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响同修计划 EP08】 分享为聆听空间选购音箱的一些经验和想法
一年多過去,終於立下決心再次撰寫 【音响同修计划】,对上一回谈到为音箱配放大器的一些经验和想法,其实,在选配放大器之前,我们更应该花时间去思考和分析那款音箱最适合自己的听音环境,还有迎合个人的听音偏好,是的,在组合一套两声道的起始点,Steven 认为该由选择一对合适的音箱开始,Steven 会使用 “合适” 这个字眼,而非 “最好”,也不是 ”理想”,因为,世界上根本不存在最好的音箱,即使是售价最昂贵的箱子,在不合适的环境或配搭下,表现必定会大打折扣,甚至无法达到完整的声音平衡度,从而播好各类型的音乐, 与此同时,聆听空间也不存在理想的音箱,因为不同聆听空间的不同声学特性,即使是同一款音箱,声音重播效果也可以完全不一样。【音响同修计划 EP07】 分享为音箱配放大器的一些经验和想法
https://www.headphoneclub.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54791&fromuid=65587
这篇文章不会分享房间声学处理和音箱摆位的内容,同时,也不会基于拥有音箱摆位知识和经验来作调整的情况,从去改变选购音箱的准则,不论是初烧还是老烧,不论您是否拥有一个理想的聆听环境,您也有条件为任何聆听空间选购合适的音箱。
本帖最后由 StevenTam 于 2024-4-20 19:14 编辑
广东有一句俚语:「眼阔肚窄」,我想,也是拿来形容发烧圈选购音箱潮流的一个合适形容词,毕竟,有很多音响发烧友是抱着单元 "一寸大一寸强” 的心态,尽可能地选大一点的音箱,而且永远都偏重于座地箱,跟英国和欧洲的发烧音响文化截然不同。
举个常见例子,假如有两对同价位音箱,一对是6寸低音的高质书架,一对同样是6寸低音的入门座地箱,大多数人也会去选择座地箱,另一个情况,发烧友本来是想购买品牌的10寸次旗舰型号,但假如15寸的旗舰型号有折扣优惠,跟次旗舰型号只差 20% 差价,大多数发烧友也会在这个情况冲上旗舰型号,没错,大多数发烧友,在选箱子时,往往会将重心放在产品性价比上,在同样的售价下,也是想买最高级和最大尺寸的箱子,最终,反而忽略了箱子跟聆听空间的适配性,无法好好发择出效果。
在中国内地,一些本来是设计在30到50平方米空间的高级音箱,更会被拿来当成书桌上作近墙聆听使用,假如有足够经验去聆听到大量发烧友的系统,就会明白到,为什么大家在购买好器材后,都需要花那么多时间来调整系统,这个地方未感满意,那个地方想要去改善,回头想想,这正正是选购了错误器材而引致的,而当中,占最大多数的就是音箱,当用家选到为聆听环境选中“合适”的器材以至系统,即使不特别去调整线材和配件,声音效果也可以相当不错的,这是一个事实。
这里有很多耳机玩家,说到耳机跟音箱最大的声音差异,必定就是正确的声场和定位,这是物理界限,换个角度,也是玩音箱系统一个重要任务,要做到准确的声场和定位,这就是选购音箱和摆放音箱的重要性,在 Steven 的经验中,设计和尺寸最合适聆听空间的箱子,往往就是性价比最高的方案,得到平衡度最高的重播效果和音质表现,不是看单元尺寸,也不是音箱制造和用料,更不是看网络上的评测,发烧友最需要看的,反而是音箱的官方产品网页和官方提供的产品说明书,认识了解目标购买音箱型号的特性和官方配搭建议。
本帖最后由 StevenTam 于 2024-4-20 19:18 编辑
那么,选音箱会是一件复杂的事情吗? 也不尽然,只要懂得一些基础原则,选错的机率就会大大减低,同时避免了后期需要作出大量补救措拖所需的工夫,第一个大原则是先了解自己的聆听空间,从而找出“ 最佳听音位置(Sweet Spot)”, 在这里,先不用关心空间的构造和物料,最首要目标,是确定聆听空间的尺寸和比例,再在这个空间中,画出一个「纵向」或「横向」的 长方形,然而再在这个长方形中,画出一个等腰或等边三角形,就是这么简单,当画好后,你就已经知道了三项重要条件,第一项是「音箱跟耳朵的距离」,第二项是「左右音箱的距离」,第三项是「容许音箱离墙(背墙和左右墙)的距离」。
