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俱乐部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078|回复: 1

Clearaudio Innovation Compact ,音色细腻的中坚机型

[复制链接]

469

主题

631

帖子

2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2
注册时间
2017-7-11
发表于 2017-8-31 15:02: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感谢关注耳机俱乐部网站,注册后有更多权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微信图片_20170831133423.jpg
现今音响圈中掀起一遍黑胶热潮,平贵款式如雨后春笋涌入市场,无论如何,我认为黑胶系统是一项古老玩意,要投入心机和时间才能调出好效果,在安装的时候更要戒掉心急,每个调试步骤是全靠细心和付出耐性去完咸,其中还涉及到个人精神状态,种种因素会导致黑胶唱盘出现很多奇难杂症。小弟近月在本刊试音室内,尝试了调校德国Clearaudio Innovation Compact唱盘和同厂TT3唱臂,过程上所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是值得与读者分享,事先声明,并非Clearaudio存心整蛊,而唱臂和唱盘的构造亦非特别高深,只是我的调校经验尚浅,于是在过程上未能表现得心应手,不过,我相信每位黑胶新手也曾遇到类似的遭遇,小弟希望藉以下文章,能给予各位准备进军黑胶之路的新手们一点殷发,在动手调校时可作为参考例子吧。

微信图片_20170831133457.jpg

按部就班
粘贴图片_20170831133550.jpg
在交代调校的始末前,容我先介绍本文的主角Innovation Compact唱盘。发烧友惯用黑胶盘来笼统形容整个播放系统,正式来说,播放黑胶唱片是需要有黑胶唱盘/唱臂/唱头和输出接线,而调校范围就分为盘/臂/头共3个部份。唱盘主要分为软及硬两类,前者是设有悬挂避震,后者就是没有,今次小弟调校的Innovation Compact属于硬盘,它的结构是由Y形三脚底座和70mm厚身转盘组成,这个底座在左边装有驱动摩打,另外的右边和后方是安装唱臂板的位置,简言之,Innovation Compact是可以同时安装两支不同款式的唱臂,而在底座正前方靠近中间位置设有3个小孔,这是调校331/3/45和78转速的地方,整个唱盘是由外置小火牛负责供电,电源的接线位置就在底座背后。这唱盘看起来是很简单,但当我细看之下便看出转盘的表面很光滑,它像是一整个倒模出来,这与我看惯表面有一个个圆孔的唱盘是不同,我再望望底座,这时便留意到座上有一个类似小镜头的东西,原来这个小镜头是红外线传感器,它负责把讯号回传至光学控制器,以协调摩打的转速达至稳定表现。至于70mm厚转盘是由聚氧化亚甲基树脂(Polyoxymethylene)制成,并经过厂方独有的平衡动态处理(Dynamically Balanced),转盘的中间部份插有一支直径15mm的钢柱,Y形底座是采用三明治式结构,顶底两层是铝合金,中间是黑色防弹木材。不看数据我真的不会知道Innovation Compact的每项用料全是针对稳定而造,确是有点精心琢磨的味道,我也要落足心机去调校,免得浪费了厂方用心的设计。对唱盘有了初步理解之后,我可以开始安装工作了,刚才打开包装盒拿出底座和转盘时,我已顺便把其他配件取出来,说起来Clearaudio为用家预备的工具都算齐全了,六角匙、水平珠、手套一应俱全,感觉有点似宜家家私!现在执笔回想安装过程,想起也会发笑,事前我完全没料到把转盘插进底座,如此简单的一步也会有跷妙,起初我只管用力把转盘套进轴承,但无论我如何拧如何施压都不能装进去,试多数次我才惊觉要把转盘的钢柱先套进轴承,然后才能够把转盘再套入钢柱,但到我完成转盘的装嵌后方发觉忘了垫上脚钉垫,结果要再花力气一手提起整份唱盘,另一只手把垫片放到脚钉之下,匆匆完成后只感手指有点酸软!

向难度挑战

粘贴图片_20170831133635.jpg

接下来我预备安装唱臂,而唱盘的其他调校工作,诸如套上皮带圈和校正转速,我留到完成所有安装后才动手处理。代理这次安排的TT3是属于循迹唱臂,而我惯常接触的是轴承唱臂,两者最大差别是唱臂活动的方式不同,循迹设计是整支唱臂在一条正切直线范围内前后移动,轴承设计是跟着唱片从外圈转入内圈,理论上,循迹出现误差的机会是比轴承为低,我记得草哥说过,不管调校那款唱臂,垂直循迹角(VTA)、方位角(azimuth)、超距(overhang)是必须要校准,于是我按照说明书的指示,把唱臂的底座固定于臂板上,在这步骤前先要把底座的支柱竖高并松开中间的机米,接上唱臂后再把机米锁回座上,这样便可以进行刚才提到的三大量度步骤了。

