机设计的,这时候就顾此失彼了,往往要达到理想效果,代价很大
推饱,推好,哪个矛盾重要,如何平衡,如何完美,当你省视每个耳机放大器或驱动耳机的方案时,都会有这个问题
[ 本帖最后由 headhi-5 于 2010-5-18 13:17 编辑 ]
reedliao
发表于 2010-5-18 13:00:45
肯定是在操作小心翼翼的情况下。
mayao11
发表于 2010-5-18 13:01:46
原帖由 reedliao 于 2010-5-18 12:51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
各位老师,240M上甲类100W容易烧鸡吗?我真想试试……
240m 阻抗:600欧
灵敏度:88dB/1mW
承受功率:200mW
我看行:lol
36540155
发表于 2010-5-18 13:39:21
步版科普了
顶
vincentc7
发表于 2010-5-18 13:50:16
ricepig
发表于 2010-5-18 15:44:11
原帖由 vincentc7 于 2010-5-18 13:50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根据我算的结果 如果300W 8欧的功放 接120欧耳机 最大输出电流是0.7安培左右 算一下这个时候耳机承受的功率是多少,按照灵敏度来推算一下这个时候声压能达到多大,和最大声压是啥关系
ricepig
发表于 2010-5-18 15:47:55
原帖由 reedliao 于 2010-5-18 12:51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各位老师,240M上甲类100W容易烧鸡吗?我真想试试……240m 阻抗:600欧灵敏度:88dB/1mW承受功率:200mW 按照理论计算,100W的功放,接在240M上,最大能达到1.5w左右的功率,最大承受功率才200mw,还是需要把声音开小,否则。。。
忽然散步
发表于 2010-5-18 15:56:08
灵敏度和声压级好像还不能划等号,应该是当耳朵受不了的时候,大约90db吧,耳机承载的电功率是多少。声功率和电功率还有个换算关系的,好像只有百分之十几?需要翻翻书,都还给学校老师了
ricepig
发表于 2010-5-18 15:57:52
原帖由 忽然散步 于 2010-5-18 15:56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灵敏度和声压级好像还不能划等号,应该是当耳朵受不了的时候,大约90db吧,耳机承载的电功率是多少。声功率和电功率还有个换算关系的。需要翻翻书,都还给学校老师了
灵敏度是单位功率输入所造成的声压,注意看一下灵敏度的单位就好
[ 本帖最后由 ricepig 于 2010-5-18 15:59 编辑 ]
donthuang
发表于 2010-5-18 17:57:25
原帖由 headhi-5 于 2010-5-18 12:20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
平膜耳机,展开的线圈散热很好,单从这一点上说,承载功率比较动圈不会处劣势,想象一下T1,0.018的线,很多圈集中在一起,局限在磁隙的狭小空间里
MAX SPL,其实大多数耳机是绰绰有余的,我想到的有点不足的是KK ...
標出具體的承載功率,或者MAX SPL是比較嚴謹、負責任的作法
這並不是什麼企業機密,我想官方是疏漏了吧?
有個具體數字總是比較讓人放心,特別是呼應這串討論的主題
"用功放推耳機"
T1至少也還有個IEC標準下300mW的承載功率數字.....
