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俱乐部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yupoet

[附件] 转:声音的支点——小脚钉大学问 (11.19更新避震老前辈文章)

[复制链接]

134

主题

3948

帖子

8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82
注册时间
2008-4-24
QQ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9 13:00:21 | 显示全部楼层

避震梁的校声基本法(七) - 木棋子钉的制造方法


除了檀木和音响子弹魔术钉所用之木料之外,还有花梨、铁木等可以一用。花梨音色滑溜,可用来承放高、中音光辉灿烂的器材,但分析力和低频控制力则带有低功率胆机的一份蒙珑感。铁木低频结实有力,但弱音极为不足,弹跳力也很弱,但当然优于低密度浮水木材。柚木是笔者所过用的最恶声的木材,音场既前且窄。喜欢鼓声一响,胸口一震,那种旺角压迫式低音的话,则不妨一试。音响发烧友不妨试以枫木作地板,特别靓声。
随着还有送大家一项小礼物,这就是木棋子钉的制造方法:木制棋子钉是木材校声的入门点,其效果和金属钉、塑料等相去甚远。只要用十元八块DIY,就可使阁下音响系统的音色、音效有所改善,平均每颗只是几角钱(效费比好过我的音响子弹、紫金钉),正是学生哥也负担得起,何乐而不为。
所谓音色贵乎自然真实,人耳构造是最自然不过的。而木材虽然经过切割打磨,但仍然是自然而且具有生命力的产品,符合国人的以形补形的学说。要注意的是,不要在木材表面涂上厚厚的油漆,薄光油和水彩类的涂剂则可接受。我所喜用的国产木棋是红双喜牌和蜻蜓牌,售价在香港约为15元左右,直径约40mm(1英吋半)的一种,只要再购买小号的铜钉或铝钉,长度约12mm的一种,铁钉声音太恶,切不可用(音箱钉脚或脚架例外)
只要将铜钉钉入棋子约8mm的深度,然后用钳将铜钉拔出,将铜钉头剪掉,将之反转180度,再用钳将铜钉推入刚才的小孔之中,钉尖向外(见附图),用来承放轻身器材较为理想。将之当作承放器材的尖锥使用,要注意的是成品连钉尖的高度要保持一致,钉尖不要顶着金属、玻璃、云石、塑料等。若然要承放较重的器材,只要改用圆头的缧丝钉作为代替品就可以了。这是入门初阶,可以帮助初入门者了解木材校声的优点,为日后升级铺路。
当年主编对笔者撰写上文大惑不解。并垂询发表本文会否影响笔者发明的音响子弹魔术钉的销路。其实音响是个人狂热的喜好,但求公诸同好,令大家分享校声与靓声之乐,进而更能深入去欣赏音响与音乐。况且,一方面音响子弹魔术钉在国内并无分销。而上述木制棋子钉和优质算盘子若然和音响子弹魔术钉相比,相差又何以道里计,简直不能相提并论。但既然国发烧友对此可望而不可即,何不将笔者的经验和大家分享。所謂:"力,恶其不出於身不必為己
上文尽诉木的疑惑,只怕本文刊登之日,会是许多古董算盘破烂之时,希望读者诸君在玩音响、听音乐之余,还要珍惜文物才好。以后会陆续和大家研究尖锥的正确摆放方式,以至移子大法等。留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4

主题

3948

帖子

8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82
注册时间
2008-4-24
QQ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9 13:00:46 | 显示全部楼层

避震梁的校声基本法(八) - 扬声器的摆放(1)

