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
发表于 2017-12-7 17:54:02
lzyyj 发表于 2017-12-7 17:24
知乎上朗朗的粉一大堆,那意思就是在世的第一,吊打所有。
朗朗是中国最有名的钢琴家,这个得承认。老外只要喜欢点古典音乐的,基本都知道他。没有第二个中国钢琴家有他的知名度。
诗醉
发表于 2017-12-7 18:30:34
sz517 发表于 2017-12-7 17:11
买唱片只看压片的版本吗?我这儿还有一大堆VCD头版呢。。为何没人吹捧VCD头版啊,让我也能赚点钱。。
因为没有上榜
szhao133
发表于 2017-12-7 23:03:17
上海喜欢古典音乐的中老年人都应该记得当年中图的陈老师,老先生自小喜欢古典音乐,造诣颇深,版本更是熟悉的一塌糊涂。后来经常在中图门市部,给大家讲讲古典音乐和版本。他有个经典有趣的理论,别人问他版本,他经常推荐Naxos的版本,到了后期,他更是经常说,别计较版本,Naxos听听蛮好,人家能录成唱片的,绝大部分都是有几把刷子的,普通乐友轮不上去挑剔人家的水平。
当年Naxos只卖28后来卖35一张,三大唱片公司的则132或者99,还有更高的,名家无数。这样的言论除了陈老师说出来,别人说的话可能要被人骂死。这话虽然有点简单粗暴,也不完全对,但我认为道理还是有一点的。
可以说绝大部分音乐爱好者并不具备相当的音乐知识,乐理,甚至不会读五线谱,这毫不妨碍欣赏古典音乐,但确实对深度鉴赏古典音乐是个障碍。可以说大多数非专业人士,当然也包括我自己,对版本的判断很多来自各种推荐,榜单,以及自我的“感觉”。好比很多老派大师用rubato,如果听者没有对这个曲目的传统速度节奏有了解的,很难体会大师们运用rubato的精妙之处,或者说独具匠心之处。只按感觉,有人喜欢二人转的节奏,有人喜欢单口相声,有人喜欢群口相声,有人还喜欢黄段子,可谓百花齐放。
我有次正儿八经对着贝多芬奏鸣曲的谱子,在油管上看Schiff的贝奏讲解课视频,看了几首曲子后,深深觉得演奏家的角度和普通听众不一样,有些看似平淡的处理,实则并不那么简单,里面有演奏家的个人品味和技巧在里面。交响曲总谱我是看不懂的,但相信里面的讲究更多。
所以版本好不好,应该有专家的角度,也有听众的角度,专家的角度有一定的理性,听众的角度则参杂了很多因素。大家都应该有一种简单粗暴的态度:“老子觉得好,那TM就是好。”这样,事情就简单很多了。:lol
Caballer
发表于 2017-12-8 00:20:31
原来白版这贴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lsw197501
发表于 2017-12-8 00:23:36
初玩的跟榜单。榜单这东西,初识觉得牛,一段积累后不屑,再回头一看确实牛。
有一定经验选喜好。同一曲目,听了几种版本之后,终归会有自己比较喜欢的,或是应为年龄、心境、心里暗示……总之会找到自己喜爱的,随着经验累积,可能会变来变去,但终究会有所取舍。
玩腻了猎个奇。版本积累得多了以后,对曲目实在钟爱,或是占有欲、好奇心反正不管怎么样都要接着收,于是找些曾经的传奇或是人们遗忘的经典去尝试。
自得其乐便好。其实听音乐是件主观的事,管它大湿也好名演也罢,又或者没名气没好评都不重要,只要能打动自己,听着能乐就好。
别装13就中。这个嘛……因人而异,哈哈。业余听听去对专业指指戳戳,别人看着乐。
4realms
发表于 2017-12-8 06:58:04
szhao133 发表于 2017-12-7 23:03
上海喜欢古典音乐的中老年人都应该记得当年中图的陈老师,老先生自小喜欢古典音乐,造诣颇深,版本更是熟悉 ...
