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Cisitalia 发表于 2022-3-17 01:34:39

newaudioguy 发表于 2022-3-17 01:13
A转D这个步骤在24比特文件那条路径也有,我们暂且默认对声音的影响是完全一样的,缺陷就在于没有考虑聆听 ...

用暂且默认来推导结论未免过于不严谨,
特别再看实验中的另一个部分的dvs系统搭建的时候用的是随手找的cd.....:L
而且就算我们用暂且默认来推导这个结果仍然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播放设备的局限性,这里的设备可以是电脑usb输出给hifi系统的dac或者界面,也可以是你我的iphone接耳机,还可以是接着电脑显示器自带的喇叭,或者漫步者2.1音响,所以这个即使我们假定前面的这些准备工作都是达到了理论上的完美,最终的这个测试结果也无法证明什么.,

360Cisitalia 发表于 2022-3-17 01:37:40

并且论文也提到了.,商业化的黑胶转录和刻盘在经济上无法合理的成本内实现,所以找的是一个小作坊制作的,
这个转刻的品质等于无法得到保证.,

GlacierXD 发表于 2022-3-17 02:33:54

观点如何结果来说话嘛,哈曼现在是什么德行或者说进入哈曼旗下的品牌都成了什么德行。。。
你我有目共睹。

GlacierXD 发表于 2022-3-17 02:34:49

本帖最后由 GlacierXD 于 2022-3-17 02:36 编辑

顺带一提哈曼自己也用Mark Levinson出了一系列的黑胶产品,还是VPI参与代工的,结合这类论文看起来就格外可笑了。


gan_lin888 发表于 2022-3-17 04:02:51

这个对比很强大

ex-cbh 发表于 2022-3-17 04:54:32

一切都源自利益驱动,外国的“专家”也不能免俗:lol:lol

iLLogiCo 发表于 2022-3-17 04:56:59

本帖最后由 iLLogiCo 于 2022-3-17 05:00 编辑

我觉得这个测试不是去比黑胶和数字音源哪种更hifi。而是要证明所谓的“黑胶味”(如果有的话一定是在黑胶化这个环节产生的)是不是黑胶音源好听的原因。

但是作者又无法解释实验中的黑胶化过程是否带来了额外的失真,导致黑胶化实际是一种劣化。成为了文章的瑕疵。

ex-cbh 发表于 2022-3-17 05:04:12

GlacierXD 发表于 2022-3-17 02:33
观点如何结果来说话嘛,哈曼现在是什么德行或者说进入哈曼旗下的品牌都成了什么德行。。。
你我有目共睹。

看来现在的哈曼,只能靠这种吸引眼球的帖子,来博得一丝丝关注了:lol

360Cisitalia 发表于 2022-3-17 21:23:03

iLLogiCo 发表于 2022-3-17 04:56
我觉得这个测试不是去比黑胶和数字音源哪种更hifi。而是要证明所谓的“黑胶味”(如果有的话一定是在黑胶化 ...

我觉得不光转录这方面,还有测试的方式和选择上也是不严谨的.,
如果再深入看他关于dvs那一段的设定.,cd播放和用黑胶做控制的数字文件回放都不是用的同一个解码来做出比较得出结论就可以知道他们的测试设定背景是认为PC播放一段wav文件和随便拿一台cd机播放cd,只要cd音轨和wav文件一致.,是出一个声....
所以这个论文的测试的基础就存在很大的缺陷.,

