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听则明 发表于 2017-6-5 00:42:15

无指向音响-从看懂到看开

本帖最后由 兼听则明 于 2017-6-5 09:30 编辑

在我一开始发烧的时候,我曾经对无指向的音响非常着迷。随着发烧阅历的增多,听的多了之后,这种着迷也逐渐淡了下去。

在此分享一下从看懂到看开的一些感悟。:lol

无指向音响,或者说是360度发声,指的是扬声器的喇叭不是冲向观众的,而是冲向四面八方的发声方式。比较代表的品牌有mbl,German Physik和Duevel。都是德国牌子。


mbl应该说是无指向中老大的存在,每届慕尼黑音响展中听的都是人满为患。在这3个品牌中也是实力最强的存在,当然也是最贵的存在。从转盘cd机合并机前后级放大器到喇叭有多条产品线的配套,而且还在推出新的产品。另外两家已经很长时间没什么动静了。mbl的葫芦和全套系统的颜值也非常高,就算当家具看着也挺开心。

mbl或者说全部无指向的设计理念(广告)的意思是:对于传统发声方式,大多数人听到的声音是音箱直达声,凝听范围很小,而360度的声音是经过多次反射后充满整个听音室的声音,这样的声音更像现场演奏,也更加自然。






这个话听起来很有道理,我曾经也对此深信不疑的,确实无指向喇叭很轻易能塑造出声场大于两墙间隔的环绕效果!我曾经甚至偏激地认为360度发声原理才是真正还原现场的方式,其他指向性的喇叭都是渣渣。不过随着听的东西越来越多,现场也去过不少。我发现这种所谓无指向箱子也存在一些硬伤。

我分析的具体问题如下:

问题1. 结像粗大
拿一个的弦乐四重奏来说。对于一个正常的传统两声道喇叭的回放感觉是,大提,中提,两把小提从左到右,大体的形体感要大一些,厚重一些,小提的形体感要小一些。如下图。


但是无指向的音响放出来是这样的



这种问题在听室内乐的时候是极为明显的,当然也包括女声独唱,会有种“血盆大口”的感觉。由于无指向的箱子大部分听到的声音并非直达声,更多的是反射来的声音,这种结像粗大的问题无法根本性的解决。而且声场是平面化的,左右十分宽广,但是没有前后的远近。这也是反射音太多,结像不清晰所造成的直接弊端。此外还会带来另一个问题。如下所示:

问题2:不需要调整(放弃治疗)

我记得去试听的时候,所有的经销商都跟我说,别的箱子摆位都要调整很多遍,否则根本不好听,而mbl系统的只要摆上去,声音都一样甜美宽松无比,微笑中透露出香甜的空气!我曾经也是对此深信不疑。因为在音响展上很多天价器材出屎声音,但是mbl的都还不错。诚然,在烂环境下这种无指向的音响能发好声,但是在好环境下,你会发现。。这种音响声音的提升极其有限。。。

究其原因,我的理解是:传统音响需要摆位,调整,是由于人听到的大多数声音都是这些器材的直达声。尤其是号角类的音响,高频信号会经过放大充能之后以非常高速形式的砸在耳朵上,如果调整不好会显得毛刺不堪!摆位也好,各种小道具也好,都直接能影响到直达声的好坏。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一目了然!

而无指向的音响听到的声音并非都是直达声,能量都发散出去了。乍一听觉得柔和很多,在哪听都挺好听,但是细细推敲起来会发现,在相同的声压下,无指向的箱子是听不清细节的。

比如传统的箱子在皇帝位检测音量,60dB已经听的听清楚了所有细节,因为很多的能量是直达你耳的,就像聚光灯打在人脸上。

但是无指向的箱子发出的能量在反射的时候有所损失,因此在听的地方必须开到70dB才能听到跟传统箱子60dB一样多的细节。传统音响听爽70dB的时候无指向要开到80dB多。尽管如此,在80dB的时候你也无法获得一个跟传统发生单元一样清晰的声场。而且长时间在大音量听喇叭对听力肯定是有所损耗的,也不太利于邻里和睦:lol

因此无指向的箱子并非是不需要调整,而是在设计上淡化了这种折腾的影响力度。是一种“hufi”,放弃治疗的思路。当然获得的优点也是显著的,对于不是锱铢必较,喜欢各种折腾,严肃认真,必须要沐浴三更正襟危坐皇帝位的发烧友,这种音响当做背景乐去听是很好的。符合relax的life style,宽松的声音是它们的卖点。插上之后不费心就能出个不错的声音。

问题3,无法还原现场

我记得所有无指向的箱子广告语都会说自己是最自然的发声方式,是最接近现场的!连我去听B&O暖瓶造型的音箱,导购也是这么吹逼的。诚然,在现实中的乐器发声确实是无指向的。

