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gital Remastering 是一种声音再度创作
本帖最后由 小白 于 2024-8-3 15:13 编辑Digital Remastering,中文一般叫“数字重制”“数字转制”或者“数字化”,是指把模拟录音转为数字音频,然后出版CD/SACD或者卖数字音轨。我们听到的全部ADD或AAD的CD,以及在网上听到的模拟时期录音,背后都包含了这项工作。
以前有过一个HIFI是再度创作的理论,说的是录音是一度创作,HIFI重播是二度创作。按这个理论,我要说的是,其实Digital Remastering也是一次再创作。如果说原始模拟录音是一次创作,那么“数字化”的过程又进行了一次创作。 本帖最后由 小白 于 2024-8-3 15:04 编辑
同一个模拟录音的不同Digital Remastering,是唱片爱好者和音响发烧友们经常讨论的话题之一。这种讨论中有一派人是崇尚老版CD、早期版本CD的。他们追求的是老版CD,是满银圈,是PDO,是无码,等等。
很明显的是,老版CD、满银圈、PDO、无码那些,声音确实和后来的CD有所不同。很多人做过这种对比。声音的不同其实背后有两层因素:一层是不同的Digital Remastering,另一层是不同的压碟工艺(比如环球的PDO-PMDC-ML-EDC等不同时期)。
不同的数字化转制,是一个影响很大的因素。 本帖最后由 小白 于 2024-8-3 14:51 编辑
很多唱片和音响发烧友指出过,他们喜欢老版CD的主要原因是老版CD的声音更“模拟”,更厚重,更接近原始LP的声音特点。而新版CD的声音则常常更“新派”——表现为突出解析线条,更通透但厚度偏薄,动态范围大。
这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不同的数字转制。80-90年代初的时期,数字转制倾向于保留模拟录音本身的特点,即温暖醇厚,但略糊。而2000年之后的数字转制,声音追求Hi-Fi,强调解析、透明度、低频力度、速度感、拓宽的动态范围。
必须指出的是发烧友不都是喜欢老版CD的,更喜欢新版CD的也很多。新版CD的HIFI性和明显更突出的声音素质是吸引很多发烧友的。 本帖最后由 小白 于 2024-8-3 15:06 编辑
不光是古典音乐和爵士乐,流行歌曲和摇滚乐等在模拟录音时期也有很多经典专辑。这些专辑的早期CD和近期CD/SACD差别有时非常大,大到像是在听两张完全不同的唱片。
这种巨大的差异,分两层原因:硬件造成,和人为因素造成。硬件造成很容易理解:80-90年代的数字录音机,和现在的数字录音机,性能差别很大了。早期只有44.1kHz和48kHz的取样频率,现在则有24比特/192kHz,还有DSD技术,还可以升频。虽然最后出版CD都要压缩为44.1kHz,但是前期转录时的取样频率和动态范围都完全不同。
人为因素也是明显起作用的。早期的录音工程师是模拟音频时代成长和培养出来的,他们的耳朵和音响理念是属于模拟音频时期的,不追求太高的“解析”。而现在负责转制的工程师都很讲究声音硬素质了,他们经常在把模拟录音数字化的时候试图去“拔高”原始录音的素质。 有一件颇有意思的事情:虽然模拟录音新近的Digital Remastering都素质明显优越,但并不是每个发烧友都更喜欢的。老的制作虽然听上去明显糊,频宽和动态明显不如新的,但一直有人喜欢。包括我自己,有时候对比下来,觉得还是老制作的声音更舒服,听上去更“自然”。
其实最关键的地方就是“自然”两个字。模拟录音,这个原始录音,就有它的一些本质特点。把模拟录音去通过数字技术加强它的“素质”,经常会不那么自然。虽然高低频确实延伸好了,细节多了,动态扩大了,但老录音“似乎不该是那样HIFI的”。打个比方,一张几十年前的老照片,去补充和强化了很多细节,看上去就不大自然了。 本帖最后由 小白 于 2024-8-3 15:07 编辑
我觉得很显然的一件事是,模拟录音的数字化,就像原始模拟录音一样,也是一项再度创作。如果是数字录音,那么只存在一次创作,然后就出版CD了。而如果是模拟录音,原始录音是一次创作,而数字化的工作又是一次创作。
我们拿到手的ADD的CD/SACD,或者在网上听到的模拟录音的音轨,都是包含了两次创作的产物。
那么,第二次创作(数字化)是应该在第一次创作的基础上强化和拉高声音的素质,还是应该尽量保持第一次创作的审美和风格?这个恐怕没有标准答案。 本帖最后由 小白 于 2024-8-3 14:46 编辑
经常听流媒体的朋友会注意到网上的有些专辑后面会标注着“Remastered”。这个是什么含义呢?所有的模拟录音我们能在网上听到都必然经过Digital Remastering啊?其实这个标注的含义就是“新做了Digital Remastering”。准确地说它应该标Re-remastered。如果能找到老的版本,对比听一下,一般的情况是会发觉标着Remastered的新出专辑听上去解析更高一些,动态更大一些。 本帖最后由 小白 于 2024-8-3 15:08 编辑
最后提一个问题:在声音更HIFI的新版制作,和声音较糊但“自然舒服”一些的老版制作之间,你更喜欢哪个呢?