在我的校声经验中,摆放扬声器的窍门就是:以不平衡对不平衡,才可以取得平衡的整体表现和音场定位。而如果因循故旧,以传统的对称、水平、拗入(toein)的方法来摆放扬声器,若每每自设规限,会使扬声器效能充份发挥的程度也会大幅降低。对称式的扬声器摆放方法只相对适用于对称聆听室(例如我的办公室)在一般不平衡的家居聆听环境,扬声器受不平衡环境所影响,每使音场重现也成为不平衡。扬声器的摆放位置必需定得准确,才能与环境作出最佳的配合,使录音、器材 发烧线材和辅件发挥出应有的水平。反之,音场可能会变得畸型-频率不平直、层次空气感分析力全无,就连音色也会变得沉闷。紧记下述的黄金比例的标准聆听室和标准,根本不存在于一般的家居聆听环境。
扬声器聆听位置 必须由人耳鉴别
音响工程师学会(AES)所发表的标准聆听室体积是10英呎高X 16英呎阔X26英呎长,专家们为聆听室,或是比例差不多的长方形房间,定下了摆放扬声器和聆听座位位置。这个扬声器初步摆放位置是天花的高度乘以0.618(10英呎X0.618 = 6.18英呎),先决定后墙跟聆听者耳朵位置和前墙跟扬声器单元中心位置,又以阔度乘以5除以18 (16英呎÷18 X 5 =4.2英呎) ,去决定侧墙跟扬声器中心的距离,微调后的位置不超过一英吋。
也许笔者才疏学浅,不明何以专家们如此斩钉截铁地定下扬声器摆放位置定律。在笔者有限的经验中,不同扬声器的音场重现有颇大的分别,例如B&W800系列、TDL的传输线系列等的音场比较前,而Chario(卓丽)Ensemble等的音场比较后,若果把B&W 805扬声器放在原先卓丽1号的最佳位置,那么B&W 805在这房间所营造的音场会比原先卓丽1号的较倾前,而前倾的音场会较空洞稀薄,若在3百多4百平方尺的长方形房间,卓丽1号跟B&W 805所营造的音场前后距离差别会是数以尺计,绝非专家们所说的如此简单。最佳的扬声器聆听位置还是要人耳鉴别,更何况在三尖八角的一般不平衡家居聆听环境(例如舍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4

主题

3948

帖子

8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82
注册时间
2008-4-24
QQ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9 13:01:25 | 显示全部楼层

避震梁的校声基本法(九) - 扬声器的摆放(2)

附图:皇帝位试音CD

扬声器的摆放位置必需定得准确才能与环境作出最佳的配合,使录音、器材、发烧线材和辅件发挥出应有的水平。反之,音场可能会变得畸型-频率不平直、层次空气感分析力全无,就连音色也会变得沉闷。用家可利用CheskyStereophile、皇帝位等试音CD去找出扬声器前后左右的最佳位置,又可再用一些大型曲目去进一步判别扬声器的正确最佳摆放位置,辨别音场前后层次是否正常,有否空洞感,扬声器内外的音场是否合比例。若两只扬声器左右摆放位置相距太大,可能中间有空洞感和扬声器外侧音场压缩畸型,扬声器内外音场分隔度开扬度可能并不平衡。
皇帝位”(见附图)是唯一一张中文的扬声器摆位试音CD,是Leo Fung大师的大作,也是我最常用来找出扬声器最佳摆放位置摆位的试音CD,内容详尽介绍摆位的基本方法,发烧友值得人手一只。
用家可再用雨果、CheskyStereophile等有不同测试频段的试音CD,在播放200周以下各低音频段以调节聆听位置以减少或避开轰鸣的驻波,找出最佳妥协位置
笔者喜欢的扬声器,除了要有精致优美外型、易于摆放、音色甜美、分析力高、易于驱动外,还要音场开扬,扩散度高。因为扬声器扩散度高,音场便会开扬。结像力、层次也较容易有理想表现。随之扬声器受不平衡环境所影响,而使音场不平衡的程度也会大幅降低。要音场开阔,扩散度高,在音响平衡度方面,厚实的中至中低音,尤其是超高和超低音更不可或缺(可外加)。如果超高和超低音的衔接点做得好,音场的阔度又可进一步加大。而音箱所用扬声器单元的扩散角阔度,只作参考,因为良好的发烧线材、各种校声和调震辅件,都可拓展扩散角阔度。
笔者喜欢的扬声器摆放方式(请参阅笔者家居音响组合附图):首先是平面摆放,音箱左右外侧,离侧墙距离不对称;加上音箱必定是非水平摆放,一般采取24度的不固定上仰角(以前高后低方式,调整音箱钉脚的高度完成,以避免音波水平反射,ThielSpicaEnsemblePodium等扬声器可以例外,因其音箱面板已是斜置),左右音箱的上仰角必有差异,超高和超低音也不例外。用水平尺摆放器材,仅限于CDLP唱盘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4

主题

3948

帖子

8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82
注册时间
2008-4-24
QQ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9 13:02:21 | 显示全部楼层

避震梁的校声基本法(十) - 扬声器的摆放(3)