但是别忘了人听的是cd录音,录音的话筒是有指向的!大多数录音是两声道录音的文件。声道不会凭空多出来,现场中丢失的堂音,混响等信息也不会凭空从录音文件里面变出来,当被压制成cd的时候,现场的很多“素材”已经丢失掉了。而混音师录音,调音,制作歌曲用的也是两声道有指向的音箱!hifi器材能做到的,是尽可能的还原出录音中存在的元素,追求能够无限接近出版录音透明度。而不是通过录音文件再造出别的什么东西,这也是“高保真”的定义。

但是无指向音箱所做的,是在这个两声道录音的基础上自己又做了remaster,相当于对音乐加了一个影响巨大的效果器。这个效果器的影响比线材,电源,胆机等改变可要大太多太多了。诚然有人会喜欢这种效果器所做的改善,就像有些音效插件能够把2.0的声道硬生生虚拟成的5.1声道,接上去之后有了环绕声。但是这并不是录音师,以及这张专辑的制作者希望人听到的声音,否则他们干嘛不用无指向的音响去制作呢?

就我听现场的经验来讲,现场的声音的结像绝对不是像园林那么精致,但是也绝没有无指向音箱发出来的那么粗大平面,是一种声形兼备的立体感。靠无指向音箱这种手法想还原出现场的那种感觉是不可能。

另外发烧友在家庭环境中也不需要非要还原现场,对于有经验的烧友来说,如果听过交响的都知道,铜管乐其实是非常吵的,侵略性非常强的声音,尤其是合奏的时候,在交响乐中能起到肌肉的作用,代表力量的壮美。如果在家里也这么秀大块肌肉,恐怕邻居也会对你做出打击感了。对于摇滚乐的现场更是失真的气氛要大于优美的旋律,去摇滚乐现场,尤其是重金属,死亡摇滚的现场,就是需要人去感受那种嘶吼的失真,超重低音震动全身的快感,如果在公寓里面还原这种现场,恐怕警察叔叔会找上门。我的理解是无论哪种发声方式,对于家用喇叭来说,想要还原现场是不可能的,也是没必要追求的目标。如何在不打扰别人生活作息的情况下优美的欣赏音乐才是发烧友需要关注的重点。

问题4:难搞

以下是三个品牌喇叭的单元图。
mbl的葫芦,葫芦是分频设计,最小的负责超高频,小的负责高频,大的负责中低频,超低频单元用的是传统动圈。


German Physik的DDD单元是接近个全频的单元,能回放200hz~2khz,超低音部分也是传统的动圈单元。


帝风的360度扩散号角,都是动圈单元。





从设计可以看出,尽管mbl和German Physik有自己的拿手绝活,能做出非常棒的360度单元,但是在超低单元的选择上还是用了传统的动圈结构。这就不可避免的会造成:发声原理完全不同的两种单元混在一起的协调问题。


无论是mbl还是German Physik,他们的360度单元灵敏度都是非常低的,而超低音动圈单元的灵敏度很高,这就对功放造成了比较大的考验。如何推好两种物理性质差别这么巨大的单元 ?


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马田静电喇叭+动圈混合的箱子上上。但是对于mbl来说这个问题不如马田的问题大,因为mbl不是强调细节的声底,不强调高频直上云霄,低频砸到黄泉的大动态。相比之下,素质更高的German Physik出现这种风格不统一,脱节感概率会更大。这里不禁要赞叹hufi大法好!hufi也有四种写法,写好了也是hiend。


大多数人反应mbl的音箱全套暖,慢,低频肥大,不扎实,我的猜想是厂商为了让高效低频单元追上低效中高频单元做出的妥协,当然也是mbl这个品牌的声音特质。中高频确实美的华丽,小提琴听起来雍容华美,漫天金灿灿的帝王之气!宛如紫气东来,腾云驾雾准备登基!但是低频也确实肥大,肥出了境界,肥出了杨贵妃的腰围!而且这种肥大不是说换个速度感快功放能彻底解决的,是喇叭声底的决定。我听过马克N53,柏林之声909等所谓“明快”的后级驱动,会有改善,但是葫芦的低频还是会慢一点儿,肥一点儿。当然,mbl的慢,肥并非是无法接受的龟速,但是对于有些锱铢必较,喜欢快速,精确的发烧友肯定会感觉不爽。


mbl葫芦喇叭的灵敏度虽然低的发指,好在原厂还出了一套西装,可以无脑弄一套。但是German Physik的搭配就难了,音响展上和用家一般都是配bounlder的功放,确实能将素质很好的发挥出来,大动态上的去也下的来,但是耐听程度上跟mbl相比差了一些,久听的话会累。


最好搞的是帝风,因为是动圈+号角,随便个功放就能推,只是帝风相比前两个大牌是小作坊,拿货慢,代理少,用家听感就更少了。就声音,在素质上不如German Physik, 在音色的宽松华美感上也不如mbl。好处是便宜,如果对无指向音箱感兴趣,但是不想花太多功夫折腾的可以考虑。但是帝风最低端的行星,反而是灵敏度最低最难推的箱子。。也没有招牌的360度号角,不建议购买。




从上面来看我似乎说了很多无指向音箱的缺点,可能会有人会来反驳,说你这些都是胡扯!难道你比那些工程师聪明,那些hi-end的品牌岂是你一个屁民能议论的?