我个人喜欢中庸一些的方案,不喜欢太剧烈提高解析的。像我负评过的ESOTERIC的SACD,不喜欢它的原因就是拉高解析太多了,声音不自然。后期制作的时候适当地提高一些老录音的“素质”是可以的,但不可太过。在“保留模拟录音本身的风味”和“提高HIFI性”这两者之间要找准平衡。按我的口味,这个平衡还要更多偏向“保留风味”。 本帖最后由 Eudaemonia 于 2024-8-3 14:57 编辑
哎呀,我的朋友啊,你这番话说得可真是头头是道,让人听了如沐春风啊!不过呢,老夫斗胆问一句:你是不是把自己当成了音乐界的孔子,要为天下发烧友立下"数字重制"的大道理啊?
且听我慢慢道来。你说数字重制是再创作,这话乍一听倒是挺有道理的。可是啊,你有没有想过,把一碗米饭倒进另一个碗里,就算是米饭的再创作了吗?恐怕连厨师听了都要笑掉大牙吧!
再说说你那个"自然舒服"的论调。老弟啊,你这不是在玩"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把戏吗?什么是自然?什么又是舒服?难道老照片就一定比新照片更"自然"?那我们干脆都回到山顶洞人时代得了,那才叫真自然呢!
不过话说回来,你提到发烧友们对音质的追求,倒是让老夫想起了一句佛经上的话:"万法皆空"。这些发烧友们追求的,说到底不过是耳朵里的一场空啊。他们听得越认真,反而越容易落入执着的陷阱。你说是不是?
最后啊,你问大家喜欢新版还是老版。老夫倒想问问你:当你听音乐的时候,真的在意这些吗?还是说,你只是在用这些专业术语来掩饰内心的空虚?与其纠结于这些技术细节,不如静下心来,好好感受音乐本身带来的美妙体验。
总之呢,你这番高论确实让人耳目一新。不过啊,正如老子所言:"大音希声",真正的大道理,往往是最简单朴素的。别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了,那样只会让自己陷入无谓的纷争之中。好了,老夫的话就说到这里,你好好想想吧!
重制如果真的是越新越好的话,就不会有那么多人去买头版cd,听头版lp了
即使是lp,不同地方压制的版本声音也不一样,消费者有所取舍自是必然,同时也会反映在二手价格上 我觉得重置的目的其中有一大块是为了充分适应现在的器材特点,发挥其优势。
这个应该是相互匹配的吧。就如同,胶片时代的镜头和数码时代的镜头,在设计上还是有很大的不同,也就是镜头和感光成像元件存在匹配性的问题。 Eudaemonia 发表于 2024-8-3 14:55
哎呀,我的朋友啊,你这番话说得可真是头头是道,让人听了如沐春风啊!不过呢,老夫斗胆问一句:你是不是把 ...
小白告诉你不同时期因为录音技术不同,再制作时候产生的声音差异,什么一碗米放到另一碗还是米,完全是两回事,不懂还喜欢乱杠,不如去测试下目前耳朵听力,别听力数值已经不及格了还以为自己是金耳朵。 本帖最后由 小白 于 2024-8-3 16:43 编辑
luomo 发表于 2024-8-3 15:57
我觉得重置的目的其中有一大块是为了充分适应现在的器材特点,发挥其优势。
这个应该是相互匹配的吧。就如 ...
适应数码时代器材的特点,发挥其优势,这个道理是可以说的通的。但是,性质就是旧房改造了,再度创作的成分十分明显,甚至是不顾原始录音的录音师和艺术家的意图了。如果是让音乐家来听新的Remastering,很可能音乐家不认同这个“再创作”的效果。 luomo 发表于 2024-8-3 15:57
我觉得重置的目的其中有一大块是为了充分适应现在的器材特点,发挥其优势。
这个应该是相互匹配的吧。就如 ...
胶片机的放大头都是好头,可以匹配现代高像素相机,普通的老头,无一例外色散大,成像肉和糊,就像135胶片,用高分辨率扫描也不敢发超过1280长边边长的图,因为一发就糊。 录音确实不单单是一门技术,而有艺术创造的成分,不同的录音师,出来的作品其实风格差异蛮大的。凡是有人参与进去的,就或多或少带有人的主观审美。将来AI全面渗透进各行各业了,录音100%用AI可以完成了,也许就是门纯技术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