Podium屏面扬声器

香港乐评人刘志刚(HiFi音响主编)极喜欢前后同时发声的Podium屏面扬声器,在HiFi音响试音室,表现泛音丰富,极具现场感。试接上笔者新近设计的音箱线后,竟然有中毒的感觉,产生要据为已有的冲动。但遗撼的是:在代理的试音室,却Podium扬声器改成垂直摆放,发音面不再有任何仰角,使其发出的音波出现反射对撞互相抵消的情况,丰富的泛音消失得无影无踪。(日后再谈如何利用平时听音乐时闲置的后置音箱,去营造近似Podium扬声器的丰富泛音和现场感,敬希留意。)如扬声器扩散角阔,何需拗入
我一向不喜欢把扬声器拗入(toein)摆放(1988年我用B&W802的时候,为应付左边近距离实墙对左边音场阔度的限制,左音箱是拗出,toe out15度,才取得音场平衡、音像穿墙破壁、阔到出屋的效果),因为如扬声器平放,已有足够的扩散和控制力,以营造一平衡的音场。若扬声器拗入摆放,虽然扬声器中间的结像力会更好,正中间的乐器定位会更鲜明突出;但接近音箱内侧的结像可能会较大和较松,跟中间音场比较可能并不平衡、又容易有空洞感,而且扬声器外侧音像容易倾前,音场也容易变窄。本来一字平排的平直音场也会容易变成左右两边倾前而中间凹入的弧形音场。
把扬声器拗入摆放,除了可得到更佳的音场中间结像外,还会听到更多的直射波,所以声音更刺激更猛更明亮,弱音细节更多。其特性是好是坏还需要考虑整体配合,但其对音场的负面影响却使我不能接受。所以当我把扬声器平放后,若发觉结像力不足和中间有空洞感时,除用改变扬声器摆放最佳位置的方法来改善外,更进一步尝试以聚焦力更强、扩散度更高的发烧线材、各种校声辅件调震,和把空心的机架、脚座、脚架等灌满钨钢珠沙。
笔者从前为人校声,每每无需改变扬声器的原来摆放位置,就可以营造穿墙破壁,既阔且高的3D音场驰名;国内也曾有多位音响名记者、名人,多次来港采访、取证后报导。
在我的经验中,以这些方法校声,在大多数情况下,无需把扬声器拗入摆放,已能大幅改善扬声器的整体表现和音场定位,营造出穿墙破壁,3D阔且高的平衡音场。其中又以在改良发烧线材设计方面:降低发烧线材的内阻和特性阻抗、及扩大频宽收效最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4

主题

3948

帖子

8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82
注册时间
2008-4-24
QQ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9 13:02:43 | 显示全部楼层

避震梁的校声基本法(十一) - 扬声器的摆放(4)

扬声器适合平面摆放的例子:首先JBLK2音箱:我曾在两个不同的环境听到平放没有拗入摆放的大K2都有着理想的聚焦力、音场中间结像亦没有空洞感,也许以K2为例不十分恰当,它在一般环境下拗入摆放亦同样合适,但我已亲身体会到两个表现甚佳的平面摆放的例子;以Chrio Academy1为例会更加适合。在说明书中建议或多或少地拗入摆放,但卓丽一号在我家中平放效果更佳,当年陈经纶大师玩卓丽一号也是平放的。这证明了随着时代、器材、发烧线材、各种校声辅件的进步,配合适当的环境,对于传统上扬声器要拗入摆放才能取得音场中央聚焦力的要求也越来越低了。
我建议发烧同好们可尝试先把扬声器平放校声,再配合各种发烧线材、校声辅件为器材调震、调节四周环境等,若然仍不能取得应有的中间聚焦,而又不想更换线材、校声辅件和器材,才考虑把扬声器拗入摆放。
除了时代、科技的进步改变了扬声器的摆放角度外,就连扬声器的摆放位置跟墙壁的距离也新旧有别。以前扬声器的很多设计要接近墙壁摆放,以增加某频段的驻波使得其表现合乎设计者的要求,使扬声器达致应有的平衡度。也因近墙壁摆放,反射波短,使直射波与反射波有着更少的时间差而到达聆听者的耳朵,于是间接地增加了扬声器的响度效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4

主题

3948

帖子

8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82
注册时间
2008-4-24
QQ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9 13:03:27 | 显示全部楼层

避震梁的校声基本法(十二) - 扬声器的摆放(5)

