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俱乐部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619|回复: 0

[发烧理念] 转帖:松山湖盤帶愛好者協會成立大會報導-- 古船唱片 林耀明先生

[复制链接]

12

主题

48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注册时间
2011-12-6
发表于 2018-4-5 07:48: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感谢关注耳机俱乐部网站,注册后有更多权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liangj0008 于 2018-4-5 08:10 编辑


松山湖盤帶愛好者協會成立大會報導        古船唱片 林耀明先生


         我來大米的聆聽室已經無數次了,一開始是路過聆賞,漸漸變成專程。在前一次的經驗,我總覺得聲音已經到頂了,但下一次拜訪,他調教的音色又有長足的進步。每回拜訪,吃飯吃得匆忙,迫不及待讓朋友體會他的發現,離開時常常是三更半夜。這或許可以解釋為何眾多發燒圈前輩音響資歷較大米年長,最終到了他的房間卻敗陣下來。別人玩音響是工作之餘的消遣,音響之於大米,幾乎是生活的全部。
這次是應他的邀請,參加他在東莞松山湖工廠舉辦的盤帶愛好者協會成立大會。外人看到這地點也許有些訝異,但是跟他交往深的,都知道在松山湖工廠內,有一座跟他住處一模一樣’音樂廳’。我稱她為音樂廳,是因為規模與音色已經超乎尋常聆聽室太多,實際上也不遜色主要城市的音樂廳空間(有關這個廳的細節可以參考音響論壇劉漢盛總編精闢的報導)。大米告訴我:在前月廣西南寧的盤帶推廣會,他深深的遺憾就是盤帶的發聲,無法媲美他在自家空間的表現。但他得意的告訴我:即便如此,也完敗所有的人。
在中國南方的音響圈裡,大米的名聲是頗具爭議的。雖然他在外的風評泰半是發燒圈口耳相傳,我來、我看、我聽,一切疑惑方解,大約對他炮製音色佩服五體投地;然而不明就裡之人,臭屁的大米就是他們首要打倒的敵人。根據大米的描述:南寧大會這些人眾多,但是最早投降的,也正是這群人。
此外,盤帶大會的時間也頗為尷尬,因為跟廣州音響展的開幕黃金時段剛好重疊,大米解釋:這是便利廣州音響展訪客順道來東莞作客。但我深深以為互別瞄頭的味道濃厚。實際上我觀察與會者來自中國各省份,甚至有從法國、義大利專程前來,我也不是台灣的唯一訪客,Horch House代理商代表魏永年先生也是,這些參與者大多將廣州展視為可有可無行程,全是舟車勞頓,自費搭車專程參與盛會。
大會行程也沒讓大家失望,9月15日上午,中國北京國家一級錄音室趙炳崑老師,幫大家解惑類比錄音的奧義。趙老師也是類比錄音的堅持者,對於類比擁護者大米,彼此真是相知相惜。
趙老師演講中特別強調聆聽室空間處理的重要,他提到一件逸事:他的學生曾幫中國著名男高音戴玉強錄音,在那次錄音中,空間因素影響極大,以致於錄音完成,當男高音檢視成果後,表達極度不滿,雙方有了極大爭執。錄音師認為他已經做到極好,監聽也沒有問題,但男高音仍然無法接受。最後男高音制止爭辯,他提議不如我在你面前直接唱剛剛的選段,你來評斷聲音的差異。男高音唱完、錄音放完,竟然南轅北轍。最後由趙老師出面指定另一位他的學生萬先生,最終才完成雙方滿意的作品。
