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写的文章之二——古典音乐曲目大爆炸...
古典音乐曲目大爆炸80年代初,在CD刚问世时,出现在CD上的古典音乐曲目是极其狭窄的。为了把广大爱乐者的注意力吸引到CD这种新玩意儿上来,唱片公司不得不把曲目局限于少数的所谓“标准曲目”、由大牌明星出演的歌剧名作、通俗的古典名曲、最著名的历史录音上,来确保稳定上升的销售量,而不敢用那些冷门作品来冒险。
有趣的是,当CD一举将胶木唱片赶出市场,把盒式磁带打得一败涂地,占领了市场的绝对优势后, 情况就开始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近年来,这种潜在的变化终于演化成了一次真正的革命,音乐史上前所未有的大革命:曲目大爆炸。数量空前的以前前所未闻的作曲家们的大量作品、知名作曲家们的以前未被人知的冷门作品……都被从历史的灰尘中挖掘出来,纷拥而出,被灌制成了CD,行销于世。录音制品的种类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增长,令人慨叹:我们从来没有象现在这样感觉到,音乐太多了!以前,谁听说Carver、谁知道Langgard?还有 McEwen、Truscott、Veracini……翻开HNH国际有限公司的马可波罗(Marco Polo)商标的唱片目录,那些名字稀奇古怪的作曲家,你认识几个?
这一曲目爆炸到底是怎么出现的?原因是十分微妙的,也是多方面的,没有一个因素是决定性的。首先,随着唱片的普及,听唱片和欣赏音乐会已成为人们音乐生活的两个方面、两种不同方式。乐迷们逐渐分成了两种,一种以欣赏唱片为主,别一种仍以听音乐会为主。前者喜欢逛唱片店,后者则是音乐厅的常客。这对曲目有影响吗?当然。因为组织音乐会时,必须充分考虑到曲目的可听性,如果把谁也没有听过的东西放到音乐会上,肯定会招致冷场,而上演通俗、熟悉的作品是最安全的,总会有人听。
专听唱片的人呢?他们中有不少人在听腻了所有的“标准曲目”后,想尝些新鲜的东西。唱片公司出版唱片的最终目的是追求利润。既然有这么多冷僻曲目的唱片在不断出版,那么肯定有利可图,肯定有一批特定的消费者在支持。这批消费者就是以买唱片为主的乐迷。他们在音乐会上无法听到新东西,只能转向唱片。在宣传销售冷僻曲目的唱片时,唱片公司最常用的手法是:强调某一冷僻曲目和主流曲目间的关系。比如,你喜欢维瓦尔迪?那么可以试试洛卡泰利(Locatelli);对马勒有兴趣吗?是的话可以听听风格拉近的汉斯•洛特(Hans Rott);如果爱听英国音乐,那么乔治•劳埃德(George Lloyd)也不妨一试。
当然,曲目的爆炸并非一日之寒。自从留声机发明以来,古典音乐曲目便以惊人的加速度进入人们的生活。你知道吗,维瓦尔迪的“四季”如今虽已是家喻户晓的大热门,唱片超过150种,但在作曲家死后的近200年内,几乎没有人听过他的演奏!正是唱片的传播大大加速了作品的流传,使“四季”这样的作品在短短半个世纪内成为无人不知的通俗音乐。
对“作品全集录音”的狂热也是冷僻作品越来越多的一个重要因素。君不见,各大唱片公司近年来推出的“XX全集”大有一发不可收拾之势。过去,只有大作曲家才有出版全集录音的荣幸,如巴赫的管风琴作品全集(DGG)、海顿四重奏全集(EMI)、海顿钢琴三重奏全集(飞利普)、莫扎特全集(飞利普)、李斯特钢琴由全集(Hyperion),现在,这一范围大大拓宽了,连许多只有在辞典上才能查到姓名的作曲家也有了作品全集录音。比如,Hyperion借英国作曲家普赛尔逝世300周年之机推出了他的声乐作品全集。“马可波罗”的布利安(H. Brian)交响曲全集(32首)更令人惊讶。BIS和CPO两家唱片公司都出版了阿兰•彼得森(Allan Petterson)的16首交响曲全集,真叫人摸不着头脑。