wagner01 发表于 2022-3-17 22:38:06

支持楼主这种求真务实的作风。

HIFIMAX 发表于 2022-3-18 11:43:02

本帖最后由 HIFIMAX 于 2022-3-22 14:45 编辑

我当时就和那个人说了
上帝往人间洒满了智慧
唯独他打了伞

DC999 发表于 2022-3-20 00:14:26

这脸打的啪啪的。

360Cisitalia 发表于 2022-3-27 15:38:29

其实数字和黑胶的音质之争更多的可能还是在制作环节.,
没错.,16bit的理论动态能有96db,黑胶的理论动态则差不多是70db吧.
而且从实际出发,这个载体本身cd是可以较为容易的记录96db的动态的.,然后黑胶受工艺影响,质量过关的唱片差不多能有70db
但是问题来了.,现在的制作..,都用到了多少?
现在的录音,最大的问题还是在压缩动态上面.,并不是说动态压缩了的动态在绝对尺度上更好听.,但是不可否认.,在消费级系统上.,比如蓝牙音箱.,车载音响.,还有soundbar这种...,压缩动态有存在的必要.,要不然很多音乐特别是古典音乐真的没法听了..
那么作为唱片公司.,到底是压缩还是不压缩这个动态呢.,..至少在数字录音上面大公司都选择了疯狂的压缩动态这条路.,那么数字录音真的用到了16bit相较于黑胶的70-96db这个动态优势吗?
至于采样频率,我相信没有什么好争议的了.,如果觉得这里还有争议的话我觉得我们不需要继续讨论了.,而是你应该多做一点功课扩充自己的知识...,
回到动态这个问题...,经常同一张专辑.,我自己购买的数字文件.,比tidal上面的动态明显更高.,..,而国外也有网友拉过数据.,确实tidal的相比较他自己的cd抓轨文件压缩了一些动态.,那么这个已经可以说明在制作上,.出版公司对于受众群体的需求是会有针对性的调整的.,那么cd或者说数字音频.,是否用到了或者大部分文件是否利用好了70db以上的动态优势就值得打一个问号了.,
至于黑胶唱片.,鄙人没有太多经验也就不好做过得解读了.,但是根据自己的短暂各种蹭听经验.,,..并不觉得黑胶在动态上相对于数字录音有可听到的劣势...,反而听过的黑胶大部分都没有动态被严重压缩的听感.,但是却很容易遇到这种听感的数字录音
对我来说..,我无法得出说孰优孰劣的结论.,但是我可以说不能单纯的从纸面上的理论极限来对这个问题做出判定
而至于这个一开始提到的论文...,只有在其适用的scope内,结论才是有效的.,不过很可惜.,这个实验的设计还有实施..,使得他的出的结论于这个hifi论坛的用户的日常音乐欣赏而言..,没有什么参考价值.,简单的断章取义反而是一种刻意的误导

agnostic 发表于 2022-3-27 18:43:21

360Cisitalia 发表于 2022-3-16 16:13
看了这个图大家可能就明白为什么论文能够得出于很多烧友经验相悖的结论.
这个所谓的盲测并不是直接听cd, ...

你觉得黑胶机器这种那么不稳定的设备怎么严格测试呢?文章作者实验设计的目的就是为了避免黑胶设备这个最不可靠的因素带来的误差。这个是学术论文,不是妳们发烧友试听。

360Cisitalia 发表于 2022-3-27 19:58:40

本帖最后由 360Cisitalia 于 2022-3-28 00:23 编辑

并xiangagnostic 发表于 2022-3-27 18:43
你觉得黑胶机器这种那么不稳定的设备怎么严格测试呢?文章作者实验设计的目的就是为了避免黑胶设备这个最 ...
既然你一定还要胡诌,那我就继续了,
第一学术论文又如何?我也写过,不是在权威期刊上发表的本来就可以当茶余饭后看看的,是权威期刊的还要看看peer review和本身的实际内容
第二就从学术方面出发也可以看出来这是一篇在一些环节没有质量的论文,单从dvs的安排就可以看出来,自认为控制了所有的变量,但实际上是把电脑的模拟输出和随便(这不是我说的随便,是作者自己说的)找了一台cd的模拟输出作为controlled factor对待.,
继续从学术出发,你觉得黑胶唱机不稳定,那他用的daad过程中的黑胶唱机还有刻机就更稳定吗?不对系统做限制这有何谈稳定?每个人都用电脑来参与这个测试,变量控制的基础在哪里?如何排除系统不一样带来的结果偏差?
总而言之这篇论文可以说是漏洞百出,不仅仅是针对发烧圈,就算是在行业内无论是家用还是专业领域,都属于饭后找乐子的级别以上说法对于所认为的论文观点完全适用,.,但是作者自己在后面也陈述了实验的局限性也就是类似sow,那么把这个论文的结论发在一个不在sow适用范围内的环境里.并想以此来证明自己的立场,还说论文不是给发烧友看的来堵住质疑的声音.,这里的逻辑就已经很不自洽了.,
第三,如果还想反驳,麻烦把这个文章看完了再来,要不然除了显示出你的恼羞成怒还有就是你真的不太懂学术论文..,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关于一位坛友转发的Sean Olive在FB上的关于黑胶音质对比的一个帖子 的一点深挖和...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