器材进步使扬声器的摆法有别从前现代的扬声器许多都有较阔的扩散角(例如Podium屏面扬声器),而使聚焦更好和消除音场中间的空洞感,若果还是不足才作有限的拗入摆放。有房间音响学专家认为扬声器摆放,应拗入至看不见侧板才算正确。但对于传统设计的扬声器,我亦见许多音响大师非但不需拗入摆放,甚至把扬声器拗出摆放以取得更阔大的空间感和更开扬的声音,我20多年前玩分体B&W802时左音箱中高音单元向左边外侧拗出、兼作前低后高的摆放方式,就是得到某大师的指点。
因科技一日千里,音响器材、线材也不断进步。其实对真实现场感的重现已越来越理想。今天优质器材和线材的表现已越来越全面,并非像数十年前的器材只重视音质那么简单。发烧友也随着时代一同进步,对器材和线材重现真实乐器的音色、乐器之间的分隔度、在音场中的正确排列、空气感弱音残响,高低频伸延等有更严格的要求。
因优质器材和线材有更佳的扩散开扬度和更佳的聚焦力,在传统上扬声器要拗入摆放的要求已不同以往。扬声器已不一定要拗入摆放才能取得应有的聚焦力,而平放扬声器却可以取得更开扬阔大的音场定位,更具现场感。以JBLK2音箱为例,其号角的特性扩散度只有60度,本应拗入摆放才对。但为讲求真实的现场感重现,在其它因素的配合下,平放加上离摆放,使反射波直比射波有着更合比例的时间延差而到达聆听者的耳朵,使音场更有层次、分隔度和结像力,也能减少驻波,使音质更通透清纯。


附图:笔者的分体B&W802,中高音单元脱离低音音箱摆放,由音响子弹、及一块大小合度的飞机板顶着,而板面镇以适量的钢珠沙板顶化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4

主题

3948

帖子

8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82
注册时间
2008-4-24
QQ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9 13:03:42 | 显示全部楼层

避震梁的校声基本法(十三) –“移子大法(1)”避震钉

此前介绍过避震钉的基本用法,要注意的是避震钉放在器材下要注意摆放位置,若果摆放不善,避震效能便不能全部发挥了。一般情况下把角锥摆近器材边沿,钉尖向下以最大的距离,作两前一后或一前两后的方式摆放,效果最佳。音场会较阔较深,分析力和动态一般都较把钉放在器材近中间位置较好(5粒的摆放方式另计)
同时摆放角锥在器材下时有三大忌!
(一)切勿将角锥放在器材原有胶脚以下。
(二)切勿接触器材底部的螺丝钉或放在螺丝钉下,
(三)假若器材的重量布置并不平均的话,要灵活变动摆放位置,切勿使任何钉脚悬空。

再进一步的就是机顶化震和机底多重化震,但要配合避震板使用,如果能辅以钢珠沙,以薄保鲜胶袋装好,放在避震板面空置位置的话,化震效果会以几何级数提升,若无法取得钢珠沙的话,幼干沙也有一定的效果。
避震板方面,自然以蜂巢夹心抽真空的飞机板效果至佳,若无法取得的话,10mm20mm厚的幼芯多层夹板、高密度或中密度木板也有一定的效果,厚薄视乎器材的重量而定,10mm薄板的音质较佳。
使用多重化震的摆放方式,可以适当运用笔者首创的移子大法”,借着优质木材制造的调震钉(金属钉无效),例如笔者的新一系列的音响子弹调震钉,使用时配合飞机板,效果至为明显,而自制棋子钉和优质算盘子加10mm幼芯多层薄夹板,亦有一定的效果。只要移动器材角锥的摆放位置,就可以取得不同的音色音效,以至改变整个音响组合的音场定位的高低深阔度。20年前示范给香港HiFi音响杂志的主编们时,使他们目瞪口呆,感于耳目一新位而冠以“移子大法”之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4

主题

3948

帖子

8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82
注册时间
2008-4-24
QQ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9 13:04:15 | 显示全部楼层

避震梁的校声基本法(十四) –“移子大法(2)”避震钉

言归正传,附图例数则,供大家参考:(图一)是最基本的摆放方式,一般以两前一后的方式摆放,前两粒的摆放位置愈接近左右的边缘位置,音场愈阔,反之则愈窄。后面的一粒摆放位置愈后深度愈强。反之音场定位会有前倾的感觉。若配合下述加用避震板化震的方式,将前置放大器下的角锥作两前一后或一前两后的不同方式摆放,音台会起微妙的变化,尤其是重量较轻的欧美优质产品效果至为明显(例如Mark Levinson ML6B前级)。以两前一后的方式摆放时,歌者的口形聚焦点高企,犹如站在你面前。而乐器的定位就在音台较低位置,符合一般的舞台感。歌者站在你面前献唱,而乐手就在你面前敲打坐位置较低的乐器;尤其回放古典舞台歌剧现场录音就更具说服力,这是由于众所周知在剧院录音时,演员是在舞台上演出献唱,而乐团就躲在舞台下伴奏,才符合真实的演出及录音;那有歌者和乐团在同一水平高度的理由。

