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龙吟 发表于 2020-7-5 22:38:51

被低估的经典——重听羽商·艺术家No.11.2签名版耳机放大器

大约在2015年,笔者曾试听了来自著名音响设计师、音乐制作人于建兵老师亲自设计的艺术家产品序列中唯一的耳机放大器产品No.11.2,当时这部产品虽然售价低廉,但无论是设计、用料、做工还是声音表现都远超其定价水平,堪称是一款绝对超值的精品耳放,彼时我也撰写了该机的深度评测文章《简约不简单》,对该机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当时在听过该机的表现后,我也和众多身边的资深耳机发烧友交流过,几乎所有听过该产品的朋友都给出了一边倒的评价:1.于老师这部耳放的声音绝对靠谱,不仅驱动绝大多数耳机没有问题,而且当作前级使用也非常不错;2.定价偏低了,以这样的声音水准,定价五千元级别是没有什么问题的。时过境迁,转眼几年过去了,这一精品良心之作竟然并没有在发烧友圈子里火起来,实在令人感到惋惜和不解。最近,机缘巧合之下,《越听越有趣》藉发烧圈大热的两张发烧唱片《一鼓作气》《娜仁其木格·家园》,对达人艺典唱片的音乐制作人刘达先生和监制于建兵老师进行了访谈,期间也聊到了这款耳放,因为刘达先生日常使用的正是这款耳放进行监听,并对这款产品给予了高度评价。
刘达先生自己的监听耳机系统
正好此时欣闻于老师又推出了No.11.2的签名限量版产品,于是再次勾起了我的好奇心,于是借了一台,细品究竟。

No.11.2签名限量版的不同之处
根据于老师介绍,限量版与此前标准版在整体的设计上是相同的,只是在选料方面更加严苛,在调声的方式上更加精益求精,总结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点。1. 在本已非常优秀的电路设计基础上,对一些参数进行了优化调整。2.调声所用的电子元器件进行了升级调整,且配对更加严苛,在对的地方使用正确的元器件而不是一味追求所谓的贵价元器件。3.与签名版No.11.2同期赠送的还有于老师亲笔签名的限量收藏证书和于老师作为监制的两张精品发烧唱片《一鼓作气》《家园》。整体而言,笔者个人感觉,凭借之前对No.11.2的良好印象和于建兵老师的再次优化调整,笔者对这个签名版的产品还是相当期待的。

关于No.11.2的几个设计
之前在跟一些发烧友聊天的过程中,很多人对该机的声音其实是非常认可的,但对于外形设计有一些不同的看法,主要是集中在巨大的旋钮和长条形的机箱上,关于这几个设计方面的问题,笔者也曾针对性的咨询过于老师。首先,关于长条形的机箱,于老师当时主要的设计目的是为了尽可能减少桌面的占用空间,这种细长条的机箱甚至可以直接放在电脑机箱上,尽可能地为发烧友节省了宝贵的桌面空间,这本来是一个很有创新性的设计,但对于看惯了标准的扁方机箱的很多发烧友看起来,会显得有些奇怪。
其次就是No.11.2前面板上那颗硕大无朋的音量控制旋钮了。是否有必要设置得这么大?答案无疑是肯定的,因为No.11.2所适用的耳机范围很广,如果在高阻低灵敏度的耳机上,旋钮的微小转动可能对音量的变化不大,但如果适配的是低阻高敏的耳机,那么及时是微小的旋钮转动,也可以对音量产生明显的变化,因此想要精确、细致控制音量就需要精准的电位器调整,那么越大的旋钮周长,无疑会带来越精确的音量调整。这一点在刘达先生的分享中也明确表达了,尤其是对于音量需要精准控制的后期制作过程,统一而精确的音量控制确实是很必要而且实用的功能。
再次,关于非平衡设计。于老师表示,No.11.2之所以采用单端设计,从成本考虑反而不是最重要的因素,最关键的其实是声音。1.目前市面上很多标称的“全平衡”设计,其实大多数都是“伪平衡”,很多都是为了满足发烧友们的心理诉求而进行的妥协设计,从技术上来说根本不达标,因此没有实际意义;2.从音色上来说,单端机器的音色特点有一些是平衡式设计无法达到的;3.从现实使用的角度来说,民用使用场景之下,单端机器已经完全能够满足需要了,不必非得追求平衡。如此看来,我们真的没有必要迷信所谓的“平衡”了。