本帖最后由 StevenTam 于 2024-4-24 09:15 编辑
选购音箱的一些通用原则:
1. 先选设计理念
2. 再选系列和型号
3. 参考和阅读该型号的官方产品说明书
4. 最后才找该型号同类型的争竞产品作为额外选项
5. 尽可能亲身体验和聆听两到三款目标音箱,从当中选出最贴近自己喜好的声音风格
6. 相信身体的第一个感觉,忘记所有的影片和文字,单纯因为喜欢而作出最佳选择
每个款音箱设计,都必定存在一定的设计理念,很多时,设计师都会公开地在官方网站说明,又或者在产品说明书上,列出一些摆位建议和驱动参数。
也许您会有个疑问,不同结构的音箱,声音肯定都不一样,前气孔和后气孔不一样,开孔式和密封式箱体也不一样,单元不一样声音也大不一样,为什么不多 花点时间去研究音箱的结构和用料? Steven 简单直接地回答这个问题,即使我们对音箱拥有丰富的经验和知识,即使我们花上一百小时去研究音箱和想像音箱的声音效果,那么,我们就能得到准确的结果吗? 相反,我们亲身去体验,聆听,感受,得到的不正正是 100% 的结果吗? 那个方案更可取,难度还有疑问吗?
也许您又会有另一个疑问,不是每款音箱都能够试听到,不是每一套组合都可以听到,才需要花时间找文章和花时间研究吧? Steven 又再一次简单直接地回答这个问题,即使我们花上一年,我们又真的可以听到市场上大多数的音箱和组合吗? 再者,同一款音箱,在不同环境和配搭下,声音可以变得完全不一样,我们又真的能够逐一分辨出来吗? 在Steven 看来,买到什么音响,是伴随着一定的缘份的,Steven 在音响圈走访了十多年,也仍然是不知道的比知道的多,越是了解更多,越是明白自己 了解得不够多,但Steven 随着成长,经验变得更丰富,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就是,Steven 越来越清楚自己想要什么,还有不想要什么。
另一方面,最容易获得好声音的方法,必定是跟随品牌建议的玩法,毕竟产品就是这样被设计和创造出来的,花时间看评测,还不如先花时间去看看品牌的官方产品说明书,认识品牌的历史和产品设计理念,往往是最容易得到理想效果的,那些什么技术或者用料,与其花时间想像,还不如亲身去听一听,声音这回事, 要亲自尝过才知道既然用耳朵听音乐,为何又要追求别人脑内的声音? 本帖最后由 StevenTam 于 2024-4-21 06:37 编辑
假如我们去访问音箱的设计师,超过九成市场上受欢迎的品牌和产品,都是被设计成容易驱动的,至少,绝对不需要用到比音箱售价还要昂贵的放大器,也可以发挥 出正常水平,在数据上并不存在"推不动” 的情况,至于,发烧友所认为的“推好”,Steven 认为这是主观性的,根据聆听环境的不好,“推好”反而很多时候 是不平衡和不全面的驱动方案,以补偿声学问题的缺陷,好了,我们需要建立一个概念,当选到对的音箱,匹配放大器其实会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
举个例子,假如音箱本身擅长低频的能量扩散,但用家摆放的空间存在低频驻波,这个情况下,即使是完美推动这对音箱的放大器,在这样的聆听空间,也会被认定为低频控制力不足的问题,再举一个例子,假如音箱揸长于立体的结像效果,但当用家把音箱贴墙摆放,就会很容易将结像变得混乱,越是能够打开声场和 呈现三维空间结间的放大器,反而会创造出如定位不够精确,或密度不足等问题,换句话说,因应不同的聆听空间特性,本来最合适的放大器也否以视认为是推不好,一些 本身带有强烈偏向性的放大器,反而会变成最匹配的放大器。
从数据上看,市场上大部份的音箱,都可以说是”易推”的音箱,与此同时,不难发现,市场上随便选一款万元以上的放大器,都能够在数值上推好绝大多数音箱,然而,在发烧友的标准中,真的是如此吗?