高贵的金唱头

上述三个关键步骤,我觉得是各有难处,而安装唱头更是一项高难度动作,稍为大意也会线毁针亡,需知道,穿在臂管内的4条讯号线像发丝般幼细,而唱针只是丁点大细,接线时更要看清每条线的颜色接入唱头相同位置,万万不能粗鲁,若弄断了接线就大事不妙了!当我看到TT3的臂线,心里不禁倒抽一口凉气,因为4条臂线都是超级幼细,而且线的末端是连接到RCA插座,换言之,这线是有牵制,稍为用力不当随时会弄断线,说到底,我是首次独力安装唱头,心情紧张也是在所难免,只有尽量小心吧!这时我拿出代理同时交来的小纸盒,在深褐色的木盒中取出唱头,拿到手上我望了两望,这唱头就像个酿酒用的木桶,左右两侧都向外弧出了,正面贴着Talismann小薄片,每边除了各有一度横槽以便套上保护胶壳之外,在两侧的下方位置更被削至弧状,一望而知这便是唱头的手握位置。当凑近唱头细看它的表层时,便发觉木纹相当幼细,边缘线条打磨至甚为滑手,看造工便可知Talismann绝非泛泛之辈,正确来说这是Clearaudio的二代设计— Talismann V2 Gold,头如其名,线圈是采用24K金线绕制,唱头壳则由人手打磨黑檀木制成,重量为10.8g,在Clearaudio现有型号当中,它是最重,其余各款是8.0-8.4g,按照TT3的说明书所列出规格,唱头只要超过7g以上便适合了。

心静、手定

粘贴图片_20170831133658.jpg

究竟是固定唱头先抑或接好4条讯号线呢?这问题好比鸡蛋与鸡,我认为是先固定后接线,这样便不怕唱头会半天吊,可是大草哥却说固定后接线会更困难,以他的丰富经验,没理由会指条黑路我行,就照他所说去办好了。接驳这个金唱头认真不轻松,一方面臂线头的铜圈有点窄,插入唱头时我要轻力试碰位置,那刻我终于明解为何大草哥再三强调耐性是最重要,在深呼吸一口气后,我像外科医生为病人做手术般,把4条臂线逐一驳入唱头,幸好,小弟双手尚算灵活,顺利完成这步骤,接下来便要挑战二级难关度——调校方位角。这步骤的困难之处是在于锁定臂管,在未扭上机米前整支管是任意转动,即使已安好唱头,都不等于是符合水平,或有可能是倾侧在一边,这样子唱针尖是无法垂直落入唱片V形坑槽,连锁影响底下之后量度的一切也会是错!我说得上是二级难度,TT3的结构当然不会是简单,它的顶部安装有一块亚加力胶片,调校时必需要把臂管先拨至能与胶板上小孔对齐的位置,继而用六角匙穿过小孔扭松臂管上的机米,直到看见唱头达至水平方为完成,到真正落手扭之时,我发现每次拔出六角匙都会震动到臂管,在锁紧机米时臂管也会因应扭力而同时转动,换言之,我要边扭边去感觉松紧度,一旦感觉到刚刚好便要停手,否则多半转或少半转效果也会差很远,结果我持续盯着唱头超过10多分钟,手指也开始抖了,终于唱头被我扭至水平,嘘!松一口气了!

纯粹手感

稍为回气后,便轮到把平衡锤套入臂管以平衡唱头重量,原厂一共提供了4个轻重不同的圆锤,每个的底部均设有螺丝孔,套入臂管后用机米来锁定位置,难题就在这里出现了,臂管就是一支圆通,试问滑溜溜的表面如何能把机米锁紧呢?若用死力扭紧,管上会刻有痕迹,日后若要再次调校便很容易跌落在同一点,相反,太松机米便无法固定,只要稍为扭歪少少,全部重量也会跟着侧向一边,来到这一步,我只能凭手感把圆锤推前推后,试图达到唱头指定的2.8g,约莫花了大半小时才告达标,这两个步骤对我来说简直是耐性和EQ的大考验,不过……我口里说难调校,但心里却有很大的满足感,而当初诚惶诚恐的心情在这刻亦一扫而空,并尝到调校黑胶唱盘的乐趣,接下来调校VTA是更有信心去完成,只差这一步便完事,想起都觉得兴奋!

