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lentAngel 发表于 2024-3-1 15:34:12

1张桌子12款器材组成3套系统,编织起了我的HiFi“听音观”

本帖最后由 SilentAngel 于 2024-3-1 15:36 编辑

经原作者授权同意,今天给大家转载一位博主的开年大作!写的真的很用心,篇幅有点长,希望大家可以耐心阅读!

原博文链接: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5004631590699323
作者:撩数码   发表日期:2024年2月23日

这12款器材就像离散的“点”,经过“线”串成了三套系统,最终这三套系统又彼此交织形成了“

“绳索和棍棒是人类最早发明的工具。绳索可以留住美好,棍棒则可以驱赶危险。两者皆是我们最早的朋友,皆由我们创造。有人的地方,就有绳索与棍棒。——摘自 安部公房 《绳》”
这是飘在旷世神作小岛秀夫《死亡搁浅》开头屏幕上的一段“卷首语”,当这一行字出现在屏幕上的时候,估计很多朋友都和我一样觉得一头雾水,不知所云,而随着剧情深入推进,让这款看似单人游玩方式,实际上是小岛秀夫使用的“障眼法”,只有联网并深入到后期才能知晓这款游戏的精髓:当你搭建的梯子帮助了他人,亦或是发现在送快递前行中,别人建造的梯子帮助了你,这种从内心根源中涌起来的成就感或者愉悦感,以及带来的平和心态,让我们足以得到和对方感同身受的体验,在游戏中也恰巧出现了“绳索和棍棒”,它们或成为工具或成为武器,彼此间扮演的角色不同甚至形成了互换(比如在小说中绳子就成为了武器,而在游戏中则为工具),但最终连接也好,还是形成的羁绊也罢,都让彼此相通,相互连接。



这样激发起或愉悦,或兴奋,或惆怅的感受,其实也有具象化表现。在游戏中,不管修建公路或者送快递搭建梯子,为自己也好,还是为他人也罢,最终系统都会自动生成一个“赞”,它也是给玩家的奖励,但说实话在玩游戏过程中我更多的是从自己角度出发,非常遵循于自己想法,并没有注意到这种互联境况,而这种“本我”孤身一人的游玩状态,也不光体现在玩游戏上,还体现在听音乐这件事上。

[*]“点”“线”“面”

比如最近在假期中折腾的台式HiFi器材,是目前迄今为止,我折腾过的最复杂、最满意、最能让我闭上眼沉浸在“本我”世界中的系统。
这12款器材就像离散的“点”,经过“线”串成了三套系统,最终这三套系统又彼此交织形成了“面”构成了“听音观”。

在之前文章《顶级台式DAC只要4k多?拓品D90 III SABRE可太“卷》中其实已经能够看到我桌面上都快放不下的设备,原因在于我是分体设备爱好者,“模块”化搭配可以进行灵活的组合搭配出不同风格的前端,但最后声音殊途同归。这12款器材按照类型可以分为三大类:
一类是音源,这类折腾的时间最多,也是最费精力的,但和解码耳放这类单一器材不同,只要折腾一次,基本上就“一劳永逸”了,因此建议未来有准备折腾HiFi尤其是台式耳机系统的玩家,音源部分一定要下血本。我对音源的折腾逻辑是,能够最准确表现出原音源文件素质即可,不求音染只求准确同时要有高信息量。
为了可以尽量减少前端音源对后端“干扰”,其实有两种搭建方式,一种是使用单一品牌数播,我这里强调“单一品牌”也是考虑兼容性和声音一致性,之后我会详细聊;一种是直接接驳一套高端CD转盘,这是相对最“经济”的方式,不过我目前才开始折腾CD机,使用的是山灵CA80,多说一句入门CD从山灵开始准没有错,千元价格就能感受CD机魅力(CD80),之前已经详细写过评测,感兴趣朋友直接搜索,不做赘述。
在搭建好两套音源后,就是“分支”后端系统。这三套HiFi系统为:
主力听音设备为仙籁M1T当做纯数字转盘,外接NAS(音频单独隔离放置),之后通过USB输出到全想A800,后者是一款搭载单片ES9038 Pro的分立解码器,之后平衡输出到声韵金牛座MKII耳放,线材为XLR平衡连接。这套系统声音风格最纯净,能够非常直接的反应出台式大耳的脾性,此外金牛座MKII本身就是全平衡耳放,所以驱动输出电平比较充裕,三频力道属于三支系统中力量感最“爆棚”的系统,这套系统用来听大编制古典交响,尤其用高阻大耳,来听非常强调动态和瞬态的曲目会非常抓耳,密度和信息量也是三套系统中最为丰腴的。这套担任绝大多数曲目的“筛选”工作。

