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遇到力大声粗的问题,说一下我的看法
今天看到一个帖子里面有发烧友说:“3的接法声音能量感最好,充沛有力动态强瞬态猛,但是高频容易尖刺发冲,尤其是带宽高的网线,带宽越高高频越亮越薄”这就是力大声粗的具体表现,也是发烧友在折腾系统的过程中经常遇到的。
无论多牛逼的音响系统,跟真实乐器和现场相比,永远是信息量不足、能量感不足、动态不足。因此遇到力大声粗的时候,选择弱化信息量动态能量感换取柔顺的听感实属无奈之举(偏偏这是大部分发烧友的选择)。最佳选择应该是保留能量感和大动态的同时,提高耐听度。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动态大能量足是信息量大的表现,但系统若是不能消化更大的信息量,就会出现亮、白、干、燥、刺的问题。前端信息量越大,越需要后端能吃得住大信息量。在大件器材已经确定的情况下,周边线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尤其是电源线,要是用得不对,必定会有力大声粗的问题。大多数情况下,更换电源线就能很大程度上解决力大声粗的问题。
更换电源线建议从后级开始换起,我遇到过一个发烧友的系统声音燥得没法听,把他的后级电源线换掉就基本上解决问题了。
信号线如果是大牌厂线,我没遇到过力大声粗的问题,问题都是信息量不足。杂牌信号线则需要怀疑一下,换成厂线试试,因为我遇到过用杂牌信号线造成声音亮刺没法听的。
CD系统比较简单,大件就是一台CD机一台功放,比较容易折腾。而现在都玩数播流媒体,需要折腾的环节比较多,更容易遇到力大声粗的问题,比如我做的线电,有发烧友说是他玩过的乐感最好的线电,也有发烧友觉得动态大但不耐听。再比如我推荐的Viberating String网线,有人觉得非常好,动态大、频宽宽、信息量足,但也有人觉得有点燥,不够润。我的建议是如果换了一件器材、线材之后,动态变大、能量感更强,但声音更直白干燥不耐听,先别着急怀疑是新器材的问题,很可能是系统Hold不住大信息量,需要继续在别的环节折腾。但很可惜,我看到很多发烧友会认为力大声粗是新的器材、线材的问题,犯了方向性错误。
举个例子,最近玩过的一台热门解码器,就很容易出现前端信息量越大,声音越直白的问题,直到我把手上最好的一条电源线给它用,才算解决问题,这时候的声音明显要比信息量小的前端来的好。要是一开始搞错方向,用信息量小的前端来换取不直白的声音,那永远也听不到好声音。
认识一些发烧友,折腾PCHIFI很多年,花费不菲,依然没搞出高级的声音,我观察下来根源就在于把柔顺耐听放在了第一位。
只要柔顺耐听?买台BOSE听听好了。。。。
鼠版说的后端hold不住确实是一个原因。
还有一种常见的原因是,系统限于成本档次,缺失信息量,尤其是缺失中低频的信息量,导致中高频能量很大,不耐听。其实是中低频太弱导致的三频不平衡的不耐听。 音源力大声粗是怎么回事? 鼠大的东西还会得到动态大 不耐听的听感这个比较少见 oddo 发表于 2023-4-13 13:31
音源力大声粗是怎么回事?
能具体说一下吗?是更换了器材后变得力大声粗还是一直就是力大声粗而搞不定? 本帖最后由 LV火花 于 2023-4-13 18:15 编辑
量大而粗、噪的声音肯定是错的,拿视频做对比类似于偏色和画面失真,分辨率低下等。
后者一目了然,接触过更新、更高的规格就回不了头,到音频就偏生有这么多说法:lol
粗、噪、响的原因除了音源,通常是功放音箱的频宽、失真度、功率储备等问题,三者互相制约除了硬过硬砸钱一般没有捷径。 本帖最后由 LV火花 于 2023-4-13 18:24 编辑
跟现场信息量不足我也保留意见,说响度和动态不足基本同意。
以电影为例很多现代高科创造出来的虚拟现场,这其中的无数人造细节有什么现场可以比,即便是有好比真实的古战场恐怕人直接疯掉,更别说各种穿越地心、折叠空间满宇宙闪穿了:lol
本就不存在的东西何来现场信息量,虚拟即封顶;P
扯这么多我想说的是玩音响甚至说白点追求音效本就是百家争鸣各有各的理,现在还把现场作为唯一的正确标准反正我是挺那个的,退后百步现场也分三六九等:lol 确实碰到过后端消化不良的问题,磨机以后解决了:lol 谁的力大粗声系统惊动了鼠兄?:lol 徕卡 发表于 2023-4-13 19:05
谁的力大粗声系统惊动了鼠兄?
看到另外一个帖子里发烧友的话有感而发,因为我也时不时的碰到这种问题,在一楼已经举了几个例子
一楼关于信号线的说法我要补充一下,功放吃不住大信息量的情况下,换信息量大的信号线可能会在动态、两端延伸提升的同时感觉声音冲的。 激光鼠 发表于 2023-4-13 15:48
能具体说一下吗?是更换了器材后变得力大声粗还是一直就是力大声粗而搞不定?
用一台win11系统的pc做音源,和其它音源对比,这台pc力大声粗 oddo 发表于 2023-4-13 19:44
用一台win11系统的pc做音源,和其它音源对比,这台pc力大声粗
试试给PC换一条好一点的电源线 本帖最后由 ang 于 2023-4-13 21:35 编辑
发烧圈里总是充斥着各种奇谈怪论,姑且不论对错,无论如何这些东西最终是落在对声音的感受上的。那么既然换了个设备声音变了,为什么不用测试话筒测一下声音曲线,看看前后有什么改变呢?!却总是天天看到各种经验论调,真的是天知道是怎么回事。这种事情发烧友最喜欢做,音响制造商也最乐于看到发烧友这么做! 对,就是糊,阻尼匹配差,单元推不开,大幅度失真 力大是功率输出大;
声粗是声音没有细节。喇叭磁体磁通量不足、瞬态差、阻尼匹配差控制不住;放大器丢失细节。
发烧词汇不要搞得那么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