No.11.2签名版的声音表现
为了全面考验羽商·艺术家No.11.2的声音表现,笔者这次为它搭配了多款耳机产品,包括不同价位、不同工作方式、不同的阻抗、灵敏度的产品,共计有Audeze LCD-X平板振膜耳机、Sendyaudio Aiva平板振膜耳机、Sennheiser HD650动圈耳机、SIVGA “凰”动圈耳机、拜亚动力DT 1990Pro动圈耳机等。在《岳听越有趣》本次的访谈过程中,刘达先生说他曾经为No.11.2搭配过AKG的传奇耳机K1000,要知道,这是一款出了名难以驱动的耳机产品,或者与其说是耳机,不如说是挂在耳朵旁边的音箱,有些发烧友甚至动用了功放来进行驱动,由此也可以说明No.11.2的驱动力之强大。笔者手头没有K1000,暂且把这个作为No.11.2的驱动力“天花板”,在笔者尝试手头几款不同耳机进行搭配时,都得到了相对比较出色的声音表现,特点总结起来有如下几个。

1. 中性、平衡、稳健
笔者此前和于老师的交流过程中,他曾表示,无论是在设计哪一款音响产品的时候,正是因为长期的乐器演奏和录音经验,已经让他在心里有了一个准绳和标准,这就是“真实的声音”,因此在于老师的手中,无论是设计电子管放大器还是晶体管产品,声音的准确性方面是毋庸置疑的,这也是于老师作为艺术家/工程师区别于很多行业内设计师最大的不同。在听这款No.11.2的时候,给我最大的感觉也是如此,它并不是“冰冷”“干硬”的所谓“监听风格”,而是一种从容、自然、通透的表达,是一种中性、平衡、稳健的音乐把控。这种音色不偏不倚,没有明显的强调某一方面特色,而是将音乐中的方方面面都照顾得非常周到和服帖,让人自然而然投入到音乐之中去,根本不用担心器材是否驱动得当。我想,这正是音响器材所应达到的一种境界,音响是为了听音乐而存在的,如果个性化太强烈,喧宾夺主,加入了太多器材本身的特性进去,那反而失去了“高保真”的意义。

2. 易于搭配
于老师说在调整No.11.2的过程中,主要的参考耳机是森海塞尔的HD580、HD600、HD650、AKG K701等几款中价位但非常经典的动圈耳机。而我在实际试听的过程中,也发现No.11.2在搭配动圈耳机的时候,表现确实非常出色,以笔者手中的HD650为例,因为听的年头太多了,所以对它的声音风格还是很了解的。笔者多年来其实一直在用于老师的另外一款“耳放”产品——No.10.0,为什么要加引号?因为No.10.0其实只是一款一千多元售价的前级,耳机放大算是个附送功能,但即使是这样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功能,当年却在《What HiFi?》中文版的耳放大横评专题中,力挫十余款中外著名品牌的耳放产品,获得了一众编辑的一致肯定。那么No.11.2作为一款真正意义上的耳放产品,其素质无疑是超越No.10.0的,整体的感觉是声音的整体规模感、厚度、控制力和信噪比进一步提升,对于HD650这款有些偏“黏腻”的动圈耳机,No.11.2不但可以完整地发挥出那种大气恢弘,还可以将透明度也进一步打开,分析力和细节达到了更高的水平。而在搭配几款平板振膜耳机的过程中,No.11.2也并没有出现任何“力有不逮”的情况,Aiva和LCD-X虽然都不算难推的耳机,但如果想让它们发挥出真实的水平,对前端产品还是有要求的。在No.11.2的驱动之下,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两款平板耳机的音场都能够打得开,高低频去得尽,而且在个别很容易“失控”的高频段落也稳健得当,没有出现发紧、刮耳的现象,音乐线条从容顺滑,值得肯定