对此我想澄清一下,我并没有彻底想否定这些品牌的意思,我自身曾经各种钻研过这些牌子的优劣,也交过不少的学费。诚然,无指向的箱子有极其独到的优点!但是对于很多YY无指向音箱,尤其是看到mbl的全套家具觉得很漂亮就想买的,还需要冷静一下。这个东西是比静电单元还更加个性化的东西,确实无指向的发声方式能带来一些超越唱片本身的"现场感",但是这种音效也牺牲了一些声音回放的准确度!如果真的是好的,完美的发声方式,那么现在市面上都应该是无指向的音箱才对,但是恰恰相反。无论是在音响展上还是用家手里面,无指向的喇叭用家其实少之又少,大多数还是传统有指向喇叭的用户。这也足以说明问题所在了。无指向喇叭是一种极其个性的发声方式,这也是这些厂家能存活下去的秘诀,倘若做的声音都共性了,也完全没意义了嘛!作为用家也应该考虑厂家的这种个性,是不是跟自己的需求相匹配?究竟需不需要这种音效?是不是需要这种声音特质?这些都是需要仔细思考才行。





涮坛子 发表于 2017-6-5 01:02:07

lyticast 发表于 2017-6-5 01:08:05

无指向确实就是个美丽的谎言,MBL在展会上不知道听了多少次了。
实际上,有指向的好,最好能够连低音都有指向性。房间最理想状态就是无反射声的干扰,例如混音室。
发烧这些年看下来,可以讲99%的烧友都不知道两声道可以还原怎样的声场。
以我的土炮,和全吸音的听音室来举例,在重播RCA50年前的录音,living stereo系列唱片时常常感叹,50多年前就能录制的如此牛逼,那规模宏大的声场,定位十分精确的声像,在后来的新录音里基本是没听到过了。大到什么程度?我箱子中心距2.8米,正三角摆位,在放RCA BEST100里《卡门》精选集第二首时,可以再现宽达6米以上,纵深至少3米,高度差在2米以上的巨大的声场,同时还能保持很小的人声结像和丰满的乐器声音。而我听音室有多宽?原始3.7米,处理完仅仅3.3米而已。

xy1689 发表于 2017-6-5 01:27:23

gp听少了,mbl听多了,就会有这种观点,你听听gp就知道无指向也不是随便摆位的,也不是结像庞大的

兼听则明 发表于 2017-6-5 07:44:14

xy1689 发表于 2017-6-5 01:27
gp听少了,mbl听多了,就会有这种观点,你听听gp就知道无指向也不是随便摆位的,也不是结像庞大的

gp相对mbl的结像是小的,这是因为ddd单元是接近全频的单元。

gp的摆位要求比mbl高也是事实,两只箱子的距离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

gb的细节,低频速度感,素质上比mbl要高,音乐味低。

但是跟传统的有指向的音箱相比起来结像还是会显得粗大,高频似毛毛细雨,这是无指向音箱的先天风格。

4realms 发表于 2017-6-5 08:43:30

但也不能否认无指向确实多出一分现场感,哪怕相对立体声能做到的完美3d感。就像rca和decca也不再做那种超3d的录音了,音响的取舍始终在变化。

兼听则明 发表于 2017-6-5 09:27:58

4realms 发表于 2017-6-5 08:43
但也不能否认无指向确实多出一分现场感,哪怕相对立体声能做到的完美3d感。就像rca和decca也不再做那种超3d ...
是的,我一开始说了,无指向确实很轻易地能造出声场大于房间大小的临场感,但是这种现场感是牺牲了一部分回放准确度得到的,也是无指向的个性所在。主要还是看用家对这种个性是否买账。

reago 发表于 2017-6-5 09:55:11

至少,在我听过的ATC 150,300ASLT后,觉得还是MBL 101E MK2值得买:lol不得不说这是好文章

lyticast 发表于 2017-6-5 10:51:31

录音技术在进步,艺术在倒退。
多轨录音发明后,乐队歌手和录音师都偷懒了,大家都在比谁后期做得好。这种情况,很像胶片摄影和数码摄影之间的关系。
RCA,DECCA是不做现场立体声了,但不能否认的是,当年的现场立体声唱片回放良好的话,那是“超现场”的。录音师吊麦的位置是全场最好的位置,等于在最好的位置上建了个包厢,所获得的声音品质远超观众席。通常来讲,这个最佳位置是在指挥头顶2~3米的空中附近,随着乐队编制的不同和场地的不同,会有变化。能不能找到这个最佳吊麦点,就是大师和熟练工的区别。

