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烧五年后,节奏坦克V6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
引言:用惯旗舰的我,为啥突然自购了一台入门DAP?我承认,这个标题有点蹭过时热搜的标题党嫌疑;但作为一个有着五六年HiFi设备购买经验、分享却极其佛系的用户,收获不能说是经验丰富吧,至少也能说是白忙一场;自从三年以前第一次入手了旗舰级的KANN CUBE之后,为了追求“好马配好鞍”,在便携领域各种入手搭配的旗舰耳塞线材套装,洒出去的钱也有个五位数往上了。虽然标题上写着是对节奏坦克新款播放器V6的体验,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篇文章也算是玩了这么久的HiFi设备之后,一篇简单的自我回顾和反思文章。
在半个月前,我绝对不可能相信听惯了“旗舰级DAP”的自己会甘于使用一台中低端价位的播放器,即便中低端播放器近年来也的确出现过不少声音表现优秀、拉动价位甚至行业疯狂内卷的机器,但高端播放器毕竟有自己的能力与气场:作为品牌的旗舰,一般都有着最好的用料、最新的功能配置、最前沿的DAC芯片——著名的Astell&Kern甚至没事就和上游的旭化成深度合作,三代SP系列几乎成为AKM全新旗舰DAC的首发平台;同时也倾注着品牌最优秀的音乐理解。
很显然,这些资源优势都是一般中低端播放器很难获得的,所以我现在依旧不怀疑“正经厂牌的高端播放器在综合素质表现上必然优于中低端产品”;以上观点也不代表我认为“所有人都必须和我一样不买个几万块东西就别想快乐听歌”,如果你的天桥9.9耳机已经让你非常快乐,那太好了,什么设备都理应有快乐听歌的权利。我开始怀疑的是,每天没事盯着见底的工资卡、紧了吧唧的盘算着怎么搭配耳机播放器,导致我个人的生活多了一堆需要计较的大小事,这些真的能让我听歌的过程变得更“快乐”吗?
因此这半个月的时间刚好给了我一个机会,你也可以认为这种机会比较祸福相依:我自购的SP1000在半个月前,因为某些极其离谱的外部非质量原因,不慎导致2.5mm接口损坏,被迫返厂维修。设备虽然要修,歌却不能不听,所以得找个过渡的设备,而且不能是小尾巴;因为即便小尾巴在2000以下价位无论是声音还是品质,都有着相当优异的表现,其销量逆袭的故事也堪称是销售奇迹,但我依旧不习惯给手机强行外挂一个多余的设备,虽然播放器看起来带着比小尾巴还累赘,但只要设定好歌单循环,播放器还可以往包里兜里一扔就不用掏了,各大厂商推出的遥控应用更是减少了“掏出播放器”的频次——但手机可是没事就得掏出来扫个码啊。
初见
在了解了节奏坦克V6的详细参数之后,我就认定,V6是我这段时间用于过渡的好选择(当然,这个想法很快就改变了,不过这个待会再说)。全开放的Android 8.1系统、隶属于海贝成熟的软件生态体系,虽然骁龙425+2GB RAM的配置看着比较惨烈,但Apple Music / Tidal / 网易云之类的流媒体还是勉强够用的,偶尔看看720P的MV倒也还流畅,也有适用于连接手机的LDAC蓝牙解码。至于我为什么不提QQ音乐?拜托,那种骁龙8+都掉帧的3A大作就不要来这里虐待芯片了吧(滑稽)
购买的V6到手后,初开箱给我的印象是,节奏不愧是一向作风朴实无华的老厂,包装完全没有任何显“高端”或者“环保”的骚操作,就是非常朴素的LOGO和产品图,内衬也只保证“能不摔坏刮花产品就万事大吉”;这种朴实无华甚至延续到了机器本体设计上,前后平面玻璃+金属中框的金属三明治结构,并在前后都有预贴软膜保护。但除了常规的USB-C充电线之外,节奏倒是很大方地给首发用户每人配了一个皮套,阻尼相对较大,能较好防止“皮套没掉,但播放器从套里掉出来了”的情况。
比较值得注意的是V6的内在。乘着旭化成半导体从火灾中恢复、全面更新产品序列的东风,V6直接采用了新一代的旭化成DAC次旗舰AK4493SEQ。抛开停产这一原因,相较于4497/4499系列高昂的调校和周边电路成本,4493系列不仅更容易调校,同时也更方便厂商将自己的音乐理解融入音频电路设计中,其减少的额外成本对于主攻2000上下价位的V6来说,显然是更合适的选择,也能避免明明采用高端甚至旗舰DAC,结果调音却是个神奇的四不像产品出现。
不过4493SEQ虽然调校门槛更低,但无论如何也是旭化成目前DAC中的次旗舰,其需要倾注的调校精力依然实打实的存在。节奏音频的贾工在微博上的文章其实隐晦地表达了产品调校的困难程度,虽然行文比较的……粗糙率真,但能看出节奏作为一个原先面向台式音箱设备的声卡厂商、在设计思路和投入成本上产生的转型阵痛。
所以,V6声音如何?