第二段節目是大米親自上陣,憑藉對盤帶熱愛及著力至深,他旎旎道來諸多盤帶入門技巧,即時完全不懂盤帶是何物的門外漢,此時若誤闖大會,只要仔細聽講,就會懂得。
首先50年代的管機式盤帶機揭開錄音年代的序幕,直到60年代末,晶體機逐漸取而代之,70年代更是錄音的高峰,專業盤帶機代表就是Studer A80,這個型號也衍伸不同版本,據說被生產了數十萬台。
80年代後,由於數位錄音當道,錄音機也被要求賦予更多功能,因此IC開始取代晶體。
從這段簡單盤帶機發展歷史,也可以對照被黑膠迷津津樂道的錄音黃金年代(1958-1965),雖然錄音技巧包括錄音師對聲音的敏感度、麥克風擺位及空間音響的掌握、母帶及刻片過程訊號的維持…等,但不可否認,真空管帶來溫暖、厚實、饒富空間的音色,絕對是人耳所能接受最美好的感受。也因此,我在後面會提到大米的野心,或許在二十一世紀的現今,卻有機會返回上世紀最迷人的風華。
大米也提到盤帶機的諸多規格定義,如播放速度(3.75/7.5/15/30 ips)、盤帶帶幅(1/4英吋、1/2英吋、1、2英吋、3.5mm),頻率補償曲線(NAB/CCIR/AMPE)。而且他還深入說明這些規格的意涵,例如50年代末、60年代初期,利用35mm膠卷規格錄音的帶子,因為動態強勁、細節豐富,Mercury、Everest、Command等公司紛紛採用,風靡一時,雖然受限成本,最終還是回到1/4英吋或1/2英吋等主流,但這類規格仍未消失,除了電影公司持續使用外,美國政府也是主要使用者,這是因為數位錄音容易做假,但錄於盤帶的聲音就像黑膠的刻紋,是無法被複製的。
本場發表會另一個亮點,就是緊接大米登場,來自義大利Analogy Records公司,主要業務是製作盤帶成品。大出意料,主講者Carl一上台,竟然主動播放生產製程的影片,所有盤帶鋁框都是由粗鋁片CNC研磨出來、後面的磨光、電鍍、包裝全部都是手工,還設計美輪美奐的外盒,不愧來自設計國度。我突然有個念頭,即使不聽盤帶,看到如此精工的藝術品,也許會買一卷收藏吧!當我有此奇想,果然主講者就說:任何客戶只要將他們想保存或複製的音源傳送到他們公司,就可以為客戶量身訂做一盒專屬他們的母帶。哇!甚至如果你想聽自己心儀的曲目,他們有簽約的音樂家,也可以完成一捲你是製作人的母帶,並且所有出品都會附上一份描述所有流程的證書。心動嗎?可以與他們聯繫:www.analogrecords.org
Horch House是近幾年為飢渴的盤帶愛好者點出一盞明燈的公司,他們不辭辛苦拜會擁有無數寶藏的大廠,挖出讓發燒友神往的母帶,另一方面他們也使用盤帶的優勢,出版只有盤帶版本的錄音。每卷盤帶定價3000人民幣,貴嗎?我認為見仁見智。對於追求原音重現的發燒友,都肯為競逐一張要價數千美金的黑膠而不悔,3000人民幣顯然還不到零頭,但是聲音又豈是黑膠所能比美。Horch House這家富有詩意名稱的公司,我居然忘了問也是來自台灣魏永年先生其典故。
當今唯一一家空白盤帶生產產家Recording Master的與會,讓這場盛會變得完整。主講者John詳細介紹這家40位員工,眼光獨到的專業廠家。雖然Coating(塗布)生產技術已經遍佈產業,但是他們擁有BASF配方,讓他們的911/900帶子仍然是盤帶愛好者唯一的選擇,也阻絕後進者模仿及超越的機會。
但百聞不如一聽,重頭戲還是下午及第二天的盤帶機展示及盤帶播放欣賞。這次大米火力完全展示,將他近幾年搜羅的盤帶機一次公開,下列是他本次展出的盤帶器材清單:

  • STUDER A80R, A80RC, A80VU, 1/4” 2 TRACKS
  • STUDER A80RC, A80VU, 1/2” 2 TRACKS
  • STUDER A80VU 1/2” 4 TRACKS
  • STUDER A80VU 1” 8 TRACKS
  • STUDER A80VU 2” 24 TRACKS
  • STUDER A807
  • STUDER A810
  • STUDER A812
  • STUDER A816
  • STUDER A820 1/4” 2 TRACKS
  • STUDER A820 1/2” 2 TRACKS
  • STUDER A820 2” 24 TRACKS
  • STUDER A800 2:” 24 TRACKS
  • STUDER B62
  • STUDER B67
  • STUDER C37 1/4” 2 TRACKS
  • STUDER C37 1/2” 3 TRACKS
  • REVOX PR99
  • REVOX B77
  • REVOX G36 TUBE
  • TELEFUNKEN M5 TUBE STERO
  • TELEFUNKEN M15
  • TELEFUNKEN M15A
  • TELEFUNKEN M15A 1/2” 2 TRACKS
  • TELEFUNKEN M10 SOLID STATE
  • TELEFUNKEN M10 TUBE STERO
  • TELEFUNKEN M21
  • TELEFUNKEN PR9 TUBE MONO
  • PHLIPS EL3501 TUBE 1/4” 2 TRACKS
  • PHILIPS EL3501 SOLID STATE 1/2” 4 TRACKS
  • PHLIPS EL3503 TUBE 1/4” 2 TRACKS
  • AMPEX ATR 102 1/4” 2 TRACKS
  • AMPEX ATR 102 1/2” 2 TRACKS
  • AMPEX ATR 700 1/4” 2 TRACKS
  • OTARI MX 5050 1/4:” 2 TRACKS
  • OTARI MTR 15 1/2” 4 TRACKS
  • NAGRA T 1/4” 2 TRACKS
  • NAGRA E 1/4 MONO
  • NAGRA 1IVSJ
  • NAGRA 2IVS
  • NAGRA 14.2
  • NAGRA 1SNST
  • SONY APR 5000 1/4” 2 TRACKS
    雖然表列大約五十部,實際上大米的個人收藏超過兩百台,現在加上新進3萬片空白帶及私藏戴的收藏,這需要多大的空間啊!
    如果你有機會參觀他的展示間,必然發出無比的讚嘆。我估計超過1000平米的空間,滿滿都是機器與盤帶。這些博物館級的數量與質量必定空前了,更甚者,其中幾款大米鍾愛的型號,大米早已將市場稀有庫存掃貨,恐已絕版了。這兩三年,盤帶機價格自棄若敝屣、價格飛漲到有行無市的盛況,大米實在是最大的影武者。尤其是一旦這些稀有器材入室後,基本上,再無流出的機會了。到底大米的野心是要囤貨,待高價而沽,一舉賺取數倍獲利?還是另有他圖?
    其實大米在去年已經向我透露他想成立錄音室的想法,他的構想是全程真空管設備錄音,所以不只盤帶機,真空管麥克風、監聽及刻片擴大機也是他收集的對象。由於他準備設置至少16到24音軌的錄音室,所以他至少要得到24台TELEFUNKEN V86錄音磁頭放大器,如果一台完好的M10機器,他可以得到2套V86,那麼24套V86,至少需要12台M10,可惜M10已是上世紀中的老機器,不可能台台完好,加上備援的需求,以及過帶、刻片流程需求,這就是大米死命蒐集M10的原因。
    趙老師先前也透露,未來中國要建構一套一條龍的模擬生產線,由太平洋唱片公司劉董事長建置,大米則負責錄音是的成立,錄音師是張曉佩,長遠目標是建立標準,包括節目源標準、聽音主觀評價標準、監聽評價標準。一旦這個理想完成,中國將擺脫西方數位錄音主流的桎梏,而且重新協助人們享受真正音樂的真實美感。
    我因爲行程安排的關係,在上午聽講後,必須先行離去,所幸我在兩天前的深夜已經事先觀摩並且細細聽過這回要展示盤帶的聲音了!
    大米松山湖工廠實在和一般大陸的工廠沒什麼兩樣,我坐電梯上了五樓,錯過的樓層應該是大米的本業。出電梯後,因為下班時間及夜晚,穿過深深的黑暗長廊,就知道樓層的寬廣。我進了大米的辦公室,茶几上滿滿的盤帶,就知道他們還在為兩天後的盛會作最後的準備。