3. 前级也是强项
作为耳放来说,No.11.2的表现无疑已经超越其售价,之前笔者还听于老师说No.11.2用作前级也非常不错,不免好奇。笔者用6.3转RCA的转接头连接到No.11.2的耳机输出口,以前级方式驱动Adam Artist5有源监听音箱进行了试听。首先是安静度,能够驱动耳机的高信噪比产品,在音箱这种换能器上,理论上更是不容易出现噪声的,因此这一关从容过关。
其次是音色的细腻度。虽然我不想说No.11.2有电子管机的音色,但确实相比很多晶体管产品来说,它的音色是很细腻而自然的,不仅分析力一流,而且不吵不闹,即使是近场聆听也能够让人久听不累。再次是动态,得益于Artist5自身的优势,在No.11.2得当的驱动之下,它展现出了一种富有层次感和规模感的声音特性,弱音的细节保留完整,而汹涌的低频依然能够不散不乱,稳住阵脚,这对于一款书架式音箱而言,难能可贵,对于一般中小环境的近场聆听场景来说,这种经济实惠的组合无疑能够满足需要了。
总结
本次试听艺术家No.11.2签名版的体验无疑是非常流畅而美好的,不论是搭配耳机还是音箱,它都展现出了远超其售价的高素质。但由于笔者并没有当初评测的标准版在手边,因此没有办法进行A/B对比,但笔者这些年来听过的器材也不算少,自认为还是有辨别能力的,时过境迁,五年的时间里,市面上竟然还没有一款同价位的产品能够超越No.11.2,我想恐怕不是做不出来,而是即便有相同的素质,也不是一个价位段了。据说这次的签名版No.11.2本来就是于老师的闲暇之作,本来就没有几台,而且做完这一批后,以后也不会再生产了,不禁令人惋惜,喜欢的朋友不要错过了。真心期待于老师以后还能有更加出色的耳机相关产品面市,造福广大耳机爱好者。

侃侃而谈 发表于 2020-7-6 09:10:28

鼓掌点赞!!!希望做出更多更好的产品

DC999 发表于 2020-7-6 13:56:05

后面板用镀锌铁皮不怕日久生锈吗?

amex 发表于 2020-7-6 13:58:45

背板还是这么难看……:L

孟获 发表于 2020-7-6 15:06:11

本帖最后由 孟获 于 2020-7-6 15:11 编辑

这耳放推高阻一绝,但生在高阻抗耳机的末期,驱动平板远不如驱动hd540 之类。
加上设计怪异,长得难看,听流行声音太逼仄,遭到冷遇很正常吧。

不太明白“精确调整需要大旋钮”这种逻辑。真正精确的微调,都是两个手指能控制的小旋钮。初中数学复习一下什么是角速度和线速度。


salt 发表于 2020-7-6 15:16:26

“定价偏低了,以这样的声音水准,定价五千元级别是没有什么问题的”:lol

沧海龙吟 发表于 2020-7-6 15:31:25

DC999 发表于 2020-7-6 13:56
后面板用镀锌铁皮不怕日久生锈吗?

关于这个问题,我之前咨询过于老师,主要是为了考虑接地更好才选用的这种镀锌机壳板材。

沧海龙吟 发表于 2020-7-6 15:32:39

侃侃而谈 发表于 2020-7-6 09:10
鼓掌点赞!!!希望做出更多更好的产品

感谢您的支持!

沧海龙吟 发表于 2020-7-6 15:32:57

孟获 发表于 2020-7-6 15:06
这耳放推高阻一绝,但生在高阻抗耳机的末期,驱动平板远不如驱动hd540 之类。
加上设计怪异,长得难看,听 ...

您说的对

沧海龙吟 发表于 2020-7-6 15:33:26

salt 发表于 2020-7-6 15:16
“定价偏低了,以这样的声音水准,定价五千元级别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这个不是我说的哦,当年一位非常著名的录音师说的

isag 发表于 2020-7-6 18:59:32

羽商的产品声音和外观都很好,手里有290前级和OP1小合并机,期待羽商复产260和262功放,若复产有可能会买一台。

chaisan 发表于 2020-7-6 19:21:13

http://www.headphoneclub.com/thread-296854-1-1.html

hardman_die 发表于 2020-7-6 22:45:07

这是翻仓库的节奏

top_12345 发表于 2020-7-6 23:01:26

开盖看一下咯

山人妙计 发表于 2020-7-7 12:40:36

本帖最后由 山人妙计 于 2020-7-7 12:45 编辑

top_12345 发表于 2020-7-6 23:01
开盖看一下咯
可怜人家吧,卖了好几年还要推销,定价低是想薄利多销,但莫斯科不相信眼泪,入门的初烧可以买一个,玩玩再说吧,怎么样都是白版曾经拍板过的,值得信赖。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被低估的经典——重听羽商·艺术家No.11.2签名版耳机放大器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