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在真面前,有时往往不堪一击
本帖最后由 wzchen 于 2019-11-6 13:08 编辑在声音重放(有些人片面地理解为音乐重放,其实是不全面的)过程中,发烧友们经常讨论到唯真唯美的问题,其实很多时候,所谓的美在真面前往往是不堪一击的,下面我用一个例子说明这个问题
我做Krell的KSA5线路耳放,差不多有10年的时间了,这个耳放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线路,差不多有100多个电阻,50多个晶体管,还有几十个电容,对于这个耳放的所有元器件,包括接插件等等,我都经过了很多次的优化,目前差不多每个元器件都用上了高价的顶级Hi End器件,价格从几美元到十几美元甚至几十美元一个,但其中有8个0.1uf用于电源退耦的薄膜电容一直找不到理想的产品,这个电容对声音的细腻度、透明度,特别是乐器音色的精准度影响很大。目前使用的是德国ero的产品,它比大名鼎鼎的德国wima要好一点,wima相对来说,稍刺耳和火气大一些,音染也稍大一些。Ero簿膜电容只要几毛钱人民币一个,非常便宜,远没有达到Hi End顶级器件的水平,所以一直是我心头的一块心病,一直想方设法要去替换它,可是在全世界范围找不到合适的替代品,最近正好日本的知名Hi end器件品牌Amtrans推出了一个新的系列簿膜电容AMCG,容量从0.1uf到8.2uf,价格在10-15美元一个,这个Amtrans品牌,它出电容,也出电阻,它的AMCH系列(100-8200PF)和AMCO系列(0.01-1uf)电容,以及AMRG系列电阻我都用过,效果非凡,如果你去搜淘宝的话,是这么介绍Amtrans器件的,都号称是日本国宝级的器件,然后是这么描绘的“Amtrans的器件是为HI-END音響而生!聲音非常富麗堂皇,動態有排山倒海之勢,又見森林又現樹,背景如深山般靜寂。質感粒粒晶瑩剔透,冰清玉潔,猶如天仙般的聲音!”,当然,对这种介绍,我们不必当真,一笑而过可以了,不过,在我使用了Amtrans电容电阻之后,对“又见森林又见树”这句话深表赞同,深有体会,就是它的透明度、解析以及细节都非常好,但同时,音乐的整体感和乐感也非常的好,这是非常难得的,不像有的器材只见森林不见树(糊),有的器材只见树,不见森林(细节很好,但缺乏音乐味),所以,又见森林又见树,我认为是玩音响追求的一个很好的目标,另外,Amtrans电容的声音非常模拟、甜美和悦耳,不过,提醒一下,淘宝买AMCH系列电容的时候,要买50左右一颗的,不要买10元左右,后者我已试过,肯定是假的。
鉴于上述试用经验,这次Amtrans推出新系列AMCG电容的时候,我毫不犹豫地买了一些来替换0.1uf的ero电容,一上去,耳目一新啊,声音柔和、细腻、甜美,并带有一种漂亮的光泽,你可以说是金色的光泽,很有高级感,听了几天,慢慢发现不对劲了,特别是在和另一台没有替换电容的耳放对比时,这个AMCG电容听什么都是带着一种金色的光泽,但仔细对比,发现其实这种光泽是一种有点发亮的音染,明显遮盖了器乐和歌手嗓音本来的音色,使得器乐和歌手嗓音的音色显得不太真实,当然,透明度也略差一些,这种音染,听多了,不但发腻,而且,也影响了音乐要表达的感染力,虽然,用ero电容的声音稍显粗糙一点,声音也似乎没有Amtrans电容那么有高级感,但音色更准确,音乐的感染力明显更好。所以,所谓美,在真面前,就显得很苍白,真的是不堪一击,这个Amtrans的AMCG电容可以说是被我Pass掉了,尽管我对它的AMCH系列电容非常赞赏,而且目前在耳放中也有大量使用。
说的不错。 我用的是0.1uf的银云母,感觉比一般薄膜声音好,高频更润泽。 ming20006 发表于 2019-11-6 01:05
