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
非常惊讶的是,驱动黑胶唱机马达的电源的脚垫,让声音的改变之大。以至于换成橡胶后,我又不得不再次换回软木,因为那种饱满、宽松、柔和,像充满了屋子的光芒一样,充满了生活气息,反之就是紧绷,硬亮,线条化的录音构成,机械但没有灵性。
这种改变,和软木唱片垫对比橡胶唱片垫,有些很相似的声音改变趋势,不过出现在这么不起眼的位置,让我确实吃惊,手按在电机上,两种脚垫场景下的电机振动也能略感差异,神了!
我在给bitzie时候尝试过软木和橡胶皮脚垫,那时候,橡胶皮胜利了,带我到达了满意的彼岸,所以我就想转化成果在别处。
但是唱机马达的电源测试失败了,很多时候我们的调整,让声音变好和变差的比例,似乎并不如我们乐观估计的那样,正义远远胜过邪恶,而只是多了一点点。
再把这个办法移植到老欧的古董数字界面Vilion上,这次成了,一抹多年来这个界面带给我的既有映像,虚糊,注水偏多,空荡荡,变得好像超级赛亚人一样。
我已经没欲望用它去对比我那一堆不同的界面了,只是隐隐觉得它再不落伍,再不掉队,儒雅,安定,纯粹的特性让它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这个界面接不接外电也是两个世界,本身产品就搭配新英火牛作为外电,不接,声音更凝聚、纯净,接了,更生活,更氛围感,更拟真,。
两种玩法,没有谁说服谁,外电也非必须,很有意思,内置解码输出的声音已经让人安心
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 一本正经的测试了一下,4种模式(橡胶垫、软木垫、放桌上、手持),2个设备(ipod硬盘版、iPhone),耳塞下的差异。
这两个设备都是集中度非常高的玩意,虽然体积不算随身中最小,但是集成度一点不逊色,尤其iphone,那么多功能,音乐只是其附属之一。
结论:
①改变避震模式,确实有影响,但是小系统的影响,小于大系统的影响。
大系统,除了设备本身的体积外,整个系统的环节,链接,整个组织算一个整体,所以哪怕一堆小东西构成的系统,只要环节够多,或者终端播放的换能器(喇叭)够大,能够某种意义上等比例放大某种东西,那么其避震的影响也就越大。
②影响趋势趋同,也就是说,橡胶的特性和软木的特性,在大、小系统上表现出一致性的趋势,显隐而已。但是很有意思的是,我喜欢放在桌面和手持情况下的声音,两者还是略有区别,但是差异很小,难以准确描述,只能说是向着略糊的方向迈了一丁点而已,不过都比垫了橡胶或者软木要听感自然、舒畅一些,所以这些东西,避震可以不用折腾了,我个人这么理解,画蛇添足是也。
③为什么选择iPhone和硬盘ipod,这个很有意思,因为调音基础理念,或者说声底DNA一致,但是架构不一样,一个有机械结构,一个纯闪存,所以用来测试,是不是只有机械结构才更敏感,但是结论是非也,都敏感,振动模式的梳理,对其影响性一致,都不能免疫,也不能逃脱,影响程度皆有之,但是还没有明显到可以明显描述差异的地步,也就是无法说明那个影响明显更大,更显著。
以上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