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ileiqing 发表于 2018-5-13 00:36:16

大风起兮云飞扬——关于贝多芬第五(皇帝)钢琴协奏曲

本帖最后由 caileiqing 于 2018-5-20 19:17 编辑

贝多芬 降E大调第五钢琴协奏曲

因为其规模宏大、气势磅礴,常被人称为“皇帝”协奏曲。但是“皇帝”这一标题并不是贝多芬自己命名,从作品的题词中可以看出这是贝多芬献给奥地利鲁道夫大公的。

PS:贝多芬的钢琴三重奏大公,也是献给这位鲁道夫大公的(贝多芬的主要赞助人和好友)。

“皇帝协奏曲”名字的由来,传说是因为此曲在维也纳首演后,有一位法国军官听罢惊呼“这是协奏曲中的皇帝”,自此得名“皇帝协奏曲”

这位是鲁道夫大公(https://en.wikipedia.org/wiki/Rudolf,_Crown_Prince_of_Austria)





苹果榴莲 发表于 2018-5-14 14:09:58

不错

caileiqing 发表于 2018-5-15 16:03:36

本帖最后由 caileiqing 于 2018-5-15 19:11 编辑

分享的第一版是米开朗杰利的演奏
米神的生平介绍:https://en.wikipedia.org/wiki/Arturo_Benedetti_Michelangeli
这张来自DG唱片公司的首版,是西德满银PDO的,是米神在DG一大套录音中的一张,以相当高质量的录音和浪漫优雅的演绎+美妙的音色一向著称。
显然,以米神那种有点“装逼”的性格,他是不会像鲁宾斯坦那版君临天下一般的来诠释“皇帝”。
米神的皇帝,是优雅的、细腻的、偏“闷骚”的,特别注重音色的巧妙搭配、变幻。不会给人压迫感。


caileiqing 发表于 2018-5-15 19:05:38

本帖最后由 caileiqing 于 2018-5-15 19:13 编辑

这一版是来自于英国钢琴家所罗门的演奏。

所罗门的生平:https://en.wikipedia.org/wiki/Solomon_(pianist)

所罗门的演奏生涯可谓绚丽又带着悲伤的色彩。在施纳贝尔过世后,EMI力捧他作为旗下头牌的贝多芬钢琴作品演奏家。而也因为性格和身体的关系,实际上在所罗门因为手疾几乎丧失演奏能力之前,他的贝多芬钢琴作品录音只留下来了钢协5部,钢奏共18部。

以下3套CD完整的记录了他在EMI的贝多芬录音。左起为贝钢奏12部,贝钢协1-5部(全),贝钢奏(晚期,6部)


今天我们提的是他的皇帝协奏曲。这套CD是EMI西德Sonopress A码首发的。市场上确实比较少见。

同样EMI厂牌参考系列发行过他的一套贝钢协,只有2-5。


所罗门的触键,很多人用“柔弱无骨”来形容他的手指的灵活度,确实他的琴声让我感受到了“轻拢慢捻抹复挑”。非常灵动,飘逸,弱音中有一些留白的地方,仿佛留下很多思考的光辉。

总体来说,所罗门的皇帝,是一个文雅、高贵、智慧型的“皇帝”。

SEAN8 发表于 2018-5-15 22:48:37

本帖最后由 SEAN8 于 2018-5-15 22:54 编辑

我喜欢米开朗杰里的贝五钢协。

溜溜球般的晶莹和弹性十足,细处的节奏甚至些许停顿拿捏的恰到好处,可以说是米开作为演奏家的二次创作,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天才的版本。

建议比较过一大轮其他版本,充分熟悉后,再来欣赏米开的版本,那将十分过瘾。
如果楼上说所罗门的贝五钢协是“轻拢慢捻抹复挑”的话,那米开的版本就是“大珠小珠落玉盘”


caileiqing 发表于 2018-5-20 19:04:54

本帖最后由 caileiqing 于 2018-5-20 19:06 编辑

下来,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是来自鲁宾斯坦(Artur Rubinstein)的皇帝协奏曲


鲁宾斯坦的生平介绍:https://en.wikipedia.org/wiki/Arthur_Rubinstein


鲁宾斯坦更多的是以极为纯正波兰风格(阳光健朗、富有力量感的)演绎出“花丛中的大炮”一般的肖邦钢琴作品而著称。他的肖邦夜曲也是笔者的最爱之一(或许并没有之一)。


这版鲁宾斯坦的皇帝协奏曲,CD格式是日压RCCD3500日元首发。我买到的非常可惜没有侧标。


此版也有德版的,但是事实上即使是无字或者PDO的盘基,其实也是两德合并只有的压盘,只是用了之前西德流水线上留下的盘基(并非真正的西德压盘,RCA的德版CD普遍出现这类情况)。