Steven 个人会将音箱配放大器作两大分类,其后再作细分,放大器普遍而言,可归纳为「收 - 控制力」,和「放 - 驱动力」,而能够做到「收放自如」,同时具备控制力和驱动力,那就是 High-End,大功率不一定好,因为能放不能收的的放大器,结像,低频层次,强弱动态,快慢张力,细节,等等必要元素,都会无法被好好的重现,相反,功率质量线性的放大 ,也可能会过于收紧,将音乐变成 "数据的重播",失去音乐气氛,所以,一台好的放大器,就是能够好好的指挥该音箱的「收」和「放」,没错,对于音箱而言,放大器就犹如指挥家一样,时时刻刻的向音箱发出指示,带领着音箱演奏。
在寻找合适的放大器之前,首要条件是对音箱效果有充分的了解,那些声音元素感到满意,那些元素感到不足,从而去选择相对应特性的放大器,也许,你会提问,在没有 放大器的前题下,如何得悉音箱在自己聆听空间所得出的效果? 这就是Steven 即将分享的一个小心得,Steven 建议大家都选择放大器之前,在系统中可以考虑可入一台参考用的多用途音响,在万元以内,这台音响可以是纯粹的一台放大器, 可以是合并式前后级,也可以是一台串流-建码-放大器的多功能一体机,没错,这就是一台无法完全发挥您的音箱的一台参考用机器,看似是多此一举,看似是不切实际,看似是浪费金钱,但在Steven 经验当中,在没有参考机作为对比的情况,大部份发烧友是没有足够的经验去选中一台真正迎合自己喜好而且同时适合音箱 和聆听环境的放大器,最终损失更多的金钱和时间,先购买一台参考用放大器,反而会变成一个能够节省时间和金钱的好方法。
那这台参考用放大器应该怎样选? 这是没有绝对的,因为,部分升级的玩家,很可能本身就已经有一台放大器,这个情况下,就不一定需要再购买另一台参考用放大器,针对完全没有合格放大器的情况,我个人会 考虑三个方向,一个是购买一台新型D类,每声道6阻抗下输出100W或以上的放大器,另外,就是一套便宜的入门级双单声道放大器,最后就是像 Powersoft 这类专业品牌 推出的舞台用音频放大器,这类放大器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可以让音箱体验在功率充沛的状态下发挥,这会有助了解音箱的声音特性,Steven 个人也有这样的参考用放大器,一台 是英国 CYRUS ONE HD,另外就是一对日本 TEAC AP-505 双单声道后级,过去,Steven 分别会使用 Audiolab M-One 和 Micromega's MyAMP 来测试一些入门价位的音箱,还有较为特别和十分便宜 的Trends TA-10(T 类放大) ,现在,由于不时会测试一些较为高价的音箱,所以大部份时间会使用 Pass Labs INT-250 和 CYRUS i9-XR + PSU-XR,这两台比上 不足比下的余的合并式前后级,前者更是音响业者的绝对参考,是Steven 用来了解音箱声音特性的优秀助手。 本帖最后由 StevenTam 于 2024-4-20 15:09 编辑
得低音,得天下
没有音箱是无法重播低频的,越大越优秀的单元,低频表现力和延伸也会得到增幅,但是,为什么在我们的聆听经历当中,却很少可以听到出色的低频表现呢?
不论是采取那款设计的音箱,当摆放到一般家局聆听环境后,低频问题都必定会浮现,没错,在没有完整声学处理的空间,是必定存在低频问题的,只是程度上的差异, 很多时候,我们听到中音质感不足,或者高频延伸不够,都是受到低频反射问题而引致的,所以,掌控低频,等于掌控了音箱,高音和中音也会变得流畅自然,低频控制得宜 ,层次自然分明,中音质感自己会显现,高低也会变得鲜明。
低频有几个最大的敌人,一个是墙壁,一个低密度平台,一个是玻璃,一个是角落,不论是前置低音气孔还是密封式音箱,都无法逃过这几个外敌的威胁,那么,选 音箱有技巧吗? 绝对是有的,除了音箱设计理念和用料,影响最大的必定就是尺寸,只要永远想着封构建出一个合理的三角形聆听空间,尽可能发挥音箱单元的直射声(直接由单元到耳朵), 低音,宁缺勿滥,就可以一定程度上得到理想的低音发挥。
