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俱乐部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476|回复: 8

[耳机] 第三次听he1及补遗

[复制链接]

144

主题

6300

帖子

118

积分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积分
118
注册时间
2004-11-23

积极参与奖

发表于 2017-1-28 22:06: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感谢关注耳机俱乐部网站,注册后有更多权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x-w 于 2017-1-28 22:33 编辑

1
昨天(上周六)he1还是没听出什么新东西,都关注调整前端去了…… 一整天的实验搭配证明了这耳机花很大力度是可以掰歪的,但像是并没有卵用,终究是个类似800那样需要大信息量的东西,区别是800需要填充物补足简化,he1则需要精微切分信息去匹配其本底能力而远离单调乏味。这耳机声像的可变余地比音色大,对画面的关注度优先级也远高于声音,he1表现力能涵盖前端间架结构的变化,而音色,就自始至终一直是高傲的,或者说森严不识表情的。那天森海沈老师给我们着重讲解了森海对于he1上下游产业链的计划及一些细节,过程讲解及演示非常有意思,这样我个人第二次试听后的一系列疑惑和猜想基本就坐实了:he1系统真就是作为一个附件而生的,这和当年qualia010的推出背景及身份何其相像(010属于sony当年不得不做的耳机,不多说了),he1则明显是在森海未来vr大账之下的设计:新世代的人头录音话筒、dsp软硬件算法和he1都是这个环节上的节点,或说he1只是为了完成这个闭环而推出的针对性设备(森海的新人头录音是可以靠函数计算变换方位的,直指vr这个巨大市场的典型应用场景),于是森海想尽办法吧整套he1做的固化、标准化,自带解码,声音凌驾于前端,甚至无法更换耳房,本质上就不是让你去玩的,也不像是做给hifi玩家的,当然更不是草率的,是未来10年20年安身立命的形象之作也是一把尺。
从这点来说,对于hifi玩家,he1和he90有实质的不同,所以我个人几次试听后不大愿意再去评价追诉he1的声音,这就像某些听过的工业器材比方8xr,可以去评价玩味的余地和必要性不大了,自己简单去听过便知无需多言,反倒是挺yy未来数年这支科技树能带给我们些什么新鲜玩意。

2
和某老师聊起he1,带出的个人觉得一些目前极有价值的现象及技术分析。(只是“没见过具体电路图,可能分析的不确切和不完整”。征求老师本人意见后把名字隐去。)

:从这个资料看(http://www.audionet.com.tw/thread-8754-1-1.html),确实是电子管做信号放大及倒相,场效应晶体管做输出推动振膜。但这有一个散热问题,还有一个耳机的联线也要多些。这个方案只能是自己配套,而没有兼容性。

x-w:散热问题,在耳机上做了条纹的散热片您注意到没,应该是针对性地解决了,耳机线看起来很像hd800的麻花结构。

:这样的做法,每个耳机至少要很多根导线(实际可能会有8-9根,stax,大奥都是5根线,再加上驱动级的地线,电源线很可能是正负电源)。好处是可以把影响振膜电容的导线分布电容减到最小,耳机线也可以不用静电耳机的专用平行线,而用多芯线就可以了。

x-w:所以您觉得极化做在耳机里对声音是有好处?

:是的。
静电耳机的极板和震膜之间有电容,耳机线这两根之间也有电容,而耳机线的电容对交流信号电压有分流作用,也就是加大了驱动耳机的输出级的负载。为了减少耳机线的分流做用,所有静电耳机线都不用绞线而用有一定间隔的平行线。
森海塞尔的这个做法挺好的。
另外不是极化做在耳机里,是末级驱动放大做在耳机里。

x-w:果然是有目的性的设计。相当于降低了线部分的损耗和要求,可以这么理解?而且高压信号这样离振膜近,是不是也会有好处?