我觉得最后一段说得尤其到位,说白了就是不要自作聪明以态度去衡量水平,对于技术性的东西唯一的衡量标准就是思想和理解深度,态度是个社会性的考量。
一个顶级大师同样可能认定最佳版本(比如他自己的,来自于自信),这种事情并不少。所以一个人的态度无助也无损于他的水平,只不过会让他在比如论坛上的气场不太一样,但归根到底对于音乐理解本身没有什么意义
szhao133
发表于 2017-12-8 07:43:01
本帖最后由 szhao133 于 2017-12-8 07:50 编辑
当然话说回来,大师能够被认可为大师,那还是有其道理的,至于大师弄出来的音乐是不是让人喜欢,那就是因人而异。好比霍洛维茨,钢琴家里面能有他那么迷人的音色的,真的不多,他的钢琴是专用的,有2台或者3台,老头儿到俄罗斯开音乐会也要带着,他的琴触键克数特别轻,也就是说他可以造出空灵的音色,也能造出巨大的音量,他能够用指力造出踏板一样的效果,但又绝对不是光踩着踏板就能取得一样效果的,十分迷人,这就是霍洛维茨的特色。后来有人去弹他的琴,发觉根本很难控制,这个和杨过用玄铁重剑,后来用木剑,挥洒自如,那道理是一样的,只不过杨过是假的,老霍是真的。他的指力惊人,控制力非凡,所以他是大师。还有一个近代的日本艺术家,指力惊人成为大师的,那就是加藤鹰,所以术业有专攻,那是好事。
但你是不是喜欢老霍,那就是另一个问题。好比我很喜欢老霍,但很不喜欢这老头儿几乎所有音乐会弹的曲目来来去去就那几个,斯卡拉蒂,舒曼,几首斯科里亚宾,加点莫扎特,兴致好弹点舒伯特,没了,返场曲目更是高度统一,所以买他的唱片,经常有一种受骗上当的感觉。还有他弹的贝多芬真的有点让人无法苟同,但不妨碍有人还蛮喜欢的。
我觉得喜欢古典音乐是个好事情,因为一个曲目可以反复听也不大会腻味。普通乐友单纯一点说说我喜欢或者不喜欢这个版本,那就挺好。好比我不喜欢朗朗,根本不纠结他弹的怎样,我就是不喜欢他弹琴那欲仙欲死的面部表情,看着都以为他要现场中出。现场中出也没什么问题,那是个个人选择,但不符合我对古典音乐家的理解。如果要纠结一点,可以说我喜欢或者不喜欢,因为这个那个。这样一来,自己在钻研这个那个的时候,能得到很多乐趣,那个叫做insights。
GhostK
发表于 2017-12-8 10:10:23
szhao133 发表于 2017-12-7 23:03
上海喜欢古典音乐的中老年人都应该记得当年中图的陈老师,老先生自小喜欢古典音乐,造诣颇深,版本更是熟悉 ...
很靠谱的评论。
其实除了一些在玩智力游戏的20世纪音乐,不懂点乐理就会听得一头雾水,大部分古典音乐个人用心就可以体会评判。每个人都可以评出“自己的最佳”,但全民的最佳不存在的。榜单上也只是评论家的个人最佳。而且欧美大部分唱片指南也都是用的recommendation和guide这种词,2010版的企鹅用了finest已经很过分了。日本倒是比较喜欢搞什么宇宙第一。
但对于不想费脑子,一两个版本足以的爱乐者,榜单是个比较靠谱的捷径。而我则是喜欢的曲子盲狙一堆版本,没兴趣的曲子一个版本都没有。
小白
发表于 2017-12-8 10:36:57
本帖最后由 小白 于 2017-12-8 10:39 编辑
GhostK 发表于 2017-12-8 10:10
很靠谱的评论。
其实除了一些在玩智力游戏的20世纪音乐,不懂点乐理就会听得一头雾水,大部分古典音乐个 ...
其实就算个人忽然听到一个最喜欢的、觉得最优秀的版本又如何?我不会整天听它,或每次听它。特别是贝多芬、勃拉姆斯、马勒、布鲁克纳、西贝柳斯那种很丰富的音乐,每次听不同的版本才有意思,就算找到一个所谓对个人最佳的版本,也不会盯着听它的。
分享个心得:我有次听到de sabata的一个50年代勃四录音,觉得天呢,真的是“观止矣”的感受。但这个录音我反而之后极少去听它。为什么呢?觉得再次听它要留待一个special occasion。这就是我对待所谓“个人最佳版本”的态度。
归根到底,所谓的个人最佳,也只代表一个个人的evaluation,反映的是我个人的见识和品位,没有太多其他意思。甚至不代表我会整天听它。
GhostK
发表于 2017-12-8 11:08:55
小白 发表于 2017-12-8 10:36
其实就算个人忽然听到一个最喜欢的、觉得最优秀的版本又如何?我不会整天听它,或每次听它。特别是贝多芬 ...
确实,不同的心情、不同的环境对喜好影响很大。而且大部分曲子,我根本也选不出个最佳,各有千秋
brainless
发表于 2017-12-8 11:16:05
小白
发表于 2017-12-8 11:33:35
brainless 发表于 2017-12-8 11:16
哈哈这个是dg那个录音么,我也觉得超棒 当然俺不怎么听勃拉姆斯
这个很有同感。我觉得那个最牛逼 ...
再棒的演绎天天放很快就会庸俗化。就像那几首反复在街边音像店Loop的歌,本身有些是不错的,是反复Loop放烂的。
发现好的东西要马上供起来,适当的机会整顿好心情才听。平时就让他在脑海里盘旋。
paraworld
发表于 2017-12-8 11:49:57
90年代初 延安中路上的中图终年披着一件深蓝色工作服的程老师,是大家淘唱片的辰光 经常碰到的。老先生 经常有些奇谈怪论,当时听过 不觉得。事后,再回想一记, 倒是蛮有道理。我也是当时, 买了几张NAXOS的CD, 办了一张卡。
zeppelin
发表于 2017-12-8 13:11:39
本帖最后由 zeppelin 于 2017-12-8 13:12 编辑
同意白版的看法,以前钱少唱片贵渠道少,左挑右选看各种介绍,找个所谓的最佳版本,实在是不得已的事。现在各种限制都不存在了,可选择余地很大,听过觉得很多都不错,实在选不出哪个是最佳。
更何况夹杂每个人的主管臆断,即使同一个人,心情不一样,听起来也是有差异的
defleppard
发表于 2017-12-10 00:28:37
随着听音乐时间的增长或者某一段时期口味的变化,即便是个人心目中的最佳版本也会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