本帖最后由 StevenTam 于 2024-4-21 07:10 编辑
Steven 喜欢高可调性的音箱
事实上,越是高级和昂贵的音箱,就具备更多的可调设计,而且越是精确,可以是高音角度,可以是低频的分频点,也可以是各个频段增益。
在音箱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最难考量的就是各个用家不同特性的聆听空间,所以,越是大型或者是高级的音箱,设计师更偏向加入更多可调设计,让音箱可以在不同 环境中发挥出更理想的效果,举个例子,美国Wilson Audio 就是当中的代表品牌,分级最仔细,可调段数非常多,另外,Focal Grande Utopia 也有类似的功能,作出单元指向角度的微调。
说到底,音箱要好好的被发挥,正确安装和摆放一定是首要和最关键的,音箱设计师深深明白到这一点,可惜的是,当产品到达发烧获的聆听室,这些最重要的环节,往往受到忽略,发烧友更多心思花在放大器,线材,配件,这些相对次要的环节上。Steven 可以大胆地说,超过八成以上的发烧友,是从来未依照品牌官方建议去安装和摆放音箱的,可想而知,所听到的声音效果跟产品本身能够发挥出的效果,是存在一定程度 的差距的。 本帖最后由 StevenTam 于 2024-5-25 15:05 编辑
作为音响媒体,Steven 曾经访问过不少著名的音箱设计师,当中,就有超过半数的受访者提到,设计音箱最困难的部份,就是分音器的设计和调较,在声箱,单元,分音,三个主要部份,分音看似是一组简单的电路,主要零件只需要线圈和电容和电阻,却很可能是制作音箱过程中最花费时间和心思的地方。
分音,主要功能是控制单元的运作,不难想像,越是多单元数目,越是多复合单元的设计,制作分音的难度也会相应增加,分音,在设计和用料上只需要作出轻微的调整,音箱重播出来的声音就会变得大大的不一样,与此同时,设计音箱时电脑中的程式模拟数值往往跟真实测试结果出现大大的不同,事实上,部份音箱设计师更如实分享到,分音器的成本甚至可以是音箱中最贵的环节,这可能颠覆了不少音响发烧友的固有观念,然而,分音,对于音箱就是如此的重要。
没错,不论是那个品牌的音箱,二路分音设计是最容易出好声音的,也是 Steven 最建议初烧选择的这一个音箱,不论是书架还是座地,二路分音设计就是最容易驱动和出好声音的。
而 Steven 经验当中,假如在官方的产品网页上,有强调分音器设计的心思,大多都是性价比很好的产品,而且往往都是质量无可挑剔的高完成度计,或者,这也可以作为选购音箱时的一个重要参考。
本帖最后由 StevenTam 于 2024-6-29 17:06 编辑
密封式音箱的好处
简单来说,密封式音箱对聆听环境的要求较低,但对驱动和配搭的要求较高,由于没有低音气孔,大多数密封式设计的音箱,低音更容易得到控制,线条更紧实和有层次,而且结像更准确,同时,优质的密封式喇叭可以具有更快的瞬态响应,声音更沉稳安定,好处有很多。
当然,凡事都存在两极,密封式音箱对用料和造工要求也较高,设计上,需要更多考虑来处理箱体声音反射面问题,以完全消除声箱自身的声音,因此,在售价较低的音箱中,密封式设计并不常见。
在驱动方面,密封式音箱往往要求较大的功率,当然质量要求也较高,而且更多情况是大电流输出的放大器,会有着更理想的发挥,换句话说,推动的成本普遍较高,推不好的时候,声音会变得呆板,甚至出现无法音乐无法摆脱固定框架的问题,失去音乐该有的自然度和和谐感。
虽然,不能单纯以密封式设计来判断音箱的特性和能力,音箱设计有着很多因素影响到最终的表现,但在 Steven 经验当中,假如聆听环境有着严苛的条件,又或者难以进行后期声学处理和调整,密封式音箱往往在这个时候会更加合适,有着更好的发挥。
本帖最后由 StevenTam 于 2024-4-20 15:00 编辑
音箱前气孔还是后气孔?
(待更新⋯⋯) 高音位置?
(待更新⋯⋯) 本帖最后由 StevenTam 于 2024-4-20 21:17 编辑
书架箱还是座地箱?
(待更新⋯⋯) 留位 本帖最后由 StevenTam 于 2024-4-20 22:20 编辑
音箱性价比?