:可以这样理解的。
从电路角度看,这样的做法,有利于展宽放音频带,还有利于降低驱动级的功耗。

1
1
1
1
1

n o - o n e  i s  t h e r e
1
1
1
1
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1

主题

5247

帖子

9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90
注册时间
2012-11-13
发表于 2017-1-28 22:38:4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话不好听,但我觉得可以说静电算不上有什么很好的未来,森海针对耳机本身能做的其实没有,唯一能改进的是放大器内置(得益于电路小型化),以及精进极板材料工艺降一降失真。这套东西只能说是森海能找到的在耳机上能最忠实表现他们家对录音的未来的构想的一个终端了。但是这个东西到底定位于欣赏呢,还是工业标准呢我觉得森海也不清楚,最大化利润重要点,而且看起来是有所成功的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4

主题

6300

帖子

118

积分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积分
118
注册时间
2004-11-23

积极参与奖

 楼主| 发表于 2017-1-28 22:55:52 | 显示全部楼层
4realms 发表于 2017-1-28 22:38
这个话不好听,但我觉得可以说静电算不上有什么很好的未来,森海针对耳机本身能做的其实没有,唯一能改进的 ...

是这样的,而且利润不要看耳机本身,而是在未来大市场里能分到多少羹,哪怕是几粒米都比耳机市场本身大了去了。另外我仍旧认为做厚振膜对于he1的整体诉求很重要,换句话说,这“不能”是一只静电耳机。
1
1
1
1
1

n o - o n e  i s  t h e r e
1
1
1
1
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23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注册时间
2017-1-26
发表于 2017-1-28 23:00:5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的提问让人感觉是个新手小白。。。。

点评

x-w
绝对的,无知就是无知  发表于 2017-1-28 23:0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8

主题

2070

帖子

5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55
注册时间
2011-6-2
发表于 2017-1-29 00:10: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声音的vr很难做。影像的vr、ar目前都依赖于交互,换言之vr、ar呈现的世界并不需要百分百真实,只需要交互时反馈自然可信就可以带来极强的沉浸感,这也是目前vr、ar领域游戏最容易做起来的原因。而声音的vr,就森海那一套来说,几个和我同去的非发烧友朋友,都觉得没什么稀奇,还有的提到ambeo声场人工痕迹重。觉得森海这条路太难走…

点评

森海技术上当了几十年跟随兼做收购的,一直有野心,至于能不能成我就放弃思考了  发表于 2017-1-29 00: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4

主题

6300

帖子

118

积分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积分
118
注册时间
2004-11-23

积极参与奖

 楼主| 发表于 2017-1-29 10:51:18 | 显示全部楼层
sbluojie 发表于 2017-1-29 00:10
感觉声音的vr很难做。影像的vr、ar目前都依赖于交互,换言之vr、ar呈现的世界并不需要百分百真实,只需要交 ...

那天应该也听了630vb下的人头效果演示了吧?森海做这个应该是理所应当,纽曼作为唯一的录音人头多少年了,森海没必要放弃这金矿,尤其现在人头的价值已经凸显,完全不是以前小众玩意的概念了,要做不好我反倒才惊讶。ambeo的价值我不好评价,多声道系统环节,问题,阻力太多,那么多年都还没真正铺开,而且ambeo只对所谓现场演绎有明确加持,对studio录音还原的方式未必有实际价值
1
1
1
1
1

n o - o n e  i s  t h e r e
1
1
1
1
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4

主题

6300

帖子

118

积分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积分
118
注册时间
2004-11-23

积极参与奖

 楼主| 发表于 2017-1-29 11:02: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w 于 2017-1-29 11:09 编辑

说起人头,还有一个细节,以前的人头录音方式导致对音轨无法编辑,现在森海的技术已经可以做到多轨录音且可编辑,再用人头函数还原混音,这是一个飞跃,这对纯音乐回放也有巨大的价值
1
1
1
1
1

n o - o n e  i s  t h e r e
1
1
1
1
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

联系我们|有害信息举报: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手机版|Archiver|黑名单|中国耳机爱好者俱乐部 ( 京ICP备09075138号 )

GMT+8, 2024-11-24 19:10 , Processed in 0.082396 second(s), 34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