第二套主力系统就非常有个性了,是三支系统中连接最简洁的,只通过一根网线连接到目前我觉得人声进和编制器乐最有味道,搭载自研喜马拉雅R-2R架构的HIFIMAN SERENADE Jr 红色小夜曲,后者是一套流媒体解码耳放一体机设备,另外输入接口同样非常丰富,光纤/同轴/USB/网络同时还支持OS功能更新,有关于系统的详细搭配我会进行单独评测,简而言之正统这套系统目前担任主要的“鉴赏”工作。

第三套是CD音源,也是我新加入的音源系统,最后用来“调味”和收藏用的。在经过前两套数播系统“筛选”和“鉴赏”后。最终我会购买专辑来用CD听,这一套在前边我也讲了,山灵CA80之后同轴输出到金牛座耳放,之后通过前面板输入接口就能快速切换单端/平衡。
当然接驳CD的系统我最近听得最少,原因就是因为刚刚要折腾CD加之春节前购买的CD还没到,所以干脆等到了再折腾。

线材自然不用多提,依旧是卡达斯RCA和卡达斯宝石电源,兼顾厚度和力量感。
从发烧至今,整套系统最关键的部分,并不是解码耳放也完全不是线材,而是音源,结合我自己系统来看,就是音乐服务器。

[*]音乐服务器的“隐性”和“显性”

因此有必要单独拿出来相当一部分篇幅详细介绍我是如何“看待”音乐服务器的。
音乐服务器一定是“服务”为主,换言之功能要丰富,既要服务好本地存储的音乐,同时又要“与时俱进”,支持丰富的网络流媒体,后者显然是符合目前HiFi数播玩家的定位和发展趋势,在硬件上是否有丰富的网络接口;在软件尤其UI界面上是否能够做到直观操作,这都是衡量一款音乐服务器是否能够“站稳脚”的标准。
以上说的还只是最基本的,如果要让挑剔的HiFi玩家能够用得舒服,并物尽其用这就对音乐服务器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从某些意义上讲,音乐服务器本身赋予HiFi玩家的情绪价值,也要比解码和耳放更高,在我看来,音乐服务器使用得是否顺心,都会直接影响到听音过程,换言之,它在整套系统中的作用,是可以和听音习惯直接挂钩的,在一定程度上也放映出来了HiFi玩家的听音习惯。
比如我自己的听音观近些年来发生了非常大变化,从早期的追求低频和器乐细节,到现在注重整体音乐性表达,强调厚度和质感,把更多注意力放在音乐本身而不是器乐本身上。而要想注意到音乐本身,对于听音系统而言,其实是有“显性”和“隐性”。