很多人觉得,音箱最重要的就是箱体,没错,箱体决定气流的流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音箱的音色,举个例子,即使采用相同单元的设计,金属箱跟木箱的声音永远存在差异,另一方面,决定音箱质素的就一定是单元,当中,最关键的元件,就是单元当中所采用的磁铁,尤其关键,不过,无法是售价多贵的音箱,怎样 High End 的音箱,除了音响线材之外,音箱无疑就是利润最大的产品,在 Steven 看来,消费者角度下,所谓的性价比,不应该跟厂家的生产成本挂勾,而是同一个价钱和预算,能够买到更全面或更优秀的同类型产品,事实上,性价比往往会是因人而异,假如,有一个商家为个别音箱提供大幅度折扣,那么,单纯以产品本身考虑,这音箱的性价比便会马上急升,但其实,如果这音箱并不适合自己的空间,无法发挥出该有的效果,这样的话,真实性能便会大打折扣,真实性价比也大幅下跌,说到底,在讨论性价比之前,首要是找苹果跟苹果比较,橙跟橙比较,这样才能得到最准确的性价比方程式。
【音响禅】谈论产品性价比已经过时,为你带音响性价比的全新定义
https://www.headphoneclub.com/fo ... 30064&fromuid=65587
发烧十多年,由兴趣变成评论员,再成为业界的工作者,Steven 认为真正的性价比考量,往往不在于产品本身,而是知识和经验,Steven 经常走访世界各地的音响展,也有机会访问不同 品牌和发烧友,一套总额十万的系统,摆放在合适的环境,经过精心调校,给人享受音乐的程度是绝对可以胜过一套一百万乱配的组合的,当中省下的九十万成本,就是性价比,换个方式去说,越是懂得省钱,就越是能够得到高性价比的「结果」。
当我们走进一间音响店,如果店员去尝试推销我们不同的产品,我们不会感到惊讶,但当我们走进一间药店时,假如店员不断尝试推销我们不同的药品,我们可能会觉得十分之奇怪 ,在音响业的环境中,我们经常被误导买了很多不必要的东西,或者不适合自己的东西,往往会被说成这样,不买这个音质就不行,不升级那个声音就不够好,好像是我们 生命中缺少了什么似的。
仔细想想,我们在为系统加入新东西时,很多时候并不是真正解决问题,只是把原来的问题变成为一个新的问题,要不然,我们根本不用不停的加这个加那个,短时间的 去升级这个升级那个,说到底,我们就没有真正解决到核心问题,也许,其中一个的核心问题,就是选择了不适合的音箱。
接下来,Steven 希望分享一些兼容性较强的音箱品牌或系列,让大家作为参考,在不同价格段中,在未真正自己需要的情况下,可以得到较容易出好声音的方案,注意,大家所喜欢的声音风格和定义的 “好声” 也不尽相同,这里只能够分享通用性较强的选项,而非所谓的最佳方案。
<入门及中价位>
- Ruark Audio R1
- KEF LS50 Wireless II
- Genelec G One & F One
- Audioengine HD3 / HD6
- ELAC UniFi 2.0 UB52
- Wharfedale Diamond 220 / Diamond12.1
- Bowers & Wilkins 606 S2
- Focal Aria 906
- Monitor Audio Bronze 500
- GoldenEar Technology BRX
- PMC Twenty5.24i
- DALI MENUET SE
- Spendor A7
对于入门玩法,Steven 也会建议主动式音箱或品牌套装起步,在入门级别,主动式方案不单可省却配搭放大器甚至音源的烦恼,事实上,在性价比上,主动式方案在这个价格段往往更高,而品牌套装可以让初阶玩家认清自己想要和喜欢的声音风格,其后升级时配搭会更加得心应手,而在被动式音箱当中,德国 ELAC 和英国(中国)Wharfedale 我个人是特别推荐的,表现十分全面,而且相对容易获得好效果,针对一些没有明确购买方向的玩家,这两个品牌的入门以至到中价位箱子,命中率会很高。
<中高及高价位>
- Wilson Audio SabrinaX
- Magico A3
- Vivid Audio KAYA 25
- Bowers & Wilkins 702 S2 /802 D3
- Sonus faber Lumina III
- Marten Oscar Trio
- Børresen X3
- Audiovector R3 Signature
<HIGH-END>
- 没有特定推荐,最重要是选自己最喜欢的,而不是别人告诉您什么是好的
最后的最后,Steven 分享一些自己喜欢的品牌和型号,只反映我的个人喜好,有兴趣可以看看:
**** Hidden Message *****
Steven 喜欢的系列和型号,不一定都是最贵和最高级的型号,相对地,一些完成度高的设计和产品,往往更能够讨我的欢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