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索尼情结
序:在闲暇之余回忆自己曾经用过,曾经喜欢过的那些物件,也是一种乐趣。
初心何在
太多摄影入门者,初衷就想用一个好的相机,拍出与众不同照片。由于洞察力的缺乏,再加上没有思索的耐心,把拍不出自己满意的片子的原因怪罪于器材,镜头三脚架啥的搞了一堆,不知不觉沦为器材党。我就是这样的人,初心仅是为了听音乐买了hifi级别的耳机,由于自身音乐欣赏能力的低下,幻想用器材来弥补,结果依然重蹈他人故辙。
情系索尼
第一次知道索尼这个品牌,是在N年前去电视台复制磁带,用的设备就是索尼的。后来自己的电视机、手机、显示器、笔记本、照相机等家电多为SONY制造,至于音频产品是10年以来的事了。
品牌的魅力是伟大的,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逐渐的成为某品牌的忠诚用户。我之所以拜服SONY,原因有三:
第一、读索尼历史是很励志的,盛田昭夫在一块被炸回原始社会的焦土上,用短短30年的时间建设了一个庞大的工业帝国,昭示了人定胜天的伟大真理。
(待续)
大法信仰 期待 赞索尼 第二,索尼有两句话是很了不起的,一次是在央视上看到一位索尼的发言人说:“我们不是在制造产品,而是在制造标准”,这句话仔细品味,其气势仅次于”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另一句道出了sony产品的精髓,那就是盛田昭夫对苏共高层说的:“你们有世界上最伟大的艺术,为什么不把它和技术结合起来呢?”,苏回答再次体现了北极熊的聪明睿智:“那是文艺部门的事,与我们无关”。索尼那些优秀的产品除了技术含量外,还凝聚这艺术价值,比如像香水瓶、鱼雷这种小玩意,即使声音挂了,你完全可以把它放在书橱里当装饰品。这应该是国产制造业的发展方向。我们的东西现在是够精,但是不够美。 第三、和我这些年进出器材的经历密不可分,我并不想在个人兴趣爱好方面花费更多,只能采取二手的方式。我第一个二手就是sony的ex600,从此学会用淘宝。这些年来与索范交易,不仅没有发生一件纠纷,都很爽快。与我交易的那些索饭都有个共同点,不墨迹,仅仅是问问成色怎样而已,确认也很快。再有,索尼的东西,只要成色新,很好出。想买总是能遇到价格合适的。提高了交流的效率。 事先声明:以下关于产品的认识,仅仅是个人极为片面的真实感受,与是否正确毫无关系。
开放式还是封闭式
在享受产品功能的同时,如果认真的思考,还会给有额外的好处。比如我们听深海、拜亚这种耳机,带给我们高品质音乐享受的同时,也或多或少体会德国人那种一丝不苟的严谨民族个性。索尼的耳机甚至包括铁三角、天龙这些日系耳机,主流都是封闭式的。但你可以发现一种奇怪的现象。那就是这些耳机虽然是封闭式设计,但封闭效果并不好。尤其是索尼,适合于公共场合的EX系列耳塞都是开放式的,适合在固定场所使用的大耳机,往往都是封闭式的。看起来有悖常理,令人费解。如果你有机会去日本生活一段时间,就会理解他们为什么这么做。东京是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的城市,没有第二。那里的公共场所你会感觉比我们的北京、上海要安静得多。如果你在饭店或商场,突然听到一片喧哗,恭喜你,异国他乡遇故知了。
尽量避免给他人带来不便,这种生活态度决定了这些日系厂家对封闭式耳机情有独钟。他们的封闭式耳机主要目的是避免漏音,否则,最起码在本土将不会被用户接受。由于环境相对安静,隔音的需求相对音质与佩戴的舒适性来说,就显得不重要了。我想,这就是他们的封闭式隔音效果不好的原因吧。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