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个黑胶方面的问题
本帖最后由 小白 于 2023-2-3 18:39 编辑请教个难以索解的事。播放黑胶时,在音轨间的空白处有时能听到很微弱的音乐声,就像是磁带的复制效应一样,来自相邻音轨的音乐(通过喇叭听到,不是唱针头直接发出),这是什么原因有人知道吗?
按理说,唱针只FOLLOW一道沟槽,不应该“感应”到相邻的沟槽。 本帖最后由 luomo 于 2023-2-3 22:29 编辑
唱片变形了?通过唱片压平把旁边空白沟槽挤压出音轨了? 本帖最后由 阳光枫林 于 2023-2-3 21:49 编辑
黑胶唱针是机械接触,不存在感应,是母盘制作或者压片的问题 终于明白为啥有些模拟录音的CD的空白处有音乐音了。比如美艺海顿钢琴三重奏。 会不会是开盘母带把空白处磁化感应了,然后压盘时也压进去了 母带因为存放原因出现了复制效应,这也是一种解释。但我觉得奇怪的是,做LP母盘的时候明明可以通过人工手段把空白处做成真的空白,为什么要留着母带的瑕疵呢? 这个是来自相邻音纹的串扰。
因为制作流程是先在一个软质盘上刻下纹路(阴纹,所以就和最终的成品lp类似,但材质很软无法多次播放)制作成母盘,然后将这个软质盘浸泡电镀液进行电镀,让金属进行沉积表面,最后剥离软盘可以得到阳纹的父盘,再用金属父盘去压盘得到最后的lp(只是简化的流程,中间还要经过多次复制,得到多份的阳纹父盘,提高生产效率)。
所以这个问题就出现在一开始在软质盘上刻下纹路的时候,如果阴纹间距设置太小的时候,刀头刻下纹路时就会推挤隔壁的纹路,导致声音串扰到前后几秒的位置,造成回声或者提示的效果,使音质和清晰度下降,因此单面时间过长的lp都会有类似的情况出现。
要解决这个问题有两个方法,第一个是调大音纹间距,留下足够的空间(但会导致单面播放时间缩短)。第二个是更换更好的材质,也就是末期出现的DMM技术,用铜盘代替软质盘,这样就避免了这个问题,同时也可以让音纹间距离缩短增加单面时长。 谢谢楼上,解决了一个疑问。 纹路的间距是由刻片的工程师决定的,因为它也会影响整体音乐的动态大小,比如为了录下更长的时间会压缩音纹的振幅。
所以发烧片通常单面时间短,普通片就无所谓。
而且早期并没有统一的压片标准,同一个公司的录音在不同地区发行的lp都是由当地分公司的工程师决定压片,所以lp除了分发行前后还要分产地就是这个原因。举个例子,巴比罗利的马勒9录音,英国版是用了3面去完成的,第二第三乐章是塞在一面的。美国天使版则是用了四面,每个乐章各一面,所以声音肯定有不同。 本帖最后由 小白 于 2023-2-5 15:12 编辑
三俗的好人 发表于 2023-2-5 15:04
纹路的间距是由刻片的工程师决定的,因为它也会影响整体音乐的动态大小,比如为了录下更长的时间会压缩音纹 ...
其实LP外圈的音轨和靠近中心的内圈音轨音质也有细微差别的,外圈好于内圈。反正我现在看到满满腾腾压到中心的LP就不喜欢。
另外前面说到的那种软盘,也叫腊盘,帝瓦雷公司拿出来播放过(他们制作的Lost Recording),我听过两次,声音确实很棒,比成品LP更纯净。可惜只能播放2-3次。 小白 发表于 2023-2-5 15:08
其实LP外圈的音轨和靠近中心的内圈音轨音质也有细微差别的,外圈好于内圈。反正我现在看到满满腾腾压到 ...
蜡盘声音更好,主要原因是它是第一代的复制品。实际上买到的lp就算是头版也好,实际上也是复制了几代的父盘压制出来的,因为唱片公司要扩大规模和产量,自然就得复制多几次,弄出好几个子孙辈的来压盘。
我怀疑一些小厂录音更好更发烧,其实就是估计卖不出太多的拷贝,所以中间并没有复制过多的辈分,所以信息保留得更足。 也不会是全部这种情况吧偶尔几张黑胶吧 chang1977 发表于 2023-2-5 17:35
也不会是全部这种情况吧偶尔几张黑胶吧
听多了必会碰到。 小白 发表于 2023-2-5 15:08
其实LP外圈的音轨和靠近中心的内圈音轨音质也有细微差别的,外圈好于内圈。反正我现在看到满满腾腾压到 ...
12寸唱臂内圈寻轨误差会比9寸好不少
还有就是越是老的碟内圈越容易失真,部分老外都是用低端没调好的设备放的,内圈永久性损伤。。。 chang1977 发表于 2023-2-5 17:35
也不会是全部这种情况吧偶尔几张黑胶吧
一般来说,大部分黑胶都有类似的问题,严重程度不同而已,肯定不是偶尔。黑胶专门的名词叫pre-echo。当然,DMM技术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