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dness 发表于 2022-12-23 07:39:30

昨天有朋友以为是我的帖子,这帖子的作者是冯兄话吉。

eddychan 发表于 2022-12-23 11:28:08

尝试着捋捋
这里有个前提,得承认发烧友大多是器材爱好者,这和音乐爱好者是两码事。
音乐爱好者玩器材,是为了更好地欣赏音乐,尤其是古典音乐,原本就追求高度还原,音染多了古典音乐没法听,这块和楼主的观点没有出入。
器材爱好者就不同了,他们追求的好听的声音,这里不说音乐,只说声音,音染的确会让听感愉悦,说到底就是好听,和更好地欣赏音乐作品,理解音乐作品内涵没有关系。
发烧友玩的是好听的声音,不是为了更好地欣赏音乐。

paraworld 发表于 2022-12-23 11:48:07

只能说绝大多数中国的发烧友 都很少 或根本没有听过真实乐器的声音。所以 出现了玩器材 多过听音乐的。 看看国外的发烧论坛是欧美的喔   全英文界面,   大家讨论的都是器材的真实性。

江河行 发表于 2022-12-23 17:21:13

和看电影一样,都知道是假的,只要符合大众审美观,剧情符合逻辑没有大的出入,都能接受。

羽蛇 发表于 2022-12-24 09:47:26

本帖最后由 羽蛇 于 2022-12-24 09:51 编辑

音乐是以声音为其表现手段的一种艺术形式,音乐意象的塑造,是以有组织的音为材料来完成的。任何一部音乐作品中所发出来的声音都是经过作曲家精心思考创作出来的,这些声音在自然界绝对不存在。所以,音乐的声音是非自然性的,是通过人的创造性艺术活动创造出来的音响,无论是一首简单的歌曲,还是一部规模宏大的交响乐,都渗透着作者的创作思维。
音乐既然是声音的艺术,那么,它只能诉诸于人们的听觉,所以,音乐又是一种听觉的艺术。音乐只能用声音来表现,用听觉来感受,但这并不等于说人们在创作和欣赏音乐时,大脑皮层上只有与听觉相对应的部位是兴奋的,而其他部位都处于抑制状态之中。实际上,音乐家不止是通过听觉的渠道,而是用整个身心去感受和体验、认识和表现生活的,这同其他门类的艺术家并没有什么区别。不同的是在艺术构思和艺术表现的时候,音乐家是把个人的多方面的感受,通过形象思维凝聚为听觉意象,然后用具体的音响形式表现出来。因此,音乐作品中所表现的思想情感,不是单纯的听觉感受,而是整体的感受。同样,人们在欣赏音乐的时候,虽然主要是通过听觉的渠道,接受的是听觉的刺激,但由于通感的作用,也可能引起视觉意象,产生丰富生动的联想和想象,进而引起强烈的感情反应,体验到音乐家在作品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和意境,获得美感,并为之感动。
音乐情感艺术,在所有的艺术形式中,音乐是最擅长于抒发情感、最能拨动人心弦的艺术形式,它借助声音这个媒介来真实地传达、表现和感受审美情感。音乐在传达和表现情感上,优于其他艺术形式,是因为它所采用的感性材料和审美形式——声音最合于情感的本性,最适宜表达情感。或庄严肃穆,或热烈兴奋,或悲痛激愤,或缠绵细腻,或如泣如诉……音乐可以更直接、更真切、更深刻地表达人的情感。
音乐时间艺术,音乐作品不像文学或绘画那样,只要作者创作完成,创作过程结束,就可以直接供人们欣赏了。音乐作品必须通过表演这个中间环节,才能把作品表达的意象传达给欣赏者,实现其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所以,音乐又是表演的艺术,是需要由表演进一步再创造的艺术。当作曲家把生动的乐思以乐谱的形式记录下来的时候,就已经抽掉了它的灵魂,所剩下的不过是一个没有生命的乐音符号系列。而使音乐作品重新获得生命,把乐谱变成有血有肉的活的音乐的方式,就是音乐表演。如果没有音乐表演,音乐作品永远只能以乐谱的形式存在,而不会成为真正的音乐。。。 这些百科内容我觉得把作曲家和乐谱 演奏家和乐器 两次创造音乐之美的艺术法则基本说清楚了,那么有没有第3次创造音乐之美呢?从录音师的麦克风经过各种声电转换 模拟数字转换 载体软件 数字模拟转换 电声转换 最后到发烧友的音箱喇叭,这个过程中音乐载体软件更象乐谱的特证,音响硬件更象乐器的特证,它们是创造重现音乐艺术美的工具。。。我的一点点拙见