[ 本帖最后由 donthuang 于 2010-5-18 17:58 编辑 ]
忽然散步
发表于 2010-5-18 18:12:58
其实功放推耳机以前就看人玩过的,特别是大家谈里,这回正好遇见这个问题,就想一起讨论讨论,没准也是一种有趣的玩法,只要保证安全性。
喇叭或者耳机的静态阻抗只是一个依据之一,计算是不能简单套用纯电阻电路的公式,所以希望放大器和音箱有研究的朋友都聊聊的,没有什么别的意思。
平面振膜耳机即是一种老事物也是一种新事物,正好一起了解下。
[ 本帖最后由 忽然散步 于 2010-5-18 18:16 编辑 ]
忽然散步
发表于 2010-5-18 18:26:26
平面电磁振膜扬声器的优缺点
对于一只性能优秀的喇叭单元来说, 它必须具备足够大的发声面积来推动更多的空气、重量极低且强度极高的振膜、极强的功率承载能力,以及有足够长的冲程来提高输出声压、优异的离轴响应、极低的音染以及简单的阻抗特性等这几方面的特性。而这些特性也是各大音箱生产商共同追求的目标。要达到这个目标,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采用一块面积很大、质量很轻的振膜来驱动空气。例如像Martin Logan、Quad的静电扬声器技术以及带式扬声器技术都是当中的代表,而Wisdom Audio则采用平面电磁振膜技术。这种平面电磁振膜单元的质量很轻,比所推动的空气还要轻,反应速度相当快,因此细节反应十分多。而且由于振膜的质量轻,有助于提高单元的灵敏度,喇叭单元相对更加容易驱动。而且因为平面振膜单元的线圈是舒展开来分布在一个平面上的,而非像传统的电动式单元那样卷起来放在一个金属空隙内,所以平面电磁振膜单元能够更有效地散热,可承受更大的功率。除此之外,平面电磁振膜单元还可以做成双极发声或者单极发声,因此应用面更广泛。
不过,凡事并不是十全十美的,平面电磁振膜单元也有其自身的缺陷。虽然它的振膜面积大,当要求它设计成全频发声的时候,往往需要面积更大的振膜才能达成,但在实际的应用上是不实际的。所以Wisdom Audio采取了平面电磁振膜单元配合传统的电动式低音单元的设计方式来解决宽频发声的问题。再者,一般的平面电磁振膜单元(指PET振膜)在温度达到80-90 摄氏度的时候其刚性会下降,从而引起失真,所以需要一种更耐高温的材料。最后是振膜的强度,平面电磁振膜单元要求各个方向的张力要一致,这也是喇叭单元成功的关键所在。
donthuang
发表于 2010-5-18 18:32:37
比起Wisdom Audio,Magnepan算是更具代表性&知名度的廠商
不過以承載功率而言,耳機通常是卡在衝程而非散熱
right
发表于 2010-5-18 19:22:53
回楼主,关于耳机烧毁或安全的问题,我与您有不同看法。
首先应清楚输出功率和负载功率的概念。
输出功率是功率的提供者,如耳放等设备。负载功率是功率的消耗者,如耳机。
再说清楚点,功率的提供者(输出功率)表明了供应者的能力;功率消耗者(负载功率)表明了消耗的情况。
在清楚这两概念后再说继续说明。若耳机的功率是0.1W接在1W的耳放是什么情况?此况耳机可消耗耳放0.1W的功率,而耳放能提供1W的功率,当然能轻易提供(或满足)此耳机的消耗。而1W的耳放能烧毁次0.1W的耳机吗?应该说没有关系,1W的耳放看着似乎功率远大于0.1W的耳机的功率,但是此况耳机就是一个消耗者,就是消耗1W耳放的部分功率而已。换句话,虽然耳放1W,但是耳机仅消耗0.1W而已。这是一对提供者和消耗者的关系,没有其它关系了。
再举个日常的例子。我们知道220V的交流电能提供很大的功率。比如能提供2000W电磁炉的功率,好,我们可以认为起码220V的交流电是2000W吧(这里相当与耳放---能量的提供者),但是我们在220V交流电接上一个3W的灯泡,ok,3W的灯泡正常点亮了,而没有因为220V是2000W的功率而烧毁。此例子进一步看清功率提供者和功率消耗者的概念,而不是功率大的提供者一定会烧毁功率小(或功率超小)的消耗者。
耳机通常烧毁的原因是耳机较长时间通过了直流或相当于直流的电压。(注:所谓较长时间是相对的)。所以,若耳放烧耳机通常是耳放有一定的问题或故障(可能是瞬态故障),而不是因为耳放的功率超大引起。
俺的观点,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