bthans 发表于 2017-6-5 11:55:55

我个人觉得,360度发声是有意义的,然鹅意义不在于宣传所说的接近现场,事实上我觉得在不增加前提只讲喇叭的情况之下,说接近现场完全是胡扯。普通喇叭的中高频都有离轴响应一说,频率越高,离轴心的偏离越大,声音的能量感越弱,到了某些频率,比如4K HZ,脑袋偏离轴心一点点,可能就听不到了。这些频率听不到,空间感声场结像全部大打折扣。所以普通喇叭有皇帝位一说。而360度发声的喇叭就解决了这个问题,但又带来了另外两个问题:一是,360度传播声音而能量不衰减,自然对于能量的要求也就是推动的要求更高;二是,360度传播声音而能量不衰减,声音在空间各个面上的反射会比普通喇叭强很多,这样一方面混响感更好,但另一方面高强度不同时序的反射音混入直接音中,会让声音更糊,距离高保真更远。所以,我个人觉得,如果能够做足空间各个面的声学处理,在推动到位的情况下,360度发音可以做到在很多位置上都听到接近现场的声音。但这不意味着普通喇叭做不到,区部在于,普通喇叭可能只限皇帝位有接近现场的声音,而360度喇叭可以做到几乎任何位置。所以,宣传360度发声,意义不是接近现场,而是任何位置都能接近现场,前提是做好空间处理。若是做不好,那就是任何位置都很糊;P

兼听则明 发表于 2017-6-5 13:23:05

bthans 发表于 2017-6-5 11:55
我个人觉得,360度发声是有意义的,然鹅意义不在于宣传所说的接近现场,事实上我觉得在不增加前提只讲喇叭 ...

我同意你说的前半部分。确实离轴问题是指向性箱子的问题,但是后半段说的对于无指向箱子的声学处理很难具备实际操作性。有指向箱子的声学处理可以通过计算一次反射位,二次反射位来测量。也有非常成熟的录音棚经验可以采用。但是无指向的箱子不存在这种专业的可参考的实践依据,即便是在交响乐的现场,音乐厅也是有皇帝位的。想处处都是皇帝位只能说是一个比较美好的愿望。我家访过大葫芦的用家,他们也是做过声学处理,但是从测量来看无一例外是混响超标的。如果按照声学标准来说是不合格的,但是发烧友毕竟不需要用这种箱子混音干活,有个性的声音符合自己审美的器材更重要。相比之下有指向的箱子想搞出符合声学标准的曲线要容易很多。通过声学道具提升回报的效果也更明显。

noserious 发表于 2017-6-5 13:32:54

最赞同的是这个:
”但是别忘了人听的是cd录音,录音的话筒是有指向的!大多数录音是两声道录音的文件。声道不会凭空多出来,现场中丢失的堂音,混响等信息也不会凭空从录音文件里面变出来,当被压制成cd的时候,现场的很多“素材”已经丢失掉了。而混音师录音,调音,制作歌曲用的也是两声道有指向的音箱!hifi器材能做到的,是尽可能的还原出录音中存在的元素,追求能够无限接近出版录音透明度。而不是通过录音文件再造出别的什么东西,这也是“高保真”的定义。“

支持楼主!

frank-dg 发表于 2017-6-5 15:47:27

楼主态度是认真的,但个人不大认同其观点,听过整套MBL+数播,并没出现楼主说的问题,说到底还是玩家的功底,调较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纯属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kg5 发表于 2017-6-5 16:37:04

学习了,出一篇静电喇叭的把,据说要很大很大的空间?

ltgrboy 发表于 2017-6-5 17:18:40

兼听则明 发表于 2017-6-5 13:23
我同意你说的前半部分。确实离轴问题是指向性箱子的问题,但是后半段说的对于无指向箱子的声学处理很难具 ...

第一反射点跟是不是全指向有啥关系……箱子和人的位置定了,第一反射点就定了,这个点能量最强不会变,处理方法还是相仿。喇叭辐射面越宽、离轴越好,制造空间感的能力就越强(配合适量的房间延时反射),易于弥补录音或器材对空间表达的不足,如果同时能通过吸音控制好与清晰度之间的平衡,取得良好的听感也就不奇怪了。

MBL套年年被大佬点名夸赞不是没道理的,我并不认为这是追求一种哗众取宠的声音个性,而是非常高明的扬声器设计手法。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无指向音响-从看懂到看开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