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这么多年的HIFI,声场小的设备实在接受不能
本帖最后由 我不发烧20年 于 2025-1-18 15:26 编辑有些器材虽然完成度不低,但是就是规模感平庸,不够大气。一接上去听了2分钟就想关机。声音框架缩在里面出不来,没有跃然纸上的感觉。
最接受不了的就是
1、声场小,小家子气。 2、声音糊。3、声音闷。
大家说说自己接受不了HIFI设备的特点。
一部推好的hd600解决你所有问题 声场很大程度是投入大小问题,其实达到一定程度也可,最近发觉声音准确和开放更为重要 不喜欢声音过于贴脸的 接受不了声音灰、木、平 我跟你相反,我只愛贴耳,暖,声场小的, 耳机我都只听舒情慢歌
大声场交響我都用喇叭听 本帖最后由 brucknerlover 于 2025-1-23 11:47 编辑
为什么有的线或者设备“声场大”,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在我看来,和声场最密切相关的是:高频的泛音,以及能量感
以我们对于线材科学的研究可知,大部分低端线就是这两点没做好,要不是线太细导致能量感不足,要不是线太粗导致集肤效应损失了太多高频。大部分低端线也不会螺旋搅绕,所以感抗也很高。
入门线有一个明显声场更大的线:分析家power oval2. 看看这个线做了什么,中空细芯结构解决了集肤效应保留了高频,粗线径解决了能量感的问题。虽然老烧们一直诟病此线的乐感,但素质绝对是非常能打的。其实看那些顶级线(金奥,达芬奇)无非也是解决了这两个主要问题(利兹线结构,总横截面积高)
以此类推,声场大的设备也是一样的,主要在于能量感(功率储备,电路设计等)与高频信息这两点处理得比较好
所以,把信号保存得较好的设备声场才会大,楼主这个感叹事实上的指向还是,hifi归根结底还是要高保“真”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