冯兄话吉 发表于 2022-12-24 10:39:49

羽蛇 发表于 2022-12-24 09:47
音乐是以声音为其表现手段的一种艺术形式,音乐意象的塑造,是以有组织的音为材料来完成的。任何一部音乐作 ...

想跟您进一步探讨一下,“第三次创作”遵循了怎样的艺术法则?唱片+音响=艺术创作?>艺术家创作产生的艺术价值?这样是不是可以认为最高艺术价值的音乐是在音响的加持下产生的呢

dragon 发表于 2022-12-24 11:02:55

笑死人

羽蛇 发表于 2022-12-24 12:24:43

本帖最后由 羽蛇 于 2022-12-24 12:26 编辑

冯兄话吉 发表于 2022-12-24 10:39
想跟您进一步探讨一下,“第三次创作”遵循了怎样的艺术法则?唱片+音响=艺术创作?>艺术家创作产生的艺 ...
我的回复应该得不出这样的结论:)我也是试着和大家探讨一下,严格说没有第三次创作,唱片+ 音响只是第二次创作过程的保留和重现,而且是伴随着科技的发展逐渐才完善的过程,唱片更象乐谱的特证,音响更象乐器的特证,虽然只是重现音乐艺术美的工具,不一定就不重要吧。

Shaw~~~ 发表于 2022-12-26 21:59:31

sony1978 发表于 2022-12-19 12:41
大佬集体失语,就剩虾兵蟹将耀武扬威

请问大佬们怎么失语了呢?是因为讲理讲不通吗?

kittyjj 发表于 2022-12-31 11:44:08

记得李小沛老师曾说过录音的时候就不在意音色,自己听的高兴就好。

endness 发表于 2023-1-3 05:25:58

kittyjj 发表于 2022-12-31 11:44
记得李小沛老师曾说过录音的时候就不在意音色,自己听的高兴就好。

特意翻看了李小沛老师的视频采访,他什么时候说过不在意音色的话题?

kittyjj 发表于 2023-1-3 11:15:43

本帖最后由 kittyjj 于 2023-1-3 11:22 编辑

endness 发表于 2023-1-3 05:25
特意翻看了李小沛老师的视频采访,他什么时候说过不在意音色的话题?
哈哈,也是在论坛看到别人回帖说的。没查过,对不起了。

羽蛇 发表于 2023-1-3 13:49:58

羽蛇 发表于 2022-12-24 12:24
我的回复应该得不出这样的结论我也是试着和大家探讨一下,严格说没有第三次创作,唱片+ 音响只是第二次 ...

讨论已经接近哲学层次了 选择多反思少评论

音乐等于力量 发表于 2023-1-3 14:52:33

本帖最后由 音乐等于力量 于 2023-1-4 02:23 编辑

    音响器材生成“声音美学”和“音乐色彩”的审美基础,在我看来有客观和主观两方面因素,客观方面,是器材和线材有能力,准确、真实地表现不同男声、女声和各种乐器的音色、音质,主观方面,人的听觉听到不同音色的人声和器乐,会引起特定的情感和精神感受与体验。                              

音乐等于力量 发表于 2023-1-3 15:03:33

   众多的搭配实践说明,不论多贵价的器材和系统,如果线材不能准确、真实地表现男女人声和不同乐器的音色、音质,“声音美学”和“音乐色彩” 就无从谈起,就是海市蜃楼。
页: 1 2 3 4 [5] 6
查看完整版本: 音响器材生成“声音美学”和“音乐色彩”的审美基础是什么?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