    大米帶我去他的’車間’參觀他的收藏,特別為盤帶設計的架子,估計可以放上超過3萬卷,雖然空白帶及珍藏母帶已經為數眾多,但目前還沒全滿,因為大如Recording Master公司,也無法一次滿足大米的訂單。也因為有這些帶子的關係,這個偌大空間溫濕度都受到控制,所以進入的愉悅感到底是環境的關係,還是看到這些珍寶的訝異心情,已經分不清了!
    雖然四周也擺滿了盤帶機,但真正的火藥庫卻在另一個房間。相連的長桌上擺滿機器,四周同類機型群聚一起,我估計這房間裡的機器超過兩百台,非常壯觀。我注意到其中一堆是木架,而且成色很新。大米解釋,這是他特別為Studer C37設計的框架,準備取代機器本體外型好看,但有時破爛不堪的灰色外框。但做這麼多框架的目的是?大米說:未來這些完整機器是可以出售的。我聽的大為吃驚,對於只進不出的作風,顯然路線有所調整。雖然她鍾愛的M10還是保留,但也是真空管的機型,聲音也是漂亮的C37,如果有幸流入尋常百姓家,也是愛樂者之福。
    正如我開頭描述的,第一次踏入大米在松山湖的聆聽室,確實和他住家的難以分辨,但是待久了,習慣後,還是發現兩側寬些,但聲音還是沒有差異,基本上她展現寬闊的音場、清晰的定位、正確的音色,以及幾乎所有聆聽室難以企及的優勢:媲美音樂廳,在室內各點都可以聽到平衡的音樂,也就是每個位置都是皇帝位。
    大米還是先放了我們彼此都非常熟悉Tennessee Ernie Ford的磁性嗓音,這是我每回參訪大米必聽的盤帶。從一開始是大米隨意地播放,他看得出來我不喜歡這卷帶子,主要缺點是高頻過瘦,低頻嗓音body不夠豐潤,略帶數位感,也就是聲音感染力不夠立體。也因為如此,每回我去大米處拜訪,必然就是他細調設備之後的驗收,這卷帶子變成為改善驗證的經典。
    雖然我仍然不喜歡這卷帶子,但大米改善器材的功力還是讓我吃驚,每回的改善,這卷帶子的展現的成果就足以證明。
    今年三月,他特別來台灣拜訪我和劉漢盛,為我們的M10做校正,這才知道,即使宣稱在國外校正完好的機器,在歷經海運、陸運過程,基準仍會偏移。大米調教完的M10,聲音脫胎換骨,不禁羞愧此前荒謬的音色竟然也可以示人。
    接著大米將他’順道’帶來的80CC管子做替換,大米不解釋我還不知道,這些在50年代生產的管子,生產時間差一兩年,聲音差異竟如此之大。當晚期管子換上我已經覺得完美,不料早期管子更換,就如一切困惑終究有了解答,那聲音之美,直如仙境。
    等到我問了價格,不禁讓我咋舌,最好的聲音要付出的代價是6支管子超過60萬台幣,而且這還是放音的部分,如果錄音的部分也要升級,還要花上相同的代價。
    即便是退而求其次,也要價20萬,但是聽過最好的聲音,誰能忍受花20萬買•來的噪音。
    所以我在大米聽得的聲音改善,基本上就是管子的更替,黑金剛電容的置換,她們帶來的聲音體會直接、強烈。
    所以相同的Tennessee Ernie Ford,我越發覺得好像身處他的演唱現場,但距離越來越近了!
    我以為這是今晚最後的驚嘆號!也不得不佩服大米的耐性,他從門外推進一台新設計的前級。一貫大米機器黑色樸實外觀,實在看不出它的能耐。
    當接上後,這個世界又再度翻轉。我必須說Tennessee Ernie Ford已經近在眼前了,他的深情歷歷可見,聲音無比溫暖厚實,毫無稜角,這時一切變得圓滿,已是捏盤化境。
    有關這部新前級的設計內容,在大米決定公開之前,我要稍加保密。但這是極致嗎?對於一般人是,但對辛勤的大米,我認為這是新的開始。
    讓我們繼續期待他的新的樂章!

    中國北京國家一級錄音室趙炳崑老師揭開盤帶愛好者協會成立大會的序幕
    本次大會主人陳曉(即發燒有人稱大米)講述盤帶入門技巧
    義大利Analogy Records公司Carl先生介紹手工製作的盤帶
    手工製作的盤帶成品
    松山湖工廠盤帶架一角
    待上架的空白盤帶
    一堆Studer A80,這個機型幾乎稱霸錄音界,大多數唱片都由其錄音
    有緣見到Philips較晚期的錄音盤帶,大會堂錄音那優美堂音,是很多發燒友深深著迷的
    Telefunken M10是真空管盤帶機的巔峰之作
    Studer C37的原始模樣
    為Studer C37特別設計的外框,特別找木工精細打造
    裝上特別設計的Studer C37的典雅外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

联系我们|有害信息举报: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手机版|Archiver|黑名单|中国耳机爱好者俱乐部 ( 京ICP备09075138号 )

GMT+8, 2024-11-25 15:38 , Processed in 0.055271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