1. 整体音色走向
作为性价比产品,从V6的声音表现的确能看得出来,节奏坦克的工程师们在这个价位不得不做出一些取舍。目前对于V6的评价中,有不少人认为V6的实际水平应该是在更高的价位,在节奏官方公布价格(首发优惠1998,日常价2598)之前,还有不少媒体猜测价位会不会在3000往上。不过无论再怎么猜测,大多数预测的价位都是在3000到5000左右,依旧没有超过中端水准。
这些预测有一定的合理性,除了节奏一贯有着“穷烧之友”、主攻中低端性价比产品的因素之外,V6的硬素质绝对不是完美无缺,V6的声场相较于更高价位的产品存在明显劣势,尤其横向的声场并不算宽广,这导致在现场录音的古典或者爵士乐曲中,V6的声场表现是明显不太镇得住音乐规模;随之而来的是乐器的层次随着声场的小规模一起变得不慎明晰,基本处于能分得起乐器位置大致在哪、但分不太清前后,尤其靠近声场边缘的乐器会更加扁平的情况。
好在V6的动态和输出能力相当不错,这也是作为独立播放设备的优势之一,无须像小尾巴一样挂载在手机USB-C/Lightning口上渴求手机施舍一点可怜的功率,单端330mW/32Ω和平衡610mW/32Ω的数据足够让大多数入耳式耳机听起来不至于疲软,让音乐编排有着充分的情感,也使得V6有着演绎好大多数流行的基础。
但如果只是这些,那V6还不足以让我有开头的感慨。V6能够在这一价位段脱颖而出,不是靠以上这些同价位不少竞品都能做到的事,而是过去不少竞品都没有做到的:V6在中高频的信息演绎,有着超越其原本价位的展现能力,也是不少人预估的售价都远远超出V6实际售价的核心原因。
V6除了能量感偏向中高频外,作为本身独立供电的播放设备,V6的声底更加干净,尤其对于需要细腻表现的中高频来说,干净的声底可以减少中高频毛躁出现的火气、而不至于需要刻意压低4kHz的峰减少信息量。这既是和高保真设备的本意相符合,也有益于让用户获得舒适的听感。而在此之上,透明且质感极其细腻的音色、良好的两端延伸完成了V6音色超越自我的最后一块拼图。
2. V6的音色,到底独特在哪?
我在这里斗胆用目前小尾巴领域已经取得了傲人成绩、且同样在中高频表现出众的乐彼W2-131为例,以作简单比对。W2-131的日常售价和V6的首发售价处于同一区间,在W系列小尾巴全面换代为CS43131 DAC以后,W2本就优秀的中高频表现在W2-131上有了进一步提升,W2-131相较于自家前作,在中高频段的结像更加清晰、细节也更加丰富,同时有着热烈的、更为收放自如的泛音,这种雍容温暖的特性对于不少流行作品来说,简直就是令人越陷越深的毒药。
但V6并不是如此,如果用影像领域的环境色温给音色的温度做一个不太合适的评价的话,W2-131比较接近夕阳时分的4000K上下,而V6则是中性略偏冷的5300K;如果说W2-131的泛音会让偏厚的人声听起来更富感染力,那V6就是让钢琴、弦乐的质感变得更加澄澈透亮,配合作为独立设备、无需像小尾巴一样共有手机功率和干扰的纯净度优势,你可以理解为过去不少低端设备在琴弦上蒙的一层雾,在V6身上消失了,只有同价位中独一份的透亮音色和极高频延伸。
这种声音质感在过去2000附近价位的播放器中极为罕见——至少我从未听过同价位有着如此调校的播放设备。在过往的中低端播放设备中,无论是耳机还是播放器,优先确保的都是所谓“杂食性”,让人听啥歌好像都能有提升,但只能有一点点;至于信息质量之类,无论是开发人员还是消费者,大多抱着“嗨呀有一点就行了才两千块要什么自行车”之类的想法,最后要挨刀的,很不幸就是信息的完整度和表现力,这就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中低端HiFi播放设备的主流开发思路。
但V6选择了相当不同寻常的方式,各位可以发现我其实都没怎么讲低频部分的表现,这不是因为V6的低频存在什么硬伤,而是相比起大开大合地突出其存在感,低频更像是为了整体音色完整度而主动退居幕后的僚机,量感蜻蜓点水,但下潜和质感都轻巧明快,信息量也没有拖整体的后腿,从而让更主要的频段能够更好凸显自身的音色特点,充分展现声音细节。
(当然,此处也并没有贬低另一边W2-131工程团队的意思。W2/W2-131无论是实测数据、销量以及客户评价,都说明了这款产品早就跳出了如上所述的中低端HiFi设备研发怪圈;甚至于在某种程度上,小尾巴和低端播放器之间的界限打破、低端播放器市场被小尾巴蚕食的“赘婿噬主”事件,就少不了W系列小尾巴的推动。以上仅作为两种不同形态代表作品的风格对比。)
事实上,在了解过V6的开发团队之后,我们很容易就能理解为何V6有着如此不同于过往产品的声音表现。贾工是有着十多年从业经验的资深音频工程人员,从对上游供应链的选择开始,他就更追求做出优秀的中高频质感,甚至这也是选择了AK4493SEQ——一个声底现代且质感细腻的数模转换器的部分原因;而另一位负责声音调校的工程师桃子,他本人就是钢琴演奏家和音乐人,经常在微博上发自己演奏钢琴和弹唱的视频,这也解释了V6在演绎各类钢琴作品乃至绝大多数小规模器乐作品时出现的音色倾向,让V6有了真正从同价位作品中脱颖而出的突出特点,更彻底告别了“音频设备制造厂居然不尊重音乐版权”这种低级错误。
结语
这里终于可以开始回答我最开始提到的问题:更高端的音频设备,让我得到了什么,又付出了什么代价?