“显性”非常好理解,能够快速进行连接设置、有简洁的操作界面以及高素质传输水平“隐性”是基于“显性”而生的,这应该是一种可以在长时间使用后,依然可以保持有初次听音带来的“快感”,如果想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就需要音乐服务器在风格上要能够和后端器材做到互补,这也更考验这类器材调教水平。
很开心的是,目前作为我这套音乐系统“中枢神经”的仙籁Silent Angel Rhein Z1 Plus莱茵音乐服务器(后简称为仙籁Z1 Plus),通过这套服务器连接的系统,就能够让人把重心关注到欣赏音乐本身这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上。
先来聊聊“隐性”,也就是能否让人有一直听下去欲望的核心能力,在我看来有两个关键因素影响着这方面。
其一是音乐服务器本身因为承担着比单一数播更繁重的功能外,因此需要高算力,高算力除了处理读取、传输、整理、播放外,在我看来最关键一点是,在应对性能更高的高规格文件时依旧会有迅速处理机制。

比如我目前一直在用的Roon,它是由Roon Server、Roon Core、Roon Remote 三部分组成,前两者可以完全集成在仙籁Z1 Plus中,直接部署Roon Server来存储音乐,这对算力有了要求,但不算高,多说一句,对于预算比较充足朋友,我建议可以直接购买4T版本,预算有限选择256GB版本,之后把音频文件部署在NAS中,而后者也是Roon官方建议的方式音质会更好,不管怎样存储,Roon都会通过网络读取本地音乐时候,通过高级音频构架RAAT来进行传输。而部署最重要关键的Roon核心就不一样了,对音乐服务器本身就提出了高性能要求,仙籁Z1 Plus相比上代Z1提升了处理器,由频率为2.24Ghz的英特尔J3160更换为频率更高达到3Ghz的J6413,一方面读取成千上万首音乐速度会大幅提升,另一方面就像在前边提到的,在处理高规格音频文件 ,比如DSD时候会更“流畅顺滑”,处理速度更高。不过凡事都有两面性,处理性能强了,就会带来高功耗,这样就会带来比较高的发热情况,对于一般PC而言这无所谓,加风扇就行。

但是对这样高性能音乐服务器因为需要更稳定的环境,内部是不能添加机械风扇来散热的,不仅会引起内部噪声,也会带来不可避免的抖动,仙籁Z1 Plus思路是通过石墨烯配合铜散热器来散热,带来系统稳定并提供较为宽松的音乐环境,毕竟内部带有复杂的PC架构,不可避免的会带来噪声,因此
其二也是最恐怖的部分,内部对于噪声/抖动jitter的控制和消除,是音频文件是否能够纯净传输到后端的重要因素。仙籁Z1 Plus相比上代在噪声控制上要更加苛刻,比如采用了导电率更高的EMI噪声过滤技术,当然这种技术用在了DRAM、处理器、固态硬盘、网络接口和USB等最容易产生噪声的接触组件中,此外还通过输入功率调整模块、USB音频输出降噪电路来降低噪声。
除了噪声外,还有系统带来的jitter也是影响声音的一大因素,因此晶振必不可少,相比于Z1的常规时钟,在网线端口的TCXO时钟精度要更高,当然这次相比Z1也多了外部时钟接口和独立的时钟切换开关,这样搭配自家GX,多说一句,Z1 Plus的TCXO时钟是25Mhz,这是一个比应用在GPS10Mhz更好的频率,能够更好的减少网络延迟和抖动。
因此对于音乐服务器而言,类PC硬件可以为提供DSD高规格文件到核心DSP转码的性能保障,在读取网络资源时候也能因为性能“跟得上”从而进行快速速率响应,而通过无风扇的几乎全部重新设计的电路,在利用EMI噪声过滤技术以及在端口处的各种滤波电路则可以规避噪声和抖动,这样归根到底的作用,就是输出背景黑、干净的原生音频文件,好交由后端来处理,这就像在北京做粤菜比较讲究的餐厅,必须得对水进行处理一样,本身北方水就非常粗犷,只有经过过滤后用来炒菜的水才能凸显菜的甘甜,仙籁Z1 Plus作用同样如此。
当然对于“显性”就更值得来聊,我个人认为,音乐服务器一定要尽可能减少系统之外的连接,最好只由服务器来形成“闭路”系统,这样做的目是减少外部噪声干扰,这就对服务器接口提出了一些要求,不仅需要种类丰富数量多这样看的见的部分,还需要规避接口带来的网络噪声,仙籁的解决思路特别有意思,那就是通过两个网络端口,一进一出来替代网络交换机“职责”,之前在使用Z1时,如果想要把数播连接在音乐服务器中,必须要经过网络交换机,如果使用的是仙籁自家N8还行,能够滤除噪音,但如果使用的是其他外部交换机,很有可能引入新噪声,而仙籁Z1 Plus配备了两个网络接口,一个接路由器,一个输出端接带有网络接口的数播,这样Z1 Plus就相当于交换机,简而言之,系统全部经由Z1 Plus,就可以规避延迟、噪声这三方污染。其他接口方面,两个USB 3.0和一个USB 2.0外加type-C接口以及专门经过优化的高分辨率输出接口也很容易接驳解码等后端产品。