还有克莱门蒂的钢琴奏鸣曲全集、沃尔顿作品全集……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冷门作曲家的全集录音大都是由小型唱片公司制作的。大牌公司的策略仍以保守稳妥为上,胆量反而比小型公司小得多,奇怪不奇怪?试看飞利普的莫扎特全集、DGG的贝多芬全集、DECCA的海顿交响曲全集、RCA胜利的卡鲁索录音全集、海飞兹录音全集、托斯卡尼尼录音全集……都是些大师名作,一点风险也没有。当然,有的大牌公司也建立了一些特殊的品牌,专门制作冷门作品,比如DECCA的品牌ARGO、RCA胜利的品牌Catalyst(催化剂)等。总的来说,尽管大公司的策略仍嫌保守,喜欢吃老本,不太愿意开发新曲目,但比起十年前,毕竟已迈出了很大的步伐。在这方面,小公司们反而走在了前头,大公司似乎小心翼翼地跟随在后面,看见风险不大才肯迈步。
或许有人会说,这些鱼龙混杂、良莠不分的“作品全集”有多大意义呢?任何作曲家都有过不少败笔,把这些败笔灌成唱片有没有意思呢?从音乐的欣赏者——乐迷的角度来看,当然意义不大,但这股潮流同时也推动了音乐学家们的“考古”热潮,许多以前不为人知的作品趁机得见天日,这不能不说是好事。何况,音乐只有被人们听到才能算存在,它的真实价值如何,或许将来的人们会另有评论呢!我们现在公认的许多杰作,从前不也曾被看作糟粕吗?
近年来,一个奇特的现象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一些具有宗教气氛的音乐似乎大受欢迎,唱片销量达到了惊人的数字。比如,爱沙尼亚现代作曲家Arvo Part 的此类作品就创造了不小的商业利润,更具说服力的例子是华纳集团所属的Nonesuch推出的一张波兰先锋派作曲家戈瑞基的第三交响曲(女高音:唐·厄普肖,指挥:大卫·辛曼)。这张唱片的世界销量已达70万张,超过了绝大多数经典的“标准曲目”。在它们取得成功的鼓舞下,一批批类似的唱片纷纷出笼,形成了一股热潮。唱片公司如梦初醒:原来除了经典曲目外,这些现代派的东西居然也能卖得好!
对演奏家们来说,致力于冷门曲目可能带来意外的机会。这很容易理解,假如你是个新秀,灌一套贝多芬交响曲固然好,但这只不过是在现有的50个版本上再加上一个而已,或许很快会被人忘得一干二净。但如果你选择灌一套Tubin的交响曲,那就是另一回事了。可能这是市场上出现的第一套!只要做得好,何愁不出名?
这是对新秀而言的。对业已成名的演奏家来说,他选择曲目的余地更要大得多。在录完所有标准曲目后,他自然而然会对冷僻曲目感兴趣。有时,他甚至有权逼迫唱片公司接受他决定的曲目。大牌明星嘛,唱片公司谁舍得放弃?
在制作冷僻曲目方面,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刚庆祝成立十年的HNH国际有限公司的品牌拿索斯和马可波罗。马可波罗是专为新曲目准备的,有许多是世界首次录音,拿索斯的事业虽然以标准曲目起步,但近年来的趋势显示,它越来越注重开发新曲目。它极低的售价使它在这方面占尽优势。毕竟,人们对新作品的可听性还是心存怀疑的,既然如此,少花点钱先试试“拿索斯”吧!即使发觉上了当,损失也不大。
在古典音乐唱片市场并不景气的今天,每个唱片公司都逐渐认识到,要么发掘新曲目,开辟新途径,要么就死!正象邓公所云:发展真是硬道理呵。我们在CD上能听到的音乐品种之多,流派之繁杂,都是历史上空前的。我们面对着古往今来音乐家们心血智慧的结晶,一个古典音乐的汪洋大海,简直不知如何鉴别选择才好了。这究竟是幸、还是不幸呢? 生也又涯,一架子的唱片,拿起来的往往是那同样的几张。 谢谢楼主的详细介绍,分享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