VTA的关键就是“顶”

比起刚才的步骤, TT3的VTA可以说是容易处理,唱臂主要是利用顶部的旋扭调节高低,调整时先把原厂提供的胶唱片放到转盘上,这张设有刻度的胶唱片厚度是等同180g黑胶碟,只要唱针能正确落在胶片上,那么到正式播放时便不可能有偏差了。于是我先扭松唱臂的升降,待唱针刚好碰到胶片便实时收紧旋钮,当唱臂的VTA固定好之后,便要调校它的横向水平,这时要眼望着臂上的水平珠来扭动尾部的机米,水平珠一旦到达中间位置就要马上停手,并把唱臂座上的两支小圆柱调高至刚好能顶着唱臂,这做法是防止唱臂倾斜向下坠,完成以上步骤我知道是来到临门一脚,量度唱片的头尾雨点,传统轴承唱臀在转盘上只有雨点位置是零误差(Null Point),就是靠这雨点来做参考,而循迹唱臂因为是在直线上滑动,因此只需要在直线上的头尾找出两个正切点便可以了,我手上这张胶唱片正好刻有直线和两个参考点,现在我可以很轻松扭开臂板上的大六角螺丝,逐少逐少慢慢把TT3移正在雨点之上,转眼间已大功告成,可以开声了!

享受成果
[url=]不了情邓丽君 - 不了情[/url]
坦白说,头两次开声是播不好最尾一首歌,开叉、高音朦胧、音场狭窄…什么都出齐,总括来说就是衰声!不要紧,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经我不断在臂管的机米和平衡锤上磨蹭,最终都可以完美地听最尾一首歌了!当整套Clearaudio播放出林晓培「我忘了」白版LP最后一首歌<无声的泪>,那刻心情真的很感动,因为尾音不仅没有开叉,而且音色还很动人,两支分别换上尼龙和钢弦线的老结他,交织出的音色既有弹力亦有丰富泛音,钢弦的声音是较为铿锵,尼龙弦线刚好能带来和谐的效果,两种勾弦音色交迭出鲜明的层次,今次再听Shino的歌声,竟觉得她的演绎颇为用力,唱至副歌部份那份愁绪更是挥之不去,这套Clearaudio黑胶系统的表现给使我对黑胶音色作出重新定义,想不到分析力会比高清数码音乐更理想,这次测试令我印象最深是听收录于同一张LP的《不了情》,当清脆的钢琴音色奏起熟悉旋律,我最期待的低音大提琴亦告出场了,今次低频量感没有半点过剩,松化的音色令我难以相信是从面前这对Minissimo喇叭发出,除了感受到中低频的厚度之外,整首歌的音场效果也是同样地从容,譬如说小提琴、笛子和色士风不仅左右定位清晰,这些乐器音色更与套鼓铜钹形成了前后距离,乐器的形态与体积可谓活灵活现在耳前,听过这种音色,我自觉已中了黑胶毒瘾,情不自禁又把近期复刻的Norah Jones 《Come Away With Me》LP拿出来播放,在听时第一时间感受到音色很干净,不仅没有讨厌的嘶嘶沙沙,Norah的声线似乎也带点滑溜,印象中,这张LP的音色是没有现在般低噪,循迹唱臂是否令唱针有更准的落点,这方面我不敢断言,但可以肯定一点,这是忠实反映出盘臂头的实力,既无唱片压来辅助,亦无安装其他音响补品,虽然我是首次安装唱盘,但不是没听过黑胶唱片的效果,以我的经验所知,不使用唱片压,中低频音色是会弱一点,人声的聚焦亦较松散,类似的负面音色显然没有出现,由此可见厂方在力度上的计算是有多准绳,难怪臂管的平水只差丁点都会唱不到尾,原来一切效果都是来自唱头的准确安装,平均的转动及稳定的速度,在精密器材身上,任何轻微的误差都会引起严重的影响,Clearaudio便是如此!
[url=]Come Away With MeNorah Jones - First Sessions[/url]
总结
最初我真的感到很烦恼,盘臂头加起来是有许多调校步骤,谁料在过程中不经不觉喜欢上复杂的感觉,现在我学懂得欣赏Clearaudio的设计,经历了被CD淘汰,数码音乐汹涌的年代,仍然傲然稳站至今,品牌已累积了许多用时间换来的制作经验,它就如名贵腕表,一直在追求精确的表现,眼前的Innovation Compact唱盘,TT3唱臂和Talismann V2 Gold唱头只是Clearaudio家族的中级成员,但音色已如此细腻,若是旗舰型号岂不是更上几层楼?有机会也要动手试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9

主题

631

帖子

2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2
注册时间
2017-7-11
 楼主| 发表于 2017-8-31 17:17:29 | 显示全部楼层

嗯,黑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

联系我们|有害信息举报: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手机版|Archiver|黑名单|中国耳机爱好者俱乐部 ( 京ICP备09075138号 )

GMT+8, 2024-11-29 13:38 , Processed in 0.067237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