我用的是0.1uf的银云母,感觉比一般薄膜声音好,高频更润泽。
什么牌子的?几十到几百PF的银云母电容我使用过,价格也很贵,要好几个美元一个,不过声音也是同样的问题,高频发亮,有一定的音染,个人不喜欢。 赞同楼主观点,高屋见瓴还得唯真:) 看了几天的讨论,楼主的确是百分百的求真派,不希望器材有一丝一毫的音染,只要听音乐本身之美,大概是这么个意思吧。
接下来,记得论坛对厂商高级器材的描述,一般都是这样:在保持了极高素质的同时(这个前提很重要,是区分高级机种和普通机种的标志,普通机种往往只有韵味没有素质),又有自己独特的韵味。
看起来厂商还是希望高级机种有味道的吧 本帖最后由 小白 于 2019-11-6 11:48 编辑
真、善、美三个里面,真还是第一,这个三观要正。真相只有一个。善、美都带有主观成分,不同的教育、审美、政治背景,对美和善都有不同的判断。
其实这三个根本不应该并列的。真/伪,是三个里唯一有客观标准的。另外两个都是主观世界的东西,是没有客观标准的。 我觉得大家之所以有争议,是关于“美”如何定义?这是个大课题,我等学浅,不要轻易下结论
真是科学发展规律,美是市场恰饭需求:lol 小石耳 发表于 2019-11-6 11:34
我觉得大家之所以有争议,是关于“美”如何定义?这是个大课题,我等学浅,不要轻易下结论
无论美如何定义,有一点不会有争议——这是个主观范畴的东西。
而“真”不是。 再多说一句,hi-fi重播是无可能达到100%真的。必然有偏差的地方。主观因素就存在于——不同器材和系统的“偏差”是不一样的,甚至很不一样。大家偏离的方向、程度、角度,都不一样。如何去判断这种不同偏差之间的好坏、高下,又进入了主观领域,受审美观的影响(甚至由审美观决定)。归根到底,在音响发烧的领域里,完全的客观、不掺杂主观,是做不到的事情。 dfying 发表于 2019-11-6 11:57
真善美大概相当于翻译里的信达雅,重播也是一种翻译——把静态的信息翻译成动态的声音。翻译中达和雅不去说 ...
只要是翻译就没有可能,或者说很低可能做到完全的真(偶尔情况下有)。我大学读英语的,翻译这个问题有所涉猎过,也有好朋友专职搞翻译至今。一种能量形式转换为另一种,也没有可能完全保真。很多认为的“真”是不严格的。 本帖最后由 wzchen 于 2019-11-6 12:11 编辑
小白 发表于 2019-11-6 11:52
再多说一句,hi-fi重播是无可能达到100%真的。必然有偏差的地方。主观因素就存在于——不同器材和系统的“ ...
赞同,如果做到了100%还原,就没有,也不需要所谓的审美、风格和个性了,审美、风格和个性可以发挥的余地也只有实际的还原度与100%还原之间的偏差那么大,在偏差范围内,按各种的偏好进修合理取舍,比如,有的偏向柔美,有的喜欢刚劲,偏差越小,器材的个性、风格就越不明显,也越来不需要所谓的个性和风格了。并非是有些发烧友理解的那样,器材非要整出明显风格和个性来,才可以算是高级器材。 本帖最后由 wzchen 于 2019-11-6 14:43 编辑
我可以再举一个例子供大家讨论,演奏家演绎作曲家的曲子,是还原还是艺术再加工、再创造,个人认为本质还是还原,每个演奏家都试图理解、揣摩作曲家在曲子中所要表达的真实意思,然后按自己的理解和揣摩表现出来,虽然这种理解和揣摩有主观的审美,甚至可以融入自己的风格和个性,但范围余地也非常小,就是自己的理解和作曲家实际的表达之间的偏差那么大,而且自己的这种审美、风格和个性能否被大众接受还是一个问题,脱离还原的大尺度艺术再加工,那基本是曲解了,被大众认可的概率是非常小的。普通的演奏者其实连最基本的理解(还原)都没有到位,还谈什么风格、个性。 演奏家(指挥家)的演奏不是艺术创作,仅是还原。lz的观点让人叹服,建议多看看音乐普及书,多听听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