舞台歌剧现场录音 分层高度的音场定位还原难度最高。
最佳的示范唱片推荐
DECCA的诺亚方舟:舞台录音时共分四层高度,以第五首为例,天主的口形高高在上,可有78(2.5m)之高。诺亚站在船头,口形也有5(1.5m)高,小孩们则较低,约有34呎高。而小孩、动物在舞台上走动时的踏步声位置最低。


但若将角锥改以两后一前的方式摆放时,天主、诺亚和小孩们的口形聚焦位置就会在接近的高度,重叠于前后的位置,天主的口形由权威的高高在上,而转为在音场的后方发声而已。播放流行曲的话,歌者的口形聚焦亦会和乐器的高度重叠而失去立体舞台感,定位就得个“乱”字。
遗憾的是,上述最后的那种得个“乱”字的效果,就是大部份发烧同好们所能取得的“音场定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4

主题

3948

帖子

8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82
注册时间
2008-4-24
QQ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9 13:05:09 | 显示全部楼层

避震梁的校声基本法(十五) –“移子大法(3)”避震钉


附图:最佳的示范唱片推荐DECCA的诺亚方舟
当年笔者首次将上述诺亚方舟第五首的效果在香港
HiFi音响杂志报导时,曾遭受多位其它音响杂志主笔们的围攻,这是由于他们的音响组合并不能重现上述效果,而认定笔者是大话西游。其后笔者获主编义助,找出陈年的诺亚方舟LP黑胶唱片的内附录音说明,才有力地使真相大白于天下。这一争议反使笔者的“移子大法”名气更响。(图二)是在器材底部的中央位置放置第四粒避震钉,由于角锥的使用量多于三粒,而器材的底部未必是绝对平面。故此必需要注意角锥的高度必需摆放得每粒都要受力,才可发挥应有的效果。而中置这一粒使用恰当的话,可明显加强中低至低频的控制力、分析力和透明度。低频会由松散而变得结实有力。许多组合的大提琴和倍音大提琴的回放定位都会在相近的位置,而倍音大提琴则略嫌偏高。经此一放,除音质较结实外,倍音大提琴的定位亦会向下移而与低音大提琴的位置分开,超低频的下延感亦有所改善。
(图三)是将角锥分四角摆放,一般较适合用予飞机板之下,和(图二)的效果相比是音场会较阔较深,而低频的控制力和下延感的改善则有所不足。
(图四)若用于音箱或器材的底部会有最佳的导震效果,而且不必理会器材的重量分布。音质音效最佳而摆放时由于高度和平衡度的问题,所以摆放难度最高。发烧友要多花时间了。
(图五)是两左一右或两右一左的摆法,一般通用于避震板之下。作用是以不平衡的摆放方式去对付不平衡的左右音场的前后感。两左一右的方式可将音场右方的深度感移后,将右面的一颗移前退后时会有微妙的深度变化;两右一左则上述效果相反。通常用来对付不平衡的聆听环境所导的不平衡音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4

主题

3948

帖子

8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82
注册时间
2008-4-24
QQ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9 13:05:31 | 显示全部楼层