当然既然仙籁Z1 Plus配备了两个网络端接口,那这次就“物尽其用”,这次就接上HIFIMAN首款,搭载自研喜马拉雅R-2R架构的网络流媒体一体机HIFIMAN SERENADE Jr 红色小夜曲来试听,它相比夜曲在功能方面仅去掉了蓝牙,不过对于网络流媒体来讲,还是有线连接在速度和稳定性上要超无线,因只要把流媒体一体机通过网线接入到网络中,就可以把手机中的各类音乐推送上去,而且音质反而要比蓝牙更好,未来我会分享这款流媒体一体机的详细音质表现,这里只做简单连接介绍。

使用网线连接后,在Roon软件界面中就可以看到已经识别出来了HIFIMAN,为Roon网桥,关于后者不做过多解释,你只要理解为HIFIMAN SERENADE Jr 红色小夜曲内置了Roon网桥,在和Roon Core核心连接后作用就和有Roon Ready认证的设备提供相同作用功能就可以了,整个系统就完全“归”Roon,加上核心支持到PCM 768,红色小夜曲最高也支持到PCM 768,这样就保证了音源文件一致性。

当然熟悉仙籁Z1的朋友都知道,Roon只是其中支持的一项功能,像Spotify、amaze music、tidal等等流媒体矩阵都不在话下,而且官方还在不断的通过OTA来解锁更多功能,感兴趣的玩家可以深度挖掘,这也是仙籁产品的一大特性,非常适合喜欢折腾的玩家。

接下来就以HIFIMAN SERENADE Jr 红色小夜曲来搭配耳机聊聊音质。这次我选择搭配的耳机绝对“丰俭由人”,入门选择的是和声力新入门款动圈大耳黑洞,之后直接跳到旗舰平板,HIFIMAN自家HE1000 V2,这两套大耳机也是我目前的主力听音设备。

其实要评测音乐服务器声音最直接的做法是接驳不同音源,但是我看了看手头上的CD,价格相差小10倍,因此并不适合直接进行对比,所以音质这部分就用两种方法对比,一种是使用仙籁M1T接驳自己系统和之前的Z1比较,这种控制变量方法最公平,毕竟变化的只有音乐服务器。从“根深蒂固”的听感来看,仙籁Z1和Z1 Plus在声音风格差距上并不明显,两者都是直白风格没有任何音染,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固件版本以及内部电路多方面影响,仙籁Z1 Plus下的M1T通过USB方式连接分体解码耳放的声音,能明显感觉声音更为厚实,背景来也更干净,处理一些大编制曲目时候,不急不躁,至于接驳之前那套系统的声音之前已经分享过多次,感兴趣朋友可以查看之前评测。
而通过Z1 Plus网络输出端口接入的HIFIMAN SERENADE Jr 红色小夜曲,在声音表现上直接颠覆了我对一体机的看法(没想到这么快就打脸了),尤其在花费1200大洋升级了HE1000 V2耳机线后,这套就是在上文我所说的“起到鉴赏作用,并能闭眼听歌”.