在鲁宾斯坦此版录音中,钢琴声响起,即带有一股君临天下的气势,更为难得的是,鲁宾斯坦的这股气势,是带着“不怒而威”之感的(个人认为,如以怒而威,就不是真正的“皇帝”了)。


很多人说,鲁宾斯坦到后期有点“老油条”,但说实话这套皇帝录音之中,我并没有感到任何“油”。而是一种极为自信和健康。


鲁宾斯坦似乎并不那么注重细节上的表现力,音色上也不会像米开那般进行有意的修饰。


他更注重的似乎是“以我为主”的表达,从头到尾,我都可以听到他极为从容淡定的自信。


有一则轶事:有一次,海菲兹,皮亚提格斯基,鲁宾斯坦对于唱片冠名顺序发生了争议,海菲兹坚持将自己名字放在三位艺术家最前面。平时好脾气的鲁宾斯坦这时候也怒了:“就算是上帝(God)来拉小提琴,阿图尔(Arthur Rubinstein,鲁宾斯坦)按照名字字母顺序也是排在第一位的!”


听着鲁宾斯坦的皇帝协奏曲,我想可以用一首曹操的《龟虽寿》来形容: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和谐花园 发表于 2018-5-20 20:40:47

brainless 发表于 2018-5-23 12:08:43

GXDFLC 发表于 2018-5-23 21:38:00

岻philipsо

GXDFLC 发表于 2018-5-23 21:42:13

回复怎么会是乱码{:1_99:}


米开朗杰利的过于细腻不够大气,其它的没听过,科瓦塞维奇在philips录的感觉不错

mvw 发表于 2018-5-24 07:10:39

帮顶,我之前抓了一张挺常见的菲利普布伦德尔版本,初听不算喜欢,感觉比米开兰杰利的版本差距比较大,相对死板,手指上的功夫也有所不如,但录音质量更好一些。后面听多了也觉得有些意思,音色润滑,显得更年轻一些。目前听布伦德尔更多一点,各方面还是相对更规范一点,没有那么过于自由。挺好的。

caileiqing 发表于 2018-5-24 21:30:54

本帖最后由 caileiqing 于 2018-6-5 12:38 编辑

接下来分享的是来自德国“键盘上的狮王”——巴克豪斯的皇帝协奏曲。

巴克豪斯的生平介绍:https://en.wikipedia.org/wiki/Wilhelm_Backhaus

这套巴克豪斯的录音录制于1959年,当时巴克豪斯实际上已达75岁的高龄。

很遗憾的是我还尚未听过巴克豪斯年轻时候的作品,但从这个录音的演绎中,巴克豪斯给我的感觉是很温暖,有一种“暖暖内含光”的感觉。
他的弹奏非常踏实,像是在对你诚恳的倾诉。这可能和年龄有关,因为我看到不少评论中似乎年轻时巴克豪斯并不是这样的~

我发觉,我蛮喜欢听一些演奏家的晚期作品的,都会有完全不同的感受。比如59年和81年柯岗的贝小协录音。。。




这套CD的小册子,留下了非常多珍贵的资料。

比如:
巴克豪斯的签名信:


5首被钢协的作曲年,献礼的对象,首演的年份、场地、演奏家:


1969年6月29日最后一场音乐会的特写照:

还有一版不常见的巴克豪斯皇帝协奏曲







myzcj 发表于 2018-5-24 23:49:00

mvw 发表于 2018-5-24 07:10
帮顶,我之前抓了一张挺常见的菲利普布伦德尔版本,初听不算喜欢,感觉比米开兰杰利的版本差距比较大,相对 ...

米开的皇帝和老布的皇帝,个人也都有,兄台不知道是老布的哪张,是列文和CSO的现场版,还是海丁克的LPO版,前者个人觉得偏大气饱满,后者是偏细腻流畅,米开的皇帝感觉是精雕玉琢,音色相当漂亮,也不失大气饱满

mvw 发表于 2018-5-25 06:27:49

灰色封面那张,海丁克的LPO应该是,还是张满银头版,觉得菲利普对录音技术有一种虔诚感,听上去非常谦虚,比dg的碟子要内敛一些。目前硬盘里只有第一轨了,回头还得从另外一台机器上拷过来,光听第一轨差点儿意思~~

Riverwave 发表于 2018-5-25 20:12:19

个人还是喜欢鲁宾斯坦的演绎,中正大气,比较能体现该曲的神髓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大风起兮云飞扬——关于贝多芬第五(皇帝)钢琴协奏曲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