我始终毫无疑问的一点是,更高端的设备,在绝对的信息量层面就是要由于中低端播放设备,以至于无需做出令人痛心的取舍;贾工自己也在微博上吐槽,“便携播放器是高音质版的手机,还是便携式的台式设备?……我觉得其实无所谓对错,只在于设计者的取舍。当然这个问题还是被性价比的前提所制约的,如果让我做个5000的播放器我肯定没这个烦恼了。”相信对于节奏坦克这家过往以台式设备为主的品牌,播放器的定位问题在性价比产品身上必然导致了更加严重的转型阵痛。
可这不意味着低端播放设备就应该背离正常的音乐演绎与审美,看似更加杂食的调校倾向背后,导致的结果经常是“什么歌都想播,什么歌都播不好”;即便所谓杂食的印象能让营销部门找出更多形容词,更容易建立所谓“秒超平”的印象,但用户的体验和最终的口碑终会显示这种思路的不尽人意,让低端播放器本就需要额外为高清屏幕、SoC、电池等完整设备构造花费成本的基础上,原有的音频电路被迫更加阉割,导致了低端播放器的生存环境进一步恶化。
这也成为了低端播放器市场被小尾巴逐渐蚕食乃至击破的内部原因之一——虽然小尾巴供电依赖外部、元件易受干扰,但全部的体积都可以用作音频电路设计,其价位天花板也正好能够打击低端播放器,甚至可以让不少不愿放弃手机平台强大扩展性的用户将小尾巴作为附件使用,那么哪哪都不太占优势的低端播放器自然就慢慢退出市场了。
但V6让我看到了低端市场的另一种可能性,这是一个低端播放器放弃“秒超平”的噱头、创始人老老实实坦诚“实在是受限于性价比”的情况下,却靠着自己独特的音色、出色的演绎力,在上市前的巡回试听会中就已经让不少媒体和听众错误高估了价格、反而在事实上提高了群众心理预期的传奇销售故事。过去一些只有在高端产品上出现的美感和特质,却被V6继承了下来,在低端价位也给了一个具有足够音乐审美的选项,让人不用再为低预算只能买到低审美、提高预算又要为搭配而发愁的境遇里。
而对我来说,V6是第一次让我感觉到,即便诸如SP1000/墨菊这样的旗舰系列毫无疑问有着更佳的声音素质,但在这个经济紧缩的年代里,我是否应该出掉手里的旗舰,而保留这台近乎十分之一的原价,却同样对音乐审美有着追求的小机器?如果不是因为还算个半吊子媒体人、需要保有一台具有足够实力的前端来驱动可能评测的耳机,我很有可能真会这么做。当然,代价是我曲库里有大概20%的曲目会基本丧失表现力,但在我更常听的那80%里,我依然能体会到设备对于乐曲还原的追求、以及创作者在作品中所倾注的情感,即便V6的表达会更为稚拙。或许这就足够让某位“一般用户”在他最常听的曲目里感受到音频设备进步所带来的魅力。
而音乐欣赏似乎本应如此。无论预算几何,信息量可以随价位有所不同,但绝对不能因此放弃对音乐审美和情感的思索,并且随时代和审美的进步而愈发精进;无论是9.9包邮的天桥耳机还是999万的旗舰落地音箱,我们都理应从中获得对音乐艺术的认可与愉悦。但我们的设备、尤其是低端设备,到底是从何时开始慢慢背离了这些本质呢?
很遗憾,我入烧时间太晚,经历太少。我找不到这个问题的答案。
即便我和节奏音频没有任何利益关系,我依旧真挚希望V6能够在已经近乎沉寂的低端播放器市场能掀起一片微澜,也为这个小机器能在上市初期就能取得如此成绩而感到欣慰。如果V6能够持续表现强劲,或许我们就有机会终结中低端播放器上大量无谓的军备竞赛,音频设备的消费者并不希望看到我一个4499EX、他一个9038 Pro、结果由于配套音频电路的孱弱导致惨烈的音色表现,还反倒要为这种倒退付出额外的溢价。这不只是单纯为了节奏音频这一家的处境,更是为随着旭化成的灾后复产、ESS、凌云逻辑的产能释放而在接下来诞生的更多后来者,提供哪怕只有一点细微可能性的方向。
良性的竞争才会有更多良性的产品,我非常期待这片市场再次风起云涌的时候。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