因为不管是接驳“入门”的和声力黑洞还是超过万元的HIFIMAN HE1000 V2,这套系统能够提供相当“浓烈”的音乐味,在开头我也讲了,这套系统有别于分体的“明察秋毫”也有别于CD过于厚暖的风格,反而是兼顾了音乐性和素质,这种可以“比肩”CD的厚润和层次感,倒是第一次在这个价位的一体机中听到,难能可贵,此外有别于印象中的要不过于强调线条感,要不过于闷糊印象,这套系统反而让我可以踏实听音乐。

仙籁Z1 Plus提供的高规格音乐其实是不加任何修饰的,信息量非常高而且细节拿捏得也不在话下,而想要“接住”这样的迅源,就非常考验解码和后端放大能力,红色小夜曲R-2R架构本身就是走的听感路线,非常强调厚润和细腻感,同时这部分框架本身性能也足够强劲,虽为LE版本,但其实性能已经可以够得上AKM旗舰比如目前特别火的AK4499风格,而且还结合了ES高端DAC的“控场”能力,这是我煲机一段时间后的新发现。
所以在搭配和声力黑洞这样的“入门”耳机时,这种“抓耳感”就体现出来了,要比我手头器材更能快速进入一种慢热状态,因此建议如果拿到HIFIMAN这款红色夜曲不用特别热机煲机开听即可。和声力黑洞这款耳机,最引人入胜的就是它对于纵向声场的还原,这种规整同时又富有层次感以及适当的混响,“填补”了横向不大的声场,这种声反馈则更突显了纵向声场内器乐结像质感和空气感,另外对于低频氛围的表达也能够对音场起到画龙点睛作用,不过在高频方面我个人感觉就有些强调器乐亮度,但这种亮度不是刺激感,而是本身器乐的金属质感,铜管尤其明显,高频延伸和泛音恰到好处,但在我分体解码耳放上就有些克制,如果喜欢稍微“豪放”一些的高频亮度,建议搭配一些有高密度重乐性表达的前端比较好。中频人声延续了雅典娜那种有“女毒”走向的风格,口型不大且精致,非常适合听一些注重情感表达的清雅型女声,水润细腻且带有一点齿音则强化了形体感;低频则是仅次于声场表现的部分,因为篇幅原因我这里就只做概括,这部分能够抓住一部分初烧玩家耳朵,量感相比中频和高频能够很好的感知到,回弹稍显粘滞感,但并没有缺失清晰度,瞬态和动态并不太强调响应速度,依旧和中频以及高频有很好的分离,这套系统恰好能够发挥出这款耳机全部实力,表现出来了这价位的应该有的标杆水准。
而换上自家HIFIMAN HE1000 V2,本身“全链路”高规格音频传输最终都通过这只耳机表现出来了,而这也是另外一“隐性”表达:能够为后端器材提供最强的有力保障,同时又不会“添油加醋”,而是把最为纯粹的音源讯息给到后端,让后端以及搭配的耳机表现出它本身的特性。HIFIMAN HE1000 V2正是在人声和器乐整体表现上,真正达到了统一,好的系统可以让耳机发挥出最大实力,而通过好的耳机表达出来的声音则能够衬托出音源的纯净感。用这只旗舰耳机,在听恩雅的《I want Tommory》这首器乐和人声各占一半的曲子,开头空灵的合成乐短促悠扬,空灵而略带寂寥的回响响彻耳畔,加之延伸非常远,但这种略带羽化的边际感,反而会更迷人,恰如其分的密度和信息量虽高,但没有填满整个空间,而是稍微留了白,用现在非常流行的一句话来形容就是“不响”,人声从远处飘入进来,虽然我用了“飘”这个词,但并不代表人声结像就摇摆不定,而是一种略带感伤但又充满坚毅,人声声线较为硬朗的从远处融入进来,挑高了恩雅这样悠扬且婉转优雅带有一点伤感气质的嗓音,娓娓动人,人声是HIFIMAN HE1000 V2一大亮点,润而不腻,亮而不刺激,略微加入的一点齿音则让整体人声形体感极强,适当的低频烘托则起到点睛之笔,让整体横向声场和纵向声场在一定混响和残响下,具有良好的空间感。当然HIFIMAN HE1000 V2能够在人声上有如此出色的表达确实有些出乎我意料,在器乐上,虽然因为受限于红色小夜曲定位稍显有些急促,但在表现三重奏和四重奏以及一些像穆特《四季》这样比较突出单一器乐的曲目时,并不会出现力不从心现象,尤其后者高瞬态的切入进来的凌厉感表现还是非常到位的,而在低频表现上,我个人感觉红色小夜曲加强了这部分表现,加之仙籁Z1 Plus对于高采用率格式的支持,在表现出自然真实低频基础上,增加了一点柔化的音染来调味儿,让低频不至于过于强调速度感,而是融入一些极低频来强调整体氛围来加强与中高频的在空间感上的塑造性,这样的好处显而易“听”,让音源曲目可以在保障高素质基础上,增强音乐活跃乐感,至于更加详细的听感分享,会放在独立评测中。
就像我在文章最前边讲的,这是我折腾搭建过的最为复杂且多元的台式桌面系统,当然“环绕”仙籁Z1 Plus数播并通过VitOS Manager这款APP的玩法还有很多,它几乎涵盖了所有能够想得到的玩法,另外还支持双向音乐备份和导入,以及双固件设计都为喜欢折腾玩家提供了一个完全没有“后顾之忧”的环境。