避震梁的校声基本法(十六) –“移子大法(4)”避震钉


附图:ML3机底用上多重避震

(图六)是基本的多重化震摆放方式,若上下两层都用三颗避震钉的话,上层以两前一后而下层以两后一前的方式摆放,并辅以钢珠沙的话,能将轰呜减(Booming)至最少。若果音响组合的低频份量较薄的话,则可上下两层都以两前一后的方式摆放,可获厚而结实的声底。
(图七)是除机底用上多重避震之外,机顶再用上角锥及避震板加钢珠沙等化震,由于每件器材都有四方八面,单靠机底避震必然有所不足,机顶化震亦是实际而较有效的校声技巧。俗称“隔山打牛”,角锥最少要用三粒,摆放方式可参照(图一)去改变音场定位的深浅阔窄,来迎合不同发烧友口味。由于音箱和音源器材的先天震动至为明显,因此此法亦特别见效。
机顶化震以音箱为例,以三颗音响子弹避震钉,钉尖向上,作两前一后摆放,顶着一块大小合度的飞机板,而板面镇以适量的钢珠沙,除分析力、控制力等音色音效有明显提升之外,3D音场亦会随之向上下左右前后各方扩散,而营造出一令借大的音响画面。而音场阔度高度扩展之余,乐器与乐器之间的分隔度明显提升,聚焦力却不减,弱音细节亦会明显增加。效果就好像将普通电视机的画面女成169 的高解像阔银幕电视一般。
纸短情长,而校声技巧的实习亦要由浅入深。笔者当年虽以先锋的开拓者姿态,去研究校声技巧而略有所成,但总希望能与大家一起分享研究和改进。现今香港、校声风气虽曾受某些抵制,却已经蔚然成风。而在国内及台湾以至大中华圈以外等亦渐见普及,而洋人对此却是相对空白,笔者作为中国人及先驱者亦深感自豪,愿大家共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4

主题

1万

帖子

207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07
注册时间
2005-2-22

优秀版主奖

发表于 2011-11-19 14:14:57 | 显示全部楼层
还真是齐全呢
感谢分享了
PC hi-fi : IBM x220i->TC K8->Apogee Rosetta200 (Mutec iclock Syn Both) ->Drawmer MC2.1->ADAM S4X-H
CD system : CEC TL3N-> Apogee Rosetta200(Mutec iclock Syn Both)->Drawmer MC2.1->ADAM S4X-H

2* TAOC 25MF + 35S
WB isolation transformer + LITE P100
AA Ferrite2,WireWorld Silver Electra 7 * 3
Nordost Tyr2(AES),Tyr(XLR),Mogami 3173(XL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759

帖子

1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7
注册时间
2004-6-21
发表于 2011-11-19 17:12:36 | 显示全部楼层
眼睛都花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569

帖子

3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35
注册时间
2011-4-5
发表于 2011-11-19 17:25:2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辛苦了,下载下来慢慢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233

帖子

3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3
注册时间
2010-9-23
发表于 2011-11-19 19: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4

主题

3948

帖子

8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82
注册时间
2008-4-24
QQ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9 21:34:58 | 显示全部楼层

五点法专业版

继续更新: (以下都是转载)


中高档音响器材结构和外壳设计比较专业,底板刚度好。某些采用全对称设计,除了保证左右声道的平衡,也便于4只脚钉达到一致的负荷。但多数器材尤其是cd机的4只钉脚承重还是不一致的,厂家又不便于在机内焊个铁锤来调整承重。专业五点法就是精确测量推算器材重心,然后一方面在机顶进行平衡配重,另一方面在机底重心位置放置第五点,把多种变量简化为两个,以达到调音并可重复验证总结的结果。最适合细心、耐心、静心的烧友。


所需道具:数显体重秤,配重沙袋(最好用铁砂、小钢珠或铅粒,袋子用帆布或者人革缝制,推荐网上几元钱的随手包客串,总重量约为机子重量的10%左右)


准备好道具后,把器材搬到体重称上,称出总重;然后在体重称旁(右边)放几本书,调整高度和体重称面板平齐,把器材左边两只脚放在称上,右边放在书上,就可称出左边的承重。

同样的办法,可以得出右边承重。计算出左右承重的比例,然后按照这个比例用铅笔在机顶盖上划一条左右重心分界线,再用同样的方法划出前后重心分界线。两线的交点就是重心点。

将此点绕顶盖中心点旋转180度,就是我们要选择的最佳配重点。而重心点在底板上的投影点,就是最佳第五点.                               


后面的事情就简单了,把配重袋放在最佳配重点上,然后调整第五点的位置,听声音的变化.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谓的最佳点只是为了表述方便,不要绝对化,不过最终效果显著的地方往往就在附近。

玩配重玩多了,掂掂机子就知道大致要在哪里放配重袋和第五点.

强烈推荐采用佳能专业镜头的镜头袋作为配重袋。或者照尺寸仿制.24-105L那支就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

联系我们|有害信息举报: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手机版|Archiver|黑名单|中国耳机爱好者俱乐部 ( 京ICP备09075138号 )

GMT+8, 2024-11-30 20:34 , Processed in 0.101469 second(s), 36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