回到开头,我想玩过《死亡搁浅》的朋友都会明白。自己搭建一条梯子,这时候并不会获得喜悦感,但这条梯子帮助到了别人,一种颇有“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成就感就会油然而生,同理,自己这套系统器材虽然多数时刻只局限在个人使用环境中,但通过分享可以让更多发烧友了解,假如万一有一天无意间听到其中的一套器材亦或是一件器材,那种听过声音产生的共情,或许会引起更大的共鸣,而这种共鸣,就会一连串涟漪反应,由点连成线,再由线编织成网,而网就是听音乐本身这件事儿。
附三套音源系统
路由器:华为AX6HiFi交换机:仙籁N8网络交换机音乐服务器:仙籁Z1 Plus作为Roon核心音乐播放器:仙籁M1T当做纯数字转盘,外接NAS(音频单独隔离放置)HiFi线性电源:仙籁电源F1连接仙籁M1T第一套HiFi方案:仙籁M1T当做纯数字转盘之后USB输出到全想A800之后平衡输出到声韵金牛座MKII,这套主要是听古典交响第二套HiFi方案:仙籁Z1 Plus直接网线连接HIFIMAN SERENADE Jr 红色小夜曲,这套来听人声和器乐,以及部分编制曲目第三套HiFi方案:山灵CA80通过RCA连接到声韵金牛座MKII,购买自己喜欢的CD来听。线材:RCA为卡达斯宝石连接山灵和耳放;卡达斯宝石电源线连接HIFIMAN SERENADE Jr 红色小夜曲流媒体一体机;另外一条卡达斯电源线连接金牛座MKII耳放改善硬冷。
未来计划:
今年音源部分量力而行,准备先购买CD,之后有功夫就选选CD机。分体解码有更换想法,还在观察,耳放准备放在明年;一体机没有计划更换,如果有也是同品牌更高档次型号,线材很喜欢没有更新计划;大耳目前就HE1000 V2和HD800换着听,手头有不少升级线,准备折腾折腾,今年大概是这样计划的。






SilentAngel 发表于 2024-3-10 11:00:09

ding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1张桌子12款器材组成3套系统,